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浙村超有料:连续三年上榜全国“超亿元村” 台州三门这个村子是怎么做到的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11 11:54:00 来源:杭州网

潮新闻报道 今年上半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和超亿元村名单的通知》,台州市三门县海润街道涛头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名单,这也是该村连续第三年获此认定。

但鲜有人知道,早在上个世纪末,整个涛头村因为一场天灾几乎“覆灭”,涛头村也因此重创雪上加霜,一直是三门县最贫穷的村庄之一。然而涛头村村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从一穷二白,到当地远近闻名的养殖村,再到小海鲜走出国门的“明星村”,通过20多年的披荆斩棘,实现了村子脱贫“重生”。

从“废墟”中重振的“贫困”村走向世界

20世纪末的台州市三门县涛头村,当地人提起来都直摇头。当时的三门县总体经济水平在台州全市属偏低水准,而涛头村更是县里垫底的贫困村,当地流传着一句老话:“嫁女嫁涛头,不如到郑公山做黄牛。”

1997年8月,村里本就疲弱的种植业,遭遇了超强台 风,涛头村不仅4000余亩橘园、水稻、棉花全部绝收,而且农田被海水浸泡,土地盐碱度高达10%以上,这意味着接下去数年内,涛头村的田地无法种植任何作物。这让本就贫困的村民雪上加霜。

“不能种庄稼,我们就改养殖!”当时,村里年纪刚30出头的村民林后宜思维活络,借着之前在外面学来的经验,鼓励村民一起“转型”和“破冰”。村里很快成立了“三门县涛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林后宜扛起生产组组长的担子,每天带着组员挖河道、下海塘,饲养青蟹等海产品。

一桶桶金随之进村了,村民们的口袋也在慢慢变鼓,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海产养殖的队伍中来,涛头村本身的局限性开始显现。5000多亩海塘供不应求,不仅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很多村民根本拿不到海塘进行养殖。

林后宜开始引导村民去三门蛇蟠乡、宁波、江苏等地养殖。周边可用空间都被开发后,他又把目光转向国外。2014年,林后宜带着村里几名养殖青蟹的行家里手,一起到马来西亚考察。相比国内,马来西亚地广人稀,租金便宜,而且气候和土壤也非常适合饲养青蟹,可以大大降低饲养青蟹的成本。经过两年的准备,2016年成功试养三门青蟹,并在2018年,开始在马来西亚大规模养殖。

近几年,在林后宜的带领下,村民们的养蟹触角越伸越远,除了马来西亚,他们还在斯里兰卡以及非洲的莫桑比克,通过综合混养模式和养殖技术,在海外养殖出好的产品进行内销。

用科技和生态“武装”的养殖塘

除了“横行全球”的养蟹大队,也有不少养殖户选择留守当地。面对局促的养殖塘,条件有限的饲养环境,村民们也都学习用科技以及搞好生态,将局限性打破,确保养殖塘的平稳和活力。

在涛头村村口的一处简陋平房内,今年已经60岁的养殖户陈华法正在房间内忙碌地配“药水”。在最里间,一个一人多高的化学设备正在运作着,如同西瓜汁一般的红色液体在巨大的玻璃罐体里翻腾着,乍一看,好像陈华法在做什么化学试验,事实上,这是陈华法用来掌控自己养殖塘水质的“法宝”。

“这是我花了近10万买来的一套设备,这个大型的发酵罐里放置的是一种光合细菌。”陈华法介绍,这个光合细菌可以净化海水,调节水质,增加养殖塘溶氧量,而且菌体本身含有大量的促进鱼虾蟹生长的活性因子,是养殖户增产提质的生物“好帮手”。虽然这套设备价格不便宜,但陈华法认为很值得。

“现在我们养殖户的观念都变了,要发展生态养殖、科学养殖。塘里的水产品生活环境好了,养殖出的海鲜品质才好。”

陈华法表示,自己之前做海鲜批发,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承包了一口塘。“种改养”初期,大部分村民不懂水产养殖,时常有省、市、县的专家到村里做水产养殖培训,陈华法那会儿也都在认真学习,渐渐地,靠着技术指导和村民们自己摸索,水产养殖产业逐渐在涛头村推开,而陈华法也是其中比较懂“科技”的养殖户。

