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从盐碱滩到鱼虾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08 02:5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曾经“种啥啥不长”的地方,如今鱼肥蟹黄。大荔县通过推进盐碱地渔业综合开发,使昔日盐碱地旧貌换新颜——

从盐碱滩到鱼虾地

从盐碱滩到鱼虾地

从盐碱滩到鱼虾地

在大荔县范家镇黄河大闸蟹生态养殖基地,蟹农童渡江正在割水草。

本报记者 梁少飞文/图

“远看水一片,近看全是碱,种啥啥不长。”曾经,在大荔县范家镇、安仁镇等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短短一句话,道出了过去生活在盐碱地上的农民之难。

然而,曾经“种啥啥不长”的盐碱地,如今却“种”上了鱼虾蟹等水产。盐碱地搞水产养殖,鱼虾蟹能成活?真有效益?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了范家镇。

蟹草共生实现循环利用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中秋节前后,正是大闸蟹大量上市的时节,也是其最肥最鲜美的时候。

10月6日,在范家镇下辛村的黄河大闸蟹生态养殖基地,记者看到蟹农童渡江正在给大闸蟹喂料。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每天给大闸蟹喂一次料,割掉多余的水草。”童渡江指着割下的水草告诉记者,“这种水草叫牛尾巴草,可以循环利用,割下来的部分放到田里能起到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嫩的部分可以成为大闸蟹的饲料辅料,还能帮助大闸蟹脱壳。”

黄河大闸蟹生态养殖基地投资1300余万元,拥有80人的技术团队,核心基地占地面积达2200余亩,是范家镇于2016年引进的名优特色水产养殖项目。

范家镇水土类型属硫酸盐型,土质盐碱度较高,无法实施农业耕种。为了改良当地土壤,使之更适宜大闸蟹养殖,黄河大闸蟹生态养殖基地负责人易出发想了不少办法。“我们通过在盐碱地实施挖池抬田,池塘加注地下深井水,每年2月至3月种植伊乐藻、4月至5月种植轮叶黑藻等措施,降低土壤盐碱度。”易出发说。

此外,黄河大闸蟹生态养殖基地在大闸蟹养殖过程中,日常投喂专用河蟹饲料,中后期加喂自配饲料,还采用发酵的鸡粪肥水,以及利用深井水循环降温护草。

黄河大闸蟹生态养殖基地通过5年的技术推广,带动了当地盐碱地水产养殖。目前,范家镇大闸蟹养殖面积已发展至1万余亩,年产量26万余公斤,年收益2800余万元,每亩纯利润5000元至6000元。

“大闸蟹养殖利用水草吸收盐碱、大闸蟹啃食水草,有效降低了土壤盐碱度,达到综合利用的效果。此外,大闸蟹养殖还解决了千余人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新增台田种植面积3000余亩。”易出发告诉记者。

生态混养降盐碱增收益

盐碱地上不仅有大闸蟹,还有鱼和虾。

“我们主要从事水产立体生态混养,利用深挖池塘和抬高台田有效降低盐渍度。经过改良的台田可种植耐盐碱的冬枣来提高农民收入。”在大荔县盐碱地扎根池塘生态渔业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仪扎根告诉记者。

“我们在春季清塘后大量加入黄河水,将池塘水深保持在2.5米左右,有效压制地下盐碱水的渗透。我们还在养殖期通过肥水培藻,泼洒乳酸菌和丁酸梭菌,以及施用发酵的鸡粪或牛粪控制池水盐碱度的升高。”仪扎根说。

据了解,大荔县盐碱地扎根池塘生态渔业养殖基地于2008年6月成立,实施立体生态混养发展模式。截至目前,该基地已拥有2万余亩鱼塘,成鱼塘亩产1500公斤,鱼种池亩产1000公斤,年产值2566万元,形成了基地辐射农户和苗种带动渔业的发展模式。

记者走进位于范家镇营田村的北京健康院(大荔)食品盐碱地对虾苗种培育基地,看到在一个个池塘里,养殖着不同种类不同成长期的虾苗。

“我们在无法耕种的盐碱地上,一期建成科研实验区和育种育苗区,累计投放南美白对虾虾苗3000万尾。目前,这些虾苗成活率在90%以上。”基地负责人梅杰说。

“我们主要采取虾苗逐级淡化法。”梅杰说,“我们先用黄河水将地表水的盐度调至18%,然后加入微量元素将地表水pH值调至7.8—8.3,再把水温保持在22—28摄氏度,最后放入虾苗,进行盐度淡化。”

