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以“林长+”之笔绘就乡村振兴底色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24 07: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红河州立足森林资源禀赋——

以“林长+”之笔绘就乡村振兴底色

以“林长+”之笔绘就乡村振兴底色

绿春县平河镇东哈村经济林(八角)基地。

以“林长+”之笔绘就乡村振兴底色

弥勒市太平湖森林公园。

聚焦

清风徐徐,鸟鸣清脆。天刚蒙蒙亮,47岁的网格护林员李永开就挎着水壶、带上干粮出门,踏上巡护林区的路途。

李永开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胜村村委会胜村小组村民,曾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他被聘为生态护林员,主要任务是巡护居住地周围的2000余亩山林,每年能拿到8000元的护林工资,再加上种植草果、药材的收入,以及子女外出务工收入,全家人均年收入稳定在2.3万元左右。

作为我省林业资源大州和国家南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红河州森林覆盖率达59.24%,林业用地面积214万公顷,占全州总土地面积的67%。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红河州近年来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在“林”字上精准发力、在“长”字上靶向施策,积极探索推行“林长+”模式,逐渐蹚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通过良好的生态为乡村振兴铺就最美底色。

实施生态项目 荒山披上绿装

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红河州压实州、县、乡、村四级2975名林长责任,配备生态护林员12364名,常态化做好资源管护、森林防火等工作。通过构建“天地空”融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一体化推进森林资源保护,以林长制推动实现“林长治”。

全州每年选聘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12364个,投入补助资金1亿余元,管护184.5万公顷森林,实现森林管护面积全覆盖,4.9万名脱贫人口实现在家门口就近就业、稳定增收,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全州实现连续30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双赢目标。

生态项目建设,一头连着林业生态,一头连着民生福祉。

位于红河县大羊街乡的库博万亩热区高原特色农业基地,数年前还是不毛之地。从2014年开始,库博公司流转红河谷荒地和荒山4.1万亩,在生态修复基础上探索发展山地特色农业与循环经济,建设起生态涵养休闲园区、种植园区和林下养殖园区,让万亩荒山披上绿装。

依托流转返租模式,库博公司吸纳当地群众参与生产管理,使原先“单打独斗”的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实现精准扶贫、脱贫与产业开发一体化。

“现在我是库博公司的一名果林管护员,既省去了在外打工的路费和房租,还能拿到土地流转和务工两项收入。”水塘村村民马阿书高兴地说。

“十四五”以来,红河州林草系统全面推广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项目和造林专业合作社、村民自建等模式,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脱贫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全州累计发展林业企业500余家、林业专业合作社41家、从业人数2万余人,全州22.2万名林草生态脱贫人口通过参与工程建设实现长期稳定增收,年户均增收1.8万元。

如今,全州实施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已是林木荫翳、硕果累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一幅幅生态美、产业兴、人气旺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铺展,一个生态优美的魅力红河悄然呈现、令人沉醉。

发展林业经济 村民增收致富

走进绿春县平河镇略马村,空气中弥漫着八角的阵阵清香,幸福的喜悦洋溢在种植户们脸上。

近年来,略马村大力发展八角产业,截至2023年,630户农户累计种植八角2000余亩,户均年收入8.3万元,成功走出一条绿山富民的融合发展之路。

“十四五”以来,红河州按照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以林长制为依托,充分发挥林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已初步形成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特色经济林、木材加工、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观赏花草木等特色林草产业体系。

截至2023年底,全州共发展经济林524.4万亩、林下经济产业244.8万亩,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6个、省级龙头企业12个,全州林草总产值实现500.39亿元、增长26.3%,森林蓄积量1.15亿立方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1313亿元、增长8.5%。生态产业发展带动22.2万名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年人均增收1万元。

山清水秀好生态,弥勒市西三镇可邑小镇游人如织。“可邑村能够从一个偏远农村发展成为如今的生态旅游特色小镇,靠的就是80%的森林覆盖率带来的优良原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彝族阿细文化。”西三镇蚂蚁村党总支书记曾虎龙说。

立足森林资源禀赋,可邑村持续8年谋长板、补短板,按照“生态环境+民族文化”模式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文旅产业,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村民们端起“生态碗”、吃上“生态饭”。村民致富增收的同时,可邑小镇也先后获得红河州生态文明村、云南省环境教育基地,以及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森林康养最佳目的地等荣誉。

