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
3.7万亩盐碱地化身“聚宝盆”
大荔县盐碱地综合利用走出特色水产养殖新路本报讯(记者 单江鹏)秋风起,蟹儿肥。8月10日,范家镇下辛村,李友才正为中秋节前上市的大闸蟹追肥。经过持续综合改造,大荔县3.7万亩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了这样的特色水产养殖“聚宝盆”。
大荔地处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全县盐碱地面积23.2万亩。借助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盐碱地综合利用政策优势,大荔县按照“因地制宜、以水压碱、以鱼降盐、合理利用”的思路,充分挖掘盐碱地潜力,开展特色水产养殖,有效拓展了农业生产空间,在保护和发展中走出了一条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新路。
盐碱地里挖池抬田,池塘中种植水草,水草吸收盐碱,大闸蟹啃食水草,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与传统芦苇养殖相比,这种集约化生态养殖效益提升了不止两倍。李友才高兴地说:“我养的蟹个大黄多,口感鲜香,一亩田能挣五六千元。”据估算,目前下辛村周边大闸蟹等水产养殖面积已达万余亩,年产量260吨,年收益2800余万元。昔日无人耕种的盐碱地变废为宝,还新增台田3000余亩。
真不敢相信,南美白对虾竟在盐碱地里养殖成功。北京健康院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培育、养殖和销售白对虾的专业公司。2022年在范家镇营田村投资60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3000亩的核心养殖区,年产量6000余吨,销售收入3亿余元。基地技术员柳学海说:“白对虾属于海虾,偏碱性水体可以保证口感和成活率。对水质科学改良,全周期自然养殖,虾苗成活率和驯化成功率均超过95%。”
据统计,除大闸蟹和白对虾外,大荔县还成功引进了鮰鱼、长丰鲢、松浦镜鲤等10多个新品种。全县特色水产养殖企业已有16家、养殖大户185户,4000多人从事相关产业。2022年,全县利用盐碱地养殖水面已达3.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87万吨,年产值4.57亿元。
另外,在改良水质发展特色养殖同时,塘泥暴晒风化,台田肥力提升,还可以种植耐盐碱的冬枣等经济作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05: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