“去年,我们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占地3000亩的养殖核心区。现在,基地虾总产量达6000吨,年销售收入约3亿元。”梅杰说。

走出盐碱地综合利用新路

大荔县地处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该县借助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盐碱地综合利用政策优势,按照“因地制宜、以水压碱、以鱼降盐、合理利用”的思路,充分挖掘盐碱地潜力,开展特色水产养殖,有效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在保护和发展中走出了一条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新路。

“目前,大荔县已发展莲(草)大闸蟹养殖3000余亩。莲(草)为大闸蟹创造绿色水下森林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大闸蟹的粪便促使莲(草)繁茂。”大荔县农业农村局水产工作站养殖股股长王富平告诉记者,“此外,我们还在盐碱地水域放流了中华鳖、鲤鱼、鲫鱼等生物,不仅有效保护了自然水体,也大大促进了野生水产动物的繁衍生息。”

据了解,大荔县规划建设沿黄公路10万亩现代化渔业园区,包括下辛标准化高效渔业养殖示范区、营北生态养殖与休闲渔业示范区、华原新品种繁育及科技创新示范区、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荔县将在这些现代化渔业园区主要养殖大闸蟹、中华鳖、对虾、鲈鱼、黑鱼、鲶鱼等水产品,在台田主要种植冬枣、油葵、大麦、蔬菜和牧草。

