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1 20:29:00 来源:戏说三国

兵临开封城下

北宋朝廷得知金国两路大军南下的消息,是中山府知府詹度奏报的,时间是天会三年(1125年)十二月十二日,当时西路完颜宗翰大军尚未到达太原,而东路完颜宗望大军已经占领燕山府。

此后,河东、河北各地又连续三次派人向京师告急。接连听到金军南下的消息,朝廷官员大惊失色,宋徽宗则有了内禅的想法。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不久,童贯与他的参谋宇文虚中回到朝廷。在宇文虚中的建议下,宋徽宗于二十二日下了罪己诏,文字是宇文虚中所写。

宋徽宗此时已下定决心将皇位内禅给皇太子赵桓,自己只当太上皇。

宇文虚中为宋徽宗所写的这份罪已诏,能够看出宋徽宗以及北宋当时所存在的问题,也能从一个侧面看出北宋王朝在很短时间内被金国灭亡的原因。

罪已诏的内容有:进谏的道路被堵塞遮蔽,奉承的话每天都能听到,得宠的近臣把持朝政大权,贪财的恶人随心所欲,有才干的人被诬陷为拉帮结派,赋税敛尽百姓的财富,军队的粮草不能及时供给,守边的士兵没有战斗力,奢侈铺张成了风气,吃闲饭的人不劳而获,百姓怨恨而皇上不知,等等。

宋徽宗当年只有四十四岁,年龄不算大,身体也没什么毛病,为何要内禅?他的考虑可能很多,比如万不得已时离京到外面躲一躲,还有一条便是希望以此来得到金国的理解与同情,以期金国能够罢兵。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宋徽宗还派通直郎李邺出使金国,把他的这个决定告诉金国,同时请求两国重归于好。

在此关键时刻,给事中吴敏向宋徽宗推荐了一个人,此人便是太常少卿李纲。吴敏说李纲刚正、忠义,愿为国家效力,自称有奇计和长远之策。

李纲曾与吴敏说过,宋徽宗应当像唐玄宗传位给唐肃宗那样传给太子,这样可以像平定“安史之乱”那样解决金兵南下这场危机。

吴敏也有这个想法,故而向宋徽宗推荐了李纲。李纲还说,唐肃宗继位,不是唐玄宗主动禅让,后世为此而感到惋惜,希望宋徽宗能主动禅位。吴敏于是上书向宋徽宗请求,刺破胳膊以示忠心。

宋徽宗决定内禅,先任命吴敏为门下侍郎,让他辅佐太子。然后,宋徽宗假装生病,突然不省人事。最后在执政大臣的服侍下,宋徽宗悠悠醒来,写了御笔诏书禅位。

宋徽宗在正式禅位之前,还作了一个重要部署,这便是再次起用已经退休归隐的老将种师道,任命种师道为检校少保、京畿河北制置使,让种师道奔赴京城开封。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宋徽宗同时命令熙河路经略使姚古与秦凤路经略使种师中,带领本路兵马在郑、洛间会合,对外援助河阳,对内保卫京城。宋徽宗再任命宇文虚中为保和殿大学士、河北东路宣谕使,监督姚古、种师道的兵马。

十二月二十三日,宋徽宗正式内禅,皇太子赵桓即位,是为宋钦宗。这个时候,金国完颜宗翰西路大军已经在围攻太原,而完颜宗望东路大军已经经过保州、中山府,正向真定府进发。

宋钦宗即位的三天后,下诏派武泰军节度使何灌带领两万人马,与宦官梁方平一同守卫濬州的黄河大桥。也就在这时,从完颜宗望军中逃回的武汉英来到京城,向朝廷奏报金国的作战计划。

武汉英说金国人认为宋朝只有西部的兵马能够作战,所以由完颜宗翰先攻太原,再取洛阳,截断西部大军前来的救援之路,也防备宋徽宗西逃巴蜀。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同时,由完颜宗望的大军攻燕山、真定,直到攻取京城开封,最后两军会合。北宋刚刚举行过内禅,又听到这个议论,大臣们六神无主,是战是逃,犹豫不决。

