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姜花:这碗面成就了我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20 00: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姜花:这碗面成就了我

□本报记者 朵玉雪 摄影报道

深秋悄然而至,在凉飕飕的天气里,来一碗热乎暖胃的牛肉面再合适不过了。一大早,记者来到海东市乐都区的“姜氏大碗王”牛肉面店。推门而入,热气腾腾的内部环境瞬间让人身感温热,目之所及,几口大锅冒着热气。一位身着黑色衣服的女性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她正有条不紊地穿梭在厨房。

“今天的肉煮好了没,汤都准备好了吧?”语气中带着细致与果断,这位就是“姜氏大碗王”的创始人姜花。

姜花是地地道道的乐都人。1995年,姜花在玻璃厂上班,靠着每月几百元的工资维持生活,日子就这样平淡又安稳地过了3年。有一天,一个不好的消息传到了姜花的耳朵里——下岗。起初,姜花听到这一消息非常失落,但她很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奔赴新的生活。

“还年轻嘛,大不了从头开始。”就这样,1998年,姜花开始涉足餐饮行业,创办了一个不足60平方米的小餐馆,开始经营烧烤、凉菜。

店不在大小,有品则名。这是姜花的一个重要的经营理念。她严把食材采购质量关,努力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食品。在她的严要求下,一条铁律应运而生:不新鲜的食材坚决不能上桌。她认为,要留住顾客,必须是菜品新鲜、货真价实。久而久之,她的小餐馆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生意相当火爆。

生意逐渐红火起来了,姜花便不再满足于只开一个餐馆,而是筹划着把小面馆做大做强。她通过分析、研究、判断,准确把握餐饮行业的发展方向,2015年正式筹建了海东市姜氏大碗王餐饮有限公司。

“是这碗面成就了我。”姜花语重心长地说道。如今,“姜氏大碗王”有两家分店,随着生意越来越大,姜花的目标也不仅仅停留在赚钱上,而是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让这些年来跟着她打拼的兄弟姐妹们也过上好日子。

在“姜氏大碗王”牛肉面店里,目前有40多名员工,其中跟随她长期“征战”的不在少数,店长唐生晨就是其中一位。唐生晨15岁便跟着姜花,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说起姜花对他的帮助,唐生晨毫不吝啬地夸赞道:“跟着姜总这么多年了,在生活中她就像我们的大姐一样,对我们很是照顾,但在工作上她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一直用心做‘好面’‘良心面’,这一点我们真的很佩服她。”

