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明朝难得的好官,一生为国,死后却被小人污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4 21:48:00 来源:戏说三国

很多人对明朝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奇怪的朝代”小编非常的赞同这种说法,明朝的文人墨客看着人模狗样的张嘴闭嘴都是国家大义,但是做的事情一件比一件让人作呕,但是最奇怪的是,这种吃人饭不干人事的人居然能成为国家栋梁,也不知道明朝的皇帝是怎么想的,会允许这种渣滓存在,甚至还让这种坐在至关重要的高位,这不是明摆着将国家往深渊中送嘛!

他是明朝难得的好官,一生为国,死后却被小人污蔑

当然以上只是小编对明朝文官的评价,说实话,明朝的那些文官一个比一个脑残,在宋朝之前,皇上的对手是世家贵族,而文官武将是个随风摇摆的墙头草。在宋朝之后,世家贵族安分了,文官又出来嚯嚯了,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做的事情一件比一件脑残。当然小编说的只是大部分文官,在宋朝和明朝的文官中还是有干实事的好官的。比如宋朝的包拯,司马光等,比如明朝的海瑞,张居正。

他是明朝难得的好官,一生为国,死后却被小人污蔑

张居正是小编在所有明朝官员中唯二可以看得过去的并让小编觉得这个人是个好人的文官,张居正虽然不是和海瑞一样是清流官员,但是张居正可以说是明朝难得的可以说到做到的好官,比那些只会逼逼叨的文官强多了。有人说,因为张居正的出现,才让明朝多存在了70年,小编非常赞同这句话。

他是明朝难得的好官,一生为国,死后却被小人污蔑

从心软的朱祐樘开始,明朝的官员就开始了能吃能喝能哔哔的模式,除了这三样明朝的官员什么都干不了。出生在万历年的张居正面对这种已经进行了快百年的官员模式,非常的无奈。都说,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要一个月,一个坏习惯的出现只用三天,这种说法用在明朝的官员身上也非常的合适,就是因为朱祐樘太心软了,太好说话了,习惯什么时候都大包大揽才把明朝的官员给宠坏了,宠成了这种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做的模式。

他是明朝难得的好官,一生为国,死后却被小人污蔑

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的官员,想要再把他们掰回正道,简直是难上加难。就算张居正再怎么强悍,再怎么说一不二也没有办法改变整个局面,只能尽力在有生之年,靠自己的威严将这些人镇住而已,再多,张居正也做不到,虽然有个词叫做不破不立,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张居正不能用国家来赌这些摆设官员的改变。

他是明朝难得的好官,一生为国,死后却被小人污蔑

大家都知道,在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但是这个所谓的君主专制中的水分相当的大,而且君主专制并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只能说是一个集权的朝代,但是这个权利在谁手中,那就又是另一码事了。准确的来说,在朱祐樘之后,明朝的权利就开始不属于皇帝,明朝的掌权人准确的来说,是明朝的大臣。这一点,从明朝的灭亡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他是明朝难得的好官,一生为国,死后却被小人污蔑

而且为什么明朝的经济在不断的上涨,但是税收却在不断的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文臣要用手中的权力来维持自己利益。国家的经济在不断的提升,就是他们口袋中的钱在不断的增多,而税收的逐渐减少,只是他们为了让更多的钱进入自己的口袋而已,明朝的文臣最擅长做的意见事情就是将国家的钱放在自己的口袋中,国家没钱的时候,捂紧自己的钱袋子,然后哭穷。就像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说的那句话一样,本来就是国家的钱,文臣拿走了两百万,只给国家一百万,然后国家还要笑着感谢文臣的大方。当时的明朝面对的就是这种情况。

他是明朝难得的好官,一生为国,死后却被小人污蔑

在这种时候,张居正出现了,张居正维护的并不是文官集团的利益,而是国家的利益。张居正用了时间的时间,给国家存了不少好东西。在张居正死前,给北京的粮仓存了够北京所用人用九年的粮食,给国家在太仓存下了白银600多万两,太仆寺存银400万两,南京库房增加250万两,广西、浙江、四川省库平均存款在15万至80万两之间。这是张居正用了十年的时间从文官集团那里给国家夺回来的东西。不要说张居正不能干,张居正能用十年的时间从文官手中夺回这点东西,已经是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张居正已经尽力了。

他是明朝难得的好官,一生为国,死后却被小人污蔑

在张居正之前,明朝是什么模样的?难以想象,明朝穷的连给文官发俸禄的钱都没有了,就拿胡椒和米凑合,文官都这样了,武官就更惨了,在明朝,明朝的军队都得自力更生才能不被饿死。地方上有了灾害怎么办?凉拌,反正国家没钱,如果乡绅也不给钱的话,那就只能任由百姓自生自灭了。

他是明朝难得的好官,一生为国,死后却被小人污蔑

再说说明朝军队的事情明朝军队脆弱成什么样子了?在嘉靖年前,几十个倭寇就能在明朝境内随意搜刮。军队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士兵饿的连武器都拿不起来,能站在那里就已经用尽全力了,还杀敌?在开什么玩笑。知道嘉靖时期的倭寇是怎么被消灭的,是嘉靖皇帝做生意赚的钱,才有了军队的粮饷,才有能剿灭倭寇。