十二月二十八日,宋钦宗在延和殿召见李纲。宋钦宗说在当太子的时候,曾见过李纲为治水灾而上的奏疏,到今天仍然能够背诵。

李纲表示谢意,接着分析金国可能有五个方面的要求,同时提出应对方案。

第一个是金国想要帝号,李纲认为可以像对待辽国那样对待金国,承认他们的帝号。

第二个是想得到投归宋朝的人,李纲认为可以全部交给金国。

第三个是想增加岁币,李纲认为只有全部归还燕、云之地才能给,现在金国私自夺了其地,岁币应当减少,但考虑到两国友好,姑且按照原来的数目。

第四个是想得到犒赏军队的财物,李纲认为可以估量国家的财力给予。

第五个是想得到土地,李纲认为祖宗的土地,子孙应当以死相守,不拿一尺一寸给人。李纲同时还陈述了御敌固守的策略,宋钦宗非常赞赏并采纳,还于次日下诏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第二年便是靖康元年,也是金朝天会四年,即公元1126年。这一年正月初三,宋钦宗下诏亲征,一切按照当年宋真宗亲临澶渊的事例。

宋钦宗任命吴敏为亲征行营副使,李纲与开封府知府聂山为参谋官。宋钦宗还授予吴敏灵活处理公事、不必奏报的权力,同一天还任命其为知枢密院事,吏部尚书李税(音同桌)为同知枢密院事。

宋钦宗能再现宋真宗当年的功业吗?

当天夜里,从濬州黄河前线传来消息:濬州已经在前一天失守,金国大军已经抵达黄河北岸。原来,金国将领完颜宗弼夺取汤阴后,便去攻打黄河北岸的濬州。

梁方平当时带领兵马驻守黄河北岸,看到敌人的骑兵突然杀来,慌忙逃跑,拥上黄河大桥。在黄河南岸守桥的士兵看到金兵的旗帜,赶紧烧断大桥的缆绳,好几千人掉在了黄河之中。何灌的士兵听说金兵来了,也都逃跑,黄河南岸一个守兵都没有了。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濬州失守,金国完颜宗望的东路大军就到达黄河岸边,离京城开封也就两百里左右,北宋君臣大为惊慌。

太上皇宋徽宗就连夜从通津门出城,向东逃去。负责监督姚古、种师道大军的宇文虚中也陪同宋徽宗“出巡”了。宋钦宗也不敢留在开封,想前往陕西,再指挥各路兵马作战,朝中大臣大都赞同。

李纲极力反对,与大臣们辩论,并劝说宋钦宗,宋钦宗才决定坚守开封,还火线提拔李纲为尚书右丞,让李纲位列宰执大臣。

宋钦宗不能像宋真宗那样亲征了,不管怎么说,宋真宗当年还能够北上到达澶渊抵御辽兵。

然而,宋钦宗能够决定坚守京城,已经相当难得了,因为他本来是想逃离京城的。关键时刻,宋钦宗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但也只是守城而已。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正月初五,宋钦宗驾临宣德门,向守城将士表明坚守的决心,同时要求守城将士开始整治都城四壁的防御工事。正月初六,宋钦宗派使督促各路援军尽快奔赴京城。

援军尚未到来,而完颜宗望的大军正在南渡黄河。由于黄河浮桥被烧毁,金兵只能寻找船只渡河。

找来找去,只找来能够容纳几个人的小船摆渡,前后用了五天时间。兵马到了南岸,随渡随走,没有集结。金国将士们说,北宋真是没有人才了,如果用一两千人守卫黄河,他们根本过不了河。

正月初七,完颜宗望大军抵达京城西北的牟驼冈驻扎。由于郭药师曾经到过京城,在牟驼冈打过球,知道这里堆积大量的草料,便指引着完颜宗望直接奔赴此处。完颜宗望在牟驼冈不仅得到粮草,还得到两万匹战马。

完颜宗望准备连夜向开封城发起进攻。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围攻开封城

完颜宗望在西路完颜宗翰大军没有如期抵达的情况下,决定连夜向开封城发起进攻,首先就攻打宣泽门。

完颜宗望派人用几十只火船顺流而下,奔向护城河边,逼近城墙。在此紧急时刻,李纲亲临前线指挥。

李纲来到城墙之上,派出两千名敢死之士,到城下布下障碍,甚至把蔡京家中的山石运来,放在水道中间。

火船到来之后,李纲命人用长钩钩取,用石头把船砸碎,金兵伤亡一百多人。战斗进行了整整一夜,到天亮时,金兵才停止进攻。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完颜宗望觉得开封城难以攻克,他想退兵,但他要提出一些条件。完颜宗望派吴孝民去与北宋商议,北宋派郑望之担任军前计议使,与吴孝民接洽。吴孝民提出把黄河以北划给金国,再给金国大军一笔犒赏费用,然后便可以退兵。郑望之不能答应,带着吴孝民进城觐见宋钦宗。

