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盘点历史上有两位改变政局的高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9 16:1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历史上有许多有名的高僧,诸如玄奘、鉴真、僧一行等,他们看破红尘、不恋千顷良田,不惜万间华屋,不贪图安逸、不追求奢华,甘于淡泊,遁入空门、一心向佛,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从而成为世人所追崇的得道高僧。然而,在这群高僧当中,有两位高僧,虽有不恋千顷良田,不惜万间华屋,不贪图安逸、不追求奢华之心,但为人却不甘于淡泊、选择积极入世,发挥才能,改变时局与政局,成为异类有名的得道高僧,同受万人敬仰。那么这两位得道高僧是何许人也?且听分析道来:

盘点历史上有两位改变政局的高僧

姚广孝人物影视形象(图)

这两位得道高僧非是别人,乃元朝的刘秉忠(子聪和尚)、明朝的姚广孝(道衍和尚),一位是元初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被人称之为元帝国的设计师,左右着元朝的政局发展方向;一位是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策划了一场“靖难之役”,完成了一场不可逆转的时局,改变了皇权,一手把朱棣推上了历史舞台,将看似固若金汤皇权在手的朱允炆赶下了皇位,彻底颠覆了时局、政局!

盘点历史上有两位改变政局的高僧

刘秉忠人物影视形象(图)

刘秉忠,原名为刘侃,法号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乃大蒙古国至元朝初期的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十七岁当上了邢台节度府令史,因官位不尽人意,自感有辱先祖(刘家历代为官),故而弃官隐居,后拜虚照禅师为师。刘秉忠博学多才、无书不读,无数不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律历、占卜无不精通,天下事了如指掌。后来,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即位前,其对于刘秉忠的才识早有耳闻,亦有相交,故而将刘秉忠留于身边供职。元世祖对于刘秉忠的才华非常之佩服,十分的信任刘秉忠,对其可谓宠爱有加。

盘点历史上有两位改变政局的高僧

刘秉忠人物影视形象(图)

当然,刘秉忠也没有辜负元世祖对其信任与厚爱,积极帮助元世祖治理江山,巩固元朝社稷。元世祖两次南征,伐宋、征大理,刘秉忠出谋划策,并且力劝元世祖勿要滥杀无辜,刘秉忠之行拯救、全活了不可胜计百姓的性命。元世祖即位,刘秉忠又献言献策,积极参与元朝的政治制度完善任务,他对元朝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元大都的规划与设计便是出于其手,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乃刘秉忠之功也,故而刘秉忠被后人誉为元帝国的设计师。

盘点历史上有两位改变政局的高僧

姚广孝人物影视形象(图)

姚广孝,原名天僖,法号道衍,号独庵老人、逃虚子。乃大明朝著名的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姚广孝早年便出家为僧,博览群书,精通三教之学,熟知兵法,善于谋略。姚广孝之才早年被朱元璋所赏识,录其为官,但姚广孝推辞不就。后来结识燕王朱棣,为朱棣赏识,入燕王府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得到姚广孝的辅助,朱棣如虎添翼,在姚广孝的出谋划策之下,朱棣仅以区区一方之兵对抗全国之兵而取得政权,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也侧面看出了姚广孝的才能是多么的强大。在笔者悔昔看来,相较于刘伯温之能,姚广孝过之而无不及(试想,要从一个政权稳定,大一统的时局打下江山远比一个政权分裂,狼烟四起的时局打下江山要难得多得多)。姚广孝,也被誉为黑衣宰相,闻名古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1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姚广孝:朱棣的谋士与颠覆明朝的神秘人物
...秉忠是谁呢?他从小信奉佛教,拜天宁寺虚照禅师为师,元世祖忽必烈称帝后,他曾以布衣身份参预军政要务,被称为“聪书记”。后来在大臣建议下,元世祖诏令刘秉忠还俗,封他为光禄大夫、太
2023-11-16 15:44:00
燕王朱棣因何发动“靖难之役”
...,形如病虎,性命嗜杀,刘秉忠流也!”刘秉忠可是辅佐元世祖忽必烈的大功臣,也曾经做过和尚。袁珙拿刘秉忠比姚广孝比,可见姚广孝的不寻常。马皇后去世后,明太祖朱元璋为皇子们选拔高僧
2024-06-12 19:23:00
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谋士,推翻了一个政权,又参与重建了一个政权
...从海云师应召北上,留侍潜邸,凡征伐谋议,均有参与。元世祖至元初,翰林王鹗请改正其衣冠,诏从。遂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至元十一年薨,年五十九。)道衍作为一名和尚,不学佛法却拜道
2023-02-18 16:48:00
中国历史上这四位和尚与众不同,其中一位还成了千古圣君
...晚上回寺庙念经,被时人所奇。第四位:刘秉忠刘秉忠是元世祖身边的宠臣,也是元初非常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刘秉忠出身显赫,家族世代为辽朝的高官贵族,辽朝灭亡之后,又在金朝继续
2023-07-06 09:52:00
朱元璋乱点鸳鸯谱犯了两个错误:朱标当皇帝,朱棣也可能起兵夺位
...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刘秉忠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得力助手,帮助忽必烈夺得帝位后受封推诚协谋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常山王。姚广孝因貌似刘秉忠
2024-11-15 11:04:00
明知姚广孝是个高僧朱棣还送他一群美貌宫女,22年后发现真高明
如果谈及朱棣登上皇位的首功之臣,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谁的名字。实际上,姚广孝被朱棣亲自承认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姚广孝在整个过程中对朱棣的帮助可谓不可或缺。朱棣登基后,理论上应
2024-08-14 14:02:00
朱棣将一群宫女赠予高僧姚广孝,他却到寺庙去睡22年后知其高明
提到朱棣登基的首要功臣,大家的脑海中常常会浮现谁的名字。姚广孝正是朱棣亲自认可的靖难之役中首要的功臣,可以说,在这条道路上,姚广孝对朱棣的支持不可或缺。朱棣登基后,理应进行功勋的
2024-11-02 09:54:00
为什么忽必烈对吐蕃高僧八思巴十分信任?
...很多人可能就了解的不多了。很多元朝历史爱好者发现,元世祖忽必烈对吐蕃高僧八思巴十分信任。那么,为什么忽必烈如此信赖八思巴?事情还得从南宋后期说起。1、初见八思巴南宋宝佑元年,
2023-01-28 18:10:00
大明第一谋士姚广孝,究竟做了什么,成为明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官
...偏高层僧人严格要求,稍有怠慢就责罚他。这和他想象的高僧生活差得甚远,让他几欲崩溃。然而姚广孝很快调整了心态。他明白,就像谋略成事需要从细枝末节做起,自己也必须从基层修行积累才
2024-08-11 11: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