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爱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9 12:50:00 来源:戏说三国

“鲜花搬进屋子里是让我来养的,女人娶进家门是让我来爱的。”

说这话的,是已经80多岁的杨宪益先生。

杨宪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他在我国的翻译界是德高望重的泰斗。正是他的翻译,让中国古典文化得以早早走向了世界。

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爱情

(少年时期的杨宪益)

1915年,杨宪益出生于天津的世宦大家,他的曾祖父曾过做漕运总督。由于是书香门第,杨家兄弟皆在读书上苦下功夫。在光绪年间,还曾出过“五子登科”(3进士2举人)的传奇。杨宪益的父亲杨毓璋,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且在民国时期任天津中国银行行长。

出生在权势显赫的大家族中,又是长房长子的杨宪益,自然从小就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在杨宪益5岁的时候,父亲杨毓璋因病去世,偌大的家族也开始走向衰败,而杨宪益的生活,自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好在对于大家族来说,就算家业败落,比起普通人家来,日子也还是富足的。由于杨家很重视子弟的学习,尽管家族开始凋敝,但家里设了多年的私塾,依旧保留着,以供族中子弟读书学习所用。而杨宪益从小就在私塾中苦读诗词歌赋、四书五经,因此他在国学和史学上的功夫异常深厚。

1934年,19岁的杨宪益在天津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他在那里主要研究古罗马希腊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和英国文学等。

杨宪益在留学期间,由于才华横溢,人品也很忠厚,因此在学校里有着很好的口碑。甚至还被中国留学生,推选为牛津大学中国学会主席。

优秀的男人从来不缺乏女子的爱慕,杨宪益在异国他乡就遇到了一个叫戴乃迭的姑娘。

戴乃迭出身于英国传教士家庭,她的父母早年在中国传教,而她也是在中国北京的胡同里出生的。直到7岁的时候,由于到了上学的年纪,她才被父母带回了英国。尽管离开的时候她还年幼,不过她对中国的感情却深埋于心。

在牛津大学读书后,戴乃迭便主动做起了中国学会的秘书,也正是这层关系,让她认识了杨宪益。杨宪益平时喜欢邀朋引伴作诗写赋,同时他对字画也有很深的兴趣。他为人风趣有礼,知识渊博,这无不让戴乃迭为之倾慕,并且也激发了戴乃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浓厚兴趣。为此,戴乃迭还特意改修中国文学,成为牛津大学历史上,第一位获得中国文学荣誉学位的英国人。

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爱情

(青年时期的杨宪益与戴乃迭)

其实,在那个年代,由于中国不够强大,再加上国外又丑化中国,因此中国留学生颇受歧视。这种情况,在老舍先生的小说《二马》中,就有淋漓尽致的描写。所以,戴乃迭在拒绝诸多追求者后,与杨宪益谈起了恋爱,这在学校里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过,最反对这场异国恋的还是戴乃迭的母亲。

戴乃迭的母亲知道的时候,已经是杨宪益学有所成,准备归国的时候了。而戴乃迭也决定追随杨宪益回到中国。于是她把一切都告诉了母亲,希望能得到母亲的支持和祝福。

但戴乃迭的母亲非常生气,坚决反对这段异国恋情。

她早年随丈夫去过中国,中国给她留下的印象,除了贫穷就是疫病。再加上中国积贫积弱,又处于硝烟四起的战火中,怎么能把如花似玉的姑娘送到那里去呢!所以,戴乃迭的母亲千方百计地阻挠。可是不管她好说歹说,戴乃迭都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定要追随杨宪益而去。

气极的母亲一怒之下诅咒道:“如果你嫁给一个中国人,肯定会后悔的。要是你有了孩子,他会自杀的。”

带着母亲的诅咒,戴乃迭还是义无反顾地和杨宪益来到了千里之外的中国。

不过,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到了杨家却又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原来,杨家看杨宪益居然带了个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女人回来,都十分惊慌,他们听说中国人和外国女人生出来的孩子会非常可怕,所以都极力反对杨宪益迎娶戴乃迭。杨宪益的母亲更是直接表态,她绝不允许戴乃迭进杨家的大门。

尽管阻挠重重,杨宪益却是个有情有担当的人,他先带着戴乃迭到重庆大学任教。由于战乱,后来又改到贵州贵阳师范学院担任英语系主任。

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爱情

(杨宪益与戴乃迭)

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杨宪益和戴乃迭吃了很多苦。杨宪益深知戴乃迭不仅要融入到新的生活中来,还要在担惊受怕中过着艰苦生活,这实在是让他深感歉意。可是戴乃迭却笑着说:“我爱你,才来到中国,我并不是为了享受而来的。”

为了和杨宪益在书法和古典文学上有更多话题,戴乃迭积极学习中学,还练就了一手正楷小字,甚至还能写文言文小故事。

这一切都让杨宪益感动不已。他起初是看上了戴乃迭的美貌,不过随着交往的深入,他发现戴乃迭性格上的优点非常多,丝毫没有中国富家小姐身上那些不良的习气。这份欣赏,让他对戴乃迭的感情愈发深厚。

最终于1941年,杨宪益与戴乃迭举行了婚礼。而经过了这么些年,他的母亲及亲友也都来参加了他的婚礼,并送上了祝福。

杨宪益不管是婚前还是婚后,他始终没有刻意去教戴乃迭说中国话,而是坚持用英语和戴乃迭交流。

1943年,在友人的介绍下,杨宪益与戴乃迭在梁实秋主持的国立编译馆开始了翻译工作。

那时候,像鲁迅、杨绛等人都把外国文学翻译成中文本,供中国读者能阅读到更多外国文学。但还没有人能把中国古典文学翻译成英文,让外国人来认识中国。于是,梁实秋就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

