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青少年的他,也曾对汉室忠心不二,后来为何变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5 21:0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时间,无疑能改变很多人的心态。昔日爱打抱不平的游侠董卓,最终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奸贼;当初为国忧虑的太常刘焉,在称霸西南之后,反而成为了第一个割据的诸侯。即便是被称之为一代奸雄的曹操,在其少年时期,亦是颇有血性。他也曾拔刀怒向宦官,也曾对汉室忠心耿耿,可到最后,却成了颠覆汉室的罪魁祸首。

青少年的他,也曾对汉室忠心不二,后来为何变了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年轻时期的曹操,与其父的敦厚不同,他俨然是个放荡不羁的世家子弟做派。虽然有一点小聪明,但都是一些歪门邪道。《曹瞒传》则称他是个“飞鹰走狗,游荡无度”的公子哥。曹操这样的表现,就连他一个叔叔都看不下去了,于是便经常在曹嵩(即曹操父)面前说落曹操的不是。

青少年的他,也曾对汉室忠心不二,后来为何变了

曹操不胜其烦,一日见到叔叔,便心生一计,假装中风倒地。叔叔见到后大吃一惊,连忙派人去通知曹嵩。后者感到以后,曹操早已恢复了原样,并说道:“初不中风,但失爱於叔父,故见罔耳。”就这样,曹嵩便再也不相信弟弟对曹操的各种“诋毁”了:“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从这个例子来看,曹操确实是有些小聪明和奸诈的味道。

青少年的他,也曾对汉室忠心不二,后来为何变了

就在大多数人都不看好曹操的时候,太尉桥玄却对曹操刮目相看。《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曰:“太尉桥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讬。’由是声名益重。”桥玄是当时有名的人物品评家,他对曹操的这一番提携,不可谓不重。以至于后来曹操率军经过桥玄墓的时候,他还流泪感叹桥玄对自己的帮助。

青少年的他,也曾对汉室忠心不二,后来为何变了

或许是受到了桥玄的鼓舞,也或许是目睹了汉室衰微的景象。年轻时候的曹操,才进入官场之后,彻底收起了他曾经的浮夸之气。因为家庭的原因,曹操在步入仕途之后,也是一帆风顺的。曹操刚到弱冠之年(20岁),便被举为孝廉,负责洛阳城北的治安工作。《三国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曰:“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

青少年的他,也曾对汉室忠心不二,后来为何变了

曹操在少年时期的血性,由此而开始。考虑到《曹瞒传》这本书对曹操本人是不太友好的,那么这鲜有的正面记述,其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曹操年少气盛,锋芒正露,即便是面对宦官势力的亲属,他也丝毫不手软。在他的治理之下,洛阳城内的风气,一时间变好了很多。即便是面对权倾朝野的外戚势力,曹操依旧也是毫不退缩。《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曰:“先是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诛阉官,反为所害。太祖上书陈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其言甚切;灵帝不能用。”

青少年的他,也曾对汉室忠心不二,后来为何变了

推荐阅读:汉武帝去世后为什么会追赠李夫人为皇后?

面对日渐衰微的汉室江山,曹操也曾做过自己的努力。甚至,他还刺杀过宦官头子张让。这件事,也正是演义中曹操行刺董卓的原型。《三国志·武帝纪》注引孙盛《异同杂语》云:“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当然,曹操能全身而退,并不代表他武艺高强。而是张让看在他祖父曹腾同为宦官的面子上,才没有过多追究曹操这个血性十足的年轻人。

青少年的他,也曾对汉室忠心不二,后来为何变了

直到黄巾军起义之后,曹操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征讨颍川郡的贼人。在曹操就任济南相之时,他的一身正气,也让无数贼人闻风丧胆:“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魏书》亦云:“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势,历前相不见举;闻太祖至,咸皆举免,小大震怖,奸宄遁逃,窜入他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值得注意的是,曹操手下的一批老班底,很多便是来自于颍川郡。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荀彧荀攸叔侄俩。