“大荔县将继续推进盐碱地渔业综合开发,大力推广高效环保绿色养殖模式,不断加大尾水治理工作,促进水产养殖健康发展。”王富平说。

近年来,渭南市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原则,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试验示范,采用池塘精养、池塘内循环水和大水面增养殖等方式,有效利用盐碱地发展水产养殖17.46万亩,占全省有效利用盐碱地开展水产养殖面积的75.39%。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题有了响亮的答案——我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从盐碱滩到米粮川——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
2024-09-18 12:51:00
...岸、过秤、装车,忙得不亦乐乎。东营地处黄河入海口,盐碱滩涂较多,光能资源丰富。据国网东营供电公司新户供电所副所长吴斌介绍,曙光汇泰渔光电站年均上网电量9000万千瓦时,采用“
2023-06-12 07:44:00
新春走基层丨盐碱地里养“海鲜”是怎么回事?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10年前,这里只是一片平常不过的盐碱滩,谁能想到,如今这片土地与海鲜联系在一起。蓝湾生态养殖基地。人民网记者 梁宏鑫摄在养殖基地内,一个个大圆桶状养殖池排
2025-01-18 09:19:00
...规律相融合,不毛之地也能成为沃土粮仓。昔日白茫茫的盐碱滩,如今翻滚着金黄的麦浪;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现在结出品质独特的果实。这幅“粮满仓·好丰光”的新画卷,正是中国人用智慧
2025-07-20 23:30:00
3.7万亩盐碱地化身“聚宝盆”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3.7万亩盐碱地化身“聚宝盆”大荔县盐碱地综合利用走出特色水产养殖新路本报讯(记者 单江鹏)秋风起,蟹儿肥。8月10日,范家镇下辛村,李友才正为中秋节前上市的大
2023-08-12 00:09:00
...地一片白茫茫,被盐碱覆盖。“打不素”系蒙语,意为“盐碱滩”。从景观道下到天佑健康生态园,不由得眼前一亮,纵横连片的鱼塘让这里的“白色荒漠”变了模样。走进生态园,一片片昔日沉睡
2024-05-22 04:21:00
...近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印发了《关于推介2022年盐碱地水产养殖典型案例的通知》(农渔养函〔2022〕122号),我省6个盐碱地水产养殖典型案例榜上有名。我省本次获得推介
2023-01-09 07:28:00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2022年全国盐碱地水产养殖典型案例名单公布我市6个典型案例入选本报讯(记者 倪伟)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2年全国盐碱地水产养殖
2023-01-29 00:29:00
因地制宜让更多盐碱滩变身米粮川
...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就能更好解锁盐碱地的丰收密码盐碱滩能干什么?如果搁过去,老一辈会告诉你“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盐碱地是贫瘠的
2024-06-12 04:1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南蟹北卖: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上演南北螃蟹“鲜”活对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佳霖“从8月5号开始,开始有了南方螃蟹,今天早晨拿了130多斤,没一会就卖没了。”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商户姜女士告诉记者
2025-08-12 09:53:00
浙大邵逸夫医院全省率先开展TCAR手术 为高龄患者拆除脖子里的“定时炸弹”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不少中老年人的体检套餐里多了一个项目——颈动脉检查。杭州79岁的金奶奶(化名)就在体检中发现了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
2025-08-12 07:07:00
十余年头疼靠吃止痛药硬扛,这次终于扛不住了 腰椎穿刺查明病因解病痛
目前,高温天进入了“持续续航”模式。然而,63岁的孙先生却在家裹着棉被发抖。更可怕的是,他在空调房里突发剧烈头痛,医生从他脑脊液中发现了比暑热更危险的“入侵者”
2025-08-12 07:08:00
末伏仪式感 炖一锅金银蹄 今年的末伏是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三伏天至此进入尾声。杭州老话说“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来个金银蹄”。
今年的末伏是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三伏天至此进入尾声。杭州老话说“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来个金银蹄”。金银蹄,是指腌过的猪蹄(也就是火腿踵)和鲜猪蹄一同炖汤
2025-08-11 08:10:00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在历史回响与社区温情中践行医者使命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砥砺前行,马克思主义学院贾瑞、吴奇隆带领抗战烽火实践团成员开展了一场跨越历史与现实的红色实践活动
2025-08-11 10:05: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8月11日—8月17日外聘专家一周诊讯
外聘专家一周诊讯名额有限,抓紧约起!注:发布日起即可电话咨询、预约。消化内科专家李福康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擅 长 消化系统疾病如食管炎
2025-08-11 10:48:00
“医术 + 仁心”!济南南郊医院耳鼻喉科收获患者锦旗
在济南南郊医院耳鼻喉科,一面红彤彤的锦旗,诉说着一段温暖的医患故事。这面写着“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的锦旗,从临沂市平邑县远道而来
2025-08-11 10:48:00
特酷®巧之约迪拜巧克力:异域灵感的甜蜜创新
消费日报网讯 全球范围内可可和巧克力市场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特酷®巧之约迪拜巧克力在今年5月举行的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上大放异彩
2025-08-11 11:59:00
跨界融合下的医疗温度: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有限公司先锋路中医诊所“传媒+心理”服务的人文关怀
在数字化浪潮与传统医疗碰撞的今天,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有限公司先锋路中医诊所打破常规,以“传媒+心理”的跨界融合模式,为心理健康服务注入人文关怀的温度
2025-08-11 13:11:00
西安北大医院崔红主任:精湛医术 守护患者健康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领域,患者最怕的不是疼痛本身,而是无助——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对许多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来说
2025-08-11 13:11:00
头发越洗越少?脱发的锅该谁背
天热爱出汗,头发秒变“大油田”,要不要洗个头却让不少人犯了难——每次洗头都会一团一团掉头发,岌岌可危的发际线让人实在不忍心下手
2025-08-11 14:18:00
夏季低血糖患者常常多出三成 全方位养气血小妙招请收好
突然站起来时,总是眼前一黑?73岁的张阿姨最近来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中医内科王飞达副主任中医师的门诊。原来,就诊前一周,张阿姨在早高峰的公交车上突然眼前一黑
2025-08-11 14:48:00
学个绝活“痧”出暑气,一身轻松
前些天,一位小伙在湖南游玩时忽然中暑晕倒,同在旅游中的浙江大哥果断出手“揪痧”,在热心群众的共同帮助下,晕倒的小伙慢慢恢复
2025-08-11 14:48:00
一个改善失眠的方法:睡觉把脚露在外面
据《健康浙江》微信公众号刊载,经常失眠的人,在接受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尝试一个小方法辅助调理——睡觉时把脚露外面。失眠
2025-08-11 14:49:00
老是担心乳腺癌复发咋回事?
“李主任,您一定要给我做全面检查。我最近总头痛,是不是乳腺癌复发了?是不是转移到脑部了?丈夫不关心我,女儿也说我神经质了
2025-08-11 1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