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重返全球首例人工智能著作权案审理现场、亲身体验“虚拟法庭舱”——
高校学子走进北京互联网法院
学生们亲身体验“虚拟法庭舱”,感受在数字科技赋能下,司法工作将法律问题解决在“远端”的新思路。
本报记者 赵新乐 摄
本报讯 (记者赵新乐)“博物馆开发的那些数字藏品版权权属应该如何认定?”
“我平时喜欢在网上分享自己画的漫画,也曾有人使用我的作品,但并没有给我署名,如何维权呢?”
……
5月24日,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的30位高校学子与获评北京“版权之星”的学生受邀参观北京互联网法院,近距离感受互联网时代司法治理的新变化。学生们在参观学习中也不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此次活动是“‘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书香行——“呵护青年创新,版权创造价值”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学子的创新创造热情。
学生们观看了北京互联网法院相关宣传片,对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成立背景、主要职能、发展历程及工作成效等有了整体的感知。在“在线诉讼体验区”,学生们重点参观了诉讼E点通、e版权诉源共治体系、区块链展示区、第一代网络法庭及AI法官等内容。在“新型法官办公区”里,大家近距离观摩了互联网法院法官们的办公空间,一些同学还亲身体验了“虚拟法庭舱”,感受到在数字科技赋能下,司法工作将法律问题解决在“远端”的新思路、新趋势。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一庭副庭长袁建华向大家介绍了由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全球首例人工智能著作权案、短视频侵权案等典型侵权案件,并详细阐明了在审理这些案件时的思路与策略。
“感觉非常新奇,没想到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工作环境和传统法院有这么大的不同,科技范儿太足了。”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学生王堃羽对此次参观学习之旅感受颇深。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学生唐泽华也直呼,北京互联网法院全新的案件审理模式和办公模式让他大开眼界,他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互联网时代司法治理的新变化。
通过实地参观与学习,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北京互联网法院在推进科技创新和司法创新深度融合、探索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新型诉讼规则、推动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此次参观,对同学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让大家对互联网、知识产权、AI及人工智能等领域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互联网法院在提升和优化审判效率方面的巨大作用。”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师张静楠说。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青少年版权保护季——北京‘版权之星’”评选活动选出的北京“版权之星”。来自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小学的赵杰熙、北京第八十中学的王子鸣也分享了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同学们提升版权意识,共同维护版权的经历和感受。
北京互联网法院机关团委书记李牛说,版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学生们来说,更多地了解版权保护的相关知识,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创新创造的热情,增强学生对新时代司法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的理解。
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指导,北京互联网法院、首都版权协会等单位组织举办。据了解,主办方将持续组织“走进版权”参观体验活动,陆续走访版权相关司法机关、国际组织、行业组织、头部企业等,并同步开展“版权课堂”系列活动,增强青年学子的版权保护意识,为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带来更多活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