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居正的接班人申时行,他的为官之道说是历史独一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9 21:59:00 来源:戏说三国

万历十九年,盛夏八月,正是一年最火热的时候。

但是大明首辅申时行却熄了火,他被言官弹劾,只能辞官回乡。

此时,申阁老的情绪是十分复杂的。

这位连张居正都赞叹不已的能臣,却好像得了某种疾病:他想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言起。

他想做些什么,但是已经没了机会。

他想大吼一声,最终还是选择缄口不言。他想哭,却莫名其妙笑出了声。

申时行的无奈,也确实如此了吧。

张居正的接班人申时行,他的为官之道说是历史独一份

一、走入历史循环怪圈

1535年,一个嘉靖年间少有的平静年份。

这一整年,除了辽东的一小点骚动,大明帝国上下什么事都没有。

也就是这一年,申时行出生了。

他的童年有些坎坷。他一生下来,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

有人说她的母亲是一个尼姑,但是也只是传说而已。

如果真的是尼姑的孩子,申时行也算是出生奇异了。

不久之后他因为某些原因被家里遗弃,然后又被苏州知府徐尚珍收养。

不过好在,他是一个神童。

他生于苏州,商贾云集的江南地区,自然拥有着商业头脑,而且他也很会读书,一路科举,均为一试便中,还高中殿试状元。

因此,申时行顺利做官。

这时,他遇见了人生中的伯乐:张居正。

张居正是他的考官,算是他的“老师”,而且很喜欢他,总是说他有大才,并向朝廷不断举荐他,还把他当做是接班人之一。

申时行很高兴,他获得了当朝首辅的赏识,要竭尽全力去报答。

于是他安安稳稳的站在张居正一边,兢兢业业的当着张居正改革的急先锋。

当然,申时行这么做,不全是为了报答。

我们可以看看自嘉靖以来的朝堂变化,就会发现能当权者都是韬光养晦的高手。

从严嵩到徐阶、到高拱、再到张居正,都是对前任表面服从却心中存异。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大明朝廷,已经产生了由于皇帝的怠政导致的机械性循环。

我前期忍你,你没了我就搞你。忍得越憋屈,搞得就越狠。

历史的怪圈也在此时出现了,张居正被高拱提拔,就亲手推倒高拱,申时行被张居正提拔,也开始心怀鬼胎。

此时的申时行,怀揣着自己独特的理想,继续他的韬光养晦。

他已经被张居正推举为接班人之一了,再等一等,再等一等就好。

终于,他和其他所有人一样,等来了张居正的死亡。

万历皇帝亲自操刀主持张居正的清算活动,整个帝国上下,都开始发泄对张居正的不满。

此时的申时行,似乎也应该乘机去发泄一下。

然而,申时行,却在此时做了不一样的事。

张居正的接班人申时行,他的为官之道说是历史独一份

二、稀泥也不好和

申时行不是第一个接任张居正的人。

几个前任都年迈死亡了,于是,轮到了他当首辅。

前几任都是历史怪圈的圈内人。

他们都是张居正提拔,也都准备把张居正挫骨扬灰以泄愤。

不过,上任后的申时行没有这么做。

他确实不赞同张居正的做法,但是清算与他的为官之道不符。

申时行的为官之道,可以说是历史独一份了,那就是——和稀泥。

正因为看见了张居正的错误,申时行深刻意识到,要想在当下的大明朝廷生存,应当以和为贵。

对支持自己的人不能太护着,对反对自己的人不能太严苛,简而言之就是圆滑,极致的圆滑。

他的政治要义就在于搞关系,谁也不得罪。

跟文官搞好关系,跟皇帝搞好关系,跟民众搞好关系,自己就是这三者中间的和事佬各方调停,对谁都陪笑脸。

万历皇帝应文官要求,要废除张居正的一些改革,顺带着搞掉几个张居正余党。

申时行一听要搞人,他不乐意了,上书说这几个政策可以,不要搞人。

万历皇帝要立福王当太子,和文官们拥立长子起了争执,他在文官面前说自己誓死力争,可到了皇帝面前,又讲皇帝这么做情有可原,站在皇帝这边。

甚至连弹劾自己的言官他都不得罪,他把他们贬职了之后又给他们升官,大家都说他很宽厚。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他的同僚给他使绊子,趁他休假,递了一个立太子的褶子上去,署名中却有申时行。

