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醉里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1 06:5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醉里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

——浅谈酒在中医中的妙用

□ 王欣甜 孙世辉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与文人雅士相当投缘。从曹操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到李白斗酒诗百篇,诗人灵感的激发少不了酒的陪伴。在游宴上,“贳得新丰酒,复闻秦女筝”;在送别时,“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祭祀中,“斗回迎寿酒,山近起炉烟”……在除夕夜饮“屠苏酒”、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等,无时无事不用酒。宋《北山酒经》中说:“刚愎者熏染而仁慈,懦弱者感慨而激烈。”酒不但是一种解忧饮品,在中医方剂也常见其身影。

酒是粮食之精

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大量关于酒的记载。酒”跟“酉”最初其实是一个字。甲骨文的酉有很多种写法,尽管模样有差异,但大致看来都像是盛酒的容器,有圆口的、细颈的,也有宽腹的、窄底的。有时甲骨文酉字还加上表示酒滴儿的三点,这便成了酒字。意思是用容器储存粮食,因为下了雨,容器里积了水,粮食经过复杂的发酵过程而成酒。其味先变酸,又变甘,再变辛而成酒。《说文·酉部》中记载了酒曲的制作:“曲,酒母也;蘖,芽米也。”其实就是发芽长霉的谷物可以造曲。酒曲早先是由天然形成,后来发展出人工制曲,把发芽的谷物(蘖)捣烂,加入其他草药制成培养基,长霉之后,就成了酒曲。曲是酒的发酵剂,分大曲、小曲、黄曲、白曲、红曲等等,制成的酒分为黄酒、白酒、红酒等。在汉代时由于张骞“丝绸之路”的开辟,人们逐渐认识了葡萄酒,到隋唐时期人们熟练掌握了葡萄酒的制作,故有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

药酒的妙用

酒性温,味甘、苦、辛,性热,入心、肝、肺、胃经,具有舒筋活血,通脉解毒,温中散寒,宣导药势的作用。《黄帝内经》中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醪醴就是药酒,将酒与其他药物组成复方,共同对疾病起治疗作用。药王孙思邈曾说,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即止,常用此法,则百病不生。随着人们医药知识的日益丰富,用药经验和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多,从单纯用酒治病到制造药酒,逐渐发展出酒炙、酒炒、酒洗、酒浸、水酒合煮、酒糊为丸、酒服等法治病,并称酒为“百药之长”。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列举了两则西汉名医淳于意以药酒治病的医案:“济北王病,召臣意诊其脉,曰:风蹶胸满。即为药酒,尽三石,病已。”“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臣意。臣意往,饮以莨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在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载有“妇人六十二种风,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红蓝花即红花,功能行血活血,用酒煎更加强药效,使气血通畅,则腹痛自止。此外,瓜蒌薤白白酒汤也是借酒气轻扬,能引药上行,达到通阳散结、豁痰逐饮以治疗胸痹的目的。张仲景在书中还有很多以酒煎药或服药的方剂。

药酒疗效如此卓著,纵观其制作工艺,制法大抵分两类。一为浸渍法,即以酒浸渍一种或多种药料至一定时间而成。流传千余年的屠苏酒,属于浸酒的一种,最早记载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取药置酒中,屠苏饮之”。“屠苏”寓意旧的将除,新的当立。从诸多医家著述记载的屠苏酒处方来看,多是以酒浸泡大黄、白术、桂枝、防风、川椒、肉桂、桔梗、乌头等药,《备急千金药方》谓屠苏酒方“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过年饮屠苏酒的风俗,早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在宋朝最为流行。每当阴历正月初一,民间家家先幼后长,都要饮屠苏酒。在唐宋诗文中常提到“屠苏”,例如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到清末,有些地方还有元日饮屠苏酒的习俗。这种风气,不仅长期盛行于中国,而且流传到日本,直到近现代仍在沿用。

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中载有“史国公浸酒方”,是一个流传至今的祛风湿药酒方。药用当归、炙虎胫骨(今禁用)、羌活、炙鳖甲、萆薢、防风、秦艽、川牛膝、松节、晚蚕沙各二两,枸杞五两,干茄根八两(饭上蒸熟)。用绢袋盛药放入两升无灰酒中,封十日。无灰酒,是不放石灰的酒。古人在酒内加石灰以防酒酸,但能聚痰,所以药用须无灰酒,现多用黄酒。饮尽后,将药渣晒干为末,用米糊丸,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下五十丸。方中羌活、防风、松节、虎胫骨、川牛膝祛风胜湿,治疗骨节酸痛;秦艽清热利湿,消关节红肿;萆薢祛湿利尿,使湿从小便而出;晚蚕沙、干茄根在除痹的同时还可和胃化浊;当归、枸杞、鳖甲养血舒筋;无灰酒通血脉,助药力。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养血舒筋之效。由于痹症多有沉寒痼冷,常缠绵不愈,反复发作,难以根治,而酒有辛温宣通之性,能助蠲痹之功,引药直达关节诸筋病之所在。其他诸如松节酒、木瓜酒、五加酒、固春酒等,均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之效。药酒治痹疗效卓著,而且寓治于膳,故备受病家欢迎。