青少年的他,也曾对汉室忠心不二,后来为何变了

可以想象的到,曹操在颍川郡的治理,让不少大才之士,纷纷认为曹操是个能匡扶社稷的国之栋梁。在荀彧的介绍之下,无数颍川籍谋士也心甘情愿的成为了曹操的幕僚。后来成为曹魏集团重臣的还有郭嘉、陈纪、钟繇、陈群、戏志才等人。如果说曹操的家乡谯县为曹魏集团提供了武将班底,那么颍川则为曹操提供了大批文人基础。

青少年的他,也曾对汉室忠心不二,后来为何变了

此时的曹操,还依然对汉室充满了希望。甚至有人谋逆,想要废掉汉灵帝,曹操也是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

青少年的他,也曾对汉室忠心不二,后来为何变了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在他起兵的初始阶段,仍然心向汉室。而他迎回汉献帝之后,所采取的策略也并非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历史上,曹操采用的其实是谋士毛玠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而这一点,也是他在创业前期,为什么能受到许多汉室老臣的支持。

青少年的他,也曾对汉室忠心不二,后来为何变了

因为在这些人眼中,包括曹操自己,都相信曹操是那个能匡扶汉室的新星。只是岁月变迁,曹操在享受过权力之后,他的血性也慢慢退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曹操的篡汉之野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6 12: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所谓“国家昏乱有忠臣”,也许当时的人都认为,曹操对汉室是绝无二心的,可无可奈何的是,东汉经过几代宦官和外戚的来回斗争,皇帝早就成为了摆设品,根本没有实权。再忠心的曹操也只能通
2024-06-28 11:36:00
袁绍等人讨伐董卓时,刘焉、刘虞、刘表为何没有参加
...任命为荆州刺史。所以其实在董卓入洛阳祸乱朝纲之时,汉室宗亲其实控制着3个州,但是他们却都没有参加讨伐董卓,这是为什么呢?刘虞刘虞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这个刘强可
2023-06-20 21:44:00
曹操至死不肯称帝,其实他给儿子曹丕安排了一步棋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正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室丞相、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的魏王曹操,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去世了,时年66岁。这位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强人,就这么突然地离去了,天
2023-05-18 12:21:00
如果刘虞接受袁绍的拥立结果会怎样
...东诸位将商议,称当时皇帝年幼,且眼下还被董卓控制,汉室就此摇摇欲坠,大厦将倾,为了避免汉室衰弱,他们想拥立汉室宗亲的刘虞为新皇帝。刘虞本是幽州牧,在幽州颇得人心,加上他又是汉
2023-05-11 06:14:00
...治行为就能看出,刘备自从出道以来,就一直打的是兴复汉室的旗号,无论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是出师表,都明确地表达了兴复汉室的政治方针。但是刘备兴复的是汉室,并不是汉献帝,刘备扶的是
2024-06-17 06:27:00
曹操杀了杨修,问其父杨彪为何消瘦了,杨父回复的一句话成为名言
...民心。 后来曹操顶不住压力就把杨彪放了,或许是看到汉室已经没救了,又或许是畏惧曹操的威势,杨彪就对外声称自己脚抽筋了,再也不问朝政之事。杨彪的儿子杨修很有才华,就连曹操都颇
2023-10-11 17:03:00
曹操发迹除了宗族鼎力支持还有什么
年少时期的曹操,也曾对汉室抱有过希望。不过随着曹操阅历的增长,他也明白汉室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在此情形之下,曹操也将目光放在了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在曹操称病归乡期间,他不仅
2022-12-24 14:43:00
杨修之死:才华横溢却悲剧收场
...似怀有极大的怨恨。因为,曹操不是汉武帝,而是想终结汉室江山的人物,所以杨彪搬出金日磾,显然绝非是恼恨儿子被杀这么简单了。以曹操的智商,其中深意,他焉能不知,可为何还要道歉?且
2023-10-11 15:24:00
汉武帝如何看透千里之外的威胁,又是如何在千难万险之中保卫大汉
...怎样的珍贵遗产,让其受益至今?北方之患源远流长刘氏汉室四世三公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称帝,建立汉朝,正是汉民族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然而,一向缠绕汉室的匈奴问题,依然如鲠在喉
2024-01-10 11: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