•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没有空调暖气,古人的取暖神器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6 13:24:00 来源:戏说三国

面对寒冷的春季,古人是怎么保暖的?

有人说北方人过冬靠的是暖气,南方人过冬因为没有暖气,靠的是一身正气,寒冷的春季来了又要冻成狗的节奏了。那么问题来了,没有电炉子,没有空调,没有暖气,没有羽绒服,没有保暖衣物的古代人,他们是怎么过冬的?

先从穿衣方面来说,唐宋时期勉从边疆传入了内地,而在南宋的时候,福建、广东西路、江南、川蜀一带都出现了棉花的种植业。在当时棉花的种植已经相当广泛了,宋朝时期就已经有很多地方开始使用,

可以看得出来,当时棉织技术已经很时尚了,穿着棉衣来御寒保暖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古代没有空调暖气,古人的取暖神器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

苏轼的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是对古人春季穿着的描写,古代的达官贵人多穿貂皮裘皮来保暖,用以做球的皮毛很多,如胡球、全羊、鹿、雕兔等等。其中雕最为珍贵,属于奢侈品,这都是达官显贵们的标配。当然山上的土匪头子也穿虎皮大衣貂皮大衣之类的,当然也说明雕的价格在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中始终保持了强势的地位。

第二,取暖的神器,第一种火腾取暖。这是最古老的巨大方式非常简单,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再弄一个三角的支架,又能煮饭又能取暖。其实在电视剧里边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武侠片,一伙人宿营的时候扎个架子烧一堆火,上面烤着打来的猎物。

第二种火盆,这是用泥制作的,放上炭火用以取暖或者烘干衣物,和火盆差不多的,宫里的人用的叫熏炉,类似于顶撞的金属器物也被称为暖炉,红炉利用碳热来散热。

还有可以拿在手上的暖炉,我们在一些电视剧里边的清宫戏里边,经常能够看到那些娘娘贵妃手里边,春季的时候捧着一个是在宫里边过冬的去那里去了。北方一些农村地区依然保留了这个烧火的抵抗,在房屋的地下打一个洞,往里边填土炭,随着火势的越来越旺,屋子里边的地面就很烫手了,起到散热保暖的作用。

取暖方式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历史算是很久远了,有的地方叫壁炉或者火墙,内是中空可以让热量从墙体内通过达到取暖的目的原理都差不多。

古代没有空调暖气,古人的取暖神器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

第三就是建筑抗寒。

汉代就出现了椒房殿,椒就是花椒的椒,三当中记载,椒房殿在未央宫以交货泥土取其温而分方,也就是说用花椒为材料捣碎成泥,涂在墙壁上制成保温层,在挂上壁毯设屏风,地上铺着毛毯,这就相当于在建筑的墙体和地面上加装了保温层了,用花椒和泥土糊墙这种方式。

在电视剧甄嬛传里边也有提到过。

古代没有空调暖气,古人的取暖神器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

驱寒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有些古人的喜好喝酒,春季要温酒,在宋朝的时候温酒工具就很齐全了,饮酒的时候先以酒壶盛酒,再将酒壶套于温碗之上,温碗可倒入开水,将酒壶的酒温热,然后喝下起到御寒的目的。当然如果说您不喝酒,也可以喝热茶或者热汤效果是一样的,或者泡个热水澡,拿着手炉再穿上厚厚的棉鞋,顺便和朋友吃个火锅,这个春季妥妥的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01: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取暖,还有很多生活的含义包含在其中。最后一个过冬神器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就是火炕了。火炕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于我国北方,其实火炕的发明算是解决了古人在冬天睡觉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到
2023-10-11 17:36:00
古代冬天没空调,皇帝一般怎么取暖呢?其中一种让宫女痛苦羞愧!
...貂皮大衣穿上之后不但整个人显得漂亮,同时也是御寒的神器。尤其是皇帝后宫的妃子更是喜欢得不得了。这些都是比较常规的方法了,但是在2000多年的历史延续中,总有些脑洞大开的皇帝让
2024-11-26 21:21:00
古代没有羽绒服、棉被和暖气,冬天的时候,老百姓怎么熬过去的?
冬天到了,人们纷纷打开空调暖气,穿上保暖衣羽绒服,就是为了能在这寒冷的天气中,过得舒服些。然而,古人没有我们今天便捷的取暖设备和先进的保暖衣物,他们依靠的是祖代相传的生存智慧和与
2025-01-02 15:13:00
地暖、日光浴、冬进补……成都动物园的过冬取暖“神器”安排上了
...动物们舒适过冬,饲养员们为它们提供了一系列的“过冬神器”。在两爬馆展厅,温度计随处可见,这是用来监测室内的温度的仪器。温度对于蛇、蜥蜴、陆龟这样的两栖爬行动物非常重要,长期的
2024-01-08 09:46:00
宋人如何过“暖”冬
...面灌热水,可以暖手也可焐脚,可以说是百姓家的“取暖神器”。汤婆子图源:观复博物馆我们熟知的成语“雪中送炭”其实也源于宋朝。公元993年的冬天,开封城滴水成冰,宋太宗感念百姓寒
2022-12-20 17:35:00
医生为什么不推荐“光腿神器”?
...多爱美女生既想保暖又想穿搭不失轻盈感,会选择“光腿神器”——接近肤色的紧身保暖袜。但网友表示,挑到一款合适的“光腿神器”犹如排雷一般难,要么颜色太假,穿上就像一双假腿,要么过
2023-12-01 09:49:00
没有暖气的古人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
...做成管道包在墙的内侧,与灶相连通,已经具备了火炕、暖气的雏形。火墙在那个年代自然已经算高端了,但是和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武帝时期比起来,不管是成本还是技术上,都未免小巫见大巫。
2024-10-18 10:46:00
...暖系统,如舒适的火炕或火墙等。倘若将这些古人的取暖神器置身于现代环境中,它们或许会演变成我们如今所熟知的电暖器、壁炉以及地暖系统。尽管这些现代取暖设备在形式和功能上与古代有所
2024-04-22 09:35:00
古人靠什么熬过寒冬的,古代的取暖神器你知道几个?
...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如此寒冷的冬天,我们有这些神器加持都抵挡不住,那古人是靠什么才能熬过寒冬的呢?火盆“围炉而坐”是古代非常普遍的冬日景象,火盆也是古代最普遍的御寒用具。
2022-12-22 12: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