他也不去斥责那个同僚,而是暗中把这个奏折递上去,跟皇帝说这事儿与他无关,皇上自己决定。

简直就是一个钛合金不粘锅。

当朝首辅,一人之下的位置,竟然这样和稀泥,确实有些有趣。

但是,历史在此时变得更加有趣了。

就这样一个和冰球一样圆滑的人,竟然连稀泥也和不好了。

你不是喜欢和稀泥吗?那我们就弹劾你和稀泥!一群言官上书皇帝,指责申时行的首鼠两端。

申时行彻底无奈了,我这样的笑脸人你们都要打吗?

他很无奈,只能引咎辞职,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朝堂。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乍一看,这就是一个善于投机的和事佬被人嫌弃的故事,但是作为大明首辅的申时行,他这么做其实并不完全是为了自己可以全身而退,相反,他是为了大明王朝。

张居正的接班人申时行,他的为官之道说是历史独一份

三、和事佬是一定要当的

申时行作为张居正的“门生”,他可以说是张居正的总结者,也可以说,正因张居正,才有申时行。

张居正毕竟是一个大刀阔斧的改革家,执政十几年,因为他的锐意进取,惹恼了天下所有的读书人,特别是文官集团对他深恶痛绝,连万历皇帝都恨不得他立马去死。

申时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却不出口。

他早在张居正在世的时候就算到了他的必然结局,也在那段日子里,构建了他心中的治国要领。

这个要领和张居正完全不同。

申时行认为,张居正最大的错误有二:一是不能收敛锋芒,必不得善终;二是没有意识到国家的真正掌权者是谁。这又从何说起呢?

万历年的大明朝,其根本已经不是皇帝了,而是文官和民众。

这很好理解,治理国家靠谁?文官。

养着国家靠谁?民众。

那时候皇帝年纪小,没有作用。

因此对于没有皇帝作用的大明朝而言,国家机器的运转靠的是这两个团体,跟他们把关系处好了也就问题不大了。

而且这其中,民众没文化不识字,只要吃饱也没有威慑,所以国家真正的掌权者,是那群叽叽喳喳、满口道德的文官。

然而绝顶聪明的张居正,却忽视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张居正的改革,虽然是对国家大有裨益,但是国家和官员的利益有时是冲突的。

成了国家,惹了官僚,这就是历史上改革家们不能善终的滥觞。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惹恼了贪污的士绅;考成法惹恼了考官的学子。

虽然惠及人民,但是他自己又贪污,名声也不好,而且人民没啥文化,也不懂张居正的政策是于国有益的。

这样一看,张居正算是把明朝的根本都惹了个遍,他的改革功在千秋,却锋芒过露,注定会因他本人的离去而搁浅。

张居正的改革,对国家而言就是猛药。见效好,但是副作用也大,会短期内引起国民的——特别是文官集团的强烈不满。

经过张居正锐意改革之后的大明朝,上下其实已经被触怒了,不可避免的会迎来一场风暴,导致国家开始动荡不安。

因此,就现在的大明朝而言,需要的不是第二副猛药,而是一幅退烧贴。

所以,申时行决心去做这样一幅退烧贴。

张居正的接班人申时行,他的为官之道说是历史独一份

他要去当一个调解人,去调解几个集团之间的矛盾,以期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并尽可能的保留张居正改革的成效。