宋钦宗没有答应吴孝民的要求,希望好好商谈。吴孝民希望宋钦宗派亲王、宰相到完颜宗望军中商议。

宰执大臣大都低头不语,只有李纲请求前往。宋钦宗认为李纲性情刚烈,不能前往,最后命令李税为正使,郑望之、高世则为副使。

李纲认为敌人气焰十分猖狂,北宋援军尚未到来,讲和一定要策略得当,否则后患无穷,还说李税柔弱怯懦,要误国。

李纲退出之后,李税与郑望之再次入宫,宋钦宗答应的条件是增加岁币三五百万两,割地不接受。谈到犒赏军队,宋钦宗答应给银三五百万两,还让李税带着一万两黄金及美酒菜肴去贿赂完颜宗望。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李税、郑望之等人来到完颜宗望的大营。完颜宗望面朝南坐着会见使者,由从燕京投降而来的王汭负责传话。王汭说,开封城顷刻之间就会被攻破,完颜宗望之所以收兵不攻,为的是保存赵家天下。

完颜宗望的议和条件就是犒赏大军的金银绢帛各需一千万两匹,马驼驴骡各需一万匹,称金国皇帝为伯父,凡在北宋的燕、云之人全部归还,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以亲王、宰相为人质。

从这次提的条件来看,在土地方面有所减少,不是割让河东、河北全部,而是只要三镇,但在钱物上索要的更多。

李税胆小,不敢回话,只说宋朝皇帝赐的万两黄金以及美酒、菜肴已经送到。完颜宗望让吴孝民接受了这些赏赐。商谈没有结果,李税等人当天晚上被留宿大营。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完颜宗望再派萧三宝奴来对李税、郑望之等人说,宋朝总是不守信用,一定要派一位亲王来做人质,割地要以黄河为界。郑望之只回答说增加岁币三百万,萧三宝奴不满意而走了。

完颜宗望所提的条件没有被接受,于是决定再次攻城。一大早,李纲刚刚上朝,外面就报通天门、景阳门告急。宋钦宗派李纲前往督促将士们防守抵御。李纲请求带领一千名善于射箭的禁卫军跟随他前往,宋钦宗准许。

李纲到达城墙之上,看到金兵刚刚渡过护城河,正在架设云梯攻城。李纲命令禁卫军放箭,金兵都应弦而倒。守城将士都很勇敢,对近处的敌人,用手炮、垒木攻打,对远处的敌人,用神臂弓射,再远的,就用床子弩和坐炮袭击,金兵伤亡很多。

李纲又招募好几百名壮士缒城而下,与敌人面对面交战。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完颜宗望看到通天门、景阳门难攻,又转攻别处城门,城墙上的箭多得像刺猬。李纲一直在指挥战斗,宋钦宗派人前来慰劳,带来手诏表扬,还把宫库中的酒、绢等赏赐给将士,将士们斗志更加高昂。

这一轮战斗,金兵几千人被杀或被俘,完颜宗望只得再一次下令撤退。北宋方面也损失一员将领,那就是武泰节度使何灌。

完颜宗望还不死心,派一部分游骑兵到开封城周围抄掠,不少县城都被攻破,只有东明、太康、雍丘、扶沟、鄢陵等县还在坚守。完颜宗望对小县城都攻不下而感到耻辱,于是又增加三千名骑兵去攻打,仍然没有攻下。

完颜宗望又准备与北宋议和,主动约见还在营中的宋使郑望之等人。

完颜宗望把条件稍微放低了一些,提出要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牛马一万匹,缎一百万匹,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送宰相、亲王为质。完颜宗望为表诚意,还派萧三宝奴、耶律忠、王汭等人给宋朝皇帝送去一条玉带、一把玉蓖刀、一匹名马。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宋钦宗答应了完颜宗望的要求,于正月初十下诏,征集私人家中的金银。名为征集,实际就是搜刮,因为诏书声称,有胆敢隐藏转移财物的,军法处置。宋钦宗在诏书中,还要求没收妓女和艺人的财产。

