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曾因“有一池塘美如西湖”得名,如今要让地名“实至名归”
重建!明年小西湖 湖水将“归来”
小西湖计划恢复效果图。 通讯员 历保 供图
南报网讯(记者严玲)“小西湖,‘湖’在哪里?”不少前来游玩小西湖的市民游客都有此疑问。8月10日,记者从小西湖的建设方历保集团了解到,朱雀里5、6号楼的北面围挡部分,计划重新建设400余平方米的“小西湖”,让小西湖这个地名实至名归。
据悉,小西湖片区南接马道街,北连小油坊巷,古名堆金桥、箍桶巷、油坊巷,因“有一池塘美如西湖”而得名。据《东城志略》记载:“箍桶巷有快园”。直至清朝末年,快园仍是“春水鸭栏,夹以桃李”,景色迷人,故有“小西湖”之称。后来随着房子越建越多,湖消失了,地名却流传了下来。
据了解,作为串联夫子庙和老门东明清风貌特征的地段、南京28个历史风貌区之一,历经沧桑的小西湖片区经过城市更新“华丽转身”,获评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全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如今,这里成了年轻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地,而伴随着对地名的疑问越来越多。近年,民政部门联合城市规划等多部门加强发掘老地名价值。随着重视程度的提升,部分有价值的老地名陆续回归。相关专家介绍,“重启”老地名包括空间实体和名字双重恢复,地名应有相应的空间实体,否则“小西湖”的水消失了,地名里带“湖”字就容易让人困惑。
“快园”的设计方案在历史考据的基础上,综合用地的交通组织、历史要素和功能安排,形成一处有历史底蕴、供社区居民活动的景观空间。“设计运用水体、植物等元素,使周边建筑空间与园林空间形成互相借用和渗透的关系,打造一处有水有亭的休闲空间。西侧改建建筑延续原有场地的尺度和肌理,以石庭、沙庭、树庭等庭院营造建筑空间。”历保集团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项目考古工作已经完成,湖边的两层房屋建筑正进行更新,湖体部分将于今年底动工,预计明年底建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12: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