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不变的初心”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07 01: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黄久生:

“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不变的初心”

“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不变的初心”

春节前,黄久生为孤寡老人送去年货。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郭 帅

他是700余位孤寡老人共同的“儿子”,30多年来坚持为他们养老送终;他是家乡永不缺位的“家人”,先后为家乡捐建小学、修路、购置医疗设备;他是困境中陌生人口中的“亲人”,无数次默默为他们慷慨解囊。他叫黄久生,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黄久生说:“带着乡亲们一起过上更好的日子,是我一生的奋斗目标。”

“是‘儿子’,咱就得像个样”

春节前夕,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早早地来到当地果蔬批发市场。“办年货”,是他每年年根底下的“重要工作”。“老板,有车厘子吗,我要去看亲戚,要最好的。”车厘子价格不便宜,但黄久生却乐呵呵地说道:“亲戚们爱吃,贵点就贵点吧。”随后,黄久生又选了些丑橘、香蕉等水果。

总数一算,连水果摊摊主也吓了一跳:“买几万块钱的水果走亲戚,您这亲戚可真是不少!”黄久生笑着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满载水果和其他年货的6辆卡车径直开往双柳树镇久生敬老院。这家敬老院由黄久生出资兴建,住在这里的700余位孤寡老人,就是他要看望的“亲戚”。

听说“儿子”久生要来,老人们早早地等在敬老院门口。远远看到黄久生的车,老人们赶忙迎了上去。逢年过节回家看看孤寡老人,这个习惯,黄久生已经坚持了30余年,“这是我和老人们的约定,叫我一声‘儿子’,我就得做得像个‘儿子’的样子。”

“吃的、穿的、用的,凡是能想到的,每年都给我们送。”一些老人紧紧握着“儿子”的手,说着自己的心里话,也关心着“儿子”这一年的近况。还有一些老人拿起新衣服,试着试着眼里泛起了泪花:“比亲儿子还亲,这么多年,我们心里都过意不去了。”

“开始我就是一个在建筑工地的小工,到第三年终于攒下3000块钱。”想起第一年置办年货,黄久生至今记忆犹新。那年,他把这笔钱全部用来买了核桃、大枣和布料,在县城租了辆手扶拖拉机,把东西带回去给了乡亲们。“是花得最痛快的一笔钱,终于有点能力报答乡亲们的恩情了。他们都以为我挣到大钱了,其实那会儿兜里干干净净啥也不剩了。”黄久生笑着说。

靠着过人的毅力,在外打拼的黄久生从小工一路干到了项目经理,也终于有了感恩乡亲的资本。为了让老人们的生活从根本上得到保障,2008年,黄久生出资200多万元建起了双柳树镇久生敬老院,将有意愿的老人全部接到敬老院集中供养。黄久生知道,老人不光需要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陪伴。“有时间我就带着他们坐坐高铁、飞机,我们到武汉看过长江大桥,去北京看过天安门,老人们高兴,我心里就特别开心。”黄久生说。

很多老人是第一次坐飞机、坐高铁、住宾馆、吃自助餐。黄久生还带老人们去超市,让他们自己挑选喜欢的东西,老人们却都不愿意买。“久生的一手老茧子,我们都看在眼里,挣点钱多不容易,我们不能让‘儿子’这么辛苦啊!”听了老人们的话,黄久生的泪水浸湿了眼眶,“他们是把我当作‘亲儿子’了,真心为我着想啊。”

“其实政府已经把这些老人家照顾得非常好了,但我欠乡亲们的情太多,多陪陪他们,我的心里才踏实。”黄久生动情地说。

刻骨铭心的温暖记忆

潢川县双柳树镇是黄久生的故乡,55年前,他就出生在这个镇上的晏岗村。6岁那年,黄久生的母亲就因病去世,不得已将家中3个孩子托付给邻居吕中秀。“吕大娘当时就应了下来,告诉母亲,将来只要有她一口饭,一定不会饿着孩子。”黄久生清晰地记得那一刻。

黄久生的母亲走了,全村人集资为其办了后事。此后,心地善良的乡亲们纷纷伸出援手,默默地拉扯、帮衬着孩子们:东家一碗稀米饭,西家一块窝窝头,南家奶奶一小碟咸菜,北家大婶一盘蒸红薯,这都是黄久生记忆里最美味的食物。

