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上海已汇总近6000人的职业打假异常名录,将探索联合规制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1 15:21:00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已汇总近6000人的职业打假异常名录,将探索联合规制

职业打假人群体越来越受公众关注。上海市长宁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黄挽澜提交提案,建议制定消费异常名录,限制这一群体的诉讼和行政复议权,推动公益诉讼等。

近日,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管局答复这一提案时透露,上海已汇总了近6000人的职业打假异常名录,并探索将职业类投诉排除出“生活消费需要”范畴。长宁区市场监管局也已起草《关于依法处置市场监管领域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实施意见》,探索建立并健全从制度供给、行政执法、行刑衔接、司法保障、信用管理等方面对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进行联合规制的工作体系。

政协委员建议:限制相对人的诉讼和复议权

长宁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黄挽澜提交关于《对牟利性职业打假行为实现有效规制,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提案。建议:

1.鼓励电商平台自主打假,强化溯源治理。引导平台进一步加强对入驻商家各类资质与许可的审查,从源头减少假冒伪劣商品的产生。鼓励平台加强与品牌商、消协以及执法部门的合作与联动。

2.推动行政部门创新手段,净化市场环境。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系统化收集相关消费类投诉举报、复议诉讼信息与调解记录,制定消费异常名录。持续落实轻微违法审慎监管原则。构建免于处罚清单的动态调整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应对职业打假人的索赔要求。

3.强化司法部门协同配合,优化救济渠道。完善办案指引,对于市场监管部门已列入消费异常名录的对象,司法部门可通过完善办案指引对相对人的诉讼或复议权利予以必要限制。推动公益诉讼,对于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应进一步明确与细化,确保具有可操作性。

职业打假群体“三板斧”:投诉举报、行政复议、骚扰施压

长宁区市场监管局透露,近年来,“以打假为名、行牟利之实”的职业打假群体不断壮大,并呈现团伙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式化的特征和趋势,其活跃场所也逐步从线下向大型电商平台等线上市场转移,特别是“全国12315平台”上线后,职业打假群体有了更为便捷的反映渠道,投诉举报量持续上升。

职业打假群体充分利用惩罚性赔偿规则,专门购买涉嫌违法(或者瑕疵)的商品,并通过直接向商家索赔或者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等途径,要求三倍(一般商品)或者十倍(食品)赔偿。如果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理结果不能令其满意,职业打假人便通过反复的投诉举报、信息公开、复议诉讼、纪检监察、信访等方式,向市场监管部门骚扰施压。

2023年,长宁区市场监管局共收到各平台热线投诉举报83.7万余件,根据投诉举报内容分析(就同类问题多次提出投诉举报),职业打假群体投诉举报约占8%。同期长宁区人民政府共收到各类行政复议申请1372件,依法受理590件,其中涉市场监管领域的行政复议案件232件,占比39.3%,受理量排名第二位。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审结长宁区各行政机关行政诉讼案件118件(含上年存案),其中长宁区市场监管局31件,占比26.3%,审结量同样排名第二位。

涉市场监管领域的复议诉讼案件,大多集中在网络消费领域,第一大案由为投诉举报,主要表现为申请人对市场监管局作出的举报不予立案或投诉终止调解不服。申请人为高度疑似牟利性职业打假人的案件占比接近70%。此类案件往往举报内容复杂、争议化解难度较大,95%以上纠缠于商品宣传用语、标识标签等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处理稍有不慎即容易造成风险隐患。

牟利性职业打假行为不仅严重困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影响营商环境,且投诉举报、信息公开、复议诉讼、纪检监察、信访等权利被滥用,大量挤占有限的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在食品、广告等领域,甚至出现“造假”式的索赔和举报行为,已涉嫌构成违法犯罪。牟利性职业打假行为已成为破坏良好营商环境、市场环境、消费环境和社会诚信的因素之一,亟需各部门联动予以规制。

上海汇总了近6000人的职业打假异常名录

长宁区市场监管局答复这一提案,并详细阐述该局的系统思考和措施。

首先,职能部门将深化协作联动,推进职业打假异常名录的跨部门共享和应用。

一是更新完善投诉举报异常名录。根据2022年7月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第六十六条第二款关于“市、区相关部门制定投诉举报异常名录,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依法规范牟利性职业索赔、职业举报行为”的规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各区市场监管局,综合考虑投诉举报人购买商品数量、“即买即退”情况、投诉举报数量、索赔金额、复议诉讼数量等因素,甄别、汇总了近6000人的职业打假异常名录,并明晰了这些职业打假群体聚焦的商品/服务类别和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各区市场监管局在投诉举报处理中,严格落实投诉实名制,注重核实投诉人身份信息,对梳理出的职业打假群体,及时上报市市场监管局更新,确保异常名录常用常新。