他谁也不得罪,把谁都哄得好好的,大家都开心了,就不互相作对了,皇上就能好好理政,官员就能好好办事,民众就能好好生活,没人去纠改革的问题,国家就能稳定发展。

当然,申时行的这个理念,也有个人的考虑。

他见过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张居正死后的下场。

他知道大家对张居正很反感,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反感。

张居正一死,他的生平被查了个底朝天,他的贪污、任亲等不干净的事情都被查了出来。

其中不乏有捏造事实的,但是当时整个朝堂根本不管真假,只要是个告张居正的理由,就立刻去实行。

位极人臣的张居正,死后的一切名誉被剥夺,自己的后代也莫名其妙被充军流放。

申时行看着心酸,也感觉到害怕。

他自己以前可是张居正的人,他不想自己日后也变成张居正那样。

所以,他要行使一套和张居正迥然不同的作风,以明哲保身,作为张居正曾经忠实的党羽,从朝堂上全身而退。

再结合他对时局和国家的思考,他做出了上述的一个为政方针。

可以说,申时行的想法就是最优解。

这个做法切中时弊,而且照顾了自己的退路。

可惜,当时的大明朝已经出现了制度性缺陷,党争的趋势无可避免,连申时行这样的退烧贴大家都容不下了。

于是,申阁老殚精竭虑,最终还是被他照顾的各方踢出了朝局。

申阁老得到这么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结果,除了无奈,确实也只能被气笑了。

这时的他或许意识到了,其实最懂他的,还是他的“老师”张居正。

张居正欣赏他,让他当接班人之一,真的不是没有道理。

斯人已逝,已矣。

世间已无张居正,申阁老,请你应时且行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9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万历十年六月十八日,潘晟启程赶赴京师。两日之后,张居正病逝。张居正病逝后,万历皇帝朱翊钧悲伤不已,立即宣布为之辍朝,并且为了表达对对张居正生前功劳的肯定,还追赠其为上柱国,谥号“
2024-06-15 17:38:00
明朝历史上的十位“太师”
1582年7月9日,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病死,享年五十八岁。在张居正主政期间,他推行“一条鞭法”,极大地增强了明朝的国力,对后世影响深远。与此同时,在张居正死前九天,他还打破了明朝
2023-08-27 14:56:00
张居正经历告诉你,何为苍生社稷系于一人
明朝首辅张居正,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死后明帝国彻底走向黑暗。明朝首辅,这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具分割性的一次政治名称。自明洪武以来,太祖朱元璋废除相权,独揽朝政,将国家所有权力都系
2023-04-20 16:12:00
他是明朝难得的好官,一生为国,死后却被小人污蔑
...好官的。比如宋朝的包拯,司马光等,比如明朝的海瑞,张居正。张居正是小编在所有明朝官员中唯二可以看得过去的并让小编觉得这个人是个好人的文官,张居正虽然不是和海瑞一样是清流官员,
2022-12-24 21:48:00
万历清算张居正,却保留“一条鞭法”,李太后为何也不吱声?
万历皇帝之所以要清算张居正,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打破既有的政治格局,为自己亲政创造条件,张居正执掌朝政十多年,的确创造了万历中兴的局面,但是世上只有张居正没有万历,对皇帝而言
2024-11-10 09:46:00
古代文官到底阴暗到什么程度
...就来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咱们首先要提到的便是老熟人张居正。如今有这样一种观点:张居正害了万历,因为万历本来是个明君圣主的胚子,前者望其成龙,自幼便以圣人的标准处处苛求。然而每
2023-05-06 06:38:00
明朝皇帝的特点,朱元璋冷酷朱棣无情,最难搞的是万历皇帝
...到权力的十年。真正魁柄独持,说话算数的,是内阁首辅张居正。所以说是“名相”张居正,倒不如说是“权臣”张居正。张大人所揽之权,不是统领百官的臣权,而是治理国家的大权,是皇帝的大
2023-01-19 17:30:00
张居正的辅佐与万历皇帝的成长
...满好奇心的“乖宝宝”。在幼年时,万历受到母亲和老师张居正的严格管教,可以说是经历了苦口婆心的培养。然而,幸运的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年幼的万历展现出聪明好学的一面。有一天,他在
2023-12-16 01:23:00
浅析大明帝国衰亡的前因,以及帝国之后如何走向衰亡
...端倪。这些人物里面,有的被后人所熟悉,例如戚继光、张居正、海瑞;也有的后来默默无闻,例如申时行、李贽。本书的内容取材,除了上述这些人相关的文集外,还有《明史》等正史书籍,加上
2023-01-14 10: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