每到冬天,乡亲们总会记得多生一盆炭火,送给孩子们暖手。看着黄久生脚趾露在外面,村里大婶看着心疼,连夜赶做出一双鞋袜送了过来。“吕大娘还隔三岔五地给我们送吃的,过年的饺子从来没断过。那时候家里都穷,大娘家孩子又多,都是偷偷拿给我们。”每年吃饺子,黄久生总是忍不住流眼泪,“那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饺子。”

光阴荏苒,这些温暖的记忆,乡亲们可能已经模糊了,但黄久生刻骨铭心。“我当时就想,长大了,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这份恩情。”黄久生说,“报恩”几乎成了他求学时全部的人生信仰。

在建筑工地吃过的苦,黄久生很少对外提及,“就想着一定要干成点事,好给乡亲们报恩。”直到在郑州建筑工地立住脚,他马上回了老家,把有意愿的兄弟们带出来,组建起一支建筑劳务队,带着大家一起靠着劳动过上了好日子。

从最初的几十人到现在累计带领40万人次农民工实现务工增收,黄久生一点点实现着自己报恩的心愿。“把兄弟们带出来,就得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为了提高农民工兄弟的工资,黄久生想方设法提高建筑队的福利。他还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年,黄久生通过在工地开办农民工夜校、传帮带等举措,终于让大伙儿吃上了技术饭。

“出门在外,总有不如意的时候。”黄久生还在郑州设立了潢川县驻郑州农民工流动党工委,从此,农民工兄弟有了“娘家”,“有事的时候,哪怕只是和老乡们一块聊聊天,心里就觉得特别温暖。”乡亲们如是说。

在黄久生负责的工地,总能见到残障人士在做着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因胳膊不幸卷入机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李光群,曾试探着给黄久生打去电话,“没想到他特别热情,一下就答应要带我出去,并且说,只要肯干,一定能靠着自己的劳动过上好日子。”这些年,李光群通过学技术当上了安全员,工作认真负责,每个月工资七八千元,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走出大山,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1月17日,黄久生再次当选为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很激动,也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得把我们家乡父老乡亲们的心里话带到两会上,继续为他们办实事啊。”黄久生说。

“通过过去五年的履职,我成长了不少。”记录履职经历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见证着黄久生所说的“成长”。“真是拿出了当年在建筑工地学技术的劲头,一直在向代表团里的老代表们学习、请教。”黄久生严肃地说:“我深知我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千万农民工兄弟,是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我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期待。”

作为来自基层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这些年,黄久生的履职重点关注着乡村振兴,提出的很多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积极回复。“过去,老家日子不好过,我觉得有义务带着大家走出去,一起靠着劳动致富。现在家乡政策越来越好,很多人也挣到钱、学到技术了,是时候把一些农民工兄弟带回去,支持乡村振兴,这样也一定程度解决了他们和家人常年聚少离多的问题。”

“其实这些年已经在开始实践了。”黄久生高兴地历数着已经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兄弟们:余保林回到家乡建起了一个花木基地,专门种植蝴蝶兰等花木,现在已经远销全国多地;高兴中回到家乡后,建起了食品加工厂,生产的大别山麻鸭非常畅销……

