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乾隆五十五年(1790),对于大清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正值乾隆帝八十圣寿,举国庆贺。为了过好这次生日,满朝文武早在一年前就已经精心准备,国库为此花了上千万两银子。此外,各省官员为了讨皇上的欢心,争相献宝。
乾隆是清代诸帝中是最为铺张的,这次八十岁生日尤其花费巨大。不过,他的这次生日也无意间给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财富,国粹京剧就此诞生。
为了邀宠,时任闽浙总督的伍纳命“承办皇会”的浙江盐务,把杭州演出的徽剧“三庆班”送到了北京祝寿。谁知这一地方腔调,一登上京城的舞台,便得到了北京从上流社会到下层百姓的高度赞赏,从此扎下根来。这就是乾隆朝著名的“徽班进京”。
徽调作为一个地方剧中为何会演变为后来最大的剧种——京剧呢?
首先徽调是指吹腔、高拔子及其演变成出来的二黄调,是产生于安徽安庆地区的一个声腔剧种,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秦腔、弋阳腔、昆腔与青阳腔的影响。因此,它的腔调复杂,有昆腔、弋阳腔、二黄与时尚小调等成分。
由于徽调曾受过秦腔的影响,存在着秦腔的乐调成分,因而它到了北京后,继续吸收秦腔的乐音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相反,和谐协调,增加了徽调的审美价值。这种吸收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秦腔演员加盟徽班,如秦腔的名角魏长生的高足刘朗玉,嘉庆年间成了三庆班的台柱。
徽调发展成京剧的关键还不是与秦腔的结合,而是汉调艺人于道光年间来京演出时,与它的融合。京剧开始称为皮黄腔,是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腔调。
一般认为,西皮腔虽然兴起于湖北,但其根子却是秦腔。秦腔传到湖北襄阳一带,经湖北艺人的丰富加工而成了话皮腔。二黄本是徽调的主要腔调,它经过长江到达湖北的黄冈黄陂地区,演变为具有当地特色的二黄。后来,襄阳一带的西皮于黄冈黄陂地区的二黄在武汉聚合成一体,于是形成了皮黄腔,被人称为汉调,又叫楚调。
嘉庆十七年(1812,汉调演员米应先来京参加徽班春天班。到了道光年间,又有汉调演员王洪贵和李六、余三胜进京,加入春台班演出。徽班音乐中本来就有秦腔成分,汉调二黄又来自于安徽的二黄,因此,徽班很容易容纳汉调的唱腔,徽调演员也会轻易地学上西皮二黄。
湖北皮黄调与徽班的二黄调结合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面貌开始变化。首先改变了以往的以旦角为主的剧目,而以老生为主,且唱做并重,所演的剧目有《文昭关》《让成都》《法门寺》《草船借箭》《四郎探母》《定军山》《捉放曹》《碰碑》《琼林宴》《打金砖》《战樊城》《打渔杀家》等等。
这一时期出现了名重一时的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三个杰出的老生演员,人称“老生三鼎甲”。三人之中,余以曲调优美取胜,张以直率奔放而独树一帜,程则以声情并茂受到观众的欢迎。
由于三人籍贯各异,在唱念上各带乡音,因为行成了徽(程)、京(张)、汉(余)三大流派。这三位演员在改革皮黄戏,以及由皮黄戏过渡到京剧的过程中,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其次,在语音上摸索出一套音韵规范,以适应北京地区观众的听觉习惯。其语音吸取了京腔、昆剧、汉调的发音优点,又具一种表演的特性,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戏曲舞台的宾白语调,被称之为中州韵、湖广音。
再次,形成了一套角色行当的发音方式,如老生、老旦用本嗓,旦角、花脸用假嗓,同为本嗓和假嗓,又具有各不相同的发声方法。同时还探索出男女同声不同调的唱法,如生旦同声歌唱,音高相差四度,然而听起来相当协调,这是因为采用了较好的发声方法所致。
最后,在乐器上最终定以胡琴伴奏托腔。胡琴比起笛子托腔更为灵活,使唱腔、过门、板眼在旋律和节奏上都摆脱了一定的约束,加强了指法的灵活及声腔的表现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两种声腔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
随后由于京城社会的相对安定和统治者对皮黄剧的爱好,北京的演剧活动日益频繁,涌现了以谭鑫培、王瑶卿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演员。此后,皮黄腔逐步从北京辐射全国,成为我国观众最多、流行区域最广、影响力做大的戏曲剧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9 17: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