在陈华法的养殖塘里,混养着青蟹、血蚶、小白虾、蛏子等小海鲜。海产品养殖,光水质好还不够,“吃”得也很讲究。陈华法用来喂这些小海鲜的饲料,都是自己“特调”的。“现在天气热起来了,水质比较容易震荡,我每天都要严密监测水质变化,及时干预,确保水质稳定,让小海鲜可以更好生长。”

在养殖塘两侧,陈华法还种了许多红树林。他表示,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和空气、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的功能。他透露,自己仍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一旦发现有利于自己养殖塘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的技术,他都会学过来试试。“毕竟要做好现代养殖业,没有技术支撑和科技手段可不行。”

构建血蚶产销全产业链的共富工坊

“现在是血蚶‘长身体’的黄金时间,再过几月,血蚶就会迎来丰收季。”站在波光粼粼的养殖塘前,雷华米难掩兴奋。

雷华米是涛头村“血蚶共富工坊”的负责人,“血蚶共富工坊”由渔塘体验区、展示厅、人才助富驿站、直播基地、共富广场和加工车间等6个区块构成,集血蚶的展示宣传、技术支持、加工销售等功能于一体,努力构建起一条血蚶产销全产业链。

在三门,名气最大的肯定是青蟹。然而事实上,能够稳定且丰产,给村民带来大收益的小海鲜,能站上C位的一定少不了血蚶。涛头村连绵的海塘,恰好位于咸淡水的交汇处,特别适合血蚶生长。据了解,涛头村全村现有400口养殖塘,300多户养殖户,家家户户都有在搞血蚶的养殖。

而“血蚶共富工坊”的设立,正是为了给血蚶养殖户和收购商建立起一个“易售易收”的平台。在血蚶丰收季,往往血蚶一捞上岸就直接被抢收走了,40粒一斤等级的血蚶收购价12元,送进加工工坊“美化”一番,每斤血蚶售价能再贵一元,很多养殖户见收益好,也有意向加入。

“我们一般是按照销售需求进行加工。”雷华米解释。共富工坊的销售渠道分为国内批发、直播零售以及国外批发三种。批发的血蚶会通过流水线进行初步筛选,去除空壳,按大小分级打包。而出口的血蚶,还要进行一道抽样检测。如果发货目的地较远,工人凌晨2点就开始捕捞,6点前发车前往上海进行空运,出口韩国、美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

近些年,“血蚶共富工坊”紧跟时代步伐,设立电商直播基地,组建“红心”直播团队,并且注册“花鼓漫珍鲜”特色小海鲜商标。雷华米指出,之所以取名“红心”,因血蚶打开来汁水如同血色而得名,“像是跳动的心脏。”

借着直播平台,推开“红心”直播间的窗户,消费者就能看到连片的海塘,有时主播会直接走进塘间吆喝,让消费者亲眼看到小海鲜出水,随后进行彻底清洗,再用特制的保温纸箱包装,冷链运输——整个过程让消费者尽收眼底。这般高品质又新鲜的血蚶,很难让人可以抵挡住诱惑。

