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老师到底能不能惩戒学生?明确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8-29 18:55:00 来源:光明网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意见就严把教师“入口关”、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学历水平、保障教师惩戒权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

老师能不能惩戒学生?

此次出台的《意见》中明确,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学校和有关部门要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教师教育惩戒权如何得到保障?如何依法合规执行?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出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偏松偏软,甚至不敢承担管理的责任。这种现象的出现,无论对当事的学生而言,还是对整个的学校教育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这次的意见重申教师教育的惩戒权,强化教师管理教育的责任,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到底能不能惩戒学生?明确了!

2021年教育部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是我国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来明确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和要求,比如,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等行为,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此次出台的《意见》,再次明确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有研究学者表示,旨在进一步强化教育管理规则的落地执行。

老师到底能不能惩戒学生?明确了!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姚荣:实施较重的教育惩戒,实际上老师是要提前跟家长进行沟通的,这种程序设计其实已经理清了教育惩戒权最终的目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并不能基于教育以外的,比如说个人的情感好恶来实施惩戒。

老师到底能不能惩戒学生?明确了!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如何通过制度保障?如何细化落实,形成具体规范,教育学者表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需要对相关惩戒的规则进行学习、宣教,避免出现误解和不当行为。

老师到底能不能惩戒学生?明确了!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杨银付:我们实施教育惩戒要坚持三原则,教育性、合法性、适当性,教育性就是遵循教育规律,注重真正的育人效果;合法性就是要符合法律规定,要坚持客观公正;适当性就是采取适当措施跟相应的过错相适当。维护教师的教育惩戒权,我相信会对遏制校园内的不当行为包括欺凌行为能够起到威慑或者阻止的作用。

为教师减负!

规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校园

在国新办今天(8月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

第一,制定准入标准。指导各地梳理分析近年来社会事务进校园情况,厘清社会事务与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师主责主业的关系。各地均结合实际研制准入标准,严把“入口关”。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老师到底能不能惩戒学生?明确了!

第二,建立审批报备制度。各地加强统筹协调,严控总量,全国各省均公布了进校园“白名单”,通过“叫停一批、规范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大力压减进校园事项。未列入白名单的事项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确需增加的,须严格履行审批报备程序,且不得突破当年计划总量。

第三,规范过程管理。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倡导进校园活动与学科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机融合,避免形式主义增加教师负担,提升进校园活动质量。

打破教师晋升“天花板”

教育部:推进教师评价改革

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教师入口、师资配置、考核评价等教师管理重点环节,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工作。

第一,改革教师资格认定,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出台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开展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推进教育类研究生、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全国累计认定教师资格4588.3万人,教师准入更加规范。开展教职员工准入查询,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第二,推动教师评价改革,畅通教师发展渠道。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打破教师晋升“天花板”。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至学校。完善教师评价标准,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根据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岗位类型等,实行分类评价,持续推进破“五唯”。

老师到底能不能惩戒学生?明确了!

第三,统筹教师资源配置,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施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在10个省市县开展教师资源配置管理综合改革。遴选建设49个改革示范区,有序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导各地统筹强化教师招聘,重点保障紧缺薄弱学科师资需求,着力解决教师结构性矛盾。

第四,推进教师管理信息化,提升教师队伍治理水平。建立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汇集教师“大数据”,建立教师基础信息库,为优化教师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为教师队伍数字化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教师招聘制度。

二是,推进教师评价改革,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现象,推进发展性评价。

三是,适应小班化、个性化教学需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四是,加强紧缺薄弱学科教师配备,建立健全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推进教师管理数字化改革,以新技术融合提升教师管理效能。完善教师治理体系,提升教师治理能力。

综合央视新闻

来源:央广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明确“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学校和有关部门要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这一鲜明表态,引发社会关注和热议。北京一小学班主任近日
2024-09-03 09:48: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法院判决支持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引出话题——法规撑腰,“戒尺”为何依然难举□本报记者 陈月飞 顾敏 杨频萍 倪方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严是爱、宽是害,“先生”们举
2023-05-06 06:07:00
教师“戒尺”还须法定“标尺”
...查。(2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不可否认,过去在教育惩戒方面,存在一些程序性规定不够严密和规范,甚至缺失的现象,进而影响教师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基于此,2019年7月,中共
2023-02-17 00:13:00
四川一女教师用戒尺打学生手掌,学校回应引质疑,教育局回应
...打了11下,学生表情痛苦,随后还有其他学生排队等待被惩戒。这一事件引发了网友们对该老师行为的谴责,同时也引发了对学校应如何采取相应措施的讨论。在谴责声中,我们也看到了另一种声
2023-12-08 13:50:00
...学校告上法庭。那么,孩子犯错,学校到底可以实施哪些惩戒措施?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学校应当如何构筑起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针对这些问题,《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市第三中
2025-01-26 15:18:00
...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强调“维护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近年来,因为家长过度关注与呵护,在老师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尤其是批评教育学生时,
2024-08-31 10:35:00
教师体罚学生遭开除,44名家长挽留 该怎么管学生成网友热议焦点
...注,并登上微博热搜榜。教师到底该不该体罚学生?教育惩戒如何达到目的?这些问题再次成为众多网友议论的焦点。热搜截图教师体罚学生遭开除据报道,在广东东莞某小学课堂上,一学生趁老师
2023-05-25 10:30:00
...到第一位。一方面,师德师风建设从不是一句口号,教师惩戒学生的方式不能踏过诉诸暴力的“红线”,管教学生要有理有据、合法合规,打破学生头骨的悲剧不能再发生。另一方面,校方或者当地
2023-09-10 11:35:00
教书育人,该如何挥动“戒尺”?丨睡前聊一会儿
...忙的青春,一些教导可谓必需又必要。然而这几年,教育惩戒却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面对学生的违规违纪,有的老师在管教上心存顾虑——管得严了、说话重了,就被投诉、被追责。另一方面,
2024-09-27 11: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