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顶尖名校大幅缩招文科生?时代巨变下大学应有定力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4-06 09:27:00 来源:缘之心

文 | 尤小立(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近来,国内某顶尖名校大幅缩减文科招生比例的新闻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由于该方案是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需要而制定的,因此较前两年北京某顶尖名校缩小文科招生规模的消息更引人注目。

现在看来,媒体、专家和网友对此的诸多议论,最终都归结到文科的“有用”抑或“无用”之上。如果就此辩论下去,恐怕不仅离题万里,而且永远无法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因为此次改革的主导者是明确承认文科有用,且非常重要的,但就是要削减文科规模。在他们眼里,文科的“用”在于“精”,不“精”的文科就没有“用”。这看似是一个价值判断,实则是一个现实判断,即不能为学校争取荣誉、经费和排名的文科专业就没有“用”。

当然,大学从来都不是现实之外的存在。既然在现实中,就必然会受到现实的影响。因此,适应时代要求也是大学之为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各种新生产力的涌现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是空前的,大学更不可能置身事外。而作为公办大学,为国家建设服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面对时代的巨变,作为教育机构的大学也需要有相当的稳定性,不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冲击下,失去基本定力。

适应时代需要与坚守基本定力本是一对矛盾体,理想的状态是相互平衡。但在现实中,这种平衡不易取得,往往会形成偏重一头的局面。当下国内大学的情况就是这样,“适应时代需要”明显重于“坚守基本定力”。

以 “交叉”命名学院和专业就是一例。大学是以学科为细胞的,多数学科经历了百年以上的积累和沉淀,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科体系并非是封闭的,它们的开放性足以应对学科交叉的需要。然而,近几年某些大学设置的“交叉”专业甚至“交叉”学院,从名称上就有些让人不知所云,其本身的科学性也值得怀疑。“交叉”是动词或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不可作为专业和学科名称本是常识。“交叉”也是一个极普通、宽泛的词汇,以此命名专业和学院既无法体现学科主体,又无具体专业指向,其外延更是无限的,显然与大学学科的专业性不协调。

学科交叉的目的是拓宽知识面,而新兴的所谓专业和学院却均是以“细”为追求目标而设立的。这种细化的研究方向并不能构成独立的学科,这样的交叉不仅存在内在的矛盾,形式与内容也明显偏离。因此,很多“交叉”机构的设立只是短期和策略性的,只有“应时”的意义,没有多少长久的价值。

大学之所以要坚守起码的稳定性,是因为稳定性不仅是教育所必需,也是科学研究,特别是原创性研究产生的基础。这个稳定性(或曰基本定力)首先体现在大学始终以自身为主体,将外在的新潮事物作为丰富自身的工具,以此维护主体,而不是相反。

科研工作存在着激烈竞争,但这种竞争不像在经济领域那样,非要争个高下或者相互取代,进而以金钱多寡衡量“成功”。它应该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相互补充、共享和共进。因此,科研工作的内容永远高于形式。“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固然可喜,但基础性的创新往往是“慢工出细活”。

名校缩减文科的理由之一是“为国家建设服务”。可是,这类“服务”并不是单一性的。因为“国家建设”既包括硬件建设,也包括软件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全民文化素养提升”一类的“软件建设”的重要性是大于物质文明水平提高的。更何况,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人类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影响也需要人文和社会科学学者加以评估。由此看来,“为国家建设服务”至少应是“双轮并举”。

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服务器”的模式,在“产学研”的结合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不能因此要求所有大学都向它靠拢。即便是在美国,也有像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不同于“斯坦福模式”的成功典范存在。

国内各大学都有自身的传统,较之一窝蜂地追赶潮流,“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更符合大学的办学理念。面对“人工智能热”,一方面需要理性分析、努力适应;另一方面应该警惕非科学的“场外因素”的推波助澜。