“我们在几个平台都播过,效果不错。头两次线上直播就卖出小海鲜3万多斤。”雷华米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1 14: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市加快打造“鲜甜蟹农”品牌
...打造“鲜甜蟹农”品牌本报讯(记者王依妮)4月18日,在三门县海润街道涛头村,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携手三门县农业农村局共启“鲜甜蟹农”品牌培育首站活动,组织系统内拔尖人才为该
2024-04-19 00:34:00
“中国小海鲜之乡”出口忙 养殖户“组团”奔共富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台州3月19日电(傅飞扬 李佳宁)眼下正值三门缢蛏上市时节,连日来,一筐筐缢蛏刚捕捞上岸,就被送进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海润街道涛头村的小海鲜“共富工坊”。1
2024-03-19 18:38:00
八爪竟在盐碱地“横行”,鲜哒哒的三门出圈,沿着丝路养青蟹
...大可 陈栋 阮西内 实习生 朱梦遥 通讯员 黄娅敏浙江台州三门最出名的是什么?青蟹。图源掌上三门微信公众号青蟹只能养在三门吗?那可不一定。当前,三门正在“沿着丝路养青蟹”。三
2023-07-06 09:59:00
浙江日报讯 (记者 陈栋 共享联盟·三门 梅宁洒 黄俊) 日前,台州市三门县亭旁镇枧头村村民丁宏邵养殖的首批光唇鱼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丁师傅,还有货记得先联系我啊。”县里不少饭
2025-03-18 09:02:00
三门:小海鲜“链”出大前景
...自:台州日报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上建起共富工坊三门:小海鲜“链”出大前景台传媒记者陈玲玲台传媒通讯员泮素珂10月31日上午,三门县蓝金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肖飞照例巡
2023-11-11 09:53:00
一路向前,奔赴山海
...,在这条路上干活,幸福感满满。浙江·台州1号公路北起三门县蛇蟠岛,途经三门县、临海市、椒江区、台州湾新区、路桥区、温岭市、玉环市,南止玉环市海山乡茅埏岛,共穿过21个乡镇(街
2023-08-19 02:07:00
浙南乡贤打造“乡村迪士尼” 因地制宜助村民增收
...新闻网吴法林以游乐设施为背景留影。叶利菁供图中新网台州1月3日电(傅飞扬 叶利菁) 小渔村华丽转身成为AAA级景区村,远近闻名的“乡村迪士尼”共创收3800多万元,村民累计分
2023-01-03 19:33:00
产业链上的“共富密码”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产业链上的“共富密码”——三门探索党建助富新路径台传媒记者章雪瑶农场里摘下的黄金柚,既能“论个卖”,又能制作成果汁,入驻近千家餐饮店,4个月销售额超120万元;
2024-04-01 01:03:00
走!到台州三门疗休养去!
...想让杭州市民在第一时间尝到这口鲜。4月12日晚,“遇见三门·品味鲜甜”国潮集市杭州运閤集·武林夜市三门专场暨2024三门县旅游·职工疗休养推介会在杭州成功举办。其中,专场夜市
2024-04-13 19:3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筑牢换季保养防线 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随着季节更替,公交车辆的换季保养工作成为保障运营安全的关键一环。10月11日,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以“规范保好换季保养工作
2025-10-12 18:30:00
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当日上午,清徐县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室联合医教科、门诊部等多部门,在门诊大厅开展心理健康义诊活动
2025-10-12 18:30:00
10月12日,市卫健委发布消息,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的诊疗服务,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充分发挥多学科中西医联合优势,开设特需多学科中西医结合门诊
2025-10-12 18:31:00
烟台站通行有新变化,三大停车场同时启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日前,烟台站三大停车场同时启用,分别是烟台站北广场停车场、南广场停车场和公共交通停车场。烟台站北广场停车场是沿港湾南大道自西向东行驶
2025-10-12 18:38:00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豪志调研省慈善总会工作
10月11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豪志、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光峰和部分省人大代表到省慈善总会,调研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情况
2025-10-12 18:3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欣 通讯员 郭子妤)10月12日,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十堰考区主观题考试顺利结束
2025-10-12 18:57:00
“气瓶软管有点松,得赶紧拧紧,雨天潮气大,漏气风险会更高。”10月11日,古城营村网格员蹲在一家小吃店后厨,一边手把手指导店主调整液化气软管
2025-10-12 19:01:00
新建路改造是今年我市的重点工程,从5月至今,地下、地上、配套绿化、交通设施等“各路人马”全力以赴投入改造工程。这其中,有一群与时间赛跑的“管道医生”
2025-10-12 19:01:00
“雨”你同行,邹平交警守护持续在线
雨水赖着不走,气温急剧下降,给广大群众出行带来不便,雨情就是命令,邹平交警逆雨而行,全警在岗,全力做好雨天交通安保工作
2025-10-12 19:15:00
五蒙高速路面工程基本完工
大皖新闻讯 10 月11日,备受社会关注的五蒙高速路面工程基本完工,通车在即。五蒙高速东起五河双忠庙,西至蒙城板桥集
2025-10-12 19:17: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通讯员 柯春林)为释放武当山文化IP巨大潜能,2025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期间,我市将举办武当国际文化旅游创意大赛
2025-10-12 19:27:00
鲁网10月12日讯为守护学生身体健康,筑牢校园健康防线,切实提升师生防控秋季传染病的意识与能力,临沂北园路小学开展了“预防秋季传染病
2025-10-12 19:32:00
近日我市降雨不断,部分车主在通过积水路段后,车牌丢失。10月12日,交警支队详细介绍了车牌补办流程,并提示大家要注意检查车牌状况
2025-10-12 19:32:00
鲁网10月12日讯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公布了《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在全国再设立195家科技小院
2025-10-12 19:32:00
连日的降雨,给居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兴安苑社区组织全体网格员深入辖区排查隐患,重点关注老旧改小区居民的安全。“旧改工地这边有处积水
2025-10-12 1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