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提到朱棣登基的首要功臣,大家的脑海中常常会浮现谁的名字。姚广孝正是朱棣亲自认可的靖难之役中首要的功臣,可以说,在这条道路上,姚广孝对朱棣的支持不可或缺。
朱棣登基后,理应进行功勋的赏赐。然而,面对朱棣的奖励,姚广孝却选择拒绝。为了躲避朱棣赐予的宫女,姚广孝甚至躲到寺庙去过夜。直到二十多年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姚广孝的这一举动实在明智。
一、论功行赏
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朱棣与他最为相似。朱元璋被认为是历史上颇具手腕且冷酷的君王,当年因其嫉妒,死于非命的功臣不计其数。即便立下赫赫战功的徐达,若不是早逝,也未必能幸免于朱元璋的清算。
众所周知,太子朱标性格温和,对待臣子的方式也较少冷酷,因此与朱元璋的个性差异明显。唯有朱棣,尽管在早期他的性格并未显露,但他在登基后的种种举动显示出朱棣与朱元璋有许多相似之处。
当年,建文帝的旧臣中,有多少被朱棣处决,当然还有一些对朱棣反感,干预他上位的人。这些人中又谁能有好的结局呢?
伴君如伴虎,姚广孝作为一直跟随朱棣目睹其登基的重臣,虽然是最大的功臣,但也让朱棣倍感忌惮。在朱棣登基后,开始论功行赏,对姚广孝更是不吝啬,直接将太子少师的职位授予了他。
尽管这个职位可能没有太多实权,但姚广孝在朝中的地位却异常显赫,可以说他已经稳坐了那位极高人臣的宝座。
即使退一步说姚广孝是否配得上这个职位,答案依然是肯定的。然而,虽然朱棣认为他合适,但姚广孝自己却并不这样看。作为最了解朱棣的人之一,姚广孝深知朱棣对他并不完全放心。
不久之后,朱棣便开始对姚广孝进行试探。首先,他让姚广孝剃发还俗。如果不再是和尚,姚广孝未来的成就将会更为显著,毕竟和尚的身份确实是一种限制。
姚广孝自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朱棣。随后,朱棣又开始利用一些外在诱惑来试探姚广孝,最初给予他豪宅和金银珠宝。很少有人能够抵挡这些财富的吸引,毕竟在世上,金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姚广孝将朱棣赏赐的银子全部分给了邻里,朱棣见此无效,挥手给予姚广孝许多年轻的宫女。人性如此,几乎每个人都无法抵挡这一诱惑。面对这次的诱惑,姚广孝更加果断,直接离开了自己的住宅,前往寺庙居住。
每天只有在上朝时才能见到姚广孝,朱棣得知此事后不禁大笑,对姚广孝的疑虑也减轻了许多。可以说,追求名利的人往往充满欲望,但姚广孝身上却毫无欲望可言。
他仿佛是一个已无凡心的僧侣,这样的人让朱棣倍感安心。因为他不仅自己不会被权力和名利所诱惑,也不会因他人提供的利益而迷失方向。
前朝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蓝玉、胡惟庸,还有年逾古稀被杀的李善长,都是鲜活的警示。这难道不也是姚广孝的睿智体现吗?
尽管朱棣再如何重视,姚广孝始终不愿越过雷池一步,因此他与朱棣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君臣之谊。毕竟他是对朱棣帮助颇多的功臣,因此朱棣对他的尊重始终如一,多年来仍然以尊称称呼姚广孝。
在朱棣这样的皇帝身上,这种关系可谓空前绝后。两人能够维持后来的良好关系,实则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历史上不少因立下赫赫战功而遭遇悲惨结局的功臣屡见不鲜。
二、作用巨大
在朱棣靖难的事件中,姚广孝发挥了推动作用。儒家思想在当时深植人心,忠君爱国已深入每个人的骨髓。尽管朱棣的野心显而易见,但他同样需要支持,这条道路并不平坦。
稍有差池便可能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因此对朱棣而言,一旦开弓就无力回头。在最初阶段,朱棣确实存有犹豫,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姚广孝给予了他坚定的支持。
“王不出头谁是主”这一句深深震撼了朱棣,从此他将姚广孝视为自己的谋士甚至心腹。众所周知,古人十分信仰命运,坚信天命。然而,姚广孝恰好精通一些道术,通过占卜和祥瑞等方式,使朱棣坚定了必胜的信念。
即使在今天,仍无法证实姚广孝所说的那些神秘事物是否真实存在,但可以肯定的是,朱棣对他的言辞深信不疑。
他的僧人身份不仅使朱棣对他的神秘言论深信不疑,也让朱棣手下的士兵对其佩服不已。朱棣本身志向远大,但单靠自己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姚广孝的鼓舞使得大家都相信朱棣是正统之皇,是天命所归,他们的行动不过是民心所向,并非叛逆之举。
尽管姚广孝只是个僧人,但在军事部署方面,他并不逊色于战场上的统帅,并非一位无能的书生。在朱棣带兵出征时,恰恰是姚广孝与世子朱高炽共同坚守北平。三、得以善终
前文提到,朱棣与朱元璋一样,性格多疑,但姚广孝却是个特例。朱棣委托姚广孝教授自己的儿子朱高炽。在朱棣的一生中,多次出征,每当他离开京城时,都会让姚广孝辅佐朱高炽监国。
将监国的重要职责完全交给姚广孝,足以表明朱棣对他的深厚信任。随着朱高炽政治能力的逐渐提高,他也开始能够独立应对事务。此时,朱棣又委托姚广孝去指导他的“好圣孙”朱瞻基。
姚广孝辅佐了大明三位皇帝,因此无论是朱高炽还是朱瞻基对他都非常尊敬。在明成祖十六年,这位黑衣宰相的生命也走到了终点。在姚广孝重病期间,朱棣多次前去探望他。
姚广孝去世,朱棣感到非常悲痛,为此辞朝两天,并将他追封为“荣国公”,连姚广孝的碑铭都是朱棣亲自书写的。朱棣还特意让他的养子破例入朝任官。在朱棣去世后,二十二年后朱高炽即位,对姚广孝更是敬重,两人在靖难之际就已建立了深厚的辅佐关系。
朱高炽一直是一位仁德的皇帝,更何况是对自己的老师。朱高炽下令让姚广孝享有太庙待遇,而姚广孝也是大明首位以文臣身份享受太庙待遇的人,与徐达等人并列。
即使在今天,对姚广孝的评价也存在不同意见,赞美者称赞他将“仁宣之治”与他联系起来,而反对者则指出他推动了“靖难之役”,使百姓再次面对战争。在审视历史人物时,我们应采取辩证的态度,关注他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2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