如此一来,宋钦宗共得到二十万两黄金、四百万两白银。史书上说,虽然这个数目离完颜宗望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但民间已经被搜刮一空。

宋钦宗还下诏给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告诉他们已经把这三镇割让给金国。最后便是决定由谁去当人质的问题。

康王赵构主动提出前往金营为质。赵构只有二十岁,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宋钦宗于是任命赵构为军前计议使,张邦昌、高世则为副使。

宋钦宗把赵构带到殿阁,与宰执大臣相见。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李税说金国怕宋朝失信,所以想让亲王送他们过黄河。李税的话明显有安慰赵构的意思,而赵构却严肃地说,国家有难,死又何妨?

李纲听说宋钦宗准备接受金国的条件,极力反对。

李纲认为金国所要的金银布帛数量太多,把天下所有资财拿来都不够;太原、河间、中山三镇是国家的屏障,割了三镇,如何立国?李纲特别强调,宋朝皇家的祖陵还在那里,做子孙的怎么能把这些地方给人?

至于人质,宰相可以去,亲王不应当去。李纲认为议和只是缓兵之计,不是最终目的,一旦各路援兵到来,便可以与金兵一战。到那时,金兵一定不敢久留而退走,那时再签订盟约,方可长久。

李纲的观点是盟约要以实力为基础,一旦援军来了,打了胜仗,议和才会对自己有利。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然而朝中的大臣都不赞同李纲的观点,想就这样答应完颜宗望的条件,希望完颜宗望能早一天退兵。

李纲果然刚烈,马上提出辞职。宋钦宗知道李纲有带兵御敌的本领,现在还不能没有他,毕竟完颜宗望的大军还压在城外。

宋钦宗对李纲说,你只管带领兵马守城,议和的事,再慢慢谈。宋钦宗话虽这么说,还是立即把誓书交给李邺,让李邺前往金营,交给完颜宗望。李纲坚持留下割让三镇的诏书,等待援军到来再说。

也就在这时,各地的勤王兵马陆续到达开封城外。正月十六日,统制官马忠带领在京西招募的兵马来到,在顺天门外与金兵遭遇,马忠立即下令袭击,杀死很多金兵。范琼带领一万名骑兵又从京东来到。

完颜宗望看到北宋的兵马纷纷来援,也开始担心,游骑兵也不敢再四处抢掠,老百姓稍微安定了一些。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正月二十一日,京畿河北制置使种师道、安武军承宣使姚平仲带领大军来到。种师道沿途张贴文告,声称带来了西部一百万大军。完颜宗望听到这一消息,下令加强军营的防备。

种师道当年已经七十六岁,年事已高,受到世人尊敬,人称老种。宋钦宗听说种师道来了,非常高兴,命人打开安上门,让李纲迎接。

种师道对宋钦宗说,金国人不懂兵法,哪有孤军深入,还能完好回去的?宋钦宗说已经讲和了,种师道马上说,臣只管军队之事,其他事不敢知道。

援军终于来了,可以与敌人较量一下了,李纲提出要统一指挥作战,建议种师道、姚平仲两位将领由他一起节制。宋钦宗不肯,理由是种师道年老而且通晓兵法,职位也很高,与李纲官爵相等。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宋钦宗于是另外设立宣抚司,由种师道担任京畿两河宣抚使,加检校少傅,姚平仲任都统制,各地来的勤王兵马都隶属于新成立的宣抚司,还把城内的前军与后军调给宣抚司。李纲所管的行营司只有左、中、右三军而已。

宋钦宗多次重申,宣抚、行营两司不得混乱,从此军权分散。宣抚司常常以机密为由,所定计划不再向行营司通报。

宋钦宗如此部署,实际是对主将的不信任,无非是担心李纲的兵权太集中。其实李纲所在的行营司,本就是宋钦宗为亲征而设立,最高统帅是宋钦宗,然而宋钦宗担心驾驭不了李纲。宋朝的皇帝对武将的提防,是其家族祖传的,不足为怪。