在姜花的培养下,唐生晨的拉面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么多年,我能靠一碗面养家糊口,真的多亏了我们姜姐。”唐生晨笑着说道,他会继续跟着姜花,这不仅是为了报答姜花的栽培之情,更多的是因为他对这份拉面事业情有独钟,他早已把“姜氏大碗王”当成了自己的店。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要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这是姜花目前最大的心愿。姜花告诉记者,她将准确把握拉面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业态,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标准化体系的拉面店,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加盟,将越来越多拉面人的发展目光“拉”得更长远,自觉主动承担起发扬和传承“青海拉面”品牌的责任,合力提升青海拉面品牌软实力。还将以入股分红的方式让员工们获得更多的利润,让“一人富,不如一起富”的理念长久践行下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本报记者 李富生说到世界上第一碗面,你会想到哪里?意大利?不,世界上第一碗面来自中国!4000年前,世界上第一碗面在青海出世。2012年,考古人员在位于海东市
2023-10-11 00:08:00
百名面匠齐上阵 “小”拉面成就“大”产业
...摄海东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华杰表示,海东是世界“第一碗面”的发源地,海东各族人民走出山门、迈入城门,从“一炉火、两口锅、三个人、四张桌”到“一年打工仔、两年拉面匠、三年小老板”
2023-05-10 19:38:00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喇家遗址曾出土4000年前的一碗面条状遗物,被称为“世界上第一碗面条”;30多年前,一批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拉面匠走出大山,以拉面犒劳味蕾,创造百亿产
2023-09-13 00:03:00
一碗面,跨越4000年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王子锋)近日,以“面‘面’相谈 美‘美’与共——‘一面’等你四千年”为主题的拉面访谈活动在京举行。活动邀请北京有关专家学者和青海相关
2025-04-12 10:51:00
孔德辉:一颗匠心做拉面
...新升级,口感比起普通牛肉面更上一层楼。为了做好这一碗面,兰亭安泊牛肉面的面、汤、油等原材料进货都有其严格的标准。“只有本土的风味才吃得安心。”孔德辉说:“我们以独特的风味,赢
2023-10-21 00:09:00
“青超联赛”海东赛区开赛 球员化身“空中飞人”
...加油喝彩,最终,海南龙羊队客场1:0战胜东道主海东青海拉面队。图为海东青海拉面队(绿衣)队员在比赛中争顶头球。马铭言 摄图为海东青海拉面队(绿衣)和海南龙羊队在比赛中。马铭言
2024-05-26 20:19:00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本报记者 赵新秋首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的比赛现场精彩纷呈,这场景离不开幕后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赛场外,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员们严阵以待,鲜艳的橙色消防服格外
2023-10-22 00:28:00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国内拉面高手“对话”河湟大地——首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侧记□本报记者 李永兰 摄影报道金秋十月铺锦绣,河湟之滨迎欢庆。10月21日早晨,蓝天白云,晴空万里,海东市
2023-10-22 00:28:00
讲出好故事 铸造大品牌
...的豪放与粗犷,感受到兰州人的工匠精神。这不仅仅是一碗面,也是一部历史、一种传承,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凭着“兰州牛肉拉面”这一文化符号,可以从一个视角领略兰州风韵。文化赋能兰州
2024-06-12 01: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一盏灯照十年长路:她用初心守护万家“银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国晓宁养老院内绿树成荫,老人们在花园中悠闲地散步、聊天。10月16日,记者走进山东民康养老股份有限公司
2025-10-21 09:58:00
石阡妇保院||朱领:儿科战线的“健康守护人”
在石阡县妇幼保健院的儿科诊室里,总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时而耐心询问病情,时而细致听诊,时而温和安抚哭闹的患儿。他就是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派驻帮扶的儿科医生朱领
2025-10-21 09:38:00
让每个人都能“听懂”音乐
研讨活动的演出环节日前,“2025视唱练耳国际交流研讨活动”在京结束。会议探讨了视唱练耳学科的最新发展,并引发公众对该领域的关注
2025-10-21 09:56:00
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如何才能为居民提供更专业、更多元的服务?今年以来,南寒街道的西华苑东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推行“合伙人”治理新模式
2025-10-21 07:2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曹丽珍自己名下到底有几个银行账户,这些账户里面是不是还有余额……这些你还记得吗?这段时间,全国范围内多家银行陆续发布公告
2025-10-21 07:45:00
我国首部租赁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落地满月租购同权,我市租房市场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冯浩9月15日
2025-10-21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余梦娇10月15日上午11时,江宁区双龙大道旁一家“西安特色面馆”里,香气四溢、人声渐起。店主段永锋站在沸腾的汤锅前
2025-10-21 07:45:00
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医者初心
无影灯下,他是与病魔赛跑的生命守护者;手机屏前,他是把医学知识“翻译”成家常话的“医叔老魏”。魏尉医生的日子,在两种节奏间切换
2025-10-21 07:45:00
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探索“非遗+教育” 融合新路径
图为周学军(右二)带领学生现场操作皮影。河北新闻网讯(韩劭宣)2025年秋季学期,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实践活动
2025-10-21 07:40:00
一小区部分业主硬化公共绿地搭建遮阳棚
本报讯(黄易清、全媒体记者谢凌瑾)近期,网友肖先生(化姓)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发帖反映,于都县枫叶翰林院小区部分1楼业主在未征得大部分业主同意的情况下
2025-10-21 05:52:00
与时间赛跑救助街头受伤女子 安庆大一新生吴江南帅呆了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庆市街头发生暖心一幕:一名年轻学子路遇市民因路面安全隐患受伤,毫不犹豫伸出援手,其一系列果断而周密的救助行动
2025-10-20 15:59:00
临沂艺术学校再添荣光!周志聪、李荣梓双获省经典诵写讲大赛一等奖
鲁网10月20日讯在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山东相关赛事获奖名单中,临沂艺术学校周志聪
2025-10-20 16:02:00
10月17日,第六届海外华文新媒体论坛采风活动在珠海启动,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责编:柳天澍、刘强
2025-10-20 16:27:00
跨越荆棘终见花开,38岁妈妈三胎梦圆赠锦旗
近日,家住菏泽的王女士满脸幸福,怀中抱着一岁多的三宝,手中紧紧握着一面锦旗,再次来到济南红绘医院。她此行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当面向潘慧贞院长郑重道一声感谢
2025-10-20 16:36:00
国际短视频大赛日照采风收官,探索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新路径
以山海为卷,邀世界同框。近日,2025国际短视频大赛日照采风活动在山东圆满收官。在为期数日的深度探访中,近30位中外网络创作者深入这座海滨城市的肌理
2025-10-20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