他是明朝难得的好官,一生为国,死后却被小人污蔑

明朝时期就穷成这个样子,张居正能用十年时间给国家存点钱,已经很不容易,想要做了清朝雍正那样,估计得用二三十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成功。但是就算这样,张居正在死后居然成为了国家的罪人,成为贪官污吏。在这场清算中就有当时的皇帝万历的掺和,有人说万历是被骗了,小编不是这样认为的,直接说万历无能,万历眼瞎就好了,实在不用为这种人辩解。张居正做的一切,所有人都可能当做看不见,只有万历不能,因为张居正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明朝,为了朱家的江山。万历这样做,就是在卸磨杀羊。

他是明朝难得的好官,一生为国,死后却被小人污蔑

张居正之所以能在死之后的三年后才被清算,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张居正的弟子申时行。在张居正之后是他的弟子申时行接替的位置,申时行对于张居正这个老师是崇拜的,所以申时行不允许有人侮辱自己的老师,因为申时行当了三年首辅,所以张居正才能在死后保留三年的好名声。在张居正的弟子申时行退位之后,明朝的文臣开始了疯狂的反击,为的就是抹黑张居正,为的就是十年来自己损失的钱财。

他是明朝难得的好官,一生为国,死后却被小人污蔑

这些文官,现实说张居正的品行不行,说张居正狐假虎威狗仗人势,说张居正滥用权力,说张居正打着万历的名头捞钱,说张居正利用权力结党营私,这些人恨不得把张居正踩在泥里,贬进地狱让张居正永世不得翻身。就这样张居正一个为国为民的明官成了自私自利的小人,成了不堪为人的小人,就连张居正的后人也被侮辱。

他是明朝难得的好官,一生为国,死后却被小人污蔑

张居正为民尽心尽力,为国鞠躬尽瘁。最后还被小人侮辱,被小人抹黑,这就是,明朝。如果没有张居正的存在,明朝哪能多存在70年,但是明朝的皇帝万历作为得益者什么都没说,还跟着那些人一起踩踏张居正的用心。唯一值得兴庆的是,这世间还有公道,还有人有良心,才没有让那些小人彻底的颠倒黑白,彻底的抹黑张居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4 2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明朝,死后,小人,一生的资讯:
这位皇帝一生昏庸无道, 却在临死前做了件令天下人感激的事
我们对于明朝的皇帝,一般对于朱元璋这类“名人”皇帝感兴趣。但是明朝皇帝很多,当然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其实历史上的明朝皇帝中,真有好多可圈可点的人,只是大家不知道罢了。而今天,就给大
2023-01-20 20:33:00
明朝武将死后,满清皇帝为其翻案,还专门寻找其后代重用
...派人寻找其后代重用,是何许人能够得此殊荣呢?此人为明朝的一名武将,名为袁崇焕,一生忠心爱国,却被奸人所陷害,落得入狱的死罪。乾隆帝评价他:“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
2023-03-11 10:44:00
聊聊崇祯皇帝死后的凄凉境况
崇祯皇帝,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他在位期间,国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然而,他死后的遭遇更是让人痛心疾首。据史书记载,崇祯皇帝死后的尸首被停放在草棚中,前朝官员无
2024-11-23 19:55:00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时有什么表现
...下大乱,此时的崇祯帝根本无力回天。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的党争仍然是不断出现,即使是在明末的关键时刻,党争仍然是朝中不缺少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在明末时期的危急时刻下,党争仍然存
2024-03-14 19:25:00
李成栋:从忠诚到背叛,再从背叛到忠诚的传奇人生
...来又因一个女人,率兵反清,成为南明大忠臣。死后,南明朝廷封李成栋为宁夏王,谥号“忠烈”。这样一个一生“反复无常”的小人,却一直身居高位。正是因为他的性格中的果断坚决。无论是对
2023-11-30 14:52:00
明代宗朱祁钰让大明转危为安,为何死后没进明十三陵
前言明代宗朱祁钰,是明朝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成功化解了多次政治危机,使得大明得以转危为安。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尽管其在位时表现出卓越的才智和统治能力,但
2024-04-19 15:45:00
明朝“夺门之变”的功臣,为何下场都悲惨?
...都不会太好。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那些结局悲惨的小人,明朝的三个小人,石亨,曹吉祥,徐有贞。这三个人同为小人,而且还做了同一件事,那就是帮助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虽
2023-06-10 17:46:00
细数古代含冤而死的7大名将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说出了的他的无奈。袁崇焕,是明朝末年的将领,在抗击清军入关里立下汗马功劳,但是由于明朝的特殊机制,遭到魏忠贤的陷害,被迫赋闲在家。朱由检上位后,再次启用
2023-07-06 14:49:00
明朝战神王越,死后为何籍籍无名
...于奔袭,将家眷和老弱病残留在了驻地红盐池,然后向着明朝边关而去。王越摸透了蒙古军队的心思,巧妙的安排部队,绕道敌后,来了一手釜底抽薪,将蒙古军队的后方一窝端了。蒙古军队失了基
2022-12-22 10:42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