正月二十七日,宋钦宗在福宁殿与李纲、李邦彦、吴敏、种师道、姚平仲等人商议用兵大计。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李纲认为完颜宗望声势虽然浩大,其实不过六万人马,一大半还是奚人、契丹人及渤海人;宋朝的援兵有二十多万,已经数倍于敌,完颜宗望进入宋朝腹地,有如虎豹掉进陷阱之中。

李纲建议暂不与完颜宗望交战,只要不让他们为害附近百姓就行,他们一旦粮草耗尽,必定北撤,在他们半渡黄河时,发起袭击,必定取得胜利。宋钦宗采纳了这个建议。

数日后,宣抚司都统制姚平仲提出新的策略,建议夜袭金军大营,活捉完颜宗望,把康王赵构营救回来。

种师道认为李纲此前的策略很好,等姚平仲的养父姚古的大军来到、兵力更加强盛时,再与完颜宗望谈三镇不可割让;如果完颜宗望粮草不济而北返,再尾随袭击。没想到李纲此时却又改变了自己当初的想法,赞成姚平仲的计策,宋钦宗也就同意了。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二月初一夜里,姚平仲带领一万多名步骑兵偷袭金军大营,由于完颜宗望事先得到消息也有了防备,姚平仲最后大败而回。

李纲也在行动,派行营司的左、右两军将士,在天刚亮时出景阳门,到幕天坡袭击金兵,杀死、俘虏不少金兵。

完颜宗望派兵来攻行营司的中军,李纲亲自带领神臂弓士兵射退了他们。完颜宗望派人责备在大营为质的赵构,一旁的张邦昌吓得哭了起来,而赵构毫无畏惧。完颜宗望觉得赵构不像亲王,像是将帅子弟,要求宋朝再换一位。

种师道上奏,对宋钦宗说,劫寨已经错误,但用兵仍可以出其不意,建议第二天晚上再一次派兵袭击金兵。

如果仍然不能取胜,以后每天晚上都用几千人去袭扰,用不了十天,完颜宗望就该逃跑了。李邦彦等人胆小,不赞同这个建议。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宋钦宗满心以为姚平仲一定能够成功,现在听说夜袭失败,感到非常担忧。宰执大臣与台谏官员又接连奏称,宣抚司、行营司两部兵马损失很大,宋钦宗大为吃惊,下诏不得再次出战。

宋钦宗认为这全是李纲的错,于是罢免李纲尚书右丞和亲征行营使的官职,由蔡懋代替他。宋钦宗甚至撤销行营司,想以此来向完颜宗望道歉。

蔡懋将事情了解清楚,告诉宋钦宗,行营司损失才一百多人,而宣抚司死伤也只有一千多人,主力兵马仍在。

宋钦宗于是下亲笔诏书慰劳李纲,赏赐李纲五百两黄金,五十万钱,并且让吴敏给李纲带话,说会再起用李纲,李纲感激涕零称谢。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宋钦宗的举动,可以用“惊弓之鸟”来比喻。自己的两部大军明明没有什么损失,但一听人说损失很大,竟然坚信不疑,而且不问青红皂白,马上降了李纲的职,说明宋钦宗当时已经被吓破了胆。

太上皇宋徽宗已经吓得离开开封,过了长江到南方去了,如此胆小怕事的宋钦宗岂能应对虎狼一样的金国大军?

完颜宗望派人来责问举兵的原因,宋钦宗准备派人到金营解释,劫营不是朝廷的主意,而是将领们的事,正要给劫营的人治罪。宋钦宗还让肃王赵枢去换赵构,以满足完颜宗望的要求。没有大臣愿意出使,只有刚刚从南方赶回来的宇文虚中情绪激昂,请求出使。

这一天,太学生陈东带领好几百名太学生跪伏在宣德门外,上书说李纲奋不顾身,为国保卫开封城,是真正的社稷之臣,要求恢复李纲的官职,处罚李邦彦等无能之辈。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不多时,有好几万军民不约而同聚拢而来。宋钦宗没有办法,只得立即恢复了李纲尚书右丞的职务。

宇文虚中与肃王赵枢、著作佐郎沈晦前往完颜宗望大营,用赵枢、沈晦替换赵构与张邦昌,还给完颜宗望带来被李纲留下的割让三镇的诏书。

完颜宗望当时也得知北宋援兵来了不少,尤其是李纲带兵守城很有办法,便萌发了撤兵的想法。完颜宗望于是不等犒赏大军的金银玉帛数量给足,便于二月初九下令北返,开封城中的君臣终于松了一口气。

