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八爪竟在盐碱地“横行”,鲜哒哒的三门出圈,沿着丝路养青蟹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06 09: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徐婷 胡大可 陈栋 阮西内 实习生 朱梦遥 通讯员 黄娅敏

浙江台州三门最出名的是什么?青蟹。

八爪竟在盐碱地“横行”,鲜哒哒的三门出圈,沿着丝路养青蟹

图源掌上三门微信公众号

青蟹只能养在三门吗?那可不一定。

当前,三门正在“沿着丝路养青蟹”。三门以北,陆上丝绸之路的途经点,一万蟹苗正准备搬进宁夏盐池县的新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往南,三门涛头村几位村民正计划去趟马来西亚,看看已投用几年的养殖塘,还有人带着蟹苗虾苗,刚刚抵达非洲莫桑比克……

近年来,由于养殖空间相对饱和、成本上升等因素,三门人跳出本土谋发展,去国内外多地从事青蟹养殖。高产值、高效益的优势让许多人慕名前来,三门青蟹不只是一个地理标志品牌,也成为一种致富经验的代名词。

八爪竟在盐碱地“横行”,鲜哒哒的三门出圈,沿着丝路养青蟹

站在三门涛头村观景平台俯瞰养殖塘。记者 徐婷 摄

初探东南亚:

去国外“吃螃蟹”的三门人

在三门涛头村的观景平台远眺,蓝天碧海间,一个个几何形的养殖塘,拼凑成一个大棋盘。“棋盘”里头藏着的,正是闻名遐迩的三门青蟹。

看着村民精心呵护的养殖塘,涛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林后宜的思绪不禁又飞到了马来西亚,“好几年都没去了,等我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这样能在那边待一段时间。”

让林后宜牵肠挂肚的,是他与几位村民在马来西亚投建的青蟹养殖塘。出国养青蟹,他们是较早“吃螃蟹”的一批。

八爪竟在盐碱地“横行”,鲜哒哒的三门出圈,沿着丝路养青蟹

林后宜(左)与朋友拿着青蟹。受访者供图

涛头村已有20多年养蟹历史,凭借水产养殖,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随着腰包变鼓,村民开始扩大养殖规模,有人甚至承包了十来口塘。

“村里只有180多口塘,家家户户都要的话,很难满足。”涛头村民决定向外要空间,去三门蛇蟠乡、宁波、江苏等地养殖。周边可用空间都被开发后,他们把目光又转向国外。

青蟹适合生存在温度较高的水域里,林后宜最先考虑的便是东南亚。

2014年林后宜出国考察,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华人分布等因素,他选择了泰国圣卡罗和马来西亚曼绒两地,于2016年试养三门青蟹。2018年,又开始在马来西亚大规模养殖。

八爪竟在盐碱地“横行”,鲜哒哒的三门出圈,沿着丝路养青蟹

林后宜(左)与马来西亚曼绒县养殖场的员工交流养殖致富经。受访者供图

疫情期间,养殖塘交给当地人管理,林后宜等通过视频远程指导,“养到关键时候养不肥,这太可惜了!所以我们今年一定要去。”

七八月出国,春节前返乡,是三门人出国养蟹的工作周期,主打的就是一个“反季供应”。林后宜介绍:“夏秋季,三门本地青蟹很多,但是到了冬天就没有了,此时东南亚的青蟹刚刚长成,可以返销到国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目前,涛头村几位村民在马来西亚的养殖塘规模已达3000亩。林后宜也让当地人品尝了在国外长大的三门青蟹,“口感和三门本地青蟹一样的,他们吃得直说‘OK’。”

试水非洲:

重新开拓一片低成本“蓝海”

涛头村人在马来西亚养殖青蟹成功的故事,引来不少三门乡贤关注,其中一位便是浙江纽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伟超。

