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位蜚声史学界的老知青(争做出彩安阳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17 07: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一位蜚声史学界的老知青(争做出彩安阳人)

——记殷都区安丰乡渔洋村“土博士”龙振山

一位蜚声史学界的老知青(争做出彩安阳人)

龙振山在整理文物(本报记者 秦 晓 摄)

□本报记者 秦 晓 特约记者 张更明

一个党员知青,一头扎进家乡的土地上,六十年如一日,从事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考古工作。而今,这位有着57年党龄的老党员成为蜚声史学界的知名人物。他叫龙振山,殷都区安丰乡渔洋村人。

3月11日,记者走进渔洋村,见到了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老人。他黑红脸膛,精神矍铄,衣着朴素,一副老农民模样,曾荣获“河南省优秀文物保护员”“感动安阳人物”“安阳市劳动模范”“红旗渠精神先进个人”等称号。

“土博士”惊动了真博士

龙振山初中毕业后,先在渔洋学校教书,后在生产队、生产大队当会计。

他之所以对考古产生兴趣,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位好老师。1973年,在安阳市博物馆参观谢世平钱币展后,龙振山求知若渴,一路打听,找谢世平拜师。

谢世平对龙振山很热情,临别送给他一枚秦半两、两枚楚国蚁鼻钱,并鼓励他:“世上的人大多数为生计奔波,做学问的人少而又少。如果你瞄准了做学问这个目标,不要回头,一往无前,就可以成功。”龙振山听后眼前一亮,从此便有了目标。

第二年春天,龙振山在西沟苹果园给果树剪枝,土里一块陶坯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抠出来一看,上面有简单而特别的花纹。之后,他又在村外临漳河处陆续发现一些相似的陶片。为了弄清楚这些陶片的来历,他到安阳市博物馆向相关专家请教。专家仔细辨别,认定是距今3000年左右的商代遗物。

自此,龙振山成了一个“怪人”。下雨时,别人从地里往家里跑,他却从家里往野地里跑,因为雨水可能冲出来地下的东西。平时谁家翻地、盖房挖地基露出的破瓦烂砖,别人往外扔,他往家里拾。就这样,日积月累,龙振山的藏品达3000件之多。后来,他腾出自家3间房,将藏品分门别类,办起渔洋文化博物馆,在当地引起了不小轰动,人们亲切地称他“土博士”。

“土博士”惊动了真博士。时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考古工作站站长的唐际根博士听说龙振山的事后,先是惊讶,后是感动,专门赴渔洋村查看。他参观渔洋文化博物馆后惊叹地说:“渔洋文化博物馆虽然不大,但给人们呈现了一部活生生的、6000年不断代的村落文明史,国内罕见!”

唐际根很快写出一篇《被感知的历史与被阅读的历史》论文,在一个高规格历史学术会议上引起轰动;安阳师范学院《殷都学刊》开设“渔洋文化”专栏,发表师生调研论文20余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派人专程到渔洋村调研,发表调查报告与论文5篇;北京大学32名学子到这里进行考古调查;中科院院士、时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到龙振山博物馆参观,在渔洋村田野考察;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河南日报》、《安阳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不久,渔洋文化遗址成为河南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渔洋村被列入首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渔洋村声名鹊起,成为中华大地唯一6000年不断代古村落。龙振山,成为首批“感动安阳人物”。

圈定曹操墓位置第一人

千百年来,曹操墓究竟在哪里,始终是一个谜。考古界的专家学者说:“龙振山是圈定曹操墓位置第一人。”龙振山创造的这一奇迹源自他发表在《华夏考古》2003年第二期上的论文《鲁潜墓志及相关问题》。

1998年暮春,在渔洋村东邻的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起土烧砖时发现了鲁潜墓志石。龙振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马上托人找来墓志拓片潜心研究。碑载“魏武帝高陵在邺城西三十里,西门豹祠西”,他想,这符合西高穴村的地理位置。而高穴,也就是高陵之意。

“当年,我把鲁潜墓志的西行步数换算成1741.2米,南下步数换算成208.5米,再西行步数换算成53米,北行步数换算成306.6米,并且多次到墓志出土现场测量,反复求证,写出论文初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投给《华夏考古》杂志编辑部。”龙振山说。

这篇论文引起了《华夏考古》杂志编辑部的重视,不仅给予充分肯定,而且提出明确的意见和要求。龙振山又查阅了大量资料,多次考证,反复修改,历时5年,几易其稿,才最终发表。这是关于曹操墓具体位置在西高穴村的第一篇论文,在学术界引起高度关注。

