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医院取药时,个别患者可能会发现,部分处方印着醒目的红字,药师对这类处方的核对也格外严格——这就是麻醉药处方。这红字背后承载的不仅是用药指令,更是国家对特殊药品的严格管控要求。麻醉药虽能强效镇痛、缓解重症患者的痛苦,却具有成瘾性和滥用风险,一旦流入非法渠道,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从处方开具到药品发放,每一个环节都设有特殊规定,这“红字”正是安全与规范的直观象征。
一、“红字”的合法性:国家管控下的特殊标识
麻醉药处方的“红字”并非医院自行设计,而是依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的法定标识,其核心目的是通过视觉警示,强化全流程管控,防止药品滥用和流失。这种特殊标识从源头界定了麻醉药的“特殊身份”,让每一张处方都处于可追溯、可监管的体系中。
从法律层面看,麻醉药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特殊管理药品”,其处方管理远严于普通药品。首先,开具麻醉药处方的医生必须具备特殊资质——需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取得《麻醉药品处方权》,普通医生无权开具;其次,处方格式有强制要求,除了红字印刷,还需详细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诊断等信息,甚至要记录药品的规格、数量、用法用量,每一项都不能遗漏;最后,处方有效期极短,普通处方有效期为3天,而麻醉药处方仅当天有效,且一次开具的用量有严格限制,如用于慢性癌症疼痛的麻醉药,一次最多开具7天用量,避免长期处方导致的滥用风险。这些规定通过红字标识具象化,提醒医生、药师、患者三方:这不是普通药品,必须严格遵守管控要求。
二、特殊管理的核心:平衡“治疗价值”与“成瘾风险”
麻醉药的特殊管理,本质是在强效治疗作用与高成瘾风险之间寻找平衡。这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快速缓解术后疼痛、癌症晚期疼痛等剧烈疼痛,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镇痛利器;但同时,它们会作用于大脑的奖赏中枢,长期使用易产生生理依赖和心理渴求,停药后可能出现戒断反应,甚至有人会为追求快感而非法滥用,使其沦为毒品替代品。特殊管理的每一项规定,都是为了确保药品用在该用的人身上、用在该用的地方。
在工作中,医护人员会通过多重措施防范风险。例如,药师审核麻醉药处方时,会逐一核对患者的病情诊断。若患者诊断为普通头痛,却开具了吗啡处方,药师会立即拦截,因为普通疼痛无需使用强效麻醉药,属于不合理用药;若患者是首次使用麻醉药,药师会详细告知按需使用,避免患者因担心疼痛而过量服用;对于长期使用麻醉药的癌症患者,药师还会定期随访,评估疼痛控制效果和药物依赖情况,及时调整剂量。此外,麻醉药的储存和发放也有特殊要求:药品需存放在带双锁的保险柜中,双人双锁管理,发放时需药师和患者共同签字确认,每一笔出入库都要记录在专用台账上,确保去向可查、责任可追。这些管理措施并非限制用药,而是为了在保障患者治疗需求的同时,从源头杜绝滥用风险。
三、患者须知:正确使用麻醉药的“安全准则”
对患者而言,拿到红字麻醉药处方,不仅意味着获得了镇痛治疗的药物,更需要承担起规范用药的责任。患者使用麻醉药需遵循三大准则:一是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处方上的用法用量服用,不要因为疼痛未缓解而自行加量,也不要因为担心成瘾而擅自减量或停药——疼痛控制不佳会影响术后恢复、降低生活质量,而在医生指导下短期、规范使用,成瘾风险极低;二是妥善保管药品,麻醉药需存放在儿童、宠物接触不到的阴凉处,不要转借他人,哪怕是同样有疼痛的家人或朋友,也需凭医生处方购买,转借麻醉药属于违法行为;三是及时处理剩余药品,若治疗结束后仍有剩余药品,不要随意丢弃或留存,应送回开具处方的医院药房,由药房统一销毁,避免药品流入非法渠道。
四、结语
处方上的“红字”,是麻醉药特殊身份的象征,更是国家保障用药安全、防范滥用风险的“防线”。每一位患者都应理解:特殊管理不是“阻碍”,而是为了让麻醉药真正发挥治疗价值,既缓解痛苦,又不带来新的伤害。
冯艳 浦北县中医医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27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