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别拿威马的“死”,绑架所有新势力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3-10-23 17:18:00 来源:虎嗅APP
别拿威马的“死”,绑架所有新势力

出品 | 虎嗅汽车组

作者 | 王笑渔

头图 | 视觉中国

“开威马汽车,住恒大期房”

“我就想买威马,不知能手机开锁不?”

“威马怎么样,还能买吗?”

“第二个威马”

...

这些冷嘲热讽的评论,并不是出自于威马汽车的官微。这些阴阳怪气的评论,反而是在无差别地攻击那些跟威马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汽车品牌。

之所以,它们被键盘侠们重拳出击,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和威马一样,都是造车新势力。威马的“死”,让新势力们都被冠以“下一个威马”之名。

别拿威马的“死”,绑架所有新势力

10月10日消息称,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申请人正是威马汽车自身。

而在10月18日,威马汽车回应称,公司并未申请破产。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经上海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预重整阶段。预重整不同于破产重整,是在企业面临困境的早期阶段进行的自救行为,旨在通过重组债务引进战略投资人。

作为昔日国内融资最多的造车新势力,威马轰然倒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半年来,威马汽车关联的多家公司股权已被冻结,冻结数额合计超百亿元。天眼查信息显示,威马汽车被法院强制执行信息有45条。十多万威马车主,面临车机无法使用、维修保养没人管的风险之中。

别拿威马的“死”,绑架所有新势力

但网友们的关注点,似乎不在“威马为什么倒下”,也不是“威马的车还能不能正常开”,亦或是“创始人能不能把钱还上”等问题,而是把所谓正义的矛头指向了所有造车新势力——谁谁谁,是下一个威马?

实际上,这两年汽车行业中,破产、倒闭和停产的企业不在少数。在2022年,就有宝沃、陆风、猎豹三个曾经叱咤风云过的品牌,进入了破产程序。中外合资企业更是大批败走中国,比如像广汽菲克、广汽讴歌、大众斯柯达。

威马倒下了,“下一个威马”必然会出现。但并不是所有造车新势力,都会像威马一样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究其根本,威马的死,只是个例。

加拿大籍的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与李斌、李想、何小鹏,本就不属于同类人。

“蔚小理的CEO,是拿自己身家真的投在企业里,但沈晖没有”,一位前威马汽车员工向虎嗅表示,沈晖不仅自己没有掏钱,还从企业里薅钱,“当时他去拉融资,几乎每一笔投资都能分到一些钱。他就是威马对外的名片,但实际业务在侯海靖管理(技术、工厂、销售)。”

别拿威马的“死”,绑架所有新势力

最起码国籍就不一样

10月18日,威马汽车在官方微博上回应称:“公司创始人沈晖于1991年赴美留学,在欧美多地工作和居住多年,近期工作重心以海外事项为主,因此不存在公司创始人跑路海外的情况。”

而沈晖上一条微博发布时间是10月9日,显示IP地址为北京。但实际上,沈晖早已不在国内,据虎嗅了解到,沈晖的个人微博长年由公关代运营,并非全部由其本人发布。

别拿威马的“死”,绑架所有新势力

沈晖最早喊出:“实业兴邦,产业报国”的口号

虽然创始人常年在海外,但中国资本市场钱,威马可是一分没少拿。

2022年6月,威马汽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当时威马很有可能成为继“蔚小理”后,第四家登陆港股的新造车企。招股书显示,威马累计融资超10轮,累计融资规模约350亿元。而“蔚小理”在IPO之前,融资金额均也没超过200亿元。

在威马多达26家投资方中,有上海国资、衡阳国资、上汽、长江产业基金等“国家队”,也有红杉中国、成为资本、SIG海纳亚洲、远翼投资、新鼎资本等财务投资方,以及百度、腾讯、雅居乐等战略投资方的支持。毫不夸张的说,威马的账户上一直有“大佬”往里打钱。

别拿威马的“死”,绑架所有新势力

针对融资的是非,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含沙射影地写道:“过去这么多年,但凡在融资金额上虚报、造假的造车新势力企业,至今一个不剩,全都死光了。某些借尸还魂的,最后还是个死。那些配合着一起造假的投资方,过去几年也普遍业绩非常差,因为价值观一致。”