吴伟超在莫桑比克开垦了一些养殖塘,为降低海外投资风险,他找到涛头村合作。

这几天,涛头村村委会副主任王书明带着来自三门的五人小分队,带着三门的蟹苗虾苗,抵达莫桑比克准备试养。

八爪竟在盐碱地“横行”,鲜哒哒的三门出圈,沿着丝路养青蟹

莫桑比克养殖塘。受访者供图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沿海,与马达加斯加隔海相望。吴伟超回忆起初次抵莫的见闻——海岸线都在售卖青蟹等野生海鲜,但捕捞工具相对简单,划的也是仅载两人的小船,“用这么基础的设备都能捕到这么多海产品,说明这里海洋资源真的很丰富。”

莫桑比克的养殖塘开发模式借鉴了马来西亚的成功经验。在国外养殖成功后,返销给国内市场。

“即使要运回国内,成本也比在三门养殖低。”吴伟超算了一笔账,在莫桑比克养殖的租金和运输等成本加在一起,可控制在每亩50元左右。

八爪竟在盐碱地“横行”,鲜哒哒的三门出圈,沿着丝路养青蟹

莫桑比克当地人正在协助捕捞水产。受访者供图

成本低,是境外养殖的一个重要优势。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陈丽芝说,三门本地一亩养殖塘租金要四五千,饲料等生产要素成本也不低。养殖空间饱和,成本不断上涨,利润空间压缩,成为当下三门青蟹产业发展的一个挑战。

“养殖户承受能力或者技术不足以支撑高成本的时候,就可以探索其它方式,到外地去,租金便宜一些,养殖成本相对可控,他们也能保障一定的收益空间。”陈丽芝说。

吴伟超则给潮新闻记者展示了莫桑比克养殖塘的航拍视频——近5000亩养殖塘波光粼粼,周围几乎没有城市建筑或工业污染,广袤的土地和热带风貌间,还有员工宿舍、育苗场、冷冻区……放眼望去,一片“蓝海”。

八爪竟在盐碱地“横行”,鲜哒哒的三门出圈,沿着丝路养青蟹

莫桑比克养殖塘。受访者供图

进驻西北:

一万青蟹苗将在宁夏盐碱地“横行霸道”

就在这几天,一万苗三门青蟹将被投放至盐池县的盐碱地养殖塘。

与马来西亚、莫桑比克不同,盐池处于内陆。没有海,也可以养海鲜吗?

宁波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欢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又苦又咸的盐碱地原本是荒地,经过开发后变废为宝,成为盐碱地资源。青蟹作为高价值的海鲜产品,技术突破之后,其经济效益将会非常显著。”

八爪竟在盐碱地“横行”,鲜哒哒的三门出圈,沿着丝路养青蟹

宁夏盐池县养殖塘正在修建中。受访者供图

宁夏偏北,气温比三门低,但覆膜保温后,仍能挑战一年两季的养殖频次。“这个地几乎没什么用,一亩一年才几十块钱。”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怡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德智说。

王欢的团队早就开始尝试在内陆盐碱地养殖三门青蟹。其中,在河南延津县的黄河盐碱地上,青蟹已从“养得活”到“养得好”,如今更是实现量化生产。

他的两位学生已抵达宁夏,这让张德智心理上有所依靠,“尽管只是试养,还是有些担忧。”

“盐池县苦咸水的青蟹养殖可以说是从零开始的。”王欢表示,接下来的试养周期,他的团队将实地指导张德智公司的养殖工作。如何施工、如何调节养殖环境、如何投放饲料……都是他们要叮嘱的细节。

八爪竟在盐碱地“横行”,鲜哒哒的三门出圈,沿着丝路养青蟹

宁夏养殖塘正在修建中。受访者供图

据王欢介绍,他们在外地推广养殖的都是三门青蟹。那么,为什么是三门的青蟹?

