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降价、淘汰、崛起!回顾车市之战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1-11 09:10:00 来源:国际金融报

“价格战”无疑是中国车市在2023年的关键词。

继2017年年销2887.9万辆之后,时隔六年,中国汽车终于在2023年完成全年3000万辆的总销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但谁也没想到,车市崛起方式是如此“惨烈”:贯穿全年的“价格战”、无奈退场的新势力、加快崛起的自主品牌……无一不透露着市场竞争的激烈。

“价格战”贯穿始终

回顾2023年车市,“价格战”成为贯穿全年的关键词。

2023年1月6日,特斯拉打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第一枪。彼时,特斯拉中国官网宣布,特斯拉国产车型大幅降价,降幅超6%,创下历史最低价格。

突如其来的降价让国内的新势力措手不及,小鹏、问界最快作出反应,其中,问界M5、M7的价格下调2.88万—3万元不等;小鹏G3i、P5、P7下调2万—3.6万元。随后的春节假期陆续有新势力加入降价行列,但这仅是“价格战”的开始。

3月,湖北政企联合的汽车补贴令燃油车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此前的采访中,一位湖北武汉经销商告诉记者,“从业数年,我从未见过如此高额的降价补贴。”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先后有40余个燃油车品牌加入,降价幅度最高超10万元。彼时,传统车企与新势力都意识到市场的变化,曾豪言绝不降价的蔚来汽车也顶不住市场压力全系降价3万元,比亚迪将秦PLUS DM-i冠军版的入门价格拉到9.98万元,且陆续推出了多个车型的冠军版。

如此快速的推出低价车型,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有自己的理解:“当下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车企在未来3—5年如果没冲上去,就没机会了。并且未来3—5年,车市整体或不同细分板块会持续开打价格战。”

只不过,为了促销量打响的“价格战”在爆发初期效果并不理想,降价反而加剧了消费者观望情绪,不少车企销量不增反降。为了稳固市场环境,包括中汽协在内的多家组织呼吁车企切勿恶意降价,以理想汽车带头的多家新势力发布了长达数月的保价政策。此后,大规模的“价格战”在年中有所缓解,但小规模的补贴与降价并未停歇。

直至“金九银十”的消费热潮,车市大规模“价格战”再度爆发,新能源车企与燃油车企开启新一轮降价补贴,在此期间,车企们降价的方式百花齐放,就连曾发布保价的理想也没能逃脱变相降价的命运,期间公司发布了高达1万元的保险补贴,以此加入降价潮。

降价、淘汰、崛起!回顾车市之战

理想汽车上海某门店 吴迪摄

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保险补贴、定金补贴、满减、银行利息补贴等等方式,这些此前是经销商促销的手段,如今却变成车企行为,还延伸出多种新的降价模式,类似在预售价上降价以吸引消费者还不会被维权。”

年底最后冲刺阶段,借助“双11”大促等消费浪潮,比亚迪、理想、特斯拉、零跑等车企均不同程度的降价或推出补贴优惠。

激烈的“价格战”下,中国汽车整体销量突破新高,市场普遍认为“价格战”仍将是2024年车市的主旋律。

残酷的淘汰制

“价格战”影响着去年的车市,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会产生淘汰者,威马、天际、爱驰成为这场“战役”的牺牲品。

2023年初,威马创始人沈晖在其微博发文并配图称,威马汽车将会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只是一年下来,公司并没能像沈晖所言的活下去,反而进入破产重整阶段。

10月,有消息曝出沈晖出逃海外的消息,记者曾向威马方面求证但并未收到任何回复。

此前,威马汽车负面消息不断。2023年2月,威马汽车大部分员工被停薪留职;3月,上海市青浦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针对威马汽车发布消费警示;6月,在此前缩小工资发放范围后,威马汽车内部已经只有总监及以上的中高层有工资。到了年底,该公司也未公布任何销量数据,记者查询懂车帝等相关网站发现,威马相关车型均显示停售状态。

直至今年1月,威马披露关于公司重整的最新进度。业内人士称,若有人愿意资助威马,或能在今年看到威马的“重生”,但其百亿的亏损,难寻“救世主”。

同样被市场淘汰的还有天际与爱驰。

降价、淘汰、崛起!回顾车市之战

暂停营业的天际汽车上海门店 吴迪摄

4月1日,天际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因现金流问题和销售业务调整,将于4月1日起,对公司部分岗位实施停工停产措施,具体的复工时间待定。

事实上,天际汽车早在2022年便已停产,南宁与青岛的两座工厂并未实质性投入生产,全国唯一生产的只有长沙工厂,但生产状况不稳定。自长沙工厂停产,天际汽车全国生产基地便全面停摆。

2015年成立的天际汽车(此前名为“电咖汽车”)曾是乐视汽车旗下的子品牌,2017年其推出首款车型电咖EV10,但随后的成长中,天际仅向市场推出ME7和ME5两款车型,2022年,天际汽车总销量不足6000辆。