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爱情

(杨宪益和戴乃迭)

此后,杨宪益和戴乃迭便成了一对翻译事业上的好搭档,两人先后翻译了《离骚》《史记》等。由于翻译馆的收入较高,两人的生活才日趋安定了下来,并且还先后生下了一儿一女,家庭十分和美。

1949年,中国解放后,杨宪益与戴乃迭被安排到北京外文出版社。在那段时间里,他们翻译了《唐宋诗歌文选》《长生殿》《资治通鉴》等,将不少中国古典文学成功翻译后推向了世界。而他们的努力,也终于建立起了中国文学与世界交流的窗口。

不过,人生终究苦难多。由于戴乃迭是英国人,在一段时间里,她被人误认为“英国特务”。一时之间,同事和朋友为了避嫌,纷纷疏远她。倒是杨宪益始终对她关爱有加,才让她度过了那段灰暗的日子。

文革时期,杨宪益和戴乃迭先后被关进了监狱。两人虽然被关在同一监狱,可是根本没机会见面。尽管如此,两人还是十分坚强地度过了那段最难捱的日子。但等他们终于恢复自由后,却得知他们的儿子由于精神分裂而病发,自焚而死。这个沉重的打击,让夫妻二人十分悲痛。特别是戴乃迭的健康,也因此每况愈下。

戴乃迭想到昔日母亲的诅咒,她泪流不止,但她依然不后悔嫁给了杨宪益,她自我安慰地说:“这一切也许是上帝在妒忌我们的爱情太美好了。”

积郁成疾的戴乃迭,在晚年的时候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杨宪益干脆放下一切工作陪在妻子身边,他像照顾一个小孩儿一样,温柔地照顾着戴乃迭。他说:“鲜花搬进屋子里是让我来养的,女人娶进家门是让我来爱的。”听着这话,已经不记得一切的戴乃迭,脸上竟浮现出了幸福的笑容。

1999年,80岁的戴乃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此后,尽管一再有人请杨宪益参加活动,但杨宪益都婉言拒绝了,他说:“她不在,我不出现。”在孤独中生活了10年后,95岁的杨宪益也溘然长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9 18:45:4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走了,享年103岁
...话电报局董事、天津中国银行首任行长。● 左起:哥哥杨宪益、母亲徐燕若、杨苡、姐姐杨敏如同龄人羡慕她优越的成长环境,可是杨苡却觉得自己“命不好”。之所以有这样命途多舛的感受,是
2023-01-28 21:10:00
翻译了《呼啸山庄》,那位103岁的“已故少女”走了
...小女儿77岁。”2022年9月12日是杨苡103岁生日。这一年,《杨宪益杨苡兄妹译诗》《杨苡口述自传: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上集(杨苡口述、余斌撰写)和《天真与经验之歌》相
2023-01-30 15:44:00
翻译家杨苡:岁月呼啸 美无倦意
...式出版。译诗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在2022年6月出版的《杨宪益杨苡兄妹译诗》中,杨苡翻译了艾米莉·勃朗特、威廉布莱克等人的作品。艾米莉·勃朗特主要以小说《呼啸山庄》闻名于世,
2023-05-10 08:28:00
103岁翻译名家杨苡口述自传出版
...杨苡。在镜头前,杨苡娓娓道来自己的一生。她的哥哥是杨宪益,她很早就认识巴金,巴金的二哥李尧林是她年轻时很欣赏的人……百岁老人杨苡,神态和声音仍然纯真得像个少女。2022年,杨
2023-01-06 03:20:00
想要人生变得快乐,不妨用这三把钥匙去开启
...床,一条长凳和一张小破桌。因为历史问题,杨苡的哥哥杨宪益被捕入狱,而她自己也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批斗,挨拳脚,并被当众扇耳光,罪名居然是她翻译的《呼啸山庄》宣扬了爱情至上。她曾
2023-03-13 22:40:00
阅读他们的译作,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的样子,不高不低。”余斌如此表示。在2022年6月和哥哥杨宪益合著的《杨宪益杨苡兄妹译诗》中,杨苡写道: “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文字游戏,它使你夜不能眠。但最后你尝到它的甜味。”
2023-01-30 17:46:00
同门师姐、诗词教育大家杨敏如之子 独家委托新报向叶嘉莹先生致以哀悼 愿杨叶二位先生“词与远方 历经不朽” 扫码阅读手机版
...祖上是清末传奇贵族,自幼就读女中,其兄为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妹妹杨苡亦是著名翻译、文学家,丈夫为两院功勋院士羅沛霖。叶嘉莹先生1924年7月2日出生在北京,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
2024-11-27 09:18:00
从戴敦邦插画中重温四大名著
...开始读《红楼梦》,已超一甲子。首次提笔,是1977年为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红楼梦》创作插画。戴老曾说自己画红楼,“3卷本36图,怎么过瘾?”因为这个“不过瘾”,数十年来,他“
2024-02-26 09:27:00
...可激发读者的阅读创造力。雪莱的《致云雀》有郭沫若、杨宪益、查良铮、江枫、飞白等多种译本,教材为何会选择江枫版?在课堂上抛出这个问题,不仅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也更能培育
2023-06-07 09: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