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宋兵 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
职业院校要将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积极打造寓教于艺、以德润心、以文化人的美育思政大课堂,坚持统筹规划、系统集成、学研结合,重点推荐平台赋能、课堂发力、实践提升,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一、美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美育与思政教育同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因素,相互补充又相互融合,育人内容相通,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美育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有效丰富和补充了传统思政教育形式的不足,通过将审美性与艺术性的体验融入思政育人,将政治性、思想性的要求融入美育育人,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形象,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美育从“美”的感性层面浸润心灵,思政从“德”的理性层面塑造品德,紧密围绕“审美”“铸魂”,通过将美育的感性体验与思政教育的理性思考相结合,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和转变,推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需求,源源不断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提供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难题
(一)思政教育缺少美育引导
一些职业院校思政教育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关注课程设置深度,课程广度兼顾不够,学生的精神生活需求关注较少,使得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同时也存在对美育重视程度不够、美育教育理念与资源了解不足等问题,思政课教师美育经验有所缺乏,美育载体和阵地拓展不足,使得美育对于思政教育的帮助和引导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二)信息时代对思政教育的新冲击
学校美育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信息时代电子化、数字化的多终端传媒产品导致出现审美侵袭与审美干扰现象。一些短视频、影视综艺等作品忽视文化创作的美学要求、价值观念,对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的培育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三、美育视角下的学生思政教育路径创新
(一)构建美育思政新格局
推进以“德”为主的课程思政和以“美”为要的美育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将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抓好“第一课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进美育教学改革,延伸课程思政中的美育内涵,增强课程思政的内容美,强化审美认知教育、审美情感教育、审美实践教育。制定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学校特色的工作实施方案,创建美育思政体系,打造育人工作品牌。
(二)丰富美育思政新资源
充分挖掘美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音乐、美术、文学、书法、曲艺等方面丰富的美育素材贯通到课程思政建设之中,丰富美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内容。把当地地方文化、艺术美术场馆等美育资源有机嵌入课程思政建设中,开发校本课程和教学资源,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传统。将蕴含美育元素的校园文化、专业文化、企业文化、班级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中。
(三)拓宽美育思政新平台
深化“第二课堂”,通过创建美育学生艺术团、红色文化宣讲团,开展文化艺术场馆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地方戏剧文化实践等形式,丰富美育思政社会实践内容。拓展“第三课堂”,打造校园文化VR馆、美育作品网上展厅、美育思政慕课及微课等信息化育人活动场景,实现信息科技赋能,拓宽美育思政数字教育渠道。
(四)建强美育思政新力量
加强教师跨学科素养培训,开展美育思政的全员专业培训,如艺术教育、审美理论、思政教育方法等,帮助教师掌握美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核心知识和相关技能。打造美育教师工作室、美育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设立美育思政研究校级课题,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
四、结语
每所学校就像一座森林,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一个学生生机勃勃、向光成长。通过让美育与思政教育高质量融合,积极培育学生根植中华、胸怀世界、知行合一、守正创新的优秀品行,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向善的温暖、向美的自信、向上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4-9-10].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2409/t20240910_1150246.html.
[2]全国学校美育工作推进会召开[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4-6-14].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2406/t20240614_1135688.html.
[3]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12-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8/202401/t20240102_1097467.html.
[4]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04-0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4/201904/t20190411_377523.html.
作者简介:
宋兵,1979年生,男,江苏徐州人,硕士,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学生工作处处长,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教育与管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5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