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史安琪
今年以来,济南市民政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健全完善社会救助要素数字化系统,通过核对系统低收入人口监测汇集了18.5万人口数据,实现了省、市核对系统双向对接,将14776人纳入了保障范围,构建起精准救助数字服务体系。
立足“两个引擎”
夯实核查工作坚实基础
以信息化建设为动力,强化系统升级改造。济南市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2014年上线,2018年完成向政务云的迁移,实现了由传统人工批量导入导出向数据接口共享数据的转变。2021年加入省核对系统打造的“核对资源域”,推动省、市两级相关救助职能部门的数据项集成,实现了将7天的核对周期缩短为实时核对,累计对51余万户、83万余人进行了经济状况核对。
以数据源集成为牵引,健全各类社会救助政策主题库。将民政、教育、人社、住建等10余个部门的救助政策项目化管理,服务标准进行规范和固化,对接需求与服务、政策与标准、项目与资源,建设打造低收入人口监测数据集成服务平台,同时持续扩充核对数据源,及时梳理核对数据资源目录,充分发挥核对系统的平台作用和各类专项救助集聚效应,全面实现部门数据实时共享。
民政工作人员摸排发现困难群众
坚持“三化并举”
推动数据核对提质增效
“数字化”引领,强化数据多跨协同。横向协同公安、人社、教育、住房、医保等24个相关部门力量,归集住房、车辆、工商登记等80项数据,实现跨系统、跨部门、跨层级数据管理。建立低收入家庭算法模型,搭建“全方位智能化”的分析网络,为每一户低收入家庭精准画像,包括家庭结构、职业、健康、教育等指标信息,分析测算家庭困难程度、致困原因和需求类型。
“多元化”重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通过市域监测分析,获取困难群体的多维需求,配送部门政策清单和社会力量服务清单,将社会救助政策、资源、服务项目与困难群众需求匹配,实现救助需求与救助资源精准对接,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闭环式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结合低收入群体地理分布,就近就便合理配置服务项目,实现区域救助资源整合。今年以来,累计提供各类救助、照料关爱服务20余万次。
“精准化”提质,提升救助对接效率。精准化拓展救助范围,将全市潜在风险对象纳入救助帮扶监测范围,依托应用主动识别因疫因病因灾而支出较大、失业、家庭变故等困难群体,有效提升困难群体发现效率。线上可通过“爱山东”软件中的社会救助小程序,足不出户即可申请各类社会救助,为出行不便的困难群众提供有效解决方案,申请和办理救助事项不再受时间、地点和健康等情况限制,实现社会救助“掌上办”“指尖办”。
工作人员走访慰问特困人员
抓实“三个主动”
完善救助数字服务机制
主动发现更为精准。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主动发现救助网络。线上通过动态监测平台及时监测预警,根据困难类别、困难程度和自救能力等情况实时推送信息至街道,由专人进行跟进。线下以村(居)基层网格为基础,坚持“人人都是救助者”理念,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主动服务更有质量。减少人工审核审批、数据重复录入,帮助基层救助人员“轻装上阵”,有更多精力开展入户走访、信息采集、主动发现、动态监测、救助转介等服务,变“被动坐等”为“主动上门”。建立“申请必受理、进度可查询、数据可溯源”机制,有效遏制“人情保”“关系保”等突出问题,实现“阳光救助”。
主动关爱更加温暖。将政府关爱由困难群体向普通居民拓展延伸,实现中低收入群体关爱服务全覆盖。探索实行“慈善救急难”专项行动,打造“慈善爱心超市”名片,鼓励民政干部职工常态化“结对帮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困难群体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