三门青蟹肉质鲜、产值高、名气大等优势,已不言而喻。不过,王欢还提到了推广三门青蟹的另几层原因:“三门青蟹的养殖面积大,保证了青蟹苗种来源充足,这是相较于其它地区的资源优势。此外,三门地理优势明显,向南方、北方供应苗种,运输距离也适中。”

在三门县与宁波大学共建的中国三门青蟹产业技术研究院里,培育着青蟹苗,也培育着青蟹养殖市场和产业。

立足三门:

沿着丝路养青蟹,更是在推广一种致富模式

三门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畜牧兽医所主任叶春宇介绍,沿着丝路养青蟹,指的是两条丝路——

一个是海上丝绸之路,本地养殖户、技术人员去往东南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现在已经到了非洲的莫桑比克,通过综合混养模式和养殖技术,在海外养殖出好的产品进行内销。

另一个是陆上丝绸之路,沿着黄河一路向西,深入内陆,与当地合作,在盐碱地上养殖青蟹。

“这两条线都类似‘地瓜经济’的模式。”叶春宇说,沿着丝路养青蟹,可以把好的模式在外地进行复制,带动当地百姓以及三门相关从业者共同致富。

八爪竟在盐碱地“横行”,鲜哒哒的三门出圈,沿着丝路养青蟹

三门涛头村养殖塘。记者 徐婷 摄

“三门青蟹式”的致富路径,早就在涛头村近20年的发展中得到验证。如今,这只蟹更想找到新的合作方式,给三门及外地百姓提供增收新路径。

尽管已在马来西亚养殖成功,林后宜对莫桑比克的试养并未掉以轻心。“这关系到明年我们涛头村能不能有大量人工出去赚钱。”转头他又信心满满,“但是我相信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

林后宜在马来西亚时,会与当地人交流养殖致富经,莫桑比克的地方领导,也曾来涛头村取经;这几个海外项目都有当地居民参与就业。吴伟超说,莫桑比克养殖塘还属于当地政府招商引资项目。

八爪竟在盐碱地“横行”,鲜哒哒的三门出圈,沿着丝路养青蟹

莫桑比克地方领导前来三门涛头村考察,左一为涛头村村委主任林后宜。受访者供图

王欢也提及,目前,河南、陕西、山东等省已在盐碱地试养三门青蟹,新疆、黑龙江等地也前来问询。内陆水产养殖经验在沿海虾蟹养殖上不一定通用,“我们想先靠几个人掌握这门技术,做出示范来,通过一带二、二带四的方式,慢慢带动当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条路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八爪竟在盐碱地“横行”,鲜哒哒的三门出圈,沿着丝路养青蟹

河南延津县青蟹现场验收会场景。甬派客户端资料图

在陈丽芝看来,青蟹养殖能沿着丝绸之路走出三门,是件好事。她说,三门人到全球各地从事青蟹养殖工作,既能继续扩大三门青蟹的品牌效应,也能带动三门人致富增收,“把我们三门的经济,变成三门人的经济。”