跨学科不是摒弃原有的学科,而是为了在此基础上的“学科融合”。不重视原有学科,就意味着抛弃此前相对完善的基础。没有基础,原创性成果就无从产生。

应该看到,把基础性、原创性研究拱手让给经营性的科技公司,自己跟在后面敲边鼓,不是大学的谦虚,而是大学的失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且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甚至可能还不如理科。不少文科生,相比理工科学生在“博雅”方面完全表现不出什么优势。特别是在最顶尖的学生的那个层次上,文科生与理科生之间,即便是从通常
2025-03-24 10:06:00
...顶不住了?中国大学真要抛弃文科吗?说抛弃不至于,但文科生招生规模减少,甚至将会大幅缩减,却是不争的事实。近日,云南、山西等多地政府,对教育的调整和引导引发关注,文科专业规模收
2025-04-07 14:01:00
关于“文科倒闭潮”,或许我们都错了
...陷入痛苦)。你必须叩问内心,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谈文科生的未来:你要走进世界,和它真实的样子互动Q3当理工科能赚到比文科多几倍的薪水时,文科正在加速沦为“社会底层”,能顶着舆
2025-05-18 06:46:00
...的走红,再度引发关于文科存续价值的激烈讨论。“大量文科生将被AI取代”的舆论持续发酵,争议焦点已触及高等教育本质命题——在智能技术重构知识生产方式的当下,如何重新锚定人文学科
2025-03-31 09:35:00
新技术的到来,不可避免会带来冲击和焦虑,文科只不过首当其冲而已。撰文丨青柳近日,复旦大学表示即将推行“教育教学3.0版”改革计划,文科招生比例从百分之三四十降到百分之二十,同时扩
2025-03-21 11:22:00
数字时代,新文科建设应如何发力
...育强国·教育笔谈】文科值不值得读?读了又有什么用?文科生未来的工作岗位是不是最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迈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时代,这样的话题常常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文科的建
2024-02-27 05:21:00
文科生转型新选择 北京八维教育集团助力职业发展
...烈抗议,但并未改变学校的最终决策。在如今的市场上,文科生的就业困境确实显著。教育等相关部门去年发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到2025年,将优化
2025-02-08 09:58:00
2024年,文科生的报考比例、招生比例都下降了10%左右,录取率仅有理科生的一半。随着复旦大幅度缩减文科生招生计划,冲锋号响了,相信文科生减少会更加迅猛。01复旦也扛不住了最近复
2025-03-29 17:29:00
张雪峰被骂上热搜,文科果真不值一读吗?
..., 他的选专业言论打击面甚至更广一些。他曾多次强调文科生,尤其是分数在二本段的,专业首选法学、财会、汉语言,理由是“最起码可以考公”。“什么专业就业前景最好?什么专业毕业即失
2023-06-20 13:2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单霁翔与姚安娜组“旅行搭子”,走进“非遗之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16日,文化体验真人秀《非遗之城·宝藏季》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宣布节目将于9月24日播出
2025-09-17 21:00:00
小手机带火“老手艺”,看沂水县崔家峪镇的直播致富“新路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 通讯员 王鹏 刘鑫 李佳琳“家人们看过来,这就是咱们上常庄村的煎饼,用的都是自家种的小麦、玉米
2025-09-17 22:08:00
七旬老人娄山关避暑病发 贵州航天医院暖心守护助归家
多彩贵州网讯近期,79岁的梁爷爷(化名)与老伴从湖南衡阳来到贵州遵义娄山关避暑。不料,梁爷爷因牙痛服药后突发消化道出血
2025-09-17 22:26:00
流程“拆”着学! 德州推出齐鲁云采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操作分解视频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梁超 德州报道为持续提升政府采购全流程运行效率,优化齐鲁云采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服务质量,推动政府采购工作数字化转型
2025-09-17 19:38:00
山东数文集团两款大模型亮相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夏侯凤超9月17日下午,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在济南浪潮计算服务产业园召开。山东数字文化集团现场推介齐鲁文化大模型
2025-09-17 19:13:00
数智赋能,江西赣州产业焕新颜
中国网9月17日讯(记者王静实习生李君怡)在赣南革命老区,一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擎的产业变革正悄然发生。从传统家具制造到国际物流枢纽
2025-09-17 19:23:00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腿脚不方便,正愁没法去银行激活社保卡,你们直接上门来办,还教我查余额,太贴心了!”莒县龙山镇杨家沟村的刘大爷握着农商行工作人员的手
2025-09-17 19:15:00
近日,某演员在拍戏期间,穿着有肩章、臂章的人民警察制式服装直播带货,推销电子产品,引发争议,警方已介入处理。该演员发布道歉视频
2025-09-17 18:32:00
农行泰安山口支行:启动特殊服务为八旬老人解社保卡之急
通讯员 杨玉雪 张梦琪“姑娘,我们的孩子都在外地,今天好不容易来到银行,能不能帮帮我?”近日,86岁的李奶奶在农行泰安山口支行补办社保卡时的一段对话
2025-09-17 12:53:00
东南网9月17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至8月底,我省企业总量已突破210万户大关。与此同时
2025-09-17 13:21:00
尼泊尔唐卡的使者:德亚院长的艺术传承与文明互鉴之路
又一次见到德亚(Daya prasad joshi),我几乎确信他是某种意义上的使者——缘于他身后那些神秘而瑰丽的唐卡
2025-09-17 13:54:00
妙手仁心筑天路 情系边疆护安康——记泰安市中心医院赵广永援疆纪实
昆仑山脉的余晖漫过新疆戈壁,洒在岳普湖县人民医院的楼宇间,也映照着胸外科医生赵广永忙碌的身影。来自泰安市中心医院的援疆医者
2025-09-17 13:28:00
上饶市广丰区9月“工会晚八点”公益课火热进行中
夏末的余热还未散尽,初秋的晚风已带来惊喜。广丰区9月“工会晚八点”火热进行中!无论你想给自己充能、陪孩子互动,还是帮娃培养兴趣
2025-09-17 13:28:00
泰山景区大津口乡:精准施策助学子 金秋助学暖人心
通讯员 孙钰婧 近日,大津口乡启动2025年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项目,通过精准摸排、简化流程、足额发放,为5名即将踏入大学校门或在校就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精准帮扶
2025-09-17 12:54:00
当刘慈欣在撰写《三体》初稿时,或许未曾预料到这部诞生于工业小镇的作品,会成为撬动全球文化对话的“中国支点”。9月16日
2025-09-17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