二是推动名录信息的跨部门共享和应用。继续落实《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和《关于有效应对职业索赔职业举报行为维护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有关“鼓励公益性职业举报行为,规范和治理影响营商环境的私益性职业索赔、职业举报行为”精神,积极推进职业索赔、职业举报行为应对的跨部门协作,形成规制职业索赔的合力,源头上压减相关诉求数量。依托建立的职业打假异常名录,积极做好与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行政复议局)、法院、检察院、热线办、信访等部门的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扫黑除恶举报线索核查、案件审查定性以及滥用投诉举报权甄别规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审查和容错、满意度测评等方面积极争取支持,降低投诉处理面临的考核压力,强化风险防范。

长宁区市场监管局也已开展牟利性职业索赔专项治理行动。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根据市市场监管局工作部署,长宁区市场监管局积极组织开展了牟利性职业索赔专项治理行动,第一时间制定行动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组员,明确了部门职责分工,提出了加强源头治理,压缩职业索赔牟利空间;包容审慎监管,进一步为企业减压减负;强化分析研判,加强异常名录监管等举措,形成了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梳理风险隐患,注重规范处理。定期分析研判投诉举报人反映的同类高频问题,梳理违法风险点和合规要求。

探索将职业类投诉排除出“生活消费需要”范畴

针对职业打假现象,长宁区探索建立区联合规制工作体系。

一是推动尽快出台《关于依法处置市场监管领域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实施意见》。目前,针对职业打假以及“薅羊毛”群体日益增多情形,长宁区市场监管局正积极寻求区司法局、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争取尽快出台《关于依法处置市场监管领域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实施意见》,探索建立并健全从制度供给、行政执法、行刑衔接、司法保障、信用管理等方面对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进行联合规制的工作体系。目前,《实施意见》已形成草案,正广泛听取政府机关和企业等各方意见,凝聚公众智慧和共识。

二是积极探索将职业类投诉排除出“生活消费需要”范畴。在取得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诉讼机关支持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将经综合研判符合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主要特征的投诉认定为“非为生活消费需要”并不予受理,已受理的终止调解,大力压缩其通过投诉举报而获利的空间。

与此同时,完善行刑衔接,推进“行业清源”工作。

一是鼓励商家敢于通过法律途径直面职业打假群体。在处理投诉举报过程中,就相关法律法规对被诉企业宣传到位,尤其是“一办法两清单”(即《上海市市场监管领域不予行政处罚和减轻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和《市场监管领域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市场监管领域减轻行政处罚清单》)涉及的不予处罚和减轻处罚等情形,减轻、消除企业顾虑。劝导企业避免通过金钱交易私下和解,让企业了解即使私下达成和解也不能免除违法行为的查处。如发现职业打假群体涉嫌存在要挟、敲诈勒索等行为的,建议其主动收集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二是引导投诉举报人在客观、真实的范围内提出诉求,不得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不得多头投诉举报,干扰执法机关正常工作。向社会宣传正确的消费理念,倡导诚信消费、理性消费、依法维权,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

三是协同公安机关进一步完善落实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工作衔接机制,强化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针对食品等领域通过“夹带”、“掉包”、“造假”等欺诈方式索赔以及长期多次进行不实举报等涉嫌敲诈勒索和诈骗的行为、涉嫌黑恶势力的职业打假团伙以及违反《反有组织犯罪法》的线索,及时报告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让职业打假群体不再有恃无恐,有效遏制恶意打假、恶意索赔行为的蔓延。

