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体需要大量的营养来保持健康。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以帮助身体修复和建造细胞,并且是我们身体内肌肉和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值得庆幸的是,蛋白质可以从很多食物中获取,无论是蔬菜、水果,还是各种类型的肉类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而鸡蛋则是其中最佳的来源之一。作为生活中常见的食材,鸡蛋在方便性、营养价值等方面都名列前茅。不少人每天都会选择享用一两个鸡蛋,令身体得到充足的蛋白质支持。
健康饮食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而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让人担忧的食品——激素鸡蛋。这种鸡蛋添加了激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害的。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身体生病,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那么我们怎么分辨正常鸡蛋和激素鸡蛋呢?
第一步看“鸡蛋壳”
首先不管是什么颜色的鸡蛋都要选最新鲜的,新鲜的蛋壳比较粗糙,蛋壳上会附着一。一层霜状的粉末,用手摸着很明显就感觉到,如果鸡蛋壳出现了受潮发霉或者是灰色斑点,这样的鸡蛋就不建议大家挑选了。
第二个看蛋黄
如果在保存妥当的情况下,发现购买的鸡蛋大部分蛋黄已经发散,并且蛋黄颜色明显偏淡,这也是激素鸡蛋的一种特征。因为激素鸡蛋在母鸡腹中停留的时间较短,不仅蛋壳没发育完全,其中蛋黄所汲取的养分也比较少,卵磷脂含量不足,蛋黄因此也会变得颜色发淡,很难成型。
第三个闻味道
不知道大家在打开鸡蛋的时候有没有闻过这个鸡蛋的味道呢?一般我们正常鸡蛋的味道会是有一点带土腥味的。
如果说你打开这个鸡蛋,没有闻到有土腥味或者是什么味道都没有的话呢,那么就证明这个鸡的鸡蛋呢,它营养物质不够,所以说没有散发出一点土腥味,这种就可能是我们的激素鸡蛋了。
结语:
总而言之,市面上虽然有激素鸡蛋存在,但毕竟还是比较少的,双黄蛋基本上可以放心吃,而普通的鸡蛋在食用前,学会通过有效的区分方法来观察,也能避免长期误食激素鸡蛋,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但不可否认的是,鸡蛋仍然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物,万不可“因噎废食”,每天养成吃鸡蛋的习惯依旧很有必要。
看完记得给我点个赞,点个在看,如果觉得有用,可以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观看,感谢大家的支持,祝大家身体健康!
相关阅读
饿得快=消化好?可能是健康出现了问题!有这些生活习惯的人,劝你赶紧改
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吃好了,才能填饱肚子,满足身体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能量。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每次饱餐过后,过不了多久就又饿了,甚至总是想吃东西。
这是怎么回事?是嘴太馋了,还是消化吸收太好,抑或是健康出了问题?
正常情况下,饭后3~4小时才会出现饥饿感,但如果经常饿得太快,可能是生活、饮食习惯不合理。
1蛋白质摄入不够
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消化起来相对较慢,一般需要1.5~4小时。
像牛奶、豆浆等流质蛋白比较容易消化,而牛肉、鸡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肉类,完全消化需要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所以,吃够蛋白质可以帮助我们增强饱腹感、延缓饥饿;反之,如果蛋白质没吃够,自然就饿得快。
建议
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为体重(kg)×1.2~1.5克。以60kg的人为例,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在80g左右。具体可以参考:
①早餐:1杯牛奶/豆浆+1个鸡蛋;
②午餐:2两猪瘦肉/去皮鸡肉/鱼肉;
③晚餐:2两杂粮粥/1杯杂豆豆浆/炒豆皮/豆腐。
2精致碳水摄入过多
米饭、馒头、面条等多属于精制碳水,不仅容易消化,还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使胰岛素水平也大幅上升,造成血糖下降过快,产生饥饿感。
建议
主食粗细搭配,普通人群可以用1/3~1/2的粗杂粮替代精米白面,既能增强饱腹感,又有助于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B等营养素的摄入。
3喜欢趁热吃
食物的温度对消化吸收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淀粉类食物,热的淀粉类食物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2004年《营养学研究》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选取9名健康男性,让他们每天早上吃等量的马铃薯,其中有几天吃热的(中心温度为84℃),有几天吃温凉的(中心温度为26℃)。
结果发现:吃热马铃薯时,餐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吃温凉马铃薯时。
而且放凉后的土豆会产生抗性淀粉,不仅在体内消化吸收缓慢,可延缓饥饿。还能分解产生丁酸等短链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
建议
煮好的米饭,放上三五分钟,再用铲子迅速搅拌,让米饭充分接触空气,自然冷却,等到米饭不烫手的时候再吃。
4睡眠不足
Karine Spiegel等对12名健康青年男性分为了睡眠4小时、睡眠10小时两组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前者的血浆平均瘦素水平较后者下降18%以上,胃饥饿素水平上升28%。而瘦素与饥饿素的比率,与饥饿程度明显相关。
也就是说,睡眠不足会通过影响激素水平,让人感到饥饿。
建议
每晚尽量在11点前睡觉,保证7~9小时的睡眠,具体以清醒后感觉舒适为宜。
5压力过大
长期压力过大,会刺激大脑分泌可的松(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它会抑制胰岛素的作用,使体内的糖分无法很好地被吸收,从而发出饥饿的信号。
今日小结
经常饿得太快,不是消化好,而可能是生活、饮食习惯不合理。大家可以根据文中建议,对照自己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6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