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用手机睡前一小时,对大脑有何影响?神经科学家一文告知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17 10:38:00 来源:康之道

在一个平静的夜晚,窗外的星空闪烁着,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沉浸在另一个世界——手机屏幕所创造的虚拟世界。从社交媒体的滚动刷新到最新的新闻,我们的眼睛紧紧盯着这个发光的小盒子,直到我们的眼皮沉重,几乎要关闭。但就在我们关掉手机,躺在床上准备进入梦乡的那一刻,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个看似无害的习惯,对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健康究竟有何影响?

神经科学家们发出了警告,他们的研究结果令人震惊。今晚,我们将一起揭开这个现代生活习惯背后隐藏的秘密。当你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可能会重新思考每晚与手机相伴入睡的习惯。准备好了吗?

用手机睡前一小时,对大脑有何影响?神经科学家一文告知

晚间蓝光:大脑对光线的不同反应

在现代社会,晚间使用手机已成为许多人的常态。但这种习惯对我们的大脑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探讨大脑如何处理来自手机屏幕的光线,尤其是蓝光。

1.大脑与光线的基本互动

大脑通过视网膜接收光线信号。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如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负责捕捉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

这些信号随后传递至大脑的不同区域,影响我们的认知和生理反应

2.蓝光的特殊影响

手机屏幕发出的光线富含蓝光。蓝光波长短,能量高,对视网膜的刺激更强烈。

研究表明,蓝光尤其能影响大脑分泌褪黑素的能力。褪黑素是一种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荷尔蒙。

3.褪黑素的调节作用

在自然光线下,褪黑素水平呈现日夜节律变化,晚上升高,有助于促进睡眠。

晚间接触蓝光,特别是通过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干扰褪黑素的正常分泌,导致睡眠周期被打乱。

4.睡眠质量与大脑健康的关系

睡眠质量的下降不仅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还可能长期影响大脑的功能,如记忆力和注意力。

持续的睡眠干扰可能加剧认知下降,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

用手机睡前一小时,对大脑有何影响?神经科学家一文告知

晚间屏幕时间:当睡眠周期与健康相撞

在探讨睡前使用手机对睡眠周期和质量的影响时,我们必须从生物钟的角度入手。人类的生物钟,或称昼夜节律,是由大脑中的一小部分—松果体控制的。这个生物钟影响着我们的睡眠模式、荷尔蒙分泌,甚至是情绪和认知功能。

睡眠周期的调整

晚上使用手机,特别是在睡前,会对我们的昼夜节律产生干扰。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能抑制褪黑素的产生,这是一种调节睡眠的荷尔蒙。缺乏褪黑素会延迟我们的睡眠周期,导致难以入睡和睡眠浅。

研究表明,晚上长时间接触蓝光,特别是在睡前一小时内,会导致人体自然睡眠周期的延迟。这种延迟不仅影响入睡时间,还可能导致第二天的精神不佳。

睡眠质量的下降

睡眠质量直接受睡眠周期的影响。当睡眠周期被推迟时,即使最终入睡,睡眠质量也可能会受损。这是因为晚上使用手机不仅延迟了睡眠时间,还可能导致睡眠浅和中断。

一些研究发现,频繁的晚间屏幕使用与短期睡眠相关,尤其是在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中。短暂而中断的睡眠会影响深度睡眠阶段,从而降低睡眠的恢复效果。

用手机睡前一小时,对大脑有何影响?神经科学家一文告知

晚间手机使用:神经科学家的重要警示

在现代生活中,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睡前。然而,神经科学家们对此提出了严重的警告:睡前频繁使用手机对大脑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他们基于科学研究提出的建议和警示:

褪黑素水平的影响

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能显著抑制褪黑素的产生,这种荷尔蒙对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至关重要。神经科学家强调,减少晚间蓝光暴露是改善睡眠质量的关键。

大脑兴奋状态

晚上使用手机不仅影响荷尔蒙平衡,还会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种状态会延长大脑进入休息和恢复模式所需的时间,从而影响第二天的认知功能和注意力集中

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

长期晚间使用手机还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研究表明,这种习惯与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增加有关。