此外,加强指导培训,引导企业合法诚信经营。一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二是提高市场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指导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强化上线产品、经营场所、重点区域的监控,有效固定职业打假群体涉嫌敲诈勒索、诈骗的证据材料,避免让其有机可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1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转自:广州日报近日,一组职业打假的数据引发关注:上海2023年职业索赔投诉量高达24.6万件,其中投诉超10件的有近8000人
2024-05-22 04:00:00
1372家“拍黄瓜”遭“职业打假”,闹剧该收场了
上海2023年职业索赔投诉量高达24.6万件,近8000人年投诉量超过10件,还有人在一年内以“无证拍黄瓜”为由向1372家餐饮店提出高额索赔
2024-04-30 09:40: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4月28日电(记者 陈静)“近年来,职业索赔案件的数量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胡浩代表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课题组2
2024-04-28 15:44:00
黄州区在全省率先实施恶意举报投诉黑名单制
...积极推行联合惩处,将“职业打假人”列入黑名单或异常名录,加大打击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2023-09-21 08:53:00
中新经纬6月9日电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印发《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其中提出,保护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2025-06-09 12:29:00
...报本报讯记者丁文佳近日,长三角托幼一体化产教联盟在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成立。联盟由上海市人口早期发展协会、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等16家单位联合发起,该联盟的成立响应了长三角区域“共同
2023-05-02 06:24:00
山东蓝翔技师学院被济南市天桥区市场监管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年度报告,被济南市天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022年,该公司也曾因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报,被济南市天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天眼查网站显示,该公司成立
2023-09-24 00:45:00
代表委员说|练素香:莫让“职业索赔人”寒了企业家的心
...制。司法、信访以及相关监管部门联合建立投诉举报异常名录,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三是强化部门协同,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充分运用扫黑除恶工作机制,
2025-01-15 13:58:00
长沙奇迹健身国金店双十一大促后人去楼空!会员质疑“职业闭店”,市监介入
...示,已第一时间了解情况,会尽快将该门店列入异常经营名录。 门店闭店当天才贴出通知此前还在双十一大促购卡会员:我就是个韭菜11月13日,何先生告诉晨意帮忙记者,“奇迹健身就是
2024-11-14 13:4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扳手为笔 匠心传情
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在排列整齐的车辆旁,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没有三尺讲台,却以车间为课堂;没有粉笔黑板,却以扳手
2025-09-13 18:36:00
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医生朱运锋:生死边缘的生命守护者
在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总有一盏灯彻夜长明。这里是生命的“摆渡站”,也是与死神博弈的 “主战场”。作为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
2025-09-13 13:35:00
罗永浩直播吐槽西贝一个馒头卖21元太缺德 西贝客服:早就不卖了
大皖新闻讯 近日,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关于预制菜的争议持续引发关注。9月12日晚,罗永浩在十多个平台进行近一小时的直播,再次回应此事
2025-09-13 12:51:00
合肥市发布“9·18”防空警报试鸣通告
大皖新闻讯 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9·18”防空警报试鸣的通告。通告称,为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提高对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和认知度
2025-09-13 10:30:00
鲁菜智能体正式上线:科技赋能千年鲁韵,数字重构舌尖文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召旭 许昱洲9月12日,在德州市体育公园南广场启幕的2025齐鲁美食节暨跟着齐鲁超赛品美食活动上
2025-09-13 10:10:00
千年兵圣智慧点亮现代商战 滨州企业以《孙子兵法》缔造发展奇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9月12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孙子智慧”与“营商之道”对话会在山东滨州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由滨州市政府精心主办
2025-09-13 07:49:00
山东滨州:沉痛送别!战友白伟,一路走好!
9月12日13时,滨州市殡仪馆内庄严肃穆,哀乐低沉,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三河湖派出所所长白伟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
2025-09-13 07:49:00
上饶银行弋阳支行与弋阳县民营(个私)经济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10日,上饶银行弋阳支行与弋阳县民营(个私)经济协会签署战略合作仪式。此次战略合作主要围绕两大核心方向展开:一是强化金融服务供给
2025-09-12 17:41:00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金融机构要优化传统与智能化服务,让老年人在金融服务中更有获得感
2025-09-12 17:43:00
走进沂蒙“大先生”|临沂启航中学魏代玲: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教育篇章
【编者按】一万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由良师开卷。在沂蒙大地,一代代优秀教师将拳拳之心倾注教育事业,照亮莘莘学子筑梦之路
2025-09-12 17:44:00
最近,东营一家做外贸生意的企业负责人王经理总算松了口气。手里那笔等着用的外币回款,原本卡在入账环节,急得他嘴上起了好几个泡
2025-09-12 17:44:00
大众网记者 邓梦娇 梁红国 王雪 临沂报道
2025-09-12 17:48:00
全省首次!全国第二例!山东省二院完成新一代人工耳蜗“首秀”
在24岁小华(化名)的童年记忆里,声音是模糊而遥远的。3岁多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听力下降,被诊断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2025-09-12 17:52:00
夏日炎炎,烈日炙烤下的柏油路面滚烫难耐。近日,在建设银行东营胜南支行附近市场摆摊卖桃的张阿姨,吆喝许久后嗓子干渴不已。想起环卫工人李大爷曾提及建行设有 “劳动者港湾” 可免费喝水
2025-09-12 17: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