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
石屏县龙武镇:
中药材产业促进群众增收
●通讯员 侯佳玲
本报讯 近日,石屏县龙武镇昌明村委会昌明村民小组白芨育苗基地的40多亩白芨苗迎来丰收,村民忙着翻挖、去土、装袋、称重……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白芨是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干燥的白芨茎块可以入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还可以用于制作化妆品及陶瓷、橡胶用品,市场需求量较大,价格可观。
“在基地挖白芨,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闲时在基地里锄草、施肥,每天也有80元的收入,不用出远门就可以工作,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在白芨育苗基地工作的村民纷纷表示。
近年来,昌明村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巩固发展好蔬菜产业的同时,通过订单化种植、规范化生产、规模化加工和集约化经营,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收入逐步增加。
“得益于昌明村优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今年基地采收了试种的一部分白芨,亩产2600公斤左右,按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亩产值可达4万多元。”基地负责人杨绕福说。
据了解,龙武镇于2018年引进红河全能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落地昌明村,将其作为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加以扶持培育,以每亩600元的土地流转费,动员群众流转土地,目前已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4个。企业雇用当地村民就地务工,获得技术熟练、长期稳定的劳动力,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收入,实现双赢。
围绕“五个一万”产业发展思路,该镇还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市场运作等手段,持续推进万亩药材种植,提升中药材品质,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提高产业综合效益,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白芨、黄精等中药材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药“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06: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