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我曾经脱坯、盖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5 01: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王树理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2月05日 &nbsp第&nbsp07&nbsp版)

1974年1月,我从部队复员回到了阔别6年的老家。荣归故里的新鲜感过去后,我被留在县委宣传部新闻报道组工作。

做新闻报道工作可以经常回家。有一天,我从县城回来,突然发现父亲母亲做饭时,对我格外加了心意:哥哥嫂子和还在念初中的弟弟吃的都是红薯面做的“胶皮窝头”,给我吃的却是玉米面的金黄窝头。这怎么行!我当兵就是为了让父老乡亲有好日子过,怎么自己一家人吃饭还给我搞特殊?不由分说,我抢过黑得像胶皮似的地瓜面窝头,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为了尽快适应农村生活,同时不让家人再为我“搞特殊”,第二天,我便背上粪筐,像模像样地下地干活儿。那个时候,农村盖房都是土坯房,开春之后,许多人家都急着盖房搭屋。和大家聊起来才知道,春天是盖房的大好时机,雨水少,脱坯易干。我和父亲说起这件事,父亲说:“咱也该推土脱坯了,你都二十三岁了,也该盖房了,到秋天给你把婚事办了。”我理解老人的心情,于是推起手推车,每天起早先推几车土,只用三天,就推够了脱坯用土。

脱坯盖房这活计,在庄户人家心里有着特殊位置。它就像燕子衔草垒窝儿,只有把窝垒好,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才能娶妻生子,赓续家业。一个半月之后,天气开始转暖,有些要脱坯的人家已经开始“洇池窝”——就是将准备好的黄土从中间挖一个坑,先不断用水浸泡,待其里里外外都浸润得差不多的时候,撒上麦秸,然后赤着脚反复踩踏,还要用镢头将土搅拌得不稀不稠,均匀适中了,就可以开始脱坯了。

太阳快落山时,我把挂在屋檐下的坯模取下来,拴一根长绳泡在井里。这个制坯模具是我当兵之前拆西厢房时,用那架老榆木房梁的木板做成的。脱坯前放在水里浸泡一下,用起来滑膛、不粘泥。我把晾晒土坯的场地打扫了一下,喷上一遍水,放好模具开始脱坯。两个弟弟抬着泥兜子,往我掌控下的模具里倒放,我不停地用泥板将其抹得平平整整,有棱有角,然后用犁锥子从模具内框划一周,提起模具,一个一尺半长、7寸宽、4寸厚的土坯就算完成了。

随后,一个接一个的土坯被整齐脱出,像排列整齐的仪仗队。父亲看我累得直不起腰,让我歇会儿,我又坚持脱到整100个才休息喝茶。在一旁帮工的人都说:这小子真不愧是当过兵的人,出去这么多年还能脱坯,不赖。听着乡亲们的夸奖,我心里甜滋滋的,想着没给咱解放军丢人。

这段从脱坯到盖房的经历,让我很快重新适应了农村生活的环境,也得到了父老乡亲们的肯定。后来有机会推荐上大学,我获得了全公社唯一的名额参加了当年的考试,并录取到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深造。入学前的一段时间,我仍然没事就找队长继续要活干,村干部让我跟着两位“高手”学习开“195”马力抽水机。也就是那段时间,我又掌握了不少劳动技能。

如今再回首过往,故乡的土坯房给我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印象,它很简陋,砖做牮,坯垒墙,门窗窄小,用毛头纸糊的窗户,很容易让人想起原野上孤零零的小屋。但这种用土坯垒墙的屋子,冬暖夏凉,保温效果很好。让我在塞外高原大雪纷飞的暗夜进行夜间训练时,总是想起老家土屋里的土炕,烧得暖和温馨。而一想到这些,身上就觉得增添了热量。故乡的土屋养育了故乡的人,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从偏僻的乡村走向大千世界的角角落落。

如今,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奋斗,农村的面貌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鳞次栉比的小楼和瓦房,成了村民居住的基本保障。当年我亲手盖起来的小屋,也被改造成了一处供乡亲们读书学习的公益书屋。每当看到孩子们来书屋学习,我就有说不出的高兴。

土屋没有了,但我依旧怀念它。因为如果没有它,就没有我“穷则思变”的大胆设想;而由它“变身”的书屋,也让我有了为乡村振兴助一臂之力的阵地。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事实也正如父亲说的那样,我家的光景逐渐好了起来。土坯房最终被楼房替代,小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景象也不复存在了。母亲忠厚善良,勤俭节约,喜欢唱歌。小时候,我们家破落的院子
2023-08-11 07:37:00
“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不变的初心”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黄久生:“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不变的初心”春节前,黄久生为孤寡老人送去年货。 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郭 帅他是700余位孤寡老人共同的“儿子”,30多年来
2023-02-07 01:48:00
秋天干燥,用红薯叶做窝头,口感柔软,好吃又健康
...嘱咐:不用买菜,去菜地里看看,有什么就摘什么。乡里乡亲的,也没那么多客套,我提着篮子就去了菜地,勤劳的嫂子们菜地里绿油油的一片:空心菜、冬瓜、南瓜、茄子、辣椒......我被
2023-12-13 06:53:00
彝族乡亲:她是傲霜绽放的索玛花
...个小时,谢彬蓉才从山下来到山上的寨里。教学点是一间土坯房,只有谢彬蓉一个老师。她住的另一间土坯房既是宿舍,又是办公室,还是厨房,偶尔还会有毒蛇和老鼠出没。起初,她整夜开着灯都
2023-11-28 00:45:00
从现在开始到入冬,建议女人们多吃这4种碱性食物,营养充足
...让我们的舌尖享受到更多的美味。推荐吃法:红枣杂粮小窝头1、将100克左右的紫米泡软,并且在电压力锅里煮到熟透,水量比我们平时蒸米饭要稍多一些。2、在紫米饭中加入一些玉米面,酵
2023-10-17 06:57:00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贝侬调解好 乡亲都称妙——广西南宁市政协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小记通讯员 樊容宾 张曦《&
2023-10-19 03:52:00
...重,按重量排名计分。平整的空地上,女选手迅速摆好打土坯的模具,手脚麻利地撒灰、填土,男选手负责打土坯、搬运、摆放,比赛结束后,看一看哪组选手打得土坯多……这样充满“农味”的场
2023-08-14 22:22:00
一纸“医嘱”!赣县一老医生退休不忘“开方”护乡亲
...去,便是四十余载春秋。早期的长演门诊部租借长演大队土坯房,条件极为艰苦,人才难留。不到两年,同事们陆续离开,仅余谢宗万坚守岗位,卫生院不得不每三个月调配一名护士与他搭班。19
2025-06-23 18:11:00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乡村医生张智娟:情系山乡,守护乡亲“人生大事”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晨阳《&nbsp人民政协报 》 (&
2024-05-01 03: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