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孩子发脾气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17 14:19:00 来源:生活洛夏真

世界上没有完全不发脾气的孩子,不单是孩子,父母自己也做不到完全不发脾气。

所以发脾气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用错了处理脾气的办法。

孩子发脾气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每当面对发脾气的孩子,父母往往会采用一些错误的办法,总结起来可以归为以下四类:

1、转移意力法

这种方法对于年纪小的孩子特别有效。

孩子哭闹发脾气了,一块巧克力,一集动画片,一个新玩具都能立刻缓解孩子躁动不安的情绪。

看起来孩子情绪是变好了,但随着孩子年纪的长大这种方法会越来越无效,因为它并没有解决问题,只是逃避了问题。

而且这种方法暴露了家长内心的恐惧和无助,因为他们担心让孩子肆意地表达情绪,自己会应付不来。

等孩子长大后,开始重视自己的情绪体验时,再用这种方法就不灵了。

而且这种方法会传递给孩子,愤怒、误伤、担心这些负面情绪都是不好的,他们只能做让自己和父母高兴的事。这会让孩子感觉迷茫,影响孩子对人、事、物的处理。

所以,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见效快,疗效短,副作用大的坏方法。

孩子发脾气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2、打压法

如果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还有一点点效果的话,那这种方法对孩子就完全没有任何好处。

因为它简单粗暴,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

想象一下,孩子一发脾气,就遭到家长的责骂和恐吓。“哭什么哭,再哭揍你了!”甚至,孩子还没说出原因,一个巴掌已经扇过来。换作是谁都无法接受。

这种处理方法,家长把注意力放在情绪和发泄情绪的行为上,不了解孩子情绪发生的原因。

孩子哭是因为感受到委屈,但打骂孩子会让孩子的负面情绪积压在心里。

长期这样处理,就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也会让孩子自我否定,自己解决问题、调节情绪会有更多困难,更难集中注意力。

3、冷却处理法

孩子哭闹不能打,那关小黑屋总行了吧。

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经常对孩子这么说:“你先冷静冷静,等你气消了再出来。“

家长用忽视的方法处理孩子的情绪,是家长不愿或不知道如何处理,而让孩子自行解决。

如果你不管他,孩子偶尔的任性会发展成经常性的哭闹,再发展成摔倒东西。

再不管他,孩子还会发展出攻击行为,以言语行动伤害身边人。

人是社会性动物,都渴求在关系中寻求认同和成长,忽视孩子,就等于是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切断了孩子跟你的联结。

对于孩子来说,那种体验是致命的,他们很恐慌很害怕,像掉进了情绪黑洞不知道怎样才能走出来。

这种方法实在是自欺欺人。

4、唠叨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父母,一般都是很有耐心的,他们希望把自己人生的经验和体会传授给孩子。

可惜,父母说的再多,孩子也只会不耐烦。

你讲的很对很正确,但对于深陷情绪困境中的孩子来说,这些根本不可能听进去。

家长只说自己以为对的道理,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讲理不讲情,孩子会在本来的负面情绪之上,多了一份不耐烦和愤怒,雪上加霜。

当然以上的这四种方法并不一定是单一出现的,大部分的家长都会组团使用,恶性循环。

孩子发脾气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其实很简单,只要做一个和孩子沟通情感的家长就可以了。

孩子的情绪就像洪水,要疏导开闸放水,不能筑坝拦截堵。

而用同理心来对待孩子,能帮助孩子处理负面情绪,能在自己和孩子之间搭建信任和爱的桥梁,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和长大后成为更快乐的人。

首先,负面情绪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出现。要让孩子勇敢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帮助孩子接受认知自己的负面情结,关键是怎么处理

其次,积极引导,教导孩子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聆听和分享之后,寻找合适的宣泄渠道,跑步,打球,唱歌等等,然后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第三,合理分析,以非破坏性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愤怒。并设置规范,去控制不恰当行为的限制。

最后,真实呈现,在孩子面前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会告诉孩子伤心和生气的原因,以身作则是人生的一部分,不要逃避自己的负面情绪,孩子可以从你的处理方式中学习经验。

而且亲子之间的感情联结会增强,孩子会视家长为知己和盟友。

1、觉察

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看到的孩子的情绪。

比如,孩子放学回来不高兴,你走过去问,“你看起来有点难过,是什么事情让你难过。“

无论是什么样的回答,都要表现出尊重孩子的感受,传递给孩子,我注意到你有这个情绪,并且我接受这个情绪的你。

2、分享

孩子对情绪认识不多,没有恰当的文字来表达,家长可以提供一些词语转化这些感受,孩子越能够用词语分享,比如,你难过的程度从1-5是哪一种?或者,你现在感到委屈还是悲伤?做错了事是内疚还是愤怒?