种师道提出在完颜宗望大军半渡黄河时袭击,宋钦宗不接受。为防止金国兵马卷土重来,御史中丞吕好问建议宋钦宗加强防范,宋钦宗也不听。

李纲想以护送金军为名,寻机袭击,最终因朝中官员不支持也没有实行。数日后,完颜宗望大军顺利渡过黄河。

内禅与抗战:宋徽宗与宋钦宗的抉择

完颜宗望的东路大军于正月初七到达开封城外,二月初九撤退北归,前后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当中,北宋各路援兵未到之时,李纲组织开封城内兵马,成功指挥了“开封保卫战”。

现在金兵已退,宋钦宗便升李纲为知枢密院事,算是对李纲功劳的认可。不久,李纲又受到排挤,不断被降职,直至罢免。老将种师道也因年老而被宋钦宗贬为中太一宫使。

然而,就在宋钦宗贬了种师道的当天,北方的泽州官员上奏说,金国完颜宗翰的西路兵马已经到了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离宋朝的西京洛阳只有三百多里。

宋钦宗只得再次起用种师道,任命种师道为河北、河东宣抚使,驻屯滑州;同时命令统制官郝怀带领一万人马驻屯河阳,扼守太行险要;再任命姚古为制置使,节制各路大军援救太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岳飞传》中的金兀术,在是个什么样的人?
...官,仅率领三千骑兵,逼近当时北宋的都城开封,在听说宋徽宗赵佶不在都城汴梁,向南逃的时候,完颜宗弼带着百名精锐骑兵追赶逃跑的宋徽宗赵佶。不过完颜宗弼最终没有追到宋徽宗赵佶,只好
2023-02-14 20:12:00
造成宋朝靖康之耻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本质上是谁呢
...向金国提出归还自己被辽夺去的燕云十六州。当时在任的宋徽宗还在为自己这个“完美的交换策略”沾沾自喜,却全然不知金国比他想象得还要狡猾。虽然完颜阿骨打不情愿地归还了其燕云十六州,
2024-05-14 09:18:00
宋钦宗赵桓:从即位到靖康之变的命运沉沦
...,宋朝第九任皇帝。赵桓,原名赵亶,另有赵煊之称,乃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兄长,母为显恭皇后王氏,后迎娶武康军节度使朱伯材之女朱琏为太子妃。1101年,获封京兆郡王;110
2024-04-13 06:46:00
开封沦陷后,宋朝宗室大臣下场极为悲惨
...因为郭京作祟,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与诸将破城,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徽、钦二帝被俘靖康二年(1127年)3月20日,北宋宣告灭亡。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贬为庶人,
2023-04-13 13:56:00
赵构与张邦昌:靖康之难中的英勇与智慧
...朝皇室耻辱。大家都知道在这场劫难中,北宋两位皇帝,宋徽宗、宋钦宗连同后宫,皇族宗室、朝廷重臣尽被金国俘虏到北国。谁又知道,靖康之难期间,有两个人做为金国人质,其中一人后来成为
2023-10-12 15:00:00
赵构:从康王到高宗的传奇人生
公元1107年,赵构出生于今河南开封,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1121年,赵构被宋徽宗册封为康王。赵构自幼聪慧,读书日诵千余言,同时还能挽五斗的弓,可谓是文武双全。1
2024-02-09 05:27:00
...策,使百姓生活得苦不堪言。次年,即靖康二年,金人将宋徽宗与宋钦宗及两位皇后、后宫宗室、大臣等三千多人一同虏去北上。北宋王朝皇室的金银珠宝、法物、礼器等都被洗劫一空。北宋王朝的
2023-08-25 16:52:00
宋钦宗赵桓在靖康之变时经历了什么
赵桓,即宋钦宗,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生母是显恭王皇后,北宋第九位皇帝,也是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元符三年(1100年),赵桓生于坤宁殿。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
2024-05-27 17:21:00
壮志未酬,北宋名臣李纲最终是什么样的结局?
...路军以斡离不(完颜宗望)为主帅,由平州攻燕山。昏君宋徽宗慌忙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宋钦宗),自己向南逃去。形势危急之下,宋钦宗先后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尚书右丞、东京留守、亲征行
2023-05-18 20: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