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默音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兰州牛肉面必须是咖喱牛肉汤底。此误解主要来自上世纪90年代上海大街小巷的面馆,招牌通常是“兰州牛肉拉面”,后来有位兰州朋友向我科普,在她的家乡,就叫“牛肉面”,从来不叫“拉面”。此面非彼面,光从招牌就能窥知一二。
打着兰州旗号的面馆,虽然有人现场拉面,但是汤底的口味,说起来和上海本地的牛肉粉丝汤是一样的,汤面上漂着黄灿灿的咖喱色。现在去一些生煎馆,还能吃到加了咖喱粉的牛肉汤。姜黄色咖喱粉也算是一种上海滋味,每个在这里念书的人,应该都吃过食堂的咖喱鸡。和东南亚咖喱或者日式咖喱比,上海咖喱要清淡得多,有点像速溶咖啡对比咖啡豆做成的咖啡。
千禧年刚过二三年,我在一家日企工作,公司租在华山路交大附近的一个园区。园区带食堂,有个窗口卖的就是“兰州牛肉拉面”。记得食堂的两荤一素八元钱,一碗面只要三元五角,辣油自取。日方管理层的H,也就是我的直系上司,邂逅这碗面的时候,他感受到了巨大的三重文化冲击:一个是亲眼看到面条的制作,又扯又拉又甩,太好看了;一个是面的味道,辣油多香啊;最后一个是价格。街上的面条当时要七八元乃至十元出头,有些昂贵的店家,苏式面如爆鳝虾仁浇头的,早已卖到三四十元,可能因为是食堂,才那么便宜。当然啦,面汤呈姜黄色,汤里看不到萝卜,漂浮着香菜而非蒜叶,如果让兰州人见了,一定会大皱眉头。
后来我吃了敦煌楼的面,这才知道,兰州牛肉面在点单的时候要说明粗细:从毛细、细面到大宽、韭叶等。我喜欢面条韧一点,有时点二细。回想当初的食堂,倒也是有选项的:普通的细面,或者扁面。至于汤底、萝卜、牛肉,一切细节,正宗的当然都与食堂版本不同。可能因为记忆美化了滋味,我并不觉得食堂走样的面有多糟,三元五角的快乐,在当时毕竟是真实的。
日本是拉面大国,此拉面又非彼拉面,没人现场拉给你看。汤底有各种讲究,各家店不同,猪骨、牛骨、鸡汤、鱼汤……总的来说,偏油,我一个月吃不了一回。朋友也说,玩那么复杂,不如一碗简简单单的兰州牛肉面。
但兰州牛肉面真的简单吗?一天,我们心血来潮,坐地铁到新宿去吃兰州牛肉面。新开的连锁店有好几家,选了一家路线方便口碑也不错的,结果让人失望。拉面粗细不均。汤底还行,但萝卜泡太久了,不是那种清清白白的口感。
兰州牛肉面这些年在国内声势不小,除了各家连锁店,还可以买到非常地道的速食面自己煮,带汤料甚至萝卜的。然而在异国想吃一口正宗的,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9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