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1 16:47:00 来源:戏说三国

大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国泰民安,李世民称帝十三年后如愿以偿的成了百姓口中的“圣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一片江山使他沉迷,可是他心里还有些隐隐的不安。

终于有一天,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惶恐,李世民把史官褚遂良招过来,对褚遂良说:“爱卿,朕想看看本朝的国史。”

褚遂良是个臭脾气,最擅长写正楷,人也是一身正气,他没少干出对抗君上的事,无论是李世民还是之后的高宗和武则天。于是他按照史家公正之传统,以皇帝不能看当代史的理由,严词拒绝了李世民。

李世民很生气,但是他要做一代“明君”,就要善于表演,也要精通管理自己的情绪,否则的话处处和他作对的魏征,早就不知道死了几次了。于是他压住火低声问褚遂良:“如果朕有些做的不太好的地方,你也会记下来么?”

褚遂良脖子硬:“我只会秉笔直书,这是史官的职责,只要陛下不做不太好的事情就行。”褚遂良的这一番话,快把李世民气死,又无法发作,只能恼怒的拂袖而去。

但李世民始终对“看国史”这件事心心念念,过了一年,他再也等不了了,他自认为他已经到达了“圣明”的层次,可是唯有一件事耿耿于怀,他不允许自己这个圣明君主的履历上有任何的污点,这一次,他直接找了聪明人房玄龄。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房玄龄

房玄龄之所以能在一堆谋士里面脱颖而出,连续当了十五年宰相,就在于他对李世民的了解,他能把李世民的心思揣摩的准准的。于是他不仅给李世民找来了两部记载唐朝初年国史的《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还紧急修改了其中的一部分历史。

这段历史,关于一件事,也关于一个人。

这件事就是发生在公元626年的玄武门之变,多年来,李世民就一直在惦记着,史书上是怎样描写这件事的,会不会“如实”记载。

当他看到玄武门之变被房玄龄改的在史书上比较隐晦以后,他长出一口气,反而下令说,没关系,史官们要“如实”写,我当初发动这件事,杀掉那个人,是像周公杀掉管叔、蔡叔一样,都是为了天下社稷和黎民百姓啊。

那个人,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的亲哥哥,同父同母的血足兄弟,大唐帝国原本的继承人——太子李建成。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剧照

于是房玄龄按照李世民的指示再次对史书作出更改,李世民所想要的效果,一是自己要保持“伟光正”的形象,二是要把他指定的一些“对手”们有艺术性的拉低一些。

所以,后人在史书上,看到的李建成的形象就是:“荒色嗜酒,骄态纵横,并兼田宅······有禽犬之行······”把自己的亲哥哥描写成一个人面禽兽,然后李世民再用为苍生除害的姿态杀掉了李建成,这样一看,似乎很符合历史的发展道理,这下子,李世民心满意足了。

但溯流历史长河,李建成,真的是如此不堪么?

(二)

陇西李氏一族,是出名的高门显贵,李渊7岁之时,就袭封唐国公,他的母亲独孤氏更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后来李渊又娶了名门闺秀窦氏,强强联合之下,李氏一族的势力在隋朝时首屈一指。而李建成,就是这样一个显赫氏族里的嫡长子,自幼受到的教育自然不用说,而且早在年轻时,父亲就让他广树恩德,结纳豪杰。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李渊

隋朝大业十三年二月,刘武周在山西起兵造反,当时李渊是太原留守,就以讨伐刘武周的名义,自行募兵。但有“大志”的李渊,募兵的目的当然不是真的为了刘武周,而是同样意在反隋,可是李渊从二月等到了六月却迟迟没有行动。他在等什么?

他在等他的大儿子李建成。李渊前往山西时,把大儿子李建成和小儿子李元吉留在了河东照看家属,并且安排李建成偷偷的招贤纳士、笼络河东各地官员、豪杰。18岁的二儿子李世民一直跟在父亲李渊的身边,李世民眼看群雄四起,再不加入就晚了,于是多次催促父亲,可李渊却说:“你哥哥和弟弟都还没回来,我们此时举兵,岂不是让他们落入险境?”李世民由此闷闷不乐。

终于,到了六月份,李建成护送着李氏一家其余族人和招纳来的谋士来到了山西晋阳,和父亲李渊以及弟弟李世民汇合,万分焦虑的李渊这才放下心来,召开了简单的家庭会议,大手一挥:开始!