2006年1月28日,龙振山陪同河南省南水北调固岸墓地考古队队长潘伟斌实地查看。潘伟斌拽着大绳下洞,出来之后肯定地说:“这是一座东汉大墓,级别很高,至少是王侯级的。”国家级专家两次到现场考察,严密论证,终于确定这就是世人追寻千年之久的曹操高陵。

发现曹操墓,名列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央视10套科技教育频道《探索与发现》专题节目组拍摄并连续播出4集专题片《发现曹操墓》。2013年7月,龙振山赴长沙参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杰出人物颁奖典礼,荣获第六届薪火相传年度贡献奖。

从这个老知青身上

感到了鸿儒的厚重

龙振山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长期以来,他精心研究,反复斟酌,笔耕不辍,时有新作。

他的《守望渔洋古村》一书,唐际根欣然作序,命题为《他守望了什么》;时任安阳市文联主席的张坚即兴作跋,篇名是《不思收获思耕耘》。这本书中的渔洋文化部分翔实地介绍了6000年渔洋的悠久历史、风光、人物等;结缘曹操高陵与文苑杂谈部分收录了龙振山关于曹操墓、邺县、古钱币方面的20余篇考古论文。这部书全面介绍渔洋文化以及龙振山考古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

龙振山的《明代彰德赵王府纪事》是一部填补安阳明代赵王府研究空白的著作。安阳师范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明史专家周国瑞与龙振山素不相识,在看了书稿后却欣然为这部著作作序。文中充满敬意:“土博士龙振山虽然是个农民,但我却从他这个老知青身上感到了鸿儒的厚重。”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他的又一本书即将完成,书名为《中国钱币集锦百家谈札记》。他还主编过《安丰乡志》,参与编写过《文化安丰》。

龙振山成就了一番事业,兴起了渔洋村文旅热,造福了一方父老乡亲。耕且读,是他一生快乐的源泉;读且研,是他累累硕果的根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7 1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曹操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尸身份,至今未明那么,这两具女尸究竟是谁呢?现今的史学界其实还没有给出确切的论断。所以,会不会是曹操其他的姬妾呢?历史上的曹操是“难过美人关”,《三国志》一书中就记载了曹操的
2023-11-03 19:12:00
商汤灭夏这么大的功绩,为甚甲骨文没记载?考古揭示夏朝本不叫夏
...传颂的神话故事,更因其神秘而难以捉摸的特征,成为历史学界争论和研究的焦点。在这些事件中,商汤与夏桀之间的那场战争,作为商朝建立的基础,堪称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然而,令人费解的
2024-09-09 11:12:00
...候,象郡的争议也就成为了中越两国学者的争议。在中国史学界,最初人们是比较相信日南说的,例如顾颉刚的历史地图和郭沫若的《中国史稿地图》都将象郡绘制在越南一带。但是到了后来,越来
2024-04-29 22:16:00
一把精巧的玉刀,揭开了夏朝神秘面纱
...的玉刀,在当时是做什么用的呢?由于缺乏文字的记载,史学界对此众说纷纭。虽然是刀状,但因为玉器本身材质的特点,绝对不是实战的武器。基本上,专家认为有三个可能。一是作为礼器使用,
2024-06-21 20:24:00
殷墟发掘过程中,最重要的文物有哪些,背后有哪些故事
...代考古工作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考古遗址是河南安阳殷墟。文物在这一过程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安阳遗址的发掘是由于无意中发现甲骨而引起的。随后大量青铜器等文物的出土,让
2024-04-30 09:39:00
探秘东安古城②或为第五个商代都城,这个“铁证”成为关键线索
...论堪称“石破天惊”,在此之前,奄地位于山东曲阜曾是史学界的主流观点。东安古城出土的策柄。李家澍 摄 11月8日,记者在淄博市沂源县博物馆看到了东安古城遗址出土的兽面纹铜铙、
2024-11-20 12:31:00
商朝为何叫商?纣王是昏君吗?至今难解车马之谜
...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家董作宾在安阳西北面的小屯村殷墟遗址挖下中国科学考古的第一铲土,商王朝才又从传说中现身,成为信史。一世纪过去了,几代考古人躬身田野
2023-06-08 10:18:00
中国古代农耕生活体验
...物,秦汉人的日常生活图景,今人如何获知?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王子今的《秦汉名物丛考(增订版)》,积三十余年之功,选择一些常人比较陌生而冷僻的秦汉名物
2023-08-02 17:55:00
探访中国考古博物馆: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镇馆之宝铜牺尊亮相
...展现中华历史发展时间轴的“历史大道”铺陈开来。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马车陈列在两侧,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马车,距今已有3000多年。“马车造型美观、结构牢固、重心平衡,车体轻
2023-09-22 11: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