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0月22日上午,记者走进石家庄市长安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大厅一角,“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标识格外醒目。
接待桌上整齐摆放着民法典、劳动法等法律的读本和新就业群体法律服务指引等法治宣传折页,一旁还备有血压仪、医药箱等设备。
工伤如何认定?被欠薪怎么办?翻开值班律师连付民的接待记录,上面写满了新就业群体最关心的问题。
采访中,连付民给记者讲起他办理过的一起外卖骑手保险赔偿金被公司冒领的法律援助案件。
外卖骑手小陈在送餐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四根肋骨骨折。公司为员工购买过保险,按照小陈的伤情及诉求,保险公司需要赔付小陈伤残补助金32500元。小陈在公司提供的一份《一次性了结协议》上签字并按手印,但过去两个月仍不见保险公司赔付。小陈联系保险公司后,却被告知已经给公司赔付。
遇到纠纷不知如何收集证据、如何维权,小陈的困境,不少新就业群体也遭遇过。
小陈曾在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入企“法治体检”公益活动中,加过一个线上微信群,里面定期分享相关案例,还有律师实时解答法律咨询。抱着试试的想法,小陈在群里说出了自己的遭遇,很快得到连付民回复,并约他见面详谈。
在工作站,详细了解情况后,连付民帮助小陈申请了法律援助,免费提供法律服务。最终经过协调,公司向小陈悉数支付了保险赔偿金。
“新就业群体遇到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劳动争议最为常见。”长安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马晓静说,很多平台与从业者仅签订“合作协议”“服务协议”,规避劳动关系认定,导致社保、工伤、带薪休假等法定权益被架空,一旦发生意外或纠纷,这些从业者往往陷入“维权无据”的困境。
为回应新就业群体的迫切诉求,河北省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专项行动“安心行动”纳入2025年法律援助扩面提质民生工程,对确认劳动关系或者给予社会保险待遇等事项,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
长安区整合公益律师、司法所人员、“法律明白人”等力量,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同时联动全区16个镇街法律服务窗口,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截至目前,该站已为1000余名新就业群体劳动者提供法律服务,挽回经济损失约200万元。”马晓静说。(河北日报记者 桑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11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