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创新实施数字赋能 构建精准救助服务体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25 21:5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史安琪

今年以来,济南市民政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健全完善社会救助要素数字化系统,通过核对系统低收入人口监测汇集了18.5万人口数据,实现了省、市核对系统双向对接,将14776人纳入了保障范围,构建起精准救助数字服务体系。

立足“两个引擎”

夯实核查工作坚实基础

以信息化建设为动力,强化系统升级改造。济南市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2014年上线,2018年完成向政务云的迁移,实现了由传统人工批量导入导出向数据接口共享数据的转变。2021年加入省核对系统打造的“核对资源域”,推动省、市两级相关救助职能部门的数据项集成,实现了将7天的核对周期缩短为实时核对,累计对51余万户、83万余人进行了经济状况核对。

以数据源集成为牵引,健全各类社会救助政策主题库。将民政、教育、人社、住建等10余个部门的救助政策项目化管理,服务标准进行规范和固化,对接需求与服务、政策与标准、项目与资源,建设打造低收入人口监测数据集成服务平台,同时持续扩充核对数据源,及时梳理核对数据资源目录,充分发挥核对系统的平台作用和各类专项救助集聚效应,全面实现部门数据实时共享。

创新实施数字赋能 构建精准救助服务体系

民政工作人员摸排发现困难群众

坚持“三化并举”

推动数据核对提质增效

“数字化”引领,强化数据多跨协同。横向协同公安、人社、教育、住房、医保等24个相关部门力量,归集住房、车辆、工商登记等80项数据,实现跨系统、跨部门、跨层级数据管理。建立低收入家庭算法模型,搭建“全方位智能化”的分析网络,为每一户低收入家庭精准画像,包括家庭结构、职业、健康、教育等指标信息,分析测算家庭困难程度、致困原因和需求类型。

“多元化”重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通过市域监测分析,获取困难群体的多维需求,配送部门政策清单和社会力量服务清单,将社会救助政策、资源、服务项目与困难群众需求匹配,实现救助需求与救助资源精准对接,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闭环式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结合低收入群体地理分布,就近就便合理配置服务项目,实现区域救助资源整合。今年以来,累计提供各类救助、照料关爱服务20余万次。

“精准化”提质,提升救助对接效率。精准化拓展救助范围,将全市潜在风险对象纳入救助帮扶监测范围,依托应用主动识别因疫因病因灾而支出较大、失业、家庭变故等困难群体,有效提升困难群体发现效率。线上可通过“爱山东”软件中的社会救助小程序,足不出户即可申请各类社会救助,为出行不便的困难群众提供有效解决方案,申请和办理救助事项不再受时间、地点和健康等情况限制,实现社会救助“掌上办”“指尖办”。

创新实施数字赋能 构建精准救助服务体系

工作人员走访慰问特困人员

抓实“三个主动”

完善救助数字服务机制

主动发现更为精准。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主动发现救助网络。线上通过动态监测平台及时监测预警,根据困难类别、困难程度和自救能力等情况实时推送信息至街道,由专人进行跟进。线下以村(居)基层网格为基础,坚持“人人都是救助者”理念,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主动服务更有质量。减少人工审核审批、数据重复录入,帮助基层救助人员“轻装上阵”,有更多精力开展入户走访、信息采集、主动发现、动态监测、救助转介等服务,变“被动坐等”为“主动上门”。建立“申请必受理、进度可查询、数据可溯源”机制,有效遏制“人情保”“关系保”等突出问题,实现“阳光救助”。

主动关爱更加温暖。将政府关爱由困难群体向普通居民拓展延伸,实现中低收入群体关爱服务全覆盖。探索实行“慈善救急难”专项行动,打造“慈善爱心超市”名片,鼓励民政干部职工常态化“结对帮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困难群体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烟台优化改造“数字民政平台”,形成一站式民政服务模式
...据赋能基层服务。优化改造“数字民政平台”,探索建立社会救助、慈善衔接、流浪乞讨救助、未成年人保护、老年人关怀、数据监测6个子系统,以低收入人口、流浪乞讨人员、未成年人、老年人
2024-09-07 07:27:00
...新闻网中新网吉林11月29日电 (李丹)吉林省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暨“智慧救助”模式推广现场会29日在吉林市召开。记者获悉,截至目前,该省79.9万城乡低保对象、8.
2023-11-29 21:11:00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最底线的民生保障”。近年来,烟台市民政局通过拓宽服务路径、创新服务模式,不断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结构,推进全
2024-10-26 11:55:00
何以“杨数浦”|当科技赋能生活,杨浦凭何“智慧担当”?
...对象识别、应急救助帮扶等多个应用场景,拥有三大核心体系,即标签体系、指标体系、资源体系。简而言之,即以12万余户籍人口信息为大数据“底座”,用120余种身份标签,为重残无业、
2024-09-05 14:06:00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德州市民政局完善困难职工家庭救助帮扶机制,重点人员实现动态监测
...会驻地,织密城乡地名网,完善城乡一体化地名标志导向体系。为此,德州市民政局决定开展“明路亮牌惠企业 赋码注标促发展”活动。针对困难职工自我脱困能力弱,家庭成员又易面临医疗、教
2024-04-09 07:52:00
...闻发布会。吉林省民政厅副厅长杨春霆就“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如何确保精准帮扶困难群体等问题答记者提问。社会救助是基本民生保障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杨春霆介绍,为全力
2024-12-09 15:53:00
...区市、企业劳模服务机构为“两翼”的劳模管理服务递进体系,推动劳模管理服务高品质提档升级。日常化关爱,绘就劳模幸福底色“劳模慈善基金缓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感谢市总工会和市劳模协会
2024-02-28 15:37:00
为民生托底 让民心更暖——日照民政2023年工作综述
鲁网1月13日讯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模式不断创新发展、孤困儿童关爱力度显著增强……站在时间的坐标上回望,“获得感”是2023年日照民政领域的一个关键
2024-01-13 21:05:00
...讯(记者 何明华 通讯员 邱芬芳)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区社会救助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我区围绕暖心民政、创新民政、智慧民政、高效民政、安全民政“五个民政”的要求,部署进一步加强低收
2024-05-08 10:0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