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气温骤降 别让心脑血管病“钻空子”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7 05: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最近两天,南京气温骤降,一下跌到了零下五六摄氏度,和之前的气温相比下降了十来摄氏度之多。在这样气温骤降的时刻,也就迎来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难熬的时候。南京市江宁区上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全科副主任医师毕长亮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老年人,这时候需要注意改变生活方式,以免引发意外。

老人室外突发头晕差点晕倒

“早上带小孙子在外面玩了一会,突然就感觉到头很晕,差点摔倒,在路边休息了一会才稍微好一点!”昨天,家住江宁上峰地区的居民赵师傅找到毕长亮看病。据其介绍,就在早晨吃过早饭以后,小孙子闹着要出去玩,刚好儿子、儿媳当时又不在家,所以他就一个人带着小孙子到家门口的小马路上溜达。孩子骑着他的小车子,他就在后面照看着。大概过了二十分钟,赵师傅就感到突然有点头晕,差点摔倒。于是,他赶紧坐在路边休息了一会,情况略有好转。等到儿子来把小孙子接走后,赵师傅赶紧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毕医生看看。

毕长亮给赵师傅进行了各项检查,发现其血压已经比正常值高了不少。经过询问,原来赵师傅患高血压已经好几年了,也一直在规律服药进行控制。“你这种情况可能和最近气温骤降有关系,需要进行用药等方面的调整!”

毕长亮给赵师傅进行了降压药的调整,同时叮嘱他回去好好休息,几天后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毕医生称,当气温骤降的时候,人的血压会波动,脑血管和心血管的承受力是最大的。天气寒冷使人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加之中老年人在机能、代谢和结构上均发生变化。大、中血管壁中膜的胶原纤维和黏多糖增多,弹性纤维减少,加之管壁的钙化,使得血管变厚、变硬,弹性和舒张性降低等,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大脑和心脏缺血等,这些因素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另外,气温突降的时候,由于人在抵御外界极寒的情况下会出现应激反应,促使体内一些应激激素排放,也会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气温骤降的时候,由于外边湿度比较低,人容易脱水,血液流动性会发生改变。这些综合因素造成在极寒天气下心脑血管发病会成倍增加。

做好这几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毕长亮介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四高三低”的特征,“四高”即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三低”即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愈率。那么心脑血管疾病这么可怕,如何渡过这个“危险潜伏期”呢?毕长亮称,依据季节变化,适当改变生活方式,不仅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更可以强身。要预防需做到以下六步。

第一步,预防感冒。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极易诱发心梗。同时,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另外,还要保证睡眠,睡觉时以平枕为宜,高枕可能因脑血流减少、循环减慢而促发中风。

第二步,慎早锻炼。早上气温较低,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因之一。建议市民天冷时减少晨练,最好在上午10时以后再锻炼。锻炼要以室内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因剧烈运动易引发心血管供血供氧不足。

第三步,减少食量。因饮食过多除了容易造成肥胖,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之外,还容易导致肠胃疾病、大脑早衰等多种问题。

第四步,控制血压。气温起伏较大时,血压会升高,很容易造成冠动脉循环障碍而发生心梗或由于血压过高引起脑出血,所以要经常测血压,调整用药量,避免血压反复波动。

第五步,适量饮水。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的患者来说,每天适量饮水十分必要,可适量饮用0.9%含盐饮料,口感微咸即可;如果血糖不高,可以喝一杯温蜂蜜水,达到降低血液黏稠度,保证血液流动通畅和润肠通便,防止便秘。心血管病患者发病死亡,原因与出汗过多、未及时喝水、血液浓稠有关,所以患者不能跟普通人一样渴了才喝水,而应主动补水,以每日排1500毫升尿为宜。

第六步,常备药充足。气温骤降时,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而且心脑血管病具有突发性,因此,常备一种效果好的心脑血管病专用药很有必要。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 摄影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06: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夏秋交替,提防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季较为高发,但是除此以外,在夏秋季节交替之时,也是心脑血管病的多发季节,不容忽视。在立秋之后,大家已经能感受到气候有所变化,如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增大,冷暖变化不太规律,有
2023-08-15 04:25:00
这三种行为“真要命”
...,山医大一院万柏林分院内科医生提醒,近期,老年人或心脑血管病患者,早起切忌动作过猛,切忌骤然进行室外活动,切忌摄入过量高热量食物,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1℃
2023-12-26 07:27:00
湿热桑拿天 心脑血管病最爱搞事情
一场大雨虽然浇低了炎夏的“士气”,但身处伏天儿的我们仍然面临“桑拿天”的考验。特别是心脑血管,在高温湿热环境下更是“压力山大”。一旦我们步入养生误区,很可能给脑卒中、冠心病以可乘
2024-08-12 13:42:00
血液科普知识     (155)
...过早,这有可能带来致命风险。相关研究证实,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死发生在上午4~10点,这段时间被业内称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因此,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尽量不要在早
2023-08-03 02:38:00
秋冬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身体出现异常切勿忽视
...上图: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大厅。 左图:该院冠心病与肺血管病科负责人陈磊医生进行日常查房。王菁菁 摄本报记者 王菁菁 近日,我市气温持续下降,昼夜温差变大,记者走访多家医院时发
2023-11-07 07:28:00
气温骤降,警惕这些疾病!预防措施看这里
...道负荷,保护消化道功能,保证蛋白质的足量供给。预防心脑血管病牢记以下5点1.不宜过早晨练和剧烈运动老年人晨起突然大幅运动,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若室外温度较
2024-02-22 16:14:00
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科普:天气寒冷温差大,谨防心脑
...下降,人的血管随之收缩,这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在这个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通常认为心脑血管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但实际上,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青年人发生心脑
2024-01-24 11:00:00
如何做好心脑血管的干预管理?血塞通有用吗?-络泰
心脑血管病是目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及生命的一种主要疾病,《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据估算,目前我国每年新发心脑血管病280万,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超过2000万,
2023-02-02 16:24:00
我国将建立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体系
...,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健脾化痰,或平肝潜阳等是防治心脑血管病常用的有效办法。由于有着共同的发病机理和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两者常常伴随发现。王拥军表示,心脑血管疾病
2023-11-22 09:2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