李想还直言:“蔚小理在融资方面从没造过假,也没虚报过,三位创始人是为数不多真金白银自己掏几十亿入资的。那些虚报、造假的创始人普遍自己一分钱不掏,再注册一堆关联公司吃里扒外。”

别拿威马的“死”,绑架所有新势力

2021年,是威马门店全速扩张的一年,当时还喊出了“百城计划”。2021年5月9日,母亲节,威马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开设了上海最大的威马汽车用户中心——威马金桥店。那天沈晖还亲自来醒狮点睛,送上开店致辞。而这,也成了威马资金开始快速流失的重要节点。

“为了赚建店补贴,公司好几个高管自己开店骗补贴 ,融来的钱早就虚空了 ,研发一点没做。”一位威马汽车内部人士向虎嗅表示,威马的销售高管年薪在100-150万区间,“他们有好几位高管是几百万年薪,在行业里算高薪了。”

别拿威马的“死”,绑架所有新势力

2019年初至2021年末,威马汽车销售门店数分别为46家、92家、252家和621家。作为对比,截止9月底,理想汽车也不过361家零售中心,蔚来有137家蔚来中心和304家蔚来空间,而小鹏截止今年上半年有530家门店。

此前有媒体报道,部分威马体验馆从2021年年底开业后一年多时间,一辆车都没卖出去。而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至2021年间,威马向合作门店分别支付了3.48亿元、7.75亿元和16.21亿元的返利和补贴,使得公司利润被大幅蚕食。据了解,威马每家门店的补贴金额在100万-500万元之间。

无论是创始人背景,还是融资规模,亦或是烧钱速度,威马都不具备典型性的特征。所以,将威马的倒下,映射到造车新势力乃至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是非蠢既坏的表现。

创业,本身就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更何况,造车又是复杂程度最高的工业制造。所以,只要迈上了创业造车这条路,谁都没有免死金牌。

2022年初,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论坛上,抛出一个震惊行业的言论,他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入,中国燃油车市场竞争会更激烈。未来3-5年,会有80%的中国品牌关停并转。”

本来就势单力薄的造车新势力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确保自己留在牌桌上。

别拿威马的“死”,绑架所有新势力

首先,“威马事件”会加速消费者向头部品牌倾斜,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有一定保有量、月销量稳定增长的品牌,这就是所谓的“头部效应”。

在造车新势力阵营中,这种显现已然出现。在9月的排名中,明显地出现了两派选手,一派是月交付量为1万多台的“高分”选手,另一派则是月交付量仅为2、3000台的“困难户”选手。

再比如比亚迪,今年9月的销量达到了惊人的28.7454万辆,1-9月累计销量达到207万辆。而根据乘联会的数据,9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74.6万辆,1-9月累计零售量为518.8万辆——比亚迪一家就吃掉了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四分之一。

别拿威马的“死”,绑架所有新势力

头部阵营的继续加速,头尾之间的差距必然会拉得更开。所以,无论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当务之急就是抢占市场份额,价格战也就在所难免。像最近热度比较高的新问界M7、2024款小鹏G9、智己LS6都是这一轮价格战的订单受益者。只要卖得出去,单车利润已经不重要了。

像智己LS6公布21.49万元起的“掀桌子”定价后,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就回应称:“LS6的价格听上去好像是一个掀桌子的价格,也有同事开玩笑是掀房顶的价格。但真正基于市场竞争定价,它就是理性的。一个品牌能力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市场上有相应的声量,只要符合这个战略,都应该算理性的。”

别拿威马的“死”,绑架所有新势力

其次,当价格战绕不开的时候,车企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回血”和“止血”方式。

像头部效应的受益者特斯拉,也在饱受内卷的阵痛。10月18日,特斯拉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33.5亿美元;毛利润为41.78亿美元,同比下滑22%;毛利率为17.9%,低于第二季度的18.2%和去年同期的25.1%。