二为药酿法。或是预先将某些药物配合造酒的原料和酒曲等物一同酿造,或是利用药物、酒曲再加一定量的酒类所酿造。清代的宫廷御酒莲花白是一种名贵的滋补酒,具有滋阴补肾、和胃健脾、舒筋活血、避瘴气等多种功能。它创制于1790年(即乾隆五十五年),有近200年的历史,这种酒选用白莲花,配以黄芪、当归、砂仁、五加皮等数十种珍贵药材,经过蒸炼再加入纯正的陈年高梁酒酿造而成。

药酒外用也独特的疗效。古代医家王焘《外台秘要》里有“治下部痔疮方”,即“掘地作小坑,烧赤,以酒沃之,纳吴茱萸在内,坐之,不过三度良。”《使琉球录》中也有用药酒治“海水伤裂”的记载:“凡人为海水咸物所伤,及风吹裂,痛不可忍,用蜜半斤,水酒三十斤,防风、当归、羌活、荆芥各二两,为末,煎汤浴之,一夕即愈。”《普济方》中载有松叶酒,即以松叶五百克,白酒一千毫升,外敷于风疹瘾疹患处,可祛风止痒解毒。《本草纲目》载有百部酒,以百部根一百克,白酒五百毫升,浸酒外涂患处,可杀虫虱、疥疮、阴道滴虫等。《随息居饮食谱》记载患冻疮者,可在三伏天时,将酒晒热涂于患处,冬天就不会发作;吐泻后津液骤失,筋脉失养而筋脉挛急者,可以烧酒按摩患处。外用药酒可用于运动系统及皮肤局部治疗。使用时,先将药酒涂擦患处,然后在患处及其周围反复按、揉、抚摩,并配合捏压、弹拔、捋顺、旋转等辅助手法,以提高疗效。涂擦时多以温擦为宜,这样有利于药酒渗透到皮下组织,发挥药物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祛风止痒的功效。

酒可用于中药炮制

酒还是中药炮制里的一种常用液体辅料。酒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而且其辛味能行、能散,可行药势。古代用于炮制的酒为黄酒,古称清酒、米酒,白酒(亦称烧酒)至元代始有应用。其中浸药多用白酒,即将药物放在坛子里,选用高浓度的白酒倒入没过里边的药,然后把坛子封起来浸泡一个月左右即可;炙药多用黄酒,方法为取药材切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句,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药材与黄酒比例为10:1~5:1。

常用酒制的药物有黄芩、黄连、大黄、白芍、续断、当归、熟地黄、山萸肉等。如大黄苦寒,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元代医学家李杲认为,大黄治下焦疾病,“若邪气在上,非酒不至,必用酒浸引上至高之分,驱热而下。如物在高巅,必射以取之也。若用生者,则遗至高之邪热,是以愈后或目赤,或喉痹,或头肿,或隔上热疾生也”。酒炙后的大黄苦寒泻下作用稍缓,活血作用较好,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可用于火邪上炎所致的头痛头胀、目赤咽痛、口舌生疮等。《续名医类案》里记载了清代的一则医案。有一个叫高中玄的人,有耳鸣之症,而且一旦耳鸣发作,就眼前发黑,同时脑袋眩晕,就好像在天上腾云驾雾一般,“目中溜火”。此人多方求医,熄风、滋阴、平肝、清热,或是滋补气血的方药,都服后无效。到了最后,他找了一个高人,名叫龚子材。龚子材经过详细诊查,发现患者脉象洪大而数,一派火热之象。于是,他就给出了一个主意——用酒蒸大黄三钱成末,以茶服下。患者一剂药下去,诸症悉平。医案中言高中玄的病机,在于痰火上炎造成头晕耳鸣。酒大黄泄下作用和缓,借酒之辛散上行之势可以带着大黄药性,直升头面,把壅滞在头面的火热之邪泄掉,从而实现火去、痰消、人安的目的。对此,《续名医类案》里用一句话做了解读:盖火降则痰自清矣。

