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国中的曹操和刘备谁是汉谁是贼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5 20:45: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话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这话是诸葛亮借刘备之口说出来的,这话的意思是说:汉朝与贼不能并存,有我无你,帝王的事业不能偏安一隅。

言外之意就是汉朝与贼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只能活下来一个,想要维护帝王事业,而不是待在偏僻的地方苟且享乐,而是应该打回中原,在华夏的最中心位置建立政权。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汉,谁是贼?

三国中的曹操和刘备谁是汉谁是贼

刘备

刘备认为曹操是贼,认为曹魏篡夺了汉朝江山,扣押了汉朝皇帝,原因很简单,因为曹魏不姓刘,而姓曹,自刘邦白马盟誓以来,汉朝皇帝都是姓刘的,哪怕中间出了一个王莽,也很快被刘秀取代,所以刘备认为曹操是贼。

刘备的政治口号也是兴复汉室,刘备出身汉室后裔,一直以汉室宗亲自居,同时一生的追求就是为了重建汉朝,虽然最终刘备称帝,但那是在曹丕篡位之后,为了继续汉朝的法统,刘备才称帝了,刘备建立的国号仍然是“汉”,并且在刘备建立汉政权同时供奉了两汉时期所有的皇帝,延续了汉朝的香火,从理论上讲,刘备就是“兴汉”。

三国中的曹操和刘备谁是汉谁是贼

曹操

曹操认为刘备是贼,因为曹操打着大汉正宗皇帝汉献帝的旗号,统一了整个中国北方,除了西南刘备建立的汉政权,以及东南孙权建立的吴政权之外,整个天下尽归曹魏政权,从理论上说,曹魏政权继承了东汉政权的大部分国土面积、人口、影响力,并且曹丕的皇帝位是大汉末代皇帝汉献帝正儿八经禅让的,这在理论上说,就是合法合理的,比刘备擅自称帝要合法。

并且当时以及后世的朝代,都是以曹魏为正统的,这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也能看出来,比如《三国志》,记载曹魏的最高领导人的传记来称“纪”,比如曹操的传记叫《武帝纪》,而刘备的传记叫《先主传》,孙权的传记叫《吴主传》,看过史书的人都知道,纪才是皇帝的传记说法,因此在理论上曹操所建立的曹魏政权是正统。

三国中的曹操和刘备谁是汉谁是贼

孙权

谁是汉,谁是贼这个问题,站在不同的立志来看待,得出的答案也不一样,站在刘备的立志,当然认为曹操是贼,站在曹操的立志则认为刘备是贼,而站在孙权的立场上看,谁是汉贼无所谓,只要我的吴政权延续下去就行,所以这个问题,是根本无法回答的。

但是,如果以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那么答案是:全都是贼,包括刘备、曹操、孙权三个政权都是贼。

三国中的曹操和刘备谁是汉谁是贼

汉献帝刘协

汉献帝刘协这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做傀儡时间最长的皇帝,从他一出生,汉献帝就是傀儡了,他的命运一直在别人手中,从来不在自己手中,9岁时被奸贼董卓立为皇帝,并被董卓控制,如果当时9岁的刘协懂事的话,他一定会认为董卓就是贼。

后来,刘协又被王允控制,被李傕与郭汜控制,最终被曹操控制,在刘协心目中,曹操就是汉贼,所以才有了衣带诏刘协的反抗,但刘协无力摆脱曹操,为了活命,只能苟延残喘,但内心深处,刘协无时无刻不想着杀了曹操,所以从刘协的角度看,曹操就是最大的贼。

而刘备与孙权呢?刘备虽然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但做的却是自己的买卖,从来没有管过汉献帝的死活,即使是衣带诏事件,刘备起初也并不想参与,后来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让刘备感到曹操在怀疑他,刘备才参与了衣带诏,到最后刘备称帝,刘备一天也没有想过救出汉献帝,所以汉献帝也认为刘备是贼,打着兴复的旗号,却干着谋取私利的事。

三国中的曹操和刘备谁是汉谁是贼

曹操、刘备、孙权

至于孙权,在汉献帝的眼中无异是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根本不会管汉朝皇帝的死活,整个天下,又有谁会为了汉朝而努力救援呢?没有人,所以汉献帝也认为孙权是贼。