统计显示,2023年,红河州共筹划实施287个生态旅游项目、完成138.36亿元文旅项目投资,年接待游客7856.31万人次、实现生态旅游接待总收入982.53亿元,分别增长14.15%、31.54%。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欧光辉 高玉竹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落实林长制  绘就福地生态底色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弥勒市:落实林长制 绘就福地生态底色弥勒市太平湖森林小镇●记者 师洪亮 文/图本报讯 近年来,弥勒市健全林长制长效管理机制,以“制”明“责”、以“制”促“治”,
2023-11-07 04:45:00
...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完成营造林31万亩,林长制工作获国家通报表扬,全州森林覆盖率达58.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管制要求,推进森林督查
2023-02-18 03:53:00
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齐头并进
...烧炉等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能力。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锚定生态资源“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目标,深入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实施国家级公益林10866
2023-12-22 05:02:00
九江湖口:探索“林长+”三步曲  擦亮乡村振兴靓丽底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徐红波 余祖德自2018年实施林长制以来,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积极探索“林长+”模式,着力谱好“三步曲”,推深做实林长制,持续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
2023-10-16 12:33:00
淄博高青县:扎实推进村庄绿化 擦亮乡村振兴生态“底色”
...”的理念,把扎实推进村庄绿化摆在突出位置,发挥基层林长制工作优势,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国绿化模范县”创建成果不断巩固,绘就出一幅生态高青的新画卷。“我们在遵循国土三调的
2023-08-25 13:31:00
江西德安:林长制擦亮乡村振兴“生态绿”
...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行林长制,以“林长制”助力“林长治”,辖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铺上了“绿”底色。完善制度保障,做实巡林护林。为
2024-01-28 21:43:00
...”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并重、绿色发展,全面建立林长制长效机制,在“林”字上深耕厚植,在“长”字上履职尽责,在“制”字上探索创新,将“林长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健全完
2024-01-05 17:26:00
做足绿美文章 厚植生态底色
...竹7.6万亩。聚焦“护绿”,擦亮生态底色。该县全面落实林长制,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形成党政同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林长制长效机制,实现“山有人管、
2024-04-23 01:36:00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实施营造林工程 全面推行林长制平泉加快林业强市建设厚植发展底色本报讯(记者胡杨,通讯员宗文斌、巩大伟)平泉市依托丰富的林草资源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2023-04-20 09:3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高济健康以专业赛事驱动服务全面升级 重塑医药零售行业价值
近日,高济健康“2025年高济特慢病专业服务菁英峰会暨‘唐林杯’技能大赛”在南京成功举办。这场汇聚全国精英药师的赛事,不仅是高济健康药师团队专业服务能力与特慢病管理素养的一次集中展示
2025-09-13 11:14:00
30天稳固定植肠道!共生源常宁宁益生菌守护随时在线
吃益生菌就像给肠道“施肥”,可要是菌株不对、活性不够,再贵也是白搭。最近,不少市民在挑选益生菌时犯了难。好消息是,随着本土国际化上市集团共生源研发的常宁宁益生菌固体饮料上市
2025-09-12 10:54:00
黛安蒂护肤品荣获尚普咨询集团系列品牌证明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50岁以上人群消费能力的提升,50+熟龄肌护肤市场正逐渐成为护肤行业的新蓝海。50岁以上人群的胶原蛋白流失速度可达30岁时的2
2025-09-12 10:57:00
北纬41°的黄金馈赠,籽香坊用一瓶油撬动健康新纪元
在广袤的内蒙古高原,北纬41°的苍穹之下,蕴藏着一片被自然眷顾的黄金种植带。充足的日照,巨大的昼夜温差,独特的高原气候
2025-09-12 11:33:00
持续疲劳休息难缓解?警惕血糖异常!中医智慧教你科学调理
最近总是感觉疲惫,休息过后也没有明显改善——这种持续的疲劳感正在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在排除了睡眠不足、工作压力等因素后
2025-09-12 11:35:00
南明区老干部党校开展网络意识形态讲座暨第二期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近日,贵阳市南明区老干部党校开展网络意识形态讲座暨第二期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培训
2025-09-12 14:52:00
尊师助老 情暖银龄——黔西南州老年大学举行教学工作会暨教师节活动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值此教师节与敬老情谊交融之际,黔西南州老年大学以“致敬教师节、调研医养基地、书画志愿服务”三项活动为抓手
2025-09-12 14:53:00
东城中医医院刘轩医师:五行针灸治疗青少年焦虑抑郁
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刘轩:执业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五行针灸师、国家二级营养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五行针灸源于《黄帝内经》
2025-09-12 15:11: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单竹周:34年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疾控中心的实验室里,检验科科长单竹周的手指划过一排排试管,动作轻柔却稳定,移液枪重复着机械的动作。灯光下的单竹周扶了扶眼镜
2025-09-12 15:55:00
体检查出肝内钙化灶?这一陈旧性病灶,多与4大因素有关
钙化并非独立疾病名称,而是由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引发的现象,也是影像学检查中(超声、CT等)可识别的典型征象。肝内钙化灶亦是如此——在超声或 CT 图像上
2025-09-12 17:19:00
从“救心”到“强心”:冠心病介入专家详解PCI术后康复全攻略
当胸痛来袭,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狭窄或堵塞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大家常说的“放支架”,是挽救心肌、恢复血流的关键手段
2025-09-12 17:19:00
太和夜话 | 耳内疱疹引发半月剧痛,太和微创射频术助老人脱困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在傍晚,收听十堰广播电台的《太和夜话》,我是文艺。华灯初上,夜幕轻垂。当您结束一天的忙碌,正享受这份傍晚的安宁时
2025-09-12 17:41:00
刺身下肚,小心病“虫”口入——解码肝吸虫的隐秘江湖
薄如蝉翼的刺身(即鱼生、生鱼片),佐以鲜香蘸料,撩动无数食客味蕾。可就在这极致鲜美的背后,却潜藏着令人触目惊心的健康威胁——肝吸虫感染
2025-09-12 17:52:00
“子宫掉下来”是咋回事?
“下面掉出个鸡蛋大小的东西,走路磨得疼,坐着不得劲,太受罪了。”76岁的张奶奶(化名)讲到困扰自己的难言之隐,不禁哽咽
2025-09-12 18:27:00
“安利你一朵小红花”公益行动启动 杨子姗呼吁关注乡村儿童卫生与成长
随着脱贫攻坚目标实现,中国儿童发展重点正从物质保障转向精神培育。这一转变不仅关系个体成长,更影响社会公平与人口质量。为缩小城乡儿童发展差距
2025-09-12 2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