七月,李渊率三万军队直扑长安,大儿子李建成领左军,二儿子李世民领右军,四儿子李元吉留守太原。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剧照

于是,接下来的历史时刻,李建成隆重登场。他领兵打仗的本领,丝毫不亚于弟弟李世民,甚至说更强。

李氏三父子进军长安,李建成独领左军,在路途中,他给自己的部下制定了严整的军纪,对于行军过程中百姓的田地,士兵不得肆意践踏,沿途百姓的瓜果蔬菜“非买不食”,力求做到秋毫无犯。李建成一路到了西河城,首先干的事就是劝降,他安抚人心有一套,城内人都想投降,只有郡丞高德儒顽守,其他人就把城门打开迎李建成进来。李建成就把高德儒抓了起来,然后让人一一指出他的罪行,最后当着西河人的面把高德儒杀了,西河的老百姓纷纷被慑服。

从起兵到降伏西河,李建成只用了九天时间,而且没有损失一兵一卒,李渊知道后大喜过望,不愧是他的大儿子,他对身边人这样说:“用这样的方法打仗,可以横行天下。”

李氏这奔赴长安第一战,李建成当立首功。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九月,河东屈突通也闻讯率兵赶往长安,此时天下的大势就像汉末诸侯争抢汉献帝一样,谁先攻进去长安,谁就有了主动权。李建成主动请缨,领左军前往潼关阻拦,让屈突通在潼关外寸步难行,几日后不得不退守都尉北城。李健成为李渊和李世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这个月底,李渊和李世民就已经突击到了霸上,别的诸侯再也赶不上他们了。

随后,李渊拥立代王为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封为唐王,李建成为唐王世子,并且允许李建成开府培养自己的势力。

这一年李建成才28岁,意气风发,从七月在太原起兵,到十一月攻进长安,短短三个多月,李建成已经扬名天下,各地诸侯都知道,李渊生了个会打仗的好儿子。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

而这一切,在后来被纂改的史书中,李建成的作用被轻描淡写,李氏的攻克关中,全都靠当时只有18岁的李世民。

(三)

就在李世民大肆修改关于李建成的历史之时,有人上书说:“天底下很多事,即使褚遂良不记载,天下人也会记载。”不过自负的李世民管不了那么多,他继续改书,禁止别人谈论李建成和玄武门之变,不断的在国史中为自己“润色”修饰,不断的对避无可避的那部分内容践踏摸黑。

其实,他做到了,到今天,天底下的大部分人都成功的觉得,玄武门之变,是他李世民做的一件正义之事,李建成是《隋唐英雄传》中演的那样陷害罗成、逼走程咬金、通奸李渊妃子的坏人。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可惜,历史给了李建成青史留名的机会,有些事情是无法抹杀掉的,只要它真的存在,就会被人发现。

比如说李建成平定刘黑闼。

在618年之后,作为嫡长子,李渊把坐镇后方的任务交给了李建成,赋予监国重任,李世民这才得到机会四处征战。但是李建成在后方把建设搞得有声有色,对前线的支持功不可没。

到了621年,李世民击败了河北窦建德,但是李世民却没法真正的平定河北,李世民此时手下的武将,大多打仗有一手,安抚治理平定的地方的人才却很少,于是在窦建德死后不久,河北地区曾投降过的窦建德旧部就反复无常,再次起兵反抗李氏,尤以刘黑闼为新的领头羊。

眼见李世民无力平叛,李渊又派出了自己的小儿子李元吉,不料李元吉也被刘黑闼痛击惨败,无奈之下,李渊只好让曾经显示过不凡军事才能的李建成领兵亲征。

李建成手底下有一个人,就是大家都熟知的魏征,这次平定刘黑闼,就是靠着魏征出的主意。李建成认真听取了魏征的分析和建议,明白了只靠军事高压是无法真正平定河北地区的,于是他就采取攻城又攻心的做法,一面军事打击,一面笼络人心,能争取的就争取,最后从内部瓦解了敌人,彻底的平定了河北地区。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魏征

这个事情还从侧面反映了李建成的知人善任,《旧唐书》记载,魏征在太子府无足轻重,是个不被李建成待见的小官,但是如果不受重用,李建成岂会在打仗这么关键的事上听从魏征的意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人们常说的道理,要想评价一个人,也要看看他身边的人。李建成手下的人都有谁?

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千古留名的执拗老头魏征,大家都知道,在后来李世民当皇帝的日子里,魏征给李世民写的谏书总共大概有十万多字,这也让李世民在魏征死后发出了那句著名的感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其人,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试问,如果李建成真的是像史书中那样无恶不作,魏征还会在李建成手下呆八年么?从公元618年,魏征初到李氏,李建成就闻名把他拜为太子洗马,相当于是做了太子李建成的老师,而后更是不断的为李建成出谋划策。

第二个要介绍的人叫冯立,这个人是李建成的护卫将军,掌管太子东宫的安保,但他也没想到,李建成在去上朝的路上被李世民截杀了,当他听到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以后,愤然说道:“我曾蒙受太子大恩,岂能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于是他带着太子东宫的护卫和齐王李元吉的部下火速赶往玄武门,与李世民的部下展开激战,并且杀死了李世民手下的一个将军敬君弘。但是事已不可为,冯立冲杀一阵过后,尉迟敬德拿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出来,东宫的士兵一片大乱,冯立只好带人撤退逃亡。