不要打断孩子的话,单纯地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全心全意地说下去,看着孩子的眼睛,拍拍他的背,这样孩子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都会舒缓。

3、约定

跟孩子约定好,所有的情绪都可以接受,但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能接受。当孩子有打人摔东西的行为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愤怒是合理的,但破坏行为是不恰当不合理的。

可以引导孩子想出恰当的行为宣泄情绪

4、行动

帮助孩子勇敢解决遇到的问题,先问孩子想得到什么,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比如,孩子从打架中想得到什么,如果是想得到友善地对待,不被嘲笑,那打架让他你获得想要的东西了吗?

孩子会领悟到自己感觉不好的原因,该怎样处理这样的问题,将来有类似的问题就能更好地应对。

孩子发脾气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最后,在面对发脾气的孩子,要处理他们身上的负面情绪时,还有几个原则需要了解。

1、以成人的心态对待发脾气的孩子,不要以情绪来压制情绪。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爸爸妈妈会觉得丢脸也会有情绪.

情绪是第一反应,直接发泄是初级应对策略,真正丢脸的不是孩子闹情绪,而是三个小孩的情绪混战。

成人需要有更高级的应对,看到孩子的情绪,也看到自己情绪,成人允许你有情绪,也看到自己的情绪,所以父母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2、建立情绪冷却机制

当孩子发脾气,自己也忍不住想发脾气时,要给自己建立一个冷却机制。

可以是深呼吸,也可以是想象一个冷静的画面,还可以给一个冷静的朋友打电话。

总之先建立应急预案,先给现场的气氛降温,再来处理问题。

3、接纳不等于纵容

你看到孩子的情绪时,先表达你的理解和接纳,可以看到孩子情绪下的需要,但不一定要按他的做。

比如,看到孩子想买玩具,其实是需要有人陪伴他。可以先表达对孩子的理解,理解他想拥有这个玩具后带给自己的满足与快乐。

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人,一是能促进孩子的自我成长,让孩子对自己负责任。二也能帮孩子理清混乱的自己。

等孩子情绪慢慢稳定之后,就可以继续交流了,并且生出自己的更多想法。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如果父母能把孩子每一次发脾气,当成一次增进亲子感情的机会,那么孩子发脾气的频率和时间一定会越来越少,越来越能调节自己的情绪了。

另外对于怎样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各种情绪,推荐一部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