虽然在2022年底,天际曾与沙特本土企业Sumou Holding合资签约,计划共同在沙特阿拉伯进行两期约5亿美元的投资,以设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和研发基地,年产约10万辆新能源车。但最终,合约的落地以及资金到账时间未定,天际没能挺过“寒冬”。

爱驰与天际的处境较为相同,进入2023年,爱驰便陷入欠薪风波,出现拖欠员工薪资、供应商货款等情况。

去年7月,爱驰汽车宣布已做好全面复工的准备,然而半年时间过去了,爱驰汽车并未迎来真正的复工,反而传出更多不利的消息。记者走访位于上海长阳创谷的爱驰汽车总部,发现已被张贴“交租通知”,曾经喧嚣的总部已是人去楼空,另有消息人士透露,爱驰汽车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涉及的4.5万元被执行款项都无法支付。

期间,爱驰曾被曝出有投资机构前往工厂参观,但并无下文,爱驰最终没能“起死回生”。

自主品牌崛起

谈到2023年中国车市与以往的不同,自主车企崛起态势尤为显著,相反合资车企开始在中国市场走下坡路。

据乘联会数据,去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52%,同比增长4.6个百分点。比亚迪、广汽集团、长城汽车、奇瑞等自主车企销量相比2022年同期均呈增长态势。

据已公布销量数据,比亚迪完成全年302万辆的销量,稳坐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宝座。

同样高光的还有奇瑞集团。去年全年,奇瑞出口总量为93.7万辆,同比增长101.1%,占总销量的49.8%。年底,集团称全年营收首次突破3000亿元,得益于出口量的大幅增长,奇瑞全年销售达188.13万辆,同比增长超50%,时隔11年,再次超越长城与吉利。

进入2024年,奇瑞称将全面发展新能源,预计未来两年内推出24款混动和15款纯电产品,且定下400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

长安与长城也在努力追赶。数据显示,长安去年全年销售255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超47万辆,自主品牌海外销量超23万辆;长城全年销售123.07万辆,同比增长15.29%,出口量达31.6万辆,同比增长92.5%。

吉利集团则以168万辆的全年销量超额完成既定的165万辆目标,并定下了2024年190万辆的全年目标,其中新能源的销量目标定为81万辆。

合资销量乏力

反观合资品牌,作为曾经拉动国内汽车集团销量的主力,如今正逐渐退居二线,甚至出现了拖累集团销量增长的现象。

如长安旗下的长安福特与长安马自达,去年全年销量分别为23.3万辆、8.9万辆,同比下滑7.13%、14.77%,拖累了长安整体销量的增长。

广汽集团累计销量突破250万辆,作为集团主要销量来源的广汽本田与广汽丰田销量分别为64.05万辆与95万辆,同比下滑13.66%、5.47%,两者整体销量占集团总销量的63.49%,该数据去年同期为71%。

而上汽集团作为为数不多销量同比下滑的车企,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五菱的销量下滑是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去年三家合资车企的全年总销量为361.91万辆,同比减少11.54%,由于上汽自主品牌销量仍处爬坡阶段,原本主力军的销量损失令上汽出现总销量同比下滑5.31%的局面。

为了更快融入中国市场,加速转型,大众汽车集团于去年7月26日向小鹏汽车增资7亿美元,收购其约4.99%的股权,双方同时达成技术框架协议,预计与2026年推出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电动车型。

除此之外,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斯泰兰蒂斯宣布入股零跑汽车,投资约15亿欧元以获取后者约20%的股权。