再如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酒炙后白芍酸敛之性降低,擅于调经止血,柔肝止痛,用于肝郁血虚,胁痛腹痛,月经不调,四肢挛痛等症。当归酒炙后,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增强,既补肝血,又补肝用。清代名医傅山常用酒当归与酒白芍相伍,用于血虚肝郁或阴虚肝郁之月经病、妊娠病、不孕症等。

此外,酒还可以消毒防腐、矫臭矫味。中药中的一些动物药如蕲蛇、地龙、紫河车等,由于带有特殊气味往往不能被病家所接受,甚者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常用酒制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美酒虽好,饮用需有度。《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结果会半百而衰。唐代医家李时珍认为,饮少量的酒,能和血行气,提神御寒,消除疲劳,但贪饮过度则会伤神耗血,损胃亡精。酒后同房,极大地消耗肾精。现代遗传学研究证明,酒精可导致精子畸形率增高,可造成不育、后代智力低下等。

解酒之法

《华佗神方》“治酒毒要诀”中提出解酒之法:酒之发酵,足伤肺翼,害肠胃,唯葛花可解。《三国志》记载盐渎县的严昕与几个人一起等候华佗,华佗到后询问严昕身体情况,严昕自认和平常一样。华佗说:“从您的面部上看,您得了急病,不要多喝酒。”并嘱咐服用葛花粉,但严昕并不信。回家路上严昕突然头晕,从车上掉了下来,被人们扶着回到家中,半夜就死了。

《圣济总录》中记载葛花散治饮酒中毒:葛花(一两)。上一味,捣为散,沸汤点,一大钱匕,不拘时候,亦可煎服。葛花味甘,性凉,可解酒保肝,民间有谚语说:“千杯不醉葛藤花。”《内外伤辨惑论》中的葛花解酲汤就是以葛花作为君药,用内外分消之法解酒醒脾。方中葛花轻清发散,能使酒湿从表而解;以神曲消酒食陈腐之积,用治脘腹胀满,食少纳呆,肠鸣腹泻;砂仁、白蔻仁行气开胃醒脾,用于痞闷、呕吐泄泻之证;猪苓、茯苓、泽泻渗湿止泻,引酒湿从小便而去;饮酒过多,必伤脾胃,脾胃虚寒如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者,加人参、干姜、白术以补中健脾、温中助运;陈皮、木香、青皮行气疏滞,治疗酒湿所致之脾胃气滞。诸药合用,标本兼顾,酒湿得去,脾胃得复,诸症自解。

拐枣作为解酒毒之要药,古书中对其有很多趣闻记载。陆玑《疏义》云:“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本草纲目》说拐枣“味甘、性平、无毒,有止渴除烦,去膈上热,润五脏,利大小便,功同蜂蜜”“其枝、叶,止呕逆,解酒毒,辟虫毒”。入药者为拐枣的种子,名为枳椇子,亦为解酒要药。日常可以用拐枣或枳椇子泡茶饮用,解酒护肝。

