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培育乡村文化队伍 激活乡村振兴资源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14 11:0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

培育乡村文化队伍 激活乡村振兴资源

2023年2月4日,蕉城区“迎元宵”畲族歌言欢唱活动表演歌曲《盘古歌》 黄婷婷 摄

“十百千万”工程 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开栏的话

2020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十百千万”工程,乡村文化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更加丰富、精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畲族文化等特色文化传承弘扬富有成效,乡村文明水平显著提升,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即日起,本报将推出“‘十百千万’工程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系列报道,集中宣传“十百千万”工程实施成果,筑牢乡村振兴文化基础。

春节刚过,走进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村里依然张灯结彩,散发出浓浓的节日气息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猴盾村村民有460年的定居历史,民风淳朴,民族意识浓厚,时至今日,村民们依旧保持着穿畲装、戴畲饰、唱畲歌、跳畲舞、过畲族节庆活动的民族习俗。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畲族民歌“双音”。

“畲族的‘双音’就是在猴盾村发现的,后来我们成立了一个畲歌畲语小分队开展表演,吸引更多人来猴盾村,了解畲族、爱上畲族。”雷美凤是猴盾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畲族双音”代表性传承人,三十多年来,她一直把传承畲族文化作为己任。

为提升文化传承专业度,扩大影响力,2013年,猴盾村组织畲歌畲舞表演队,开班授徒教授畲歌“双音”,成立畲族音乐活动中心,为畲族文化爱好者提供一个系统学习畲族歌舞的平台,同时,组织畲族歌舞(文化)培训班,目前已培养了100多名专业人才,每周三、周五、周六定期进行歌舞培训。

如今,在各大重要活动表演现场,都能看到猴盾村文化队伍的身影,他们身着畲族服饰,唱着畲族歌曲,跳着畲族舞蹈,把畲族文化传播到更多地方,也把更多人吸引到猴盾村,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2021年元月,表演队参加全国民歌节获得表演奖;2022年元月,参加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贺新春》节目录制;同月,雷美凤带领徒弟雷清梅参加了202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土地的歌》非遗原生态音乐表演,一曲《采茶歌》将“畲族双音”带到全国观众面前。

此外,雷美凤还带头成立以本村村民为主的蕉城区理论宣讲轻骑兵“畲歌畲语”小分队、猴盾村巾帼志愿服务队,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区各项理论创新和决策部署开展宣讲活动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唱出畲族特色,唱出时代声音。

在寿宁县西浦村,有一支姐妹讲解团,她们同样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姐妹讲解团成立于2021年,将村里的留守妇女、全职宝妈等女性群体培训成乡村讲解员,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成立姐妹讲解团的契机源于西浦村乡村妇女的现状。生活在西浦村的乡村妇女大多以种茶为生,农忙时奔波于各山头采茶,平时则在家照顾家庭。生活看似充实,实则缺乏交流,内心胆怯,与社会脱节。为了丰富她们的精神世界,姐妹讲解团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并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展课程,逐渐激发她们的责任主体意识,让妇女有机会、有渠道、有方法去提升自己。

杨玉玲是西浦村的一名留守妇女,“茶农”是她给自己的定义。在她看来,自己的生活就是围绕种茶、采茶、照顾家庭展开,从没想过做出其他改变。

2021年初,在村里妇联的邀请下,杨玉玲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加入了姐妹讲解团,从最初的自卑、观望到后来主动学习、建立自信,都离不开姐妹讲解团给予的帮助。如今,杨玉玲通过了茶艺师考试,还当上了村里的景点讲解员,整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自信光芒。

在西浦村,不止杨玉玲一个人改变颇多,有人获得了县级讲解员证,有人成功考取了中级茶艺师资格证,有人成为西浦村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负责人。

可以说,姐妹讲解团的成立,对外提高了西浦村旅游服务能力,形成相对规范、专业的讲解队伍;对内撬动了农村女性力量,给予妇女发挥和展示的空间与平台。在“姐妹乡伴”项目的支持下,西浦村的留守妇女变得更加主动、积极,不仅管好自己的小家,还积极参与西浦村的发展与建设。

