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应妮)为让青少年深入了解互联网时代版权治理的新特点、新形势,提升版权保护意识与版权知识素养,5位被评选为“青少年版权保护季”北京“版权之星”的学生与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的30位高校学子日前受邀参观了北京互联网法院。
“版权之星”少年实践行走进北京互联网法院。主办方供图
此次活动是“‘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书香行——“呵护青年创新,版权创造价值”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首都版权“版权进校园”工作的重要组成环节,旨在增强青年人的版权意识,进一步激发广大学子的创新创造热情。
互联网法院是中国特色互联网司法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司法创新的典型代表。在“在线诉讼体验区”,同学们重点参观学习了诉讼E点通、e版权诉源共治体系、区块链展示区、第一代网络法庭及AI法官等内容,切身感受到互联网法院处理相关法律案件的便捷、高效与可靠,深入了解了北京互联网法院在推进科技创新和司法创新深度融合、探索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新型诉讼规则、推动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新型法官办公区”里,大家近距离观摩了互联网法院法官们的办公空间,了解了他们的办公特点,并聆听了法官对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版权相关案件的情况及案例的介绍,一些同学还亲自体验了“虚拟法庭舱”,感受到在数字科技赋能下司法工作将法律问题解决在“远端”的新思路、新趋势。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少年法庭,学生们了解了北京互联网法院在治理未成年人互联网案件中做出的努力。
在听取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一庭副庭长袁建华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北京互联网法院处理的法律案件中有近六成是版权案件。袁建华介绍了由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全球首例“人工智能”著作权案、短视频侵权案等典型侵权案件,并详细阐明了在审理这些案件时的思路与策略,“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关键在于判断该内容是否体现了人的智力投入与个性化表达,是否具备‘独创性’要素,从而判定其是否应当被认定为作品”。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日常中接触最多的版权问题就是盗版书。来自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小学的“版权之星”赵杰熙分享他和同学们都有买到盗版书的经历,“我会跟同学探讨盗版的危害。这些盗版书信息不准确,纸张对眼睛不友好,还有股味道,只是我们和家长有时很难分辨盗版书。”此次参观加深了他对版权的认识和了解,他也希望能运用学到的版权知识,与同学和家长分享保护版权的重要性,向同学们揭示盗版产品的危害。
参加活动的5位北京“版权之星”从“青少年版权保护季——北京‘版权之星’”评选活动选出,是北京青少年版权素养的优秀代表。该评选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版权局)指导、首都版权协会承办,面向全市适龄中、小学生,通过线上答题考核,2023年共评选出首批13位“版权之星”。接下来,为持续深化北京青少年版权保护工作,首都版权协会将推出“版权之星”少年实践行系列活动,参观北京互联网法院为系列活动首发。
据悉,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指导,北京互联网法院、首都版权协会等单位组织举办。(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