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土耳其的前身即为当年欧亚大陆上赫赫有名的奥斯曼帝国,这个当年从中亚崛起的大国曾经一度是整个欧洲的噩梦。曾经的奥斯曼帝国不仅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更是让伊斯兰文明一度在历史上辉煌无比。
但是自工业革命之后,占据在欧亚大陆门户要道的奥斯曼帝国似乎成为全欧洲的公敌。连绵不断的战争让曾经辉煌的奥斯曼帝国不见了当年的雄风。
随着1830年希腊的独立以及一战之后败在协约国之下,曾经的奥斯曼帝国覆水难收,继承其意志的土耳其诞生。但是土耳其却再也不是那个能够在欧亚大陆上独挑伊斯兰文化大梁的王国了。
尽管在近代历史上,欧洲诸国凭借工业革命以来在军事政治等方面积累的优势,在无数次与奥斯曼帝国或者是后来的土耳其帝国的战争中都一直是吊打对手的一方。
但是这中间,土耳其却非常例外的有过一次胜利的战争,那便是克里米亚战争。这一战的结果是以土耳其战胜俄罗斯为结果的,但出乎意料的是战争双方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什么巨大的损失。
相反一旁吃瓜看热闹的大清朝却成为妥妥的受害者,不但丢了领土,还签下了一堆不平等条约,这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沙俄兵败克里米亚
在近代欧洲历史上,俄罗斯一直都不能算是欧洲的工业强国。但凭借其辽阔的国土俄罗斯却倒也能在欧洲诸国中称得上列强。
俄罗斯与土耳其的宿怨由来已久,从当年奥斯曼帝国大破拜占庭之后两国之间的战争就从未真正的停歇过。因为两国都是横跨欧亚的大国,两国所接壤的领土面积甚广,所以两国之恩怨大部分都是由于领土问题交恶造成的。
尤其是在巴尔干、高加索、克里米亚这些地区的所属问题上。作为欧洲诸国眼中钉的奥斯曼帝国在中世纪以后与欧洲国家的战争中一直都是输多赢少。
中世纪以来,整个天主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基本上都是爆发在奥斯曼与欧洲联军之间。在欧洲联军中也包括以东正教为信仰的俄罗斯。
但是在1953年爆发的这场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之间在克里米亚所属问题上的战斗却意外的因为英法等国的见风使舵让俄罗斯吃了败仗。
当时的土耳其已经在20年前的希腊独立战争中吃了败仗,并与当时的英、法、俄三国签订了《伦敦三国条约》。至此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对于希腊的控制,欧亚大陆之间的重要通道被梳理干净。
这时候的奥斯曼帝国其实已经对于英法两国造成不了多大的实质影响,相反却是俄罗斯,这个曾经的盟友却成了英法等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围绕着整个地中海沿岸,克里米亚是连接着俄罗斯中东的重要腹地。以英法为首的欧洲联军知道,若是让俄罗斯占领了该地区,那么俄罗斯将会在此交通枢纽上崛起并成为整个西欧的威胁。
都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时候包括英国、法国、奥地利、瑞典和萨丁在内的联军站到了俄罗斯的对立面,帮助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相抗衡。因此在1854年1月,英法两国的军舰经黑海进入克里米亚战场。
经过两年的战斗,1856年1月。俄罗斯兵败,接受了奥地利提出的各项要求,并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
转移重心,布局远东,打起了中国的注意
但奇妙的是,一边在克罗米亚地区吃了败仗的俄罗斯却又在对待大清国的态度上与欧洲列强达成了一致。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其成为世界列强眼中待宰羔羊。所有国家都想在这里分上一杯羹,沙俄政府自然也不例外。
放弃了在克罗米亚利益的俄罗斯转而就对中国的黑龙江地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逼迫当时已经在广州兵败英国的大清朝与之签订了《瑷珲条约》。从此俄罗斯便开始将远东地区作为其侵占中国的前哨,同时也当成了其重要的贸易通道。
在鸦片战争之后,俄罗斯对于中国的态度非常暗昧。一方面俄罗斯时时刻刻都在觊觎着中国的领土,另一方面由于与英法等国有着很深的矛盾。
于是对待当时的大清朝俄罗斯常常站在中方额立场"调停"战火,但同时作为条件也会挟清政府向其出让土地。截止到八国联军侵略之前,俄罗斯已经将包括黑龙江在内的大部分东北地区都占为己有,而且还完全占据了乌苏里江的水上运输线路。
有的地区名誉上是与清政府共同管辖,但其实早已经被其收入了囊中。在之后的几十年的时间中,俄罗斯对待清政府一直都采取的是"胡萝卜加大棒"的原则。
但是无论其如何掩饰,其狼子野心早已经昭然若揭。但是俄罗斯在当时的诸多列强中对待中国的方式也是最为"务实"的一个。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俄罗斯派出了大约十四万的军队进攻中国,但是这一切都只是虚张声势,一旦清政府答应其条件之后便立刻撤军。
克里米亚之战中俄罗斯的失败成为了其改变策略向远东地区发展的导火索。当年俄罗斯与英法一同促成了希腊的独立。
但是独立之后的希腊并没有像俄罗斯预想的那样为其向西发展的战略提供帮助。在克里米亚之战中,俄罗斯与土耳其交恶,英法两国以及奥地利又将其卖给了土耳其做人情。
向西发展的目标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转而向东的俄罗斯却在远东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收获。以至于中英鸦片战争之后一直到十月革命前的几十年时间里面俄罗斯都将其军事重心放在了远东战略上。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的"蛋糕"?
就像是后来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一样,俄罗斯在东北地区与日本的冲突也都是因为争夺远东地区的利益而来。
然而不幸的是,当时的清政府却在远东问题上实行着驱虎赶狼之策略。一方面是野心勃勃的日本,一方面是"既拉又打"的俄罗斯。清政府妄想通过制衡日本与俄罗斯之间达到平衡,甚至是通过俄罗斯来出兵驱赶日本人。
但这一切不过是大清朝的一厢情愿罢了,远东地区渐渐的成为日俄两国军事争夺的标的,同时也成为了日俄之前外交谈判的筹码。
就连后来抗战之时苏联出兵东北也不是单纯的想要帮助中国,不过是苏联在继承了沙俄在远东的战略布局之后的新玩法。在俄罗斯看来远东地区的利益早已经是谁也不能碰的一块"蛋糕"。
今日的中俄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客观地站在俄罗斯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西进的发展策略还是远东的战略布局都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从古自今都没有改变。
俄罗斯对于粮食、能源等诸多方面的资源需求巨大,所以俄罗斯也是一直在寻求战略上的发展出路。今天的中俄两国在战略上是合作伙伴,但是当涉及到双方利益的时候也很难保证中俄之间不会出现历史上沙俄与大清之间的那种情况。
在克罗米亚问题上中国虽然始终保持中立,但是也当借鉴历史的发展规律。一旦俄罗斯在面向欧洲的贸易等方面受到压制,那么其回转身来的重心便会再一次的放到远东地区。到时候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依然尚未可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2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