这些年,黄久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对此,黄久生说:“不管有多少荣誉,我还是那个晏岗村出来的黄久生,还是那个叫黄久生的农民工,为家乡建设出力、带着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始终是我不变的初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8 23: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就想,乡亲们这么信任我,我一定要让全村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我通过带领村民创办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扶贫基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等,带领拐子杨村于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2020
2023-02-18 15:21:00
无私奉献为乡亲扎根基层守初心
...过丈夫手中的“接力棒”,从那天起,“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在她心中。2015年,她自掏腰包带领村民出去考察,抱团发展养牛项目,现全村存栏黄牛3000余头。近年来,村
2023-07-04 01:56:00
重庆彭水一返乡农民:科技助力发展香椿产业
...(二)如何把小香椿做成大产业,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说说容易,可做起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时间、精力和大量资金的投入。马丹强经过认真思考和反复琢磨后,作出的第
2024-05-31 16:07:00
第一观察 | 春节足迹里的为民情怀
...展生产、就业增收……“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宗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春节考察的不变宗旨,也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这是一条乡村巨变
2024-02-03 05:45:00
...富饶村脱贫户蒋艳红一家,过上了“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飞鹤乳业在黑龙江、吉林两省打造奶粉全产业链,通过“工厂+牧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15万农民增收致富。许健民介
2023-01-07 04:50:00
...现在漫山遍野的中药材基地,和牛庄乡百姓越来越红火的好日子。一颗奉献恒心,彰显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他的恒心,是十九年风雨无阻的坚韧执着和扎根大地的久久为功。为民服务,一时一事易
2025-11-03 18:38:00
...先,他是想通过种植香菇、木耳来发家致富,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1999年4月,周刚兵在自己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也不忘为乡亲做好事实事。当他得知竹青二组村民胡德荣因为不知道市场行
2024-05-30 07:57:00
新风正义扬大爱
...名归”。在此之前,贺新义已诸多荣誉加身,“全国优秀农民工”“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的光环笼罩着他,这也是他积“小善”终成“大
2023-03-16 14:48:00
聚力兴乡村 金融活水来
...卖得俏的农产品正壮大贵州“土特产”版图。与百姓共创好日子补上农业产业发展拼图,也时刻不忘修缮美丽乡村,满足农民美好生活期待。从乌江之畔极目远眺,在巍巍大山间,有一座“悬崖下的
2023-09-23 05:3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7死27伤  燕郊地铁施工项目“3·13”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发布
图片来源:河北省应急管理厅近日,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3·13”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简称“报告”)。经事故调查组调查认定
2025-11-10 16:11:00
鲁网11月10日讯近日,农行临沭青云支行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主动的服务态度,联合警方成功帮助客户找回遗失手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金融服务的温度与担当
2025-11-10 16:23:00
近期,一种通过线下活动引导消费者入群,再以私域直播推销“养生”产品,并采取“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的新型营销模式在我市出现
2025-11-10 16:32:00
威县为公立幼儿园配置绘本阅读机器人
河北新闻网讯(李银鹏、贾丽娟)“阿尔法蛋,我想听《我的情绪小怪兽》!”在威县第七幼儿园的阅读教室,5岁的小朋友张亚狄对着眼前的绘本阅读机器人发出指令
2025-11-10 16:37:00
阜南义工接力认购果农冬桃,还有三千斤冬桃枝头待售
大皖新闻讯 “你要10斤,他要20斤,11月3日一天时间,我们微信群里就有32名义工和爱心居民认购440斤冬桃,1540元
2025-11-10 15:51:00
莒南县第六小学举行“阳光心理,健康人生”主题升旗仪式
鲁网11月10日讯微风拂校园,心灵沐暖阳。为了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培育积极阳光的心态,莒南县第六小学于11月10日举行“阳光心理
2025-11-10 16:23:00
【文化社区|书香岳程】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全民阅读助力文化社区建设再上新阶
鲁网11月10日讯当阅读的灯火在每个角落次第点亮,文化的种子便在邻里间悄然生根。一直以来,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以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为抓手
2025-11-10 15:46:00
台北姑娘袁晴阳:在平潭小渔村,为童心点亮梦想
扫二维码看视频东南网11月9日讯(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刘宇捷)午后,平潭钟门村的“岚台公益学堂”里飘出断断续续的竖琴声。一名戴着圆框眼镜的姑娘坐在矮凳上
2025-11-10 11:19:00
当粤港澳大湾区的活力与全国运动会的激情相拥、碰撞,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盛会开幕式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历史上首次跨越三地承办的全运会
2025-11-10 11:25:00
书香盈满图书角,绿芽茁壮向阳光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魏萱)近日,烟台海阳市郭城镇初级中学充分挖掘校园空间潜力,利用楼梯拐角这一常常被忽视的区域,打造便捷
2025-11-10 11:33:00
古贝春寻脉探秘采风活动举行——德州市部分文化人士走进古贝春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1月6日,以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周成玉、德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王宗刚
2025-11-10 11:33:00
朱全增:捐赠上过天的画作给家乡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谢文明)11月6日,在日照莒县,“天香傲太空 诗画颂莒地”——朱全增作品随实践十九号卫星返回捐赠仪式暨《书法与题画诗》新书首发式举行
2025-11-10 11:3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日,河北石家庄市中山路上一家以“人民咖啡馆”为标识的门店引发关注。该门店以红色为主色调,招牌使用了“人民咖啡馆”字样
2025-11-10 11:37:00
解锁科技趣味!黄陵小学学子“玩”出科创大梦想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陈方宇)“快看!我的火箭模型能站稳啦!”“这张科技小报上的机器人是我画的哦!”近日
2025-11-10 1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