今年以来,特斯拉旗下的所有车型都经历多次不同程度的降价,通过牺牲利润换取市占率的思路,让特斯拉在新能源领域逐渐失去盈利能力排头兵的地位。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策略,就是——继续降价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成本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们必须让我们的产品更实惠,这样人们才能买得起。”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仍将努力降低其汽车的价格。

像新势力阵营中,零跑这家公司也正在努力实现自我造血能力。10月16日,零跑汽车在港交所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零跑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车的毛利率为-6%,而第三季度提升至毛利率为1.2%,这是零跑造车8年以来首次实现毛利转正。

“随着规模不断攀升及降本措施的推进,我们预计Q4的毛利率表现会进一步改善”,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在业绩会上表示,零跑在制造端的成本还有继续优化的空间,每6个月内部会进行一次降本策略的调整。

零跑和不少的新势力一样,在今年开始转向“销量密码”和“降本神器”——增程式电动车。今年3月,零跑启动双动力战略,零跑C11增程版的入门价仅14.98万元,C01增程版则打到了14.58万元。

要知道,零跑所在的是15万-20万元的中低端市场,在此价位段受制于锂电池成本因素,纯电车型面临比较大的成本及毛利压力。而增程式版本由于电池容量较原有纯电版减少了过半,推算得增程版本预计带来单车2万-3万元的成本降幅,反观零跑目前增程版本价格仅比纯电版便宜0.4万-0.6万元,其中利差不小。

别拿威马的“死”,绑架所有新势力

话说回来,有自建工厂、有造车资质的威马汽车,当初在销量温温不火的时候,就不如早点转向增程式电动车。死马当活马医,没准现在还是一匹黑马。

威马汽车沈晖的处境,让人不禁联想到贾跃亭。

10月16日,在美国忙于造车的贾跃亭发布《致全体股东和投资人的一封公开信》,其中提到,目前Faraday Future市值已经跌到不足30多亿美元现金投入总额的1%。

贾跃亭表示,“我个人收到了不公的指责甚至威胁,对于FF真实价值和资本市场价值严重背离的表现,我其实是最心急如焚的。”

要知道,身在美国的贾跃亭,仍在想方设法把车卖出去、把乐视网欠的钱都还了。而同在异国他乡的沈晖,不知何时能现身直面投资者和用户?

