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两个朝代数百年的积累四大倾国绝世宝藏至今仍未找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5 09:4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两个朝代数百年的积累四大倾国绝世宝藏至今仍未找到

明末和清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张献忠李自成起义掐断了大明王朝最后一口气儿;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也打得大清王朝只剩下半条命。

关于那两场起义的正义与否,不在咱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咱们要说的是当年的农民军几乎个个都席卷了大半个疆域,李自成更是把大明王朝国库和满朝文武大臣的私库打扫得干干净净,而随着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石达开先后兵败身亡,他们聚敛的巨额财富也随着人间蒸发,虽然后世千方百计寻找,但是却只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个别运气好的,挖到了宝藏的冰山一角,并因此一夜暴富甚至富可敌国。

但是找到的只是一些“边角料”,真正的大蛋糕还深深地埋藏在地下和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等待着知识渊博思维敏锐的幸运儿去发现。

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张献忠宝藏只捞出一万两

两个朝代数百年的积累四大倾国绝世宝藏至今仍未找到

“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是一则长期流传在四川的民谣。民谣的内容涉及的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也就是大西国皇帝张献忠的一笔巨额宝藏。然而,三百多年过去了,这笔宝藏的下落一直不为人知。

民间传说,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为了将来能找到所藏之宝,不至于因年代久远而迷失,便设计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宝记号,谁发现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

据《彭山县志》记载,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冬,有人在江口岷江上打鱼时,打到了一把刀鞘。四川总督孙士毅得知后,派人在江口进行了打捞,捞出了上万两白银和大量珠宝。

1937年冬,川军将领范绍增的手下得到了一张“张献忠藏宝图”,将此事报给了范绍增,也就是电视剧演的那个“范哈儿”。他们按照藏宝图纸进行了方位丈量,最后推断出了埋藏金银地点是位于望江楼下游对岸原石佛寺下面三角地段交叉点左侧接近江心的府南河边。1938年冬季,趁河水较浅,加速开挖却一无所获。

到了第二年秋天,府南河水退后又继续进行挖掘,并且挖出了3大箩筐小铜钱——“金银万万五”虽没挖到,但是石牛对石鼓的府南河里有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那张藏宝图也不是完全不靠谱。

两种传说都不靠谱——李自成藏宝洞空空如也

两个朝代数百年的积累四大倾国绝世宝藏至今仍未找到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进京,大明王朝276年积累的宝物(不仅是金银珠玉,还有数不清的文物古董),被李自成来了个“卷包烩”,而且通过拷掠,在京城文武大员家里又挖出了七八千万两银子(多少黄金没有统计数字)。

当李自成撤退的时候,四十多天搜刮到的宝物,装了整整六千辆大车。有文献记载,不算金银器物首饰,光银锭就有七千万两。

李自成一路退,吴三桂领着清军一路追,虽然李自成人马损失惨重,但无论是吴三桂还是清军,都没有缴获什么金银财宝。那数以亿计的金银财宝,就这么人间蒸发了。

关于李自成掠走的这批宝藏现在何处,后世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李自成派自己的侄子李过(就是后来投降南明隆武政权的李赤心)带着财宝逃到张家界的天门山附近,李过看到天门山山高林密,于是就把财宝分成很多部分,命令手下藏在不同的地方。等到手下藏好财宝之后,他又将手下聚集在一起,借着庆祝的名义毒杀了所有的士兵。

有人说李过为了守护李自成的宝藏,就在天门寺出家为僧,法号野拂。而实际上李过隆武政权建立后,被赐名赤心,封为兴国侯,镇守荆州还跟着李定国转战湘、桂五年,直到1649年才在军中染病身亡,根本就没有出家。可是前些年科考队在天门山还真发现了很多的元明时期的文物,这说明虽然李过出家是瞎掰,但李自成在天门山藏宝的说法却是靠谱的。

第二种说法是李自成曾藏宝于湖南莽山。今湖南莽山附近有一个村庄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闯王“九驴十八担金银财宝”的说法,当地村民在莽山之中也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洞穴,这个洞穴有着大量的人工挖掘痕迹,考古队通过对其年代鉴定,认定这个洞穴建造于明末清初,和李自成藏宝的时间能对上号,可是洞穴中早已空空如也。

妃子生子贻误战机石达开死前藏宝下落无人知晓

两个朝代数百年的积累四大倾国绝世宝藏至今仍未找到

据《南川县志》记载,石达开率部经过合口河到桥塘,沿路军纪严明,在老百姓家用饭,都会把银子留下。于是就有了石达开在大渡河畔藏宝的传说:在全军覆灭之前,石达开把军中大量金银财宝埋藏于某隐秘处还留下了一张宝藏图。图上写有“面水靠山,宝藏其间”八个字。

石达开,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首封之五王之一,为翼王。石达开早年在家务农,1851年拜上帝会于金田起兵后,任左军主将。同年12月,在永安被封为翼王。1856年“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在天京奉洪秀全命辅政。后因洪氏兄弟揽权,于1857年潜逃出走到安庆。1863年5月,石达开的太平军到达大渡河边。当地土司千户王应元拆桥防御,太平军进退无路。6月13日,石达开向清军请降以救全军,于6月25日在成都被凌迟处死。