攥紧一张金名片,跳出本土谋发展。如今,“横行天下”的三门青蟹沿着丝绸之路,在全球多地扎根、繁衍,“爬”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11: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神奇!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盐碱水域成功养殖青蟹
...进行数据测量。宁波大学教授王欢称:“对这个盐碱水、盐碱地进行了检测,它们含有很好的矿质元素。你看这个青蟹,从外观来讲,青背白肚,卖相非常好,口感也非常鲜甜,和我们东海地区养的
2024-09-28 20:06:00
“新疆地区的盐碱地也是弥足珍贵的资源,这里的水质非常适合高值化的青蟹等海鲜养殖。”这个暑假,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特聘院长王春琳、党委书记邵丽带领党政班子成员、党员青年骨干教师一行8人
2023-08-17 16:00:00
海鲜陆养成为养殖新趋势,这样养出的海鲜产量、口感如何?
...随团队一起来到了盐池县。张港宁表示:“宁夏地区这边盐碱地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我所在的公司老板,他之前也了解到了盐碱地青蟹的项目,他也有意去做这个项目。”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内陆盆
2023-09-22 01:39:00
吃海鲜长大、长八块腹肌,三门青蟹“爬”上拼多多超级农货节
来源:极目新闻通过拼多多直播间,把三门青蟹推荐给更多的螃蟹爱好者。9月伊始,距离2022年中秋节不到10天,40℃的高温终于回落,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吃螃蟹
2023-09-22 18:23:00
...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和超亿元村名单的通知》,台州市三门县海润街道涛头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名单,这也是该村连续第三年获此认定。但鲜有人知道,早在上个世纪末,整个涛
2023-07-11 11:54:00
...学海洋学院水产动物养殖团队经过7年攻关,成功在西北盐碱地实现青蟹量化养殖。这意味着原本难以治理和利用的盐碱地,将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宁波大学不断通过应用基础研究
2023-12-18 10:04:00
...台州日报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让每一口小海鲜都格外鲜甜三门探索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新模式台传媒记者陈玲玲眼下正是缢蛏肥美上市期。清晨,晨光熹微,三门县蛇蟠塘的养殖塘里,已是一番热火朝
2023-01-26 00:28:00
三门青蟹苗种首次实现秋冬季节繁育
...台州日报本报讯(记者章海英 通讯员梅宁洒)近日,在三门县健跳镇养殖塘里,养殖户吴伟快正在查看蟹苗生长情况。此时,他的养殖塘里不仅有成年青蟹,还活跃着10万只刚刚投放的青蟹苗,
2023-11-26 00:48:00
我在莫桑比克养青蟹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三门“蟹老大”在非洲度过五个春节——我在莫桑比克养青蟹记者 杨群 共享联盟·三门 陈玲玲本报讯 (记者 杨群 共享联盟·三门 陈玲玲) “最近太忙了,每天都有成
2024-02-11 06:4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轻轻点开手机上的智慧监管系统,就能清楚地看到灌肠、面皮等方便类食品小作坊的实时生产画面,监管人员可以随时规范小作坊人员现场操作
2025-11-03 07:00:00
在迎泽街道并州路三社区,有这样一群银发志愿者,他们虽已年华老去,却初心不改,以各自的方式持续发光发热,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2025-11-03 07:00:00
10月31日,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新建二跑道上,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启航礼”欢乐跑活动。数百名参建者、航产职工及家属用一场3公里欢乐跑和趣味团队赛
2025-11-03 07:00: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吉安市新干县城东新区作为当地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其功能配套规划与落地情况一直备受市民关注
2025-11-03 07:05: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29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86条,其中,南昌市东湖区彭家桥街道办事处
2025-11-03 07:0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婷婷10月23日,由香港玉湖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的玉湖冷链(南京)交易中心项目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
2025-11-03 07:36: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公布第三批江苏省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名单,记者了解到,此次南京共有汉口西路134号居住区自主更新项目等7个项目入选
2025-11-03 07:37:00
宁淮城际南京段建设迎新进展
近日,航拍宁淮城际铁路南京特大桥跨沪陕高速连续梁,其左幅已合龙,为南京北站通车及南京段建设提速。线路建成后,宁淮1小时直达
2025-11-03 07:3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吴春霞 通讯员吴梦慈叶云露2024年11月1日,全国首单绕城高速公路公募REITs——华夏南京交通高速公路REIT(以下简称
2025-11-03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现在小区里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的现象少了,消防设施也更齐全了,住着心里踏实多了!”近日,江宁区东山街道辖内一居民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说
2025-11-03 07:38:00
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南京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2025-11-03 07:38:00
万余名跑者参与,赛事力推“零排放” 高淳“螃蟹马拉松”昨鸣枪开跑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通讯员毛玉琦蔡伟)11月2日上午,2025高淳马拉松(以下简称高马)鸣枪开跑
2025-11-03 07:38:00
继石家庄都市圈之后,今年第二个都市圈成功晋级“国家队”。 近日,吉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于8月22日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复函
2025-11-03 07:41:00
河北滦南:菜花迎丰收 农户采收忙
河北新闻网讯(郭艳芳、刘佳男)当前,正值菜花丰收的黄金时节。在河北省滦南县桑园村的田间地头,种植户正有条不紊地开展菜花采收
2025-11-03 07:51: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八):交通一体化催生同城新生活
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交通一体化催生同城新生活——大数据里“读”河北(八)10月23日拍摄的秦唐高速公路
2025-11-03 07: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