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一年加工扫帚500万把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29 06: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石家庄日报

一年加工扫帚500万把

赵县南龙化村发展扫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 刘立芳)5月28日,走进赵县谢庄镇南龙化村赵龙扫帚加工厂,一股竹子的清香扑面而来,村民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分拣、编面、绑扎……大家手脚麻利,技术熟练,不一会儿一把扫帚就做好了。

“像我们岁数大了,去外面打工没有合适的工作,于是平时种地,农闲时就到本村的扫帚加工厂打工。每加工一个扫帚3-5元,每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呢。”已经60多岁的陈秋振开心地说,这样守着家门口一年四季都有活干,都有钱挣,大家伙都很知足。

在南龙化村,像陈秋振这样忙时种地、闲时从事扫帚加工的村民有很多,只要地里没活、家里没事他们就到扫帚加工厂打工挣钱,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

近年来,南龙化村大力发展扫帚产业,生产各种类型的扫帚20余种,每年产量约500万把,销往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南等10余个省份,总销售额近6000万元。

“这些竹枝主要是从浙江、安徽运过来的,韧性好、耐水性强、不易腐蚀、经久耐用。”赵龙扫帚加工厂的负责人陈贵英介绍,现在厂里有四五十个工人,一年大约生产扫帚三万把,销往全国各地,专门供环卫工人使用。

据了解,南龙化村扫帚加工产业起步较早,2000年前后形成规模。经过多年发展,之前每家每户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如今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方位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努力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南龙化村党支部书记樊永存说,南龙化村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扫帚加工集散地,有扫帚加工企业13家,1000多人从事扫帚加工产业。随着扫帚加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南龙化村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目前,已辐射带动周边北龙化村、东姚家庄村、各南村、田庄村等村庄走上特色加工产业之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走进中国乡村)河北赵县“金枝扫帚”出圈记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石家庄5月12日电 题:河北赵县“金枝扫帚”出圈记作者 牛琳 俱凝搏在河北省赵县谢庄镇南龙化村,每年有数千吨竹枝从浙江、安徽运往这座中国北方村庄。这里是华北地
2024-05-12 12:14:00
赵县扫帚行销近半中国
...13日,赵县谢庄镇南龙化村,陈平义拢好竹枝,准备捆扎扫帚。 河北日报记者 白云摄河北日报记者 白云5月13日下午,赵县谢庄镇南龙化村。成片的梨树环着村,装好车的扫帚也准备发货
2024-05-28 07:20:00
玉米“甜了”灰昌沟 扫帚“宽了”致富路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玉米“甜了”灰昌沟 扫帚“宽了”致富路——陕西神木市政协委员助力村民创业致富《&nbsp人民政协报 》 (&
2024-02-09 01:06:00
本文转自:拂晓报“合作社一天能做120把到150把扫帚,每月约生产6000把,预计年销售额可达15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实现增加50万元。一把小扫帚既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又开辟
2023-03-16 11:47:00
昔日静蹲门后默无闻  今朝登台亮相促增收
...万物葱茏。走进武乡县大有乡脉落神村,一团团绒球似的扫帚苗,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长得格外茂盛,远远望去,一行行、一团团、毛茸茸、绿油油,把田野装扮出了无限生机。“别小看这不起眼的
2023-07-11 02:25:00
河北赵县:“雪花梨之乡”绘就丰收新图景
...)。时下,河北省赵县鲜梨迎来丰收季,果园、收购点、加工企业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赵县有“中国雪花梨之乡”的美誉,梨果种植面积达25万亩。近年来。赵县通过抓品质、育品牌、发展深加
2023-09-22 16:19:00
嘉祥县强力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村振兴新动能强农之路——改革发展篇⚪孟姑集镇前杜村扫帚加工车间⚪纸坊镇钓鱼山村党建引领发展大棚 ⚪仲山镇胡契山村苹果园本报记者 张芳 本报通讯员 刘坤 吕晓彤 刘本登嘉祥县
2022-12-31 08:49:00
端午节话箬叶
...物。箬竹的花穗是芒市傣族老人的最爱,因为它是用来做扫帚的好材料。箬竹开花后,老人们会上山去挑那种刚刚开的花穗砍回家,晾干以后就可以用来扎扫帚。用它扎成的扫帚扫地扫得特别干净,
2024-06-09 11:33:00
“给力”的红寺堡 “攒劲”的李耀梅
...文化的李耀梅没有倒下,反而经过不懈努力,用芨芨草扎扫帚摆脱了贫困。“那段时间,白天收芨芨草,晚上把芨芨草做成扫帚,白天晚上连着干活,对时间一点概念都没有。”“攒劲”在宁夏方言
2023-02-20 01:5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