第三个人叫薛万彻,他的哥哥薛万均是李世民的部下,而他则效忠于李建成。当玄武门之变后,冯立率人杀向玄武门,薛万彻却打算带人直捣秦王府,想把李世民的老窝给端掉,但是同样被阻拦,后来也是眼见李建成已经身死,无奈之下,只能率领数十名士兵进入终南山避祸。后来薛万彻才被哥哥引荐,被李世民安抚,又重新出山,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参与了灭土谷浑、败薛延陀之战,更是生擒了突厥首领颉利可汗。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薛万彻剧照

这三个人是李建成手下的佼佼者,无论在李建成生前、死后,都曾为他卖过命,李建成待人如何,已经显而易见。

(四)

然而李建成终究没能逃过一死。

李建成经常采纳魏征的建议,可唯有魏征多次提出的“把李世民赶出京城”这个建议没有采纳过,在他眼里,李世民是个比他小十岁的亲弟弟,他是李世民的大哥,尽管李世民在一旁对他的皇位虎视眈眈,可是他有自信,父亲一定是不会撤掉他的太子之位,他会是大唐的合法继承人。

当时,李世民以洛阳为基地,暗中培养了不少的势力,以致于李渊发现后当面训斥他说:“皇帝自有天命,你蓄养死士,培养文臣武将,何必那么急着想要?”李渊对于这几个儿子之间逐渐势同水火的局面,显得如此痛苦犹豫,手心手背都是肉,打杀了哪个,他都不舍得。

但李渊从来都没想过把太子之位传给李世民,反而支持李建成把李世民身边最重要的谋士房玄龄、杜如晦赶出秦王府。因为李建成自始至终表现都非常优越,并且李世民如此明里暗里的挑衅,他也是挂念着骨肉亲情,没有什么动作去害李世民,宁愿去收买李世民手下的人,而不是直接把矛盾摆在桌子上。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李世民剧照

至于很多电视剧里李建成多次想要谋杀李世民的情节,纯属胡诌,魏征玄武门之变被俘后,对李世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太子(李建成)就是性格太过仁慈了,一直不忍心对你下手,否则哪会有今日之祸?”

仁慈就是李建成致命的弱点。对于一个治国之君来说,仁慈不失为一个优点,但是对于权力斗争来说,仁慈经常会造成致命的伤害。

以李建成之仁,他从来没想过弟弟李世民真的会害自己。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建成正与李元吉准备前去上朝参见父亲,李渊的一位妃子跑过来告诉他们说,昨日李世民在李渊面前诬陷他们淫乱后宫,而且今日又带了许多兵将去了玄武门。李元吉于是建议李建成:“先把兵马集结起来,然后派人告诉父皇咱们两个病了,不要去上朝了。”李建成却说:“没事,我们要去父皇处说个明白,世民诬陷我们,倘若不去,不正证明我们心里有鬼么?”

一向英才聪慧的李建成,哪怕知道弟弟李世民披甲带卒,也固执的认为,兄弟二人,不会到了手足相残的局面。关键时刻的仁慈和对亲情的信任,让他犯了不可挽救的错误。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李元吉剧照

当二人骑马赶到玄武门,快到临湖殿之时,他们才感到形势不对,今日里的玄武门,杀气腾腾。李元吉急忙催促李建成转马回东宫,但一扭头却发现临湖殿左右闪出了李世民和诸多将领,李元吉大惊失色,一面叫李建成快跑,一面向李世民射箭,但是李元吉过于紧张,三箭皆空。

反观李世民,在一堆兵将的护卫下,面色冷峻,手挽硬弓,一箭射向了李建成,只此一箭,李建成就被射落马下。而后,尉迟敬德又冲向李元吉,这个李世民最小的弟弟,很快也随着他们的大哥去了。李世民更是命令尉迟敬德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割下来,带给李渊看,恐吓自己的亲生父亲。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当天,李渊被尉迟敬德胁迫,颁发了一道《立秦王为太子诏》,诏书之中,极力赞美了秦王李世民的功德,以求把这场弑兄、杀弟、逼父的宫廷政变,尽可能的包装的美好一点。

随后,李建成与李元吉分别被灭门,之前,他们兄弟二人各有五个儿子,短短一天,都被杀光。最难受的是李渊,玄武门之变,他失去的不止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个儿子以及十个孙子,他也失去了李世民,这个大器晚成的枭雄,被自己的儿子深深的伤害,玄武门之变后,他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哪怕李世民在那天屠杀完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亲眷后,哭着跪倒在了李渊面前,李渊也感到,这一切都是冰冷冰冷的。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玄武门李世民箭射李建成