实用建议

神经科学家建议,在睡前至少一小时内避免使用手机。如果必须使用,建议调低屏幕亮度,使用夜间模式或蓝光滤镜。

他们还建议创建睡前放松仪式,如阅读纸质书籍或冥想,以促进更好的睡眠质量。

儿童和青少年的特别关注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这个问题尤其严重。他们的大脑仍在发展中,过多的晚间屏幕时间可能会对其长期大脑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7 12: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觉睡得越少越好,睡四个小时最完美?一文揭晓答案
...,可人为什么要拿出这么长的时间睡觉呢?多年来,经过科学家们的探索与发现,曾在《分子细胞》杂志上,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相关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中有一种叫做PARP1蛋白的成分,在夜
2023-01-12 21:47:00
人的寿命和走路速度有关,那么真的是这样吗?一文揭晓答案
...能让身体变得更加灵活。人的寿命竟然和走路速度有关?科学家找到答案,你走路够快吗? 一项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指出,走路快的人,实际寿命比平均预期寿命要高,研究当中走路速度
2023-03-07 13:23:00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计算机科学家娜塔莉亚·科斯米纳和她的同事们发表了一项研究,首次探索了使用AI工具进行写作任务对人类大脑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依赖ChatGPT进行写
2025-07-09 07:45:00
不良情绪如何影响健康?一文了解清楚
根据科学家的说法,心灵和身体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良情绪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要远离这些不良情绪,不要再emo了,日常重视培养健康的情绪,有利于帮助
2023-01-04 20:59:00
研究动物冬眠,治疗人类疾病
...保有这种能力,目前还不太清楚。但不管怎么说,大部分科学家肯定,我们身上依然保留着与冬眠相关的基因或大脑回路,只是它们长期处于“失活”状态,如果我们找出它们,并设法激活,人类也
2024-02-02 10:03:00
人类为何没有3岁之前的记忆?我们小时候到底看到了什么?
...,实际上,对于“人类没有3岁之前的记忆”这种现象,科学家们在过去也做过了大量的研究,并给出了一些合理的推测,总的来讲,科学界有三个认同度较高的观点,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
2024-07-23 18:51:00
大脑神经元能在梦中继续演练
...见解。据近期《自然》杂志、美国莱斯大学官网消息称,科学家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视角,研究大脑的单个神经元。主要作者、密歇根大学库罗什·马布迪展示研究成果。图片来源:美国密歇根大学
2024-08-12 16:51:00
晨跑夜跑大PK,哪个更好?一文揭晓答案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延缓衰老,而且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还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维持体重,保持身材。提起跑步
2023-01-04 21:59:00
大脑为何删除3岁前的记忆?小时候到底看到了啥?原来真相是这样
...这些珍贵的童年回忆呢?我们小时候到底看到了什么呢?科学家们通过各种研究,揭开了这个谜团的一角。我们的记忆从何而来?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记忆。记忆是我们对过去经历的信息的编码
2024-04-06 12:0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稻香黄河口 | 从一粒大米到一碗好饭的诞生 这里都是满满的学问
大众网记者 李欣 赵奕宁 东营报道米饭,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平凡却最不可或缺的主食。然而,要煮出香气四溢、颗粒分明的米饭,奥秘不仅在于烹煮的技巧
2025-09-10 08:44:00
东城中医院蔡学萌:巧用针药结合,破解耳鸣困扰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蔡学萌主治医师,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治疗:耳鸣、耳聋、中风偏瘫、失眠
2025-09-10 09:24:00
东城中医医院张东大夫: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张东,中医执业医师,师从甘肃省第三批名中医魏玉香主任医师,跟随国家级名中医程海英主任临床学习数年。每周二,四,六全天出诊
2025-09-10 09:55:00
手术室为什么会放花生米?
作者:敏敏 加七在手术室里,需要花生米?最近,一张手术室的器材清单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在纱布、针筒、棉球、引流管等一众“正经”的手术器材中
2025-09-10 19:29:00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中医传承,赋能基层医疗
近日,烟台市2025年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骨干医师培训班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举行,中医科作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授课科室
2025-09-10 10:14:00
百姓身边的暖心医护团队 —— 记河南省中医院骨科医护人员
在河南省中医院骨科,有这样一支让人倍感温暖的医疗护理团队。他们不仅在慢性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倾注了十足的耐心与温情,更在特殊患者的照护过程中
2025-09-10 11:17:00
尖峰眼科提示:近视手术能摆脱哪些困境?
随着近视人群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把“摘镜希望”押在近视手术上——看着身边一个个“摘镜成功”的朋友,术后第二天就能清晰看世界
2025-09-10 11:18:00
越来越多结节患者选中医?济南国医堂张青松主任:中医理气散结优势多多
随着体检普及,甲状腺、乳腺、肺部等部位的结节检出率逐年上升,不少患者因担心结节进展,开始倾向于通过中医调理改善。济南国医堂医院中医肿瘤科张青松主任
2025-09-10 11:19:00
关注肿瘤患者康复期:探访四川友谊医院无陪护支持服务
肿瘤治疗是一个漫长过程,尤其在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虽无需ICU级别的生命支持,但仍需专业、密集的护理,这使得许多无法全程陪护的家庭面临现实困境
2025-09-10 11:20:00
本市拟开展老年人助医陪诊试点
昨日,2025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召开,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探索北京养老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为主题,系统展示北京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发展新成果
2025-09-10 11:25:00
全市第三家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落地大兴
“有了落地大兴的创新站,我们企业无论是工艺规模扩大还是原料前处理等流程,有了前置沟通渠道,审批效率将大大提高。”北京五和博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刘志华如是说
2025-09-10 11:25:00
年轻人自学心理咨询应谨守专业边界
唐传艳当下,一些年轻人选择“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他们希望通过自学踏上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媒体近日调查发现,目前线上线下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自学渠道和资源
2025-09-10 11:26:00
2025健康产业大会“牵手”知乎浙江:战略合作,解锁健康产业新可能!
2025健康产业高质量合作发展大会筹备工作迎来重要进展,大会于9月8日顺利举行推动健康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签约仪式。在此次仪式上
2025-09-10 11:53:00
权威认证!这家医院显微外科挂牌省级重点学科
近日,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贵阳市骨科医院)学科建设迎来历史性时刻——显微外科被授予“贵州省级医学重点学科”称号并获颁牌匾
2025-09-10 15:58:00
中秋“吃饼”也养生!日照港口医院推出药膳月饼,健康与美味兼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厉昕月中秋佳节临近,月饼作为传统节令食品,常因高糖高脂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如今,日照港口医院打破这一局限
2025-09-10 16: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