像猴盾村表演队、西浦村姐妹讲解团这样的乡村文化队伍在我市还有千余支。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培育了1237支乡村文化队伍,以群众为主体,包含歌曲、舞蹈、摄影、书画、曲艺、非遗、体育、传统技艺等多种类别,广泛活跃于民间,激发带动民间艺术资源,让广大村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唱主角”,让群众在参与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群众是乡村文化发展的主体,通过整合带动民间艺术资源,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动员和激发群众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和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乡村本土文化人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文化队伍传承文化,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本报记者 刘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4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厚植文化底蕴激活乡村振兴“软实力”
...地域文化 加强人才培养 聚力文明实践厚植文化底蕴激活乡村振兴“软实力”凤山讯 “要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我们将深挖本土文化资源,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文化宣传,打造具有核
2024-05-31 02:13:00
...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绪福介绍,今年要优化乡村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4-03-15 11:58:00
恭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产业发展很有信心。恭城把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组织化推进、资源化整合、多元化探索,切实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激活村级集体经
2023-08-14 09:07:00
...过倾心引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真心爱才,加快落实乡村和重点行业领域人才资源倾斜,发挥增量人才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有效激活人才队伍建设活力“引擎”。政策
2023-02-09 01:43:00
唐林镇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转自:衡水日报擦亮底色 提升颜值 点燃引擎唐林镇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本报讯(李金刚、陈晓亮)今年以来,枣强县唐林镇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打造美丽宜居环境,实施头雁
2023-05-05 08:48:00
(多彩新论)让人才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性因素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而人才则是推动这一工程抓好抓实的关键性因素 。当前,乡村文化面临资源活化不足、传承断代、创新乏力等挑战,唯有通过人才振兴,才能激活文
2025-02-18 03:46:00
...报□杨晶 朱莎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干好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人才振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应在“引、育、留、用”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多方发力激活人才振兴“一池活水”
2023-06-22 14:55:00
...服务水平,从引、育、用、留四个方面激活人才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多渠道“引”人才。通过线下张贴海报、线上微信群转发等形式大力宣传“土专家”“田秀才”等
2023-03-17 11:47:00
...体项目,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集党性教育、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示范点为一体的现场教学基地,探索出党员教育培训的新路子。盘活“红绿资源”,开展“红绿教育”。汇总整理洙边镇红色人物故
2023-11-20 12:2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丹心颂祖国 高歌新征程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奋进力量,近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离退休干部党委、山东省老干部活动中心
2025-10-14 06:54:00
路面坑洼无护栏,村民出行存隐患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邓帆)近日,兴国县网友谢先生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社富乡稠村村谢木窑下“丫”字路口及周边路段存在安全隐患
2025-10-14 07:01:00
问政快报(2025.10.14)
2025年10月12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13条,其中,景德镇市珠山区里村街道办事处、吉水县尚贤乡人民政府
2025-10-14 07:01:00
打造“线上直达+线下兜底”全链条辅导体系,创新实施“三核”工作法。10月12日从万柏林区税务局获悉,该局聚焦落实水资源税政策
2025-10-14 07:06:00
为切实防范雨后次生灾害发生,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与城市市政设施正常运转,10月12日开始,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组织巡管人员
2025-10-14 07:06:00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清徐县农田积水、土壤偏湿、农机作业困难,秋收秋种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最大限度降低损失,该县迅速启动抢收抢种保丰收行动
2025-10-14 07:06:00
10月12日,阳曲县召开“三秋”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全力应对连阴雨的影响,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的丰收。该县各部门立足职能
2025-10-14 07:06:00
10月13日,由山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主办的“银龄论坛”全省老年学术研讨会在太原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县老年学学会、涉老组织
2025-10-14 07:06:00
10月12日下午,一列编有8节铁路冷藏集装箱、装载232吨新鲜玉米粒的列车从大同平旺火车站驶出,标志着山西省开启铁路冷链集装箱运输新模式
2025-10-14 07:06:00
王正谱率河北省代表团访问匈牙利和希腊促进交流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河北日报讯 10月8日至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正谱率河北省代表团访问了匈牙利和希腊
2025-10-14 07:09:00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大洗牌”还在继续。日前陕西省教育厅发布的《2025年度省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省级评议拟通过名单》显示,“经专家评审
2025-10-14 07:14:00
国际减灾日,社区居民学避险
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南京消防走进江宁区大里社区保障房小区,以授课、VR体验等形式,帮居民沉浸式学避险,提升居民防灾减
2025-10-14 07:33: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戎善豹记者于洁尘)交付14年的安置房小区,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内部道路坑坑洼洼。国庆假期,社区的“微改造”行动让新林芳庭小区路畅了
2025-10-14 07:34: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李天奇任熙熙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10月13日,秦淮区中华门街道为期1个月的敬老月系列活动启动。活动现场
2025-10-14 07:34:00
跟着溧庆跑“江湖”——一个月演出48场,连轴转的“戏班子”
跟着溧庆跑“江湖”——一个月演出48场,连轴转的“戏班子”演员王倩一场戏结束走到后台,脸上挂满了汗珠。9月23日至29日
2025-10-14 07: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