(五)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臣属和党羽被大规模屠杀,逼的有些与李建成关系过密的将领不得不反抗,李建成在边境的部属们纷纷逃亡或起兵,导致边境空虚无人,才有了李世民登基初期的突厥直接攻到了长安附近。

考虑到李建成的巨大人格魅力和感召能力,李世民思虑再三,决定对李建成和李元吉“以礼相葬”,他追封自己的大哥为“息王,谥号曰隐”,自此以后,太子李建成,就变成了隐太子李建成,也代表着他这段要被隐藏的历史。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成王败寇,所以在这十几年后,李世民才能肆无忌惮的修改着关于哥哥李建成的这段历史,但是终究有所疏漏,比如当年唐高祖李渊的起居注官温大雅所写的《大唐创业起居注》等部分记载真相的史料还是流传于世。

李世民可能同样想不到,在唐朝之后的岁月里,玄武门竟然还会发生三次政变,是他,开创了大唐血腥权利斗争的先河。而且,李世民一生14个儿子,9个死于非命,3个被流放,只有一个得以善终,其中李世民所立太子李承乾,因为谋反而被李世民所杀,天理循环,这何尝不是一种报应?

公元649年,52岁的李世民驾崩,据说他死前曾潸然泪下,对身边的近臣说:“

人情之至痛者,莫过乎丧亲也······但知自咎自责,追悔何及?

”他究竟想起了谁,是亲手所杀的哥哥李建成么,他是在后悔当年玄武门之变没有给李建成留下一丝活路么?李世民没有直说,近臣们也不敢猜测。

还原真实的唐朝被扭曲的“隐太子”李建成

千古一帝李世民

李世民死后,他给大唐留下了一个伟岸的帝国,和自己用“贞观之治”塑造的“圣君”名声。在后人眼中,他是天命所归,他是无与伦比的千古一帝。

可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又和李建成在地下见面,面对着被自己极力扭曲的亲哥哥,说一声迟来的道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1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李建成:唐朝开国太子的辉煌与悲剧
...功劳最大,历史上的他是位贤良之臣,他是唐朝开国太子李建成。李建成▲你知道为什么功高的太子死于兄弟之手么?▲为何遭受史书丑化?▲李建成上有父亲皇帝扶持,下有兄弟协助,为什么还是
2024-02-20 05:29:00
李建成:被史书忽视的唐朝开国太子,才能我不比李世民差
...秘而不发,一方面是为了招兵买马,另一方面是在等长子李建成和女婿柴绍回太原。当年李建成29岁,而李世民只有20岁,对于李建成来说,正是当打之年,他拉拢他所有的人脉,来支持自己的
2023-11-21 07:43:00
嫡长子继承制弊端: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之间的冲突
...最能体现出嫡长子继承制弊端的例子,当属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之间的冲突。自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开始,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就决定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他和太穆皇后所生的四个儿子分别是:长
2024-02-07 05:47:00
历史上李建成真的给李世民下过毒吗
...了贞观之治外。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与大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之间的恩怨情仇了。隋炀帝统治末期,由于隋炀帝过度的征用民力和穷奢极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百姓的不满也日益加
2024-04-26 17:52:00
玄武门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强到随时能架空李渊
...权势已经达到了一种十分恐怖的程度,换做任何一个人是李建成或者李渊,都会感到心惊肉跳!只要李建成不傻,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对付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的这一年(626年),李唐
2023-01-09 22:03:00
李建成本人文武双全,为啥兵败玄武门
...”事发现场,李世民携一众猛将早早埋伏在玄武门,只等李建成和李元吉到来。李建成和李元吉出现后,李世民眼疾手快,“嗖”的一箭射中在李建成身上,李建成应声倒地。李元吉眼看哥哥中箭,
2024-05-28 10:13:00
玄武门事变的另外一个男主角,真实的皇太子李建成是什么样子?
李建成真的像影视剧中塑造的那么无能吗?真实的李建成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历史可以分四个层次:真实的历史;记录的历史;传播的历史;接受的历史。所以,历史形象跟记录形象,
2024-09-03 12:15:00
...渊为首的皇帝集团,主要成员有尚书左仆射裴寂,二是以李建成、李元吉为首的太子,党,主要成员有魏征、李纲、窦轨等人,三是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党,主要成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
2024-07-17 16:36:00
李渊的权力平衡策略: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太子之争
唐朝初期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太子之争可谓激烈异常,最后秦王李世民放手一搏,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了哥哥李建成与弟弟李元吉,又逼父亲李渊退位,这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实际上,李渊作为一名
2023-10-27 07:04:00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李世民能战胜已是太子李建成
...况而定,但是政治斗争,除了明夺,当然离不开志智取,李建成实力确实强,但是呢?李世民一点也不孬,而且很显然,在整个朝政之中,李建成的拥护者显然更多,势力范围也更广,但是绝大部分
2024-06-08 22: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