《随息居饮食谱》还记载了许多酒后护理。如饮用萝卜汁、甘蔗汁可解烧酒毒;绿豆研磨后水冲服亦可解烧酒毒;大醉不醒者,用热豆腐贴遍全身,频频更换,以解热醒酒;酒后不可吸烟,吸烟必加重酒毒;醉酒后内热炽盛反出现恶寒者,若盖厚衣被则酒毒入里,可致死;如果口渴,则小口喝凉水以引毒火外达,若连饮过多凉水则热毒反而为其所遏而不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到底是酒还是别的?你真的知道吗
...丽转变在“屠苏”的众多解释中,最为人熟知的无疑是“屠苏酒”。这种独特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象征。屠苏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根据梁代学者宗懔
2024-08-10 21:17:00
...”,尤为独特且寓意深远,民间深信此时所采药材能赋予屠苏酒特殊的养生之效,诸如大黄、橘梗、防风等草本精灵,不仅寓含祛病延年之祈愿,更是对来年康泰平安的美好憧憬。因此,民间有俗语
2024-02-09 07:06:00
历史上过年是重大节日,唐朝人是怎么度过的?
...繁荣,这个优良传统也一直保留到今天。 贴新桃符,饮屠苏酒现代人过年时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但在唐朝时期还没有“春联”一说,那个时期叫贴“桃符”。桃符就是在桃木板上
2023-06-11 20:10:00
“合欢宴”之谜
...合欢宴”中的年酒和几样点心,就很说明问题——先是“屠苏酒”,接着是“吉祥果”“如意糕”,还有“合欢汤”。看来年夜饭中有名分的不是饺子,而是上述这几样。屠苏酒的起源也很早,据说
2023-02-13 14:23:00
探寻古人是怎么过年的?
...一年的好兆头,于是开开心心地半夜披衣起床,斟上半碗屠苏酒,就着油灯的微光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景。八、有孤零零一个人,站在桥上看星星发呆的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
2024-01-12 07:52:00
千载春节生繁华
...无穷。宋人的酒花样甚多,应时节有不同配方,过年便是屠苏酒与椒柏酒。“一年一度屠苏酒”“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旧闻驱罔象,传杯今旧饮屠苏”,宋人但凡写到春节家宴
2024-02-02 13:19:00
春节期间,这些“宝藏”养生方法别错过!
...医以其独特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养生之道,其中屠苏酒、穴位疗法以及食材推荐尤为受到关注。受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 主任医师 冯淬灵撰稿整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
2025-01-28 09:41:00
北宋开封大疫:一场改变城市命运的瘟疫
...宋代医学家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有具体的介绍,有屠苏酒、辟温粉、千敷散、杀鬼丸、务成子萤火丸等,被民众广泛加以利用。屠苏酒有保健的功能,庞安时建议人们“屠苏之饮,先从小起,
2023-09-04 13:36:00
...者 赵檬)小朋友在院子里放着鞭炮、家人在院子里喝着屠苏酒……好一派辞旧迎新的欢乐景象。其实正月初一被叫做“春节”不过百余年,在此之前,它被人熟知的大名则是“元日”“元旦”等。
2024-02-10 14:0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打好防治“组合拳”,抵御流感病毒“年年变”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流感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许多人可能已经注意到,流感似乎每年都会出现,甚至在同一年内也可能多次感染。为什么流感病毒总能“卷土重来”
2025-11-13 16:35:00
禾伊希凭 280 道尔顿 “超级肽”,掀起口服抗衰技术革命
当 “分子量”“吸收率”成为口服抗衰的核心评判标准,人们早已告别 “盲目跟风”,转而追求 “科学精准”的护肤方案。禾伊希 PQQ 鲟鱼子酱胶原蛋白三肽凭借一项核心技术突破 ——280 道尔顿鱼胶原蛋白三肽
2025-11-13 11:50:00
以专业与爱心守护肌肤健康!杭州丽都白癜风皮肤病医院用仁心仁术点亮患者康复希望
在白癜风等皮肤顽疾诊疗领域,杭州丽都白癜风皮肤病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都白癜风医院”)凭借十余年深耕积累的专科优势与人文关怀
2025-11-13 10:33:00
胃癌预防,从了解胃镜筛查开始
日常生活中,“胃不舒服”是常有的事。吃点东西就肚子胀气、胃里反酸灼烧、动不动就腹部痛,大家往往习惯买点药对付一下,但需要警惕的是
2025-11-13 06:45:00
全面解析慢性胃炎的防治与护理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就像食品加工厂,日夜不停地处理人体摄入的各类食物。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慢性胃炎成了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
2025-11-13 06:45:00
癫痫患者的记忆力为何会越来越差
癫痫是以脑内异常放电引起的周期性惊厥为特点的一类神经疾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记忆减退是癫痫病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损害
2025-11-13 06:45:00
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何正确服药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又称甲减症,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目前甲减症的治疗方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2025-11-13 06:45:00
脑梗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
脑梗,也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者脑软化,导致大脑供血不畅,造成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况
2025-11-13 06:46: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直肠癌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应注意什么
直肠癌病因复杂,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数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过程涉及多阶段染色体改变与基因参与
2025-11-12 14:06:00
脚后跟开裂、皮肤粗糙皲裂,不只是缺水!东城中医医院杜兵主任提醒:防治遵照这三步
近日,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干燥,皮肤不知不觉间变得粗糙皲裂,尤其是脚后跟,不仅干燥起皮,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裂了!通常认知是觉得缺水了
2025-11-12 14:08:00
专访上海都市医院“保宫”专家杨冰:帮女性患者保全子宫,是我的毕生追求!
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在高质高效解除病痛的同时,完整地保留女性的器官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一直是医学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025-11-12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杜若桑:经期大便干结难排,多是“津亏肠燥”
杜若桑,针灸推拿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房繁恭卵巢早衰&盆底病工作室成员。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
2025-11-12 14:38:00
全科医生的专业选择:新西兰籍医生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成功接受CAR-T治疗
近日,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再传佳音:一位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患者,在接受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后康复良好,已于10月底出院
2025-11-12 15:57:00
深圳永福医院:便秘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问题的困扰。根据研究,大约有15%的人口受到便秘影响,而这个比例在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的人群中更高
2025-11-12 15:58:00
传承古方,科技赋能:益肾安神口服液获准再注册,守护国人健康睡眠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信息显示,由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经典中成药“益肾安神口服液”已正式获得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通知书编号
2025-11-12 15: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