如果站在历史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那么答案是:刘备、曹操、孙权都不是贼。

东汉政权发展到了汉献帝时期,东汉存在的根基已经毁灭,而且根本没有能救活的可能,这就像一个患了绝症的人一样,什么时候死只是时间长短问题,东汉的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因素,并不因为哪个人而灭亡,灭亡的规律是一个朝代已经走到了末路。

三国中的曹操和刘备谁是汉谁是贼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既然是东汉已经要灭亡了,那么作为在乱世中崛起的刘备、曹操、孙权三方势力,都是凭借各自的能力与实力崛起的,他们的崛起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曹操不能在赤壁之战中击败孙权与刘备的联军,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存在,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已经发生了,是不可能会改变的,只能顺应时代的潮流而发展。

作为三国鼎立的三方势力,刘备、曹操、孙权都不是贼,而都是英雄,都是在乱世中崛起的英雄,他们都在历史的尘埃中留下了自己的影响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6 0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备称帝真的是想光复汉室吗?
...叔”身份的疑问《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专门讲述了刘备与汉献帝的关系:“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由此,“刘皇叔”这个标签便贴在了刘备身上,而刘备也以汉室宗亲的身份,担当起复兴
2023-06-25 11:51:00
曹丕为什么要给孙权封王呢
...元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先是继承了魏王,继而让汉献帝禅位,正式结束了汉王朝。按理说,这天下都应该是他曹家的了,无论是蜀汉国的刘备还是东吴的孙权,都应该是成为了“乱
2023-01-05 14:49:00
三国时期,刘备为何没有追封先祖为皇帝
曹丕在公元220年逼迫汉献帝刘协退位后,以帝王之子的身份开始了他七年的执政生涯,在四百年多的汉朝统治结束时,他建立了魏国并将自己的父亲曹操追尊为大魏太祖武皇帝。无独有偶,孙权在黄
2023-09-13 19:56:00
三国时期:皇位争夺与百姓忧虑
...动荡,董卓死后,曹操接受了荀彧、程昱的建议,决定将汉献帝接入许昌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将15岁的汉献帝囚禁在许昌的寝宫中。这时候的汉献帝基本上是只要是曹操提出的结论都会允许。有了
2023-09-27 14:46:00
汉末三国称帝大戏:曹丕、刘备与孙权的权力角逐
...的是曹魏。曹丕终于难掩激动篡夺了大汉天下,赶走妹夫汉献帝,自己取而代之。从曹丕的一系列操作看,他很聪明,他把夺皇位的举动,和上古时期的尧舜的禅让,成功的挂上钩,有尧舜的背书,
2024-03-20 05:13:00
曹丕为什么没有将汉献帝送往益州呢
...操病逝,儿子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后,便是急匆匆的逼迫汉献帝禅位,是代汉称帝,建立曹魏政权,成为三国中最先称帝的一方。被迫禅位的汉献帝,则是被封为山阳公,在14年以后去世。说到这
2024-01-11 17:28:00
刘备作为大汉倒数第二位皇帝,为何不被承认?
说起汉朝的皇帝,人们往往认为大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汉献帝刘协,而不是蜀后主刘禅,但刘备在登基时依然采取国号为“汉”,因此蜀国也被称为“季汉”,但刘备却自称为汉朝的延续,但很多人却不
2023-01-30 18:04:00
三国时期,史家只称曹魏和孙吴,为何不称“刘蜀”?
...历史上三国时期西南方的一个政权。220年,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表面接受禅让,实则逼迫献帝退位)而称帝,改国号为“魏”,东汉正式灭亡。221年,汉中王刘备于成都以汉朝宗
2023-02-20 19:30:00
为什么统治基础最稳固的孙权,偏偏是三国中称帝最晚的那个
...偏却是最晚称帝的那一个。曹丕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逼汉献帝退位,建立曹魏。第二年(221年),已经称汉中王的刘备在成都称帝,继承汉室基业。而孙权,直到了黄龙元年(229)
2023-06-11 09: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