更不知沈晖将何时回国,重新掌舵威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3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谁缺席了上海车展?不想还是不能?
...内诸多新能源汽车玩家缺席。甚至连最受欢迎的参展商“特斯拉”也未曾露面。那么,今天《首席》就为大家来盘点一下,都有哪些品牌缺席,而它们为何缺席车展?背后都有什么故事?特斯拉20
2023-04-21 17:07:00
...式投产。蔚来销量下滑数月之后,6月12日,曾坚持不跟风特斯拉降价的蔚来,宣布全系车型降价3万元。显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越打越猛的现在,蔚来无奈选择了妥协。此外
2023-07-02 12:03:00
造车新势力冰火两重天
...利率为22%,创出季度新高,也高于此前行业毛利率最高的特斯拉。数据显示,同期特斯拉毛利率已跌破18%。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称,这是中国新势力车企有史以来第一次迈过30万
2024-01-15 14:17:00
...时捷的最大单一市场或将易主。 02NEWS售后与服务市场①特斯拉在美市场份额降至50%近日,市场研究公司考克斯汽车公司(Cox Automotive)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2023-10-25 16:21:00
降价、淘汰、崛起!回顾车市之战
...车市,“价格战”成为贯穿全年的关键词。2023年1月6日,特斯拉打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第一枪。彼时,特斯拉中国官网宣布,特斯拉国产车型大幅降价,降幅超6%,创下历史最低
2024-01-11 09:10:00
汽车央企不仅需要“单独考核”,更需要“合作”造车
...源汽车领域,国有汽车企业在这方面发展还不够快,不如特斯拉、比亚迪。”国资委此前对大部分央企的考核,主要以利润增长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如果用利润增长考核处于新能源转型中的汽车央企
2024-03-13 11:35:00
威马汽车遭遇生死劫 沈晖:痛定思痛,才能整装再出发
...市场发展到2023年,竞争已杀到眼红的地步,行业无论是特斯拉,还是比亚迪,其他造车新势力,都铆足了劲头,行业洗牌严重,对于相对弱小的造车新势力来说,一着不慎,可能就陷入万劫不
2023-02-18 19:23:00
全员停薪,全线停摆!威马汽车怎么了?
...。而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一片红海,由特斯拉第一个发起了凶猛的价格战。别说威马了,就连赛力斯和华为联合推出的AITO品牌也面临着不进则退,生死存亡的危险。威马
2023-02-20 10:10:00
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仅为5.8%
...都划定了期限,在指定日期前下定将不受调价影响。而以特斯拉为首的厂商们选择了降价,跟随者如福特电马和奔驰EQ系列等。从2022年10月份开始,特斯拉就进行了保险补贴、官宣降价等
2023-01-02 23:28: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安徽造”多款新能源车护航进博会 
大皖新闻讯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盛大启幕,多款“安徽造”高端新能源汽车成为这场国际盛会的官方指定用车
2025-11-05 09:52:00
漫游广州 | 解码近代羊城的城市说明书
伴随着近代城市的发展,广州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串联起一系列重要城市地标,承载着近代广州重要的城市记忆,更见证了广州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2025-11-05 10:46:00
漫游广州 | 读懂2200多年的“老羊城”,走这1.6公里
广州,在云山珠水间孕育了三条城市中轴线,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辉映的城市风貌。其中,广州古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全长约1.6公里
2025-11-05 10:46:00
贵州省商务厅关于优化调整汽车促销活动政策的公告广大消费者及汽车经销企业:感谢您对我省汽车以旧换新活动的关心和支持。为进一步提振消费
2025-11-04 19:35:00
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丨80余名主播大V感受车城文化与水都魅力
11月3日至4日,参加“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湖北站活动的80余名优质网络主播、网络大V,来到东风汽车博物馆
2025-11-04 19:38:00
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启程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征
2025-11-04 08:55:00
丰田为不同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在2025年日本移动出行展的新闻发布会上,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也发表了讲话。他回顾了丰田集团从自动织机到汽车制造的发展历程
2025-11-04 10:00:00
5 万左右选新能源代步车推荐纳米 01 续航安全都靠谱,入门选它不纠结
鲁网11月4日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当下,5 万 - 10 万价位段已成为城市代步车的核心竞争区间,尤其对于追求精致出行的女性用户而言
2025-11-04 10:42:00
15 万想买新能源性能车?东风奕派 eπ007 适配新手,性价比拉满
鲁网11月4日讯在信息爆炸、产品迭代飞速的今天,“耐用”与“可靠”似乎成了一种稀缺的奢侈品。对于汽车——这个家庭中仅次于房产的大宗消费品
2025-11-04 10:44: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云极:加班加点生产 冲刺1.5亿元年度目标
近日,位于十堰市郧西县天河工业园的湖北云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处于满产状态,在新投产的CTP电池系统智能化生产线上,每月有超过6000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下线
2025-11-03 20:42: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东科克诺尔:订单排至明年六月 智能工厂火力全开
作为世界领先的商用车制动系统专家,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技术有限公司以“智能工厂3.0+”建设为引擎,一手抓技术革新提质效
2025-11-03 20:42:00
中国一汽10月亮出成绩单:整车销量30.5万辆
11月1日,中国一汽发布销量数据。2025年10月,中国一汽销售整车30.5万辆,同比增长8.1%。其中,自主品牌销量9
2025-11-03 11:23:00
10 万级家用 SUV 怎么选?纳米 06 靠 2715mm 轴距 +“天地门”,刷新空间实用新标杆
鲁网10月31日讯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在卷疯了的10万级纯电SUV赛道,一款新车型能否立足,已不再仅仅依赖于厂商的宣传声势
2025-11-02 16:56:00
河北新闻网讯(杨圣哲)近日,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的总装车间,31台搭载5G模组的自动导引小车(AGV)正悄然滑行。它们如一支默契的“智能蚁群”
2025-11-01 15:49:00
公交安全设施维护有妙招
公交车厢内的安全锤、灭火器、逃生窗、应急出口及安全拉手,是保障乘客安全的“关键防线”。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以“日常细查+定期精护”的双重模式
2025-11-01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