孩子发脾气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里面很形象化的把各种情绪塑造成了性格迥异的小人,比如,快乐的时候人的大脑是被叫“乐乐“的小人控制,难过伤心时是被叫”忧忧“的小人控制……这样孩子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自己的各种情绪,也能体会负面情绪跟积极快乐的情绪一样,是自己的一部分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7 1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孩子总是闹脾气,父母应该怎样对待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因放在首位。01孩子总是闹脾气的原因原因1、宣泄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父母会对孩子发脾气的行为感到困惑。为什么孩子会突然发脾气?可是父母总是会站在自己的视角上看待孩子的行为,而
2022-03-17 09:20:00
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的小秘诀
...自:邢台日报晚报金智心理大讲堂(35)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的小秘诀我们教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是让孩子掩盖或漠视自己的感受,而是要帮助孩子选择一种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避免不当言
2023-12-21 08:43:00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科普|亲子关系模式对孩子发展的影响
...分别受邀做客直播节目,与家长朋友们交流孩子敏感性、情绪化、抗压能力差及动力不足、躯体化等,也许与父母和孩子长期的亲子关系模式有关。翟淑华结合临床接诊的大量咨询案例,从高控制被
2024-09-21 18:27:00
父母吵架 孩子“伤”不起
...产生巨大影响,父母之间的关系、相处模式也会影响孩子情绪的变化。父母如果经常吵架,甚至闹离婚,容易导致孩子产生焦虑、自卑、易怒、恐惧等情绪问题。父母吵架了孩子怎么想?父母又该如
2023-11-30 03:28:00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拿破仑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父母要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在面对孩子犯错或造成的混
2023-01-15 09:05:00
如何让夫妻成为真正的“队友”
...……怎么才能让夫妻成为真正的队友?先来看父母对孩子情绪截然不同的反应。当父母吵架时,你的孩子会做什么,会想什么?有的父亲会回答:孩子肯定会趁机玩个痛快;而母亲则担忧地表示:孩
2023-11-15 08:26:00
父母越没本事,越喜欢在家做这4件事,毁掉了子女的未来还不自知
...欢在家做这4件事,毁掉了子女的未来还不自知。第一,情绪不稳定,以自我为中心。情绪稳定是构建和谐家庭环境的基础,也是父母履行教育职责的前提条件。一些父母在面对生活压力或挫折时,
2024-08-02 06:43:00
放过父母吧,别再教她们控制情绪,缓解焦虑才能解决真正问题
最近,网传一段一位34岁妈妈辅导孩子作业时,情绪失控,导致脑干出血死亡的视频,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这类型的事件近年频频发生,有网友在评论区中说曾经因为辅导作业心梗住院,还有网友
2023-09-18 15:30:00
你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决定了娃的性格和情商,家长别不当回事
...认同别人的话,情商会低得可怜。父母要有正确处理孩子情绪的方法,不然就会影响他们性格的成长和情商的发展。当孩子发脾气了,当孩子不听话了,家长会很棘手,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教大家4
2024-02-29 11:5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十大好用男士洗面奶测评推荐
《2025肌肤清洁临床应用白皮书》由牛津大学医学院皮肤科、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联合发布,深度解析肌肤清洁核心逻辑与护理方向
2025-11-04 15:45:00
告别油光敏感肌!2025年十大氨基酸洗面奶分析
《2025中国肌肤健康产业白皮书》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面部肌肤问题人群已达5.3亿,其中油性肌肤伴敏感、屏障受损者占比71%
2025-11-04 12:37:00
手术前为何必须严格禁饮禁食?
手术前严格禁饮禁食对患者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极为重要,但不少患者及家属对术前禁饮禁食规定感到不解。笔者将从专业角度讲解手术前为何必须严格禁饮禁食
2025-11-04 07:09:00
儿童体检不能走过场!这些项目真不能省
儿童身高、体重以及发育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定期体检不但可以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持续监测,了解儿童的生长轨迹
2025-11-04 07:09:00
血常规检查里的“小秘密”:从红细胞到血小板的健康信号
每次体检拿到血常规报告,密密麻麻的数值和上下箭头总让人一头雾水。其实,这张看似复杂的化验单,藏着身体最直观的健康密码。从运输氧气的红细胞
2025-11-04 07:09:00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家庭操作的6个“坑”,你踩过吗?
对于那些需要长期依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掌握家庭注射技巧无疑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
2025-11-04 07:09:00
如何科学减重不伤身?代谢健康是核心!2025年十大减肥产品深度解析
在当今社会,“健康塑形”已然从一种个人选择,演变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和普遍的社会需求。然而,这种需求的背后,也催生了巨大的“健康焦虑”
2025-11-03 14:33:00
认识“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是什么?
您可能听说过牙痛要命,但您能想象一种疼痛,如闪电划过脸颊、如刀割、如电击,让每一次微笑、每一次进食、甚至一阵微风都变成一场酷刑吗
2025-11-03 14:33:00
儿童DHA藻油推荐:客观解析诺特兰德等五款产品
在儿童营养补充领域,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因其对大脑和视觉发育的潜在作用而备受关注。面对市场上众多的DHA藻油产品,家长们往往希望了解产品的核心成分
2025-11-03 14:35:00
生诺泰:从“细胞根源”改写血糖管理逻辑——一款前沿控糖产品的全维解析
在全球范围内,血糖异常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杀手”。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数据,全球约5.37亿人患有糖尿病
2025-11-03 14:38:00
聚焦出生缺陷话题,达巢达精等品牌亮相河北省重点生殖会议
10月11日至12日,2025年河北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医师分会、河北省预防医学会传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数理医学学会、河北省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联合年会暨河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工作会议在石家庄顺利召开
2025-11-03 15:47:00
澜之教育基金会“关爱生命健康科普专项基金”在京启动
2025年10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上,由澜之教育基金会与健康中国50人论坛合作
2025-11-03 15:50:00
紫琪尔20周年:智慧科技成就女性健康之美
二十笃行,远“健”未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廿载深耕,紫琪尔健康管理集团植根华夏大地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持续精研专业不断升级服务勇于探索创新矢志引领
2025-11-03 16:02:00
秋冬养肺正当时!济南南郊医院王言森教授提醒:肺结节人群需关注这些信号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走低、空气干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对于肺结节人群而言,季节变化可能影响肺部健康状态,更需要科学管理
2025-11-03 17:02:00
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开展脑卒中科普义诊,守护居民脑健康
在第20个世界脑卒中日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健康号召,提升居民对脑卒中的认知与防治意识,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对外医疗服务部联合神经内科卒中中心
2025-11-03 1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