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别只盯着复旦!全国文科招生已“偷偷”锐减,多省录取率惨淡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29 17:29:00 来源:缘之心

2024年,文科生的报考比例、招生比例都下降了10%左右,录取率仅有理科生的一半。随着复旦大幅度缩减文科生招生计划,冲锋号响了,相信文科生减少会更加迅猛。

01

复旦也扛不住了

最近复旦大学缩减文科生招生比例的事儿火了。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透露将深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实现本科招生人数文、理、医、新工科、交叉学科各占20%。

要知道,根据《复旦大学2023-2024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复旦大学目前的全日制本科生中,人文学科学位的学生占18.2%,社会科学学位的学生占 24.5%,理学学位的学生占 28.2%,攻读工学学位的学生占 15.3%,攻读医学学位的学生占 13.9%。

也就是说文科类的学生要从目前的18.2+24.5 = 42.7%降低到20%左右,直接砍掉一半。

后来这件事实在闹得太大,复旦大学官方只好给出了两个裁剪文科生的理由:“一是因为高考文科生源在萎缩,二是一些曾经热门的专业遇冷,社会的需求在萎缩,但文史哲等“老根”学科变化不大。“

其实这两个理由是一个理由。现在都大模型时代了,整个社会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文科生了。文科生们都找不到工作,所以选文科的学生也就少了。

作为国内顶尖的文科院校,复旦是招生、就业两头受气,实在扛不住了,只好痛下决心,削减文科生的数量了。

02

报考人数快速萎缩

要说文科生有多不好找工作,太难统计了,并没有权威数字。但文科生下降的情况,却是实打实的、有官方数据的。

要区分文理科生,主要是看是选物理还是历史。在采用3+1+2模式的省份,文理科生是完全分开的,比较好统计,咱们就看这些省份的情况。

下面是我从网上找到了2023年和2024年实施3+1+2模式的省份的统计数字,单位万人。可以明显地看到所有的省份文科生的占比都在下降。

这里文科报考比例就是报考历史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比例变化是2024年的报考比例除以2023年的报考比例。之所以这么比,一是避免了每年考生人数变化引起的影响;二是让大家注意到文科生报考比例变化的真实情况,比如文科生比例从40%降到30%,不是减少了10%,而是下降了25%,即原来1/4的文科生都选择了理科。

2024年,我的老家辽宁省文科生占比最低,只有22.57%,而且下降速度最快,达到了15.64%。而江西省的文科生占比最高,有44.81,而且下降最慢,只有1%。全国的平均值是文科生占比34.06%,下降速度9.31%。

前些日子我回沈阳出差,同学聚会的时候他们就说现在自己家孩子在高中分文理,10个班里有9个是理科班、只有1个是文科班。当时我还非常惊讶,要知道我们读书的时候文科生要占1/3的,降到1/10左右也太夸张了。现在看到这些数字就不觉得奇怪了,辽宁省的家长们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文科生减少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下图是美国高等教育融合数据系统(Integrate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Data System,简称 IPEDS)披露的权威数据。

美国的文科生自1999年到2019年数量下降了30~52%。其中区域研究Area Studies下降最少,30%。英语、历史、宗教基本都下降了50%。其中下降主要发生在2012年之后。

那咱们国家文科生比例下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的呢?全国的数据实在太难找,咱们就看看我老家辽宁的数据。

辽宁省是2021年开始实行3+1+2的。在那之前,文科生的比例一直稳定在32%左右,跟我读书的时候差不多。开始实行3+1+2,政策变化太大,2021年文科生的比例反而增加到了38.35%。但是到了2022年重回正轨,就直接缩减30%到了27.01%。再到2024年,又一下子缩减15%到了22.54%。

从上边美国和辽宁的数据可以看出来,文科生比例下降是瞬间崩塌式的。可能今年还好好的,然后会一年下降很多。

03

招生人数大幅缩减

相比于报考人数,招生数量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因为高校里的老师、课程、设备、宿舍等都是相对稳定,有那么多老师就可以招那么多学生。一个省每年的高考人数可能会有很大变化,但是让高校对应调整教学资源非常困难,至少不会很快。

可是因为有很多复旦这样的缩减文科招生的学校,2024年全国文科生的招生数量也在大幅度缩减。这里是3+1+2省份的文理科招生人数的情况,单位是人。

2024年,辽宁的文科生在总招生人数中的比例只有17.88%,下降速度也是最快的,达到15.48%。2024年全国的情况是文科生占总招生比例的22.64%,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9.35%,比报考比例下降得还快一点点。

04

录取率惨不忍睹

说完了报考和招生,咱们再看看录取率。说到文科生的录取率,那都是眼泪啊。

我对比了2024年各个省份的理科生和文科生的录取比例,大家来看看,单位万人。

这里录取比例对比就是用文科录取比例除以理科录取比例,直接反映文科相对理科的录取难度。

2024年辽宁老铁的文科生录取比例是46.93%,相当于理科生的74.70%。不过最高的是吉林老乡,达到理科生的78.96%。这个录取比例文科生就比较舒服了,实在学不动理科也能考上档次接近的大学。

录取比例对比最低的江西,只有42.31%,远低于其他的省份,说明江西老表们该考虑让孩子放弃文科了,实在太难考了。全国的情况是理科录取率53.54%,文科是录取率30.33%,相当于理科的一半多一点。

