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上工治未病 调理有“膏”招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31 00: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

“郑医师,这段时间我总感到四肢乏力、腰酸盗汗,晚上失眠多梦,记忆力大不如从前、食欲不振。”“最近两个月我大把大把地掉头发,焦虑易怒,朋友说我气色不好,到医院体检,血压、血糖较高,但是没有超过临界值,不需要西药治疗,可我总是感觉身体不舒服……”在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诊室,多位群众向该院治未病科主任郑芳忠咨询。

郑芳忠说:“其实这些情况是我们经常说到的亚健康,中医上叫‘未病’,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意思是上等高明的医生治疗人未来将要发生的疾病,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我们医院治未病科就担负着这样的使命。”

“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主要是在现代医学体检的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合望、闻、问、切,依据个人体质量身制订最佳养生调理方案,科室开展有中医养生保健、亚健康调理、疑难病诊治、中医科普等。近年来,我们借鉴上海等地膏方经验,运用中医四季膏方调理已成为科室重要的健康干预手段,收到了很好的疗效。”郑芳忠说,“膏,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方,就是中医的处方。膏方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拟定的个体化处方,将药物煎煮取汁、掺入阿胶、蜂蜜等辅料浓缩制成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郑芳忠提醒,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更多地把膏方当成了滋补品,其实,这只是膏方为人熟知的一个方面,除了养生保健,膏方更是治疗多种慢性疾患的最佳剂型,例如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癌症术后等,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关于临床上膏方的使用,郑芳忠介绍,主要用于以下四大类人群:一是使用膏方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人群;二是平时体质虚弱之人和湿气偏重的人群,尤以40岁左右的中年人居多,虽无明确的疾病诊断,但时常感冒、体倦、头晕;三是在夏季通过服用膏方预防冬季发作的慢性病患者;四是女性面斑、月经失调,需要美容养颜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1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膏方养生正当时!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中医义诊进社区
...2月3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袁红 范学伟)为深入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促进项目,充分发挥中医膏方在预防保健和慢病防治中的作用,引导群众利用中医膏方进行冬季养生调养,日前,青
2024-12-03 16:48:00
养生“膏”招,如约而至|第六届中医健康养生膏方节即将开幕!
...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第六届中医健康养生膏方节将于10月27日正式启动,特邀省内名医与本院专家共同为广大膏方粉们把脉、问诊、开方,让我们一起共赴一场中式
2024-10-21 17:57:00
...分为治病方和养生方,而吃膏方并不仅仅拘泥于冬天,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膏方除了其为人熟知“进补”功效外,还能救偏却病,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依照人体在不同
2024-03-09 17:21:00
中医进补有膏招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中医进补有膏招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 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的中和膏方文化节上,市民问诊取药。叶桐 摄儿童调脾膏
2024-01-10 06:32:00
秋冬进补巧用膏方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市中医医院医生为患者讲述膏方使用方法。 李瑶 摄秋冬是封藏的季节,宜补充和收藏营养精华,传统养生认为,秋冬养精蓄锐,则来年体质增强。而中医认为,秋冬进补,膏方为
2023-11-12 01:25:00
南昌市中心医院举办膏方节
...山院区)治未病科举办膏方节活动,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健康义诊、膏方咨询、膏方试饮、中药茶饮体验等系列服务。免费派发的中药香囊、可品尝的中医膏方......活动现场
2024-11-11 20:58:00
【天眼问医】还没得病,为何要治?中医名家解读“治未病”
此海报由AI生成专家简介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欧江琴在如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了人们最宝贵的财富。而中医的“治未病”理念,不仅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
2025-02-14 21:13:00
中医养生有“膏”招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南宁市中医医院举办第六届如意膏方养生节中医养生有“膏”招周宇洁 秉 心南宁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向市民介绍如意膏方功效。 周宇洁/摄周宇洁 秉 心12月26日,2
2023-12-29 07:27:00
冬病夏治“老常客”:三伏贴在夏日中的养生应用
...中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上工治未病,对人民群众疾病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亚健康理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承是中医药的命脉所在,创新则是中医药
2024-07-18 14:1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