在大渡河岸边的安顺村(学过《飞夺泸定桥》的读者对这地方应该不陌生)老百姓中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当年石达开率三万大军走到大渡河的时候,有个爱妃生了儿子,石达开犒赏三军用了三天时间。结果三天过后,大渡河涨水了,军队无法渡河,于是石达开把随军带着的金银财宝装到七个大棺材里,派人埋了。

然后的故事就很俗套了:埋完财宝的士兵被另一队士兵杀死,士兵杀手又被炊事员毒死,然后炊事员又被毒箭射死,放箭的不是石达开就是他的心腹。

于是那七个棺材的财宝也就深埋在地下了。

李秀成打死都不招——太平天国圣库宝藏去向成谜

两个朝代数百年的积累四大倾国绝世宝藏至今仍未找到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之后不久,天国就颁布了“圣库”制度。这一制度要求军民一律不得私藏财物,所有个人的或缴获的财物都要上缴“天朝圣库”,“圣库”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库。为了能使这个制度很好地执行下去,太平天国制定了很严格的纪律。凡是私藏银子超过五两的,就会治罪,甚至会被处以死刑。

那么“圣库”到底藏了多少财宝呢?关于它的数额,曾混入天京城的清军奸细张继庚在给清军江南大营统帅向荣的信中说,太平军占领南京时,运了大量的白银藏在“圣库”里,一共是一千八百余万两,但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人称九帅)一两银子都没找到,老曾家也没有因为占领南京发财。

为了查出太平天国藏宝的确切位置,曾国荃曾严审熟知天国内情的忠王李秀成:“城中窖内金银能指出数处否?”但李秀成却淡淡地回答“国库无存银米”、“家内无存金银”。

后来曾国荃又亲自提审了原太平天国负责掌管内务的梦王董金泉,希望从他嘴里能知道一些藏宝的消息,但坚贞不屈的梦王在严刑逼供下虽几乎变成血人,也没有透露出半点有关财宝下落的消息。

再后来,发生了两次有组织的挖掘活动,但是结果“什么都没挖到”——当然,这是公开的消息,大家可以上网去查,而笔者不能写,写了还是审核不过——这种情况已经多次发生,所以笔者的键盘某些字母都上了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12: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古代四大有钱的枭雄,巨额财富去向成谜
...图的刻画,但所有试图破解的人都以失败告终。第二个是李自成。他攻入紫禁城以后获得的大量宝物,随着他落败也不明下落,有人说他韬光养晦把宝藏藏在了张家界的观音山。明朝时期当地只是个
2023-04-23 10:09:00
采用黄巢、李自成战术,石达开还有一丝成功的希望。大范围以及远距离机动作战,席卷大江南北,打破清朝秩序,等待机会来临,这才是上策。161年前,翼王石达开来到大渡河,这里成了他人生的
2024-07-08 21:50:00
李自成宝藏传奇:巨额财富背后的历史风云
...宝藏所携带的大量宝藏让人们无限渴望,让人倍感兴趣。李自成宝藏是其中一个很著名的宝藏,李自成明末的农民起义领袖,1629年跟随高应祥起义,后来高应祥牺牲后他就成了闯王。1644
2024-05-07 20:23:00
太平天国失败启示:有堪比霍去病的名将,却没强力主帅
...洪武大帝抗衡?汉朝的英布在明朝,就没生存土壤。再看李自成、洪秀全,与刘邦、朱元璋就不是一个档次。且不说东王杨秀清嚣张跋扈,石达开外出单干,洪秀全还得“求”他回来。不说石达开为
2024-08-15 13:24:00
周达武为何甘愿为清朝征战41年?
1644年4月,李自成率百万大军攻取燕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宣告作为统一帝国的大明王朝灭亡。随后,李自成连续犯下错误,惹怒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结果在一片石之战中被清军、吴
2023-08-22 15:24:00
丢了156年,太平天国的宝藏,到底去哪儿了?
...这场血腥的屠杀中当场丧命。天京城内,人心惶惶,翼王石达开见此惨状,心急如焚,连忙停止西征,赶回京城平息骚乱。然而,杀红了眼的韦昌辉哪里听得进去,竟秘密将石达开全家老小全部处决
2024-08-09 11:42:00
天京事变,洪秀全如何才能搞定东王?
...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刘邦、黄巢、刘福通、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是典型代表。其中,刘邦、黄巢、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名气最大,也很值得去研究。“五大起义首领”,洪秀全是一
2023-08-21 06:39:00
盘点历史上最费解的3大遗言,一句和宋太祖有关
...堪称是历史上最费解的3大遗言。比如太平天国重要将领石达开,临死之际说出的“面水靠山,宝藏其中”;在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临死时说了三句“星斗南”;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给后人
2023-04-17 18:10:00
带您走进李自成的世界,一探闯王宝藏的历史真
...人物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传说。其中,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故事尤为传奇,他的一生充满了战争、背叛与谜团。李自成的宝藏,作为他传奇生涯中最为神秘的一部分,至今仍吸引着无数探险者
2024-02-12 06: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