05

复旦吹响冲锋号

复旦作为国内文科院校中仅次于北大的扛把子,其缩减文科生招生比例肯定具有巨大的引领示范作用。

随着这些年咱们国家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理科尤其是工科的重要性在日益加强。近期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华中科技、武汉大学等很多国内顶尖理科高校都宣布扩招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本科生。

相比之下,复旦在工科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的实力很薄弱,缩减文科生比例实在是壮士断腕的惨烈之举。

大家看看软科上复旦大学的学科排名。复旦真正的王牌专业是医学,高居第一。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文科学科基本可以稳稳地排到前三。但是电子和计算机等工科方向的多数都只能排到20名左右,也就是普通985的水平。也就是说,复旦放着好好文科的前三不当,也要一头扎进985学校的堆儿里去拼工科。这真是铁了心了。

看了前边招生人数的下降,大家就能明白:高校减少文科生的招生已经开始了,只是偷偷摸摸的,一年砍个10%啥的慢慢转型。

现在好了,有了复旦领头腰斩文科生招生比例,相当于直接吹响冲锋号了。相信会有更多的大学争先恐后地走上大幅度削减文科生数量的快车道。

这时候,像辽宁一下快速降低文科生报考人数的省份,就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趋势。而像江西这种文科生比例超高的,就会面临文科生录取率进一步快速下降的风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直接压缩至二成!复旦将降低文科招生比例
快科技3月11日消息,据报道,复旦大学即将在建校120周年之际,启动一场名为“教育教学3.0版”的深度改革,构建文、理、医、工“四轮驱动”的全新教育格局,推动学术发展模式的全面升
2025-03-11 11:18:00
中国高校的文科,是否噩梦将至?近日,复旦大学校长对媒体表示,该校将削减文科招生规模和比例,从原来的30%~40%,降低至20%。而3月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相继宣布,今年各增加1
2025-04-07 14:01:00
河南学子可选专业更多元(2024高招全服务)
...年的录取参考意义很大。好好利用这些信息,可有效提高录取率、志愿满足率。”
2024-06-19 06:17:00
...击和焦虑,文科只不过首当其冲而已。撰文丨青柳近日,复旦大学表示即将推行“教育教学3.0版”改革计划,文科招生比例从百分之三四十降到百分之二十,同时扩大新工科,围绕集成电路、智
2025-03-21 11:22:00
高招有“高招”丨复旦大学河南招生组副组长张睿:优势专业基本都在豫招生
大河网讯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创建于1905年的复旦大学,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复旦大学今年在豫招生有何变化?考多
2024-06-26 09:42:00
...提供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另据光明日报,以文科见长的复旦大学将文科招生压缩近一半的消息,引发社会的关注。据媒体报道,复旦大学的文科招生比例将从原来的30%-40%大幅压缩至20
2025-03-31 09:35:00
...请给文科一个回炉重造的空间,一段让文科静静的时间。复旦缩招文科生:文理之争可以停一停|覃舒筱 近日,复旦大学将大幅降低文科招生比例的消息全网引起热议。用压缩文科的标题谈不上
2025-03-25 12:11:00
...顶尖大学在招生政策上压缩文科的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复旦大学将文科招生规模压缩近一半,同时大幅增加新工科招生名额,改革后纯人文学科的文史哲专业仅占18%。北京大学也宣布扩招15
2025-03-24 10:06:00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5月15日电 (李秋莹 金奕伶)记者从复旦大学处获悉,今年复旦大学相辉学堂面向高考生首次招生,实现本研博贯通的长周期、全链条人才培养。此外,今年还将进一步
2024-05-15 21:4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
10月22日上午,记者走进石家庄市长安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大厅一角,“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标识格外醒目。接待桌上整齐摆放着民法典
2025-11-11 08:28:00
记者走基层|昔日老厂区 今朝运动场
11月6日,市民(右)在廊坊SK爆燃运动中心学习网球。 河北日报记者 宋平摄“走,打球去!”11月6日18时许,廊坊市民冯墨离约上几个好友直奔廊坊SK爆燃运动中心
2025-11-11 08:3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原以为是老用户的福利,没想到一步步掉进了诈骗圈套。”回忆起11月6日晚的经历,市民陈女士仍心有余悸
2025-11-11 08:38:00
记者走基层|校社联建,大学生“结亲”独居老人
11月7日,在秦皇岛市海建里社区居民刘志(中)家中,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亲人”正陪老人与其女儿视频聊天。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刘爷爷
2025-11-11 08:38: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 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数字技术编织便利的同时,也暗藏新的危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
2025-11-11 09:32:00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刘宸)从廊坊市统计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廊坊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74.4亿元,同比增长5.6%
2025-11-11 10:05:00
阳光下的守护丨黔东南公安:严打违法犯罪 净化社会环境
多彩贵州网讯 黔东南公安始终秉持对违法犯罪“零容忍”的态度,保持高压严打态势,重拳出击、精准打击,近日破获系列案件,全力营造安全
2025-11-11 10:58:00
“家长品餐会”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近日,张家口市桥东区第一幼儿园召开“家长品餐会”,邀请家长、社区、市场监管等部门代表对幼儿午餐的观感、口感、质量等进行评价
2025-11-11 09:57:00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双十一”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双十一”网络购物节来临,各类食品促销活动如火如荼。为保障广大消费者网购食品的安全与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以下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6:00
11月6日,针对淘宝“双11”期间霸屏广告乱象,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证实已收到相关举报,目前已交由网监分局展开调查
2025-11-11 09:09:00
人工智能+,济南加出了什么?|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1 0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