“价格战”只是开端,中国车市仍在巨变之中,车企们丝毫不敢松懈,技术创新、降本增效以备战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1 1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哪吒不想做下一个威马
...吒汽车在艰难向上突围的同时,其核心的性价比优势已被价格战击破。2023年以来,车企卷入价格战,包括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品牌均打出了终端降价数万元的优惠,直击哪吒汽车的价格腹地,
2024-01-24 09:26:00
新车扎堆首发,售价继续“打折”!广州车展打响车市收官战
...出了颇有诚意的折扣力度。同样,车企高管们也不再对“价格战”给出否定或是遮遮掩掩的态度。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在车展上提到,“除了价格之外,用户信任也是保持品牌竞争力
2023-11-22 17:47:00
这些德系、日系品牌已经消失在成都车展 还有多少车企要被淘汰出局?
...形式,母品牌和独立子品牌联合参展。在经历了上半年的价格战后,今年的车市需求相对疲软。乘联会数据,今年7月,我国乘用车市场的零售销量为177.5万辆,同比下降了2.3%,环比下
2023-08-31 11:05:00
龙年车市十大猜想
...比增长近六成;另一方面则是汽车消费环境的持续恶化,价格战烟火四起……当然,2023年再多的精彩与无奈,现在都已成过去式,在崭新的2024年,中国车市新一年的故事让人好奇又期待
2024-02-18 09:14:00
价格战、反向合资、洗牌、裁员等,十大车圈关键词贯穿2023年
...望2023年,中国车市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国补退场、市场价格战贯穿全年、自主品牌销量和市占率持续攀升、中国汽车出口创造新纪录等等。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华
2024-01-09 10:10:00
造车新势力冰火两重天
...能源市场的残酷竞争仍在加剧。经历了2023年激烈的车企价格战之后,2024年的竞争,或许会更加“血腥”。2024新年第一天,特斯拉再次率先打响了“降价第一枪”。此次降价主要通
2024-01-15 14:17:00
比亚迪“掀桌”打响龙年车市连锁第一枪
...售价下探至9.98万元。为什么是比亚迪? 在前两年的车企价格战中,比亚迪更多的都是参与者,起到鲶鱼效应的多为特斯拉。不过在2024年新年年刚过后,比亚迪却率先“掀桌”,这又
2024-02-21 06:57:00
...遗憾仅剩17家,新能源汽车重构的窗口期已经关闭。车市价格战贯穿2023年全年,大部分车企如同被扒了一层皮。头部势力尚且战战兢兢,二三线能留在牌桌上的机会可想而知。当前的竞争阶
2024-02-19 20:19:00
2024中国车市的十大悬念
价格战会更惨烈吗,小米汽车能成吗,哪些车企会被淘汰出局……2023年是中国汽车产业创造历史的一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
2024-01-22 11:36: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气温渐凉 公交“医生”送指南
随着秋意渐浓,气温起伏加大,早晚雾气增多,路面落叶堆积,车辆也进入“换季适应期”。10月26日,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的“公交医生”们
2025-10-26 19:20:00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24日从蚌埠市商务和外事局获悉,根据该局关于调整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公告,自2025年10月31日24时起
2025-10-24 19:24:00
自驾走石黄高速,千万别错过武强服务区!这里不仅是歇脚补给站,更是能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的“旅途打卡点”。 武强服务区位于衡水市武强县境内
2025-10-24 20:12:00
蔚来汽车体验日济南站,一起解锁豪华驾驶新体验!
自9月20日蔚来全新ES8正式上市以来,其卓越设计与科技实力便备受关注,热度持续攀升。全新ES8从中大型SUV升格为大型SUV
2025-10-23 20:43:00
房、车盛宴已备好,就在2025莒县海洋大集(美好生活节)!
10月25日—26日(周六—周日),农商银行·2025莒县海洋大集(美好生活节)暨促消费乐购季活动将在莒州博物馆广场盛大开启
2025-10-23 20:45:00
“回旋镖——新一代青年艺术研究展”开展
10月23日,“回旋镖——新一代青年艺术研究展”在山西省当代美术馆开展。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35位青年艺术家带来41组作品。王韵菲 摄
2025-10-23 21:15:00
采埃孚全球商用车减振器五大研发中心在十堰正式投运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 通讯员 刘爱理)10月22日上午,在十堰经开区,十堰东风采埃孚减振器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正式建成投运
2025-10-22 21:43:00
开放合作新窗口!特斯拉航空港开讲“新质生产力”
大河网讯 10月22日,郑州航空港区迎来了一场关于绿色智能出行的深度对话。特斯拉公司到访郑州航空港区,双方围绕新能源汽车普及
2025-10-22 22:31:00
贵州航天成功汽车举行电动小卡“成功星马T3E”产销对接会
多彩贵州网讯10月20日,贵州航天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举行电动小卡“成功星马T3E”产销对接会。活动以“电动贵州·绿色出行”为主题
2025-10-22 23:28:00
鲁网10月20日讯怎么定义一台“好车”?要我说,好车,从来不只是一串配置数字。它是你初见时的心动,是坐进驾驶座,腰背被稳稳托住的放松
2025-10-21 08:02: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东风商用车新疆公司:全力以赴赶订单 确保全年产销新突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王逸雯 田晶晶)四季度是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期。作为区域制造业的龙头,东风商用车新疆有限公司持续发挥“特快专精”优势
2025-10-20 20:19: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湘泰立汽车零部件:聚焦新品研发提产能 奋力冲刺年度目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徐静 通讯员 冯倩钰)湖北湘泰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敏锐把握汽车产业变革趋势,在稳固传统市场的同时
2025-10-20 20:49:00
东南网10月20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通讯员 杨胜兰 梁雯倩)记者从福州市道运中心获悉,福州2025年首批新能源公交车陆续投入运营
2025-10-20 23:09:00
一汽-大众将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
10月30日,一汽-大众将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国内首家达成此成就的乘用车企。34年来,其从单一品牌单款车型
2025-10-20 23:48:00
年产能超百万吨 太古可口可乐郑州绿色工厂正式投产
近日,郑州太古可口可乐新工厂在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投入运营。作为太古可口可乐120亿在华投资承诺中首个亮相的世界级工厂
2025-10-20 13: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