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年来,安州区秀水镇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相关决策部署,全力贯彻《绵阳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抢抓冬春施工黄金期,围绕“建、治、管”,做优、做实“水文章”,不断注入“水动能”,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
在“建”上求突破,全局谋划抓实效
畅通“大动脉”。锚定蓄水、输水、提水、管护能力提升“四大工程”建设目标,投资560万元,新建沉井10处,整治驴子河、朱家河等主要河道25公里,拦河坝5处,检修泵站20处。
打通“细末梢”。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资金600余万元,完成蟠龙、天竺、龙泉等10个村30余公里沟渠的硬化、疏浚、修复工程,有效解决农业春耕生产“当务之急”。
织密“供水网”。计划投资7430余万,在2024—2026年分批建设水利项目6个,项目完成后,预计区域内粮食增产5公斤/亩,减少成本投入30元/亩,带动周边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等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在“治”上下功夫,干群协同出成效
党建领航“强引力”。充分发挥全镇30个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带头作用,全域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组织发动1362名党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河道清淤、设施修复等工作,累计清理沟渠320余公里,修复山坪塘10余处。
经营主体“添动力”。有序组织农业合作社20余家,开展田间地头农田水利设施维护专项活动,疏浚、修护输水支渠15余公里。26名水利工作者走村入巷,指导农户疏浚渠系,做到田间沟渠通畅。
群众参与“注活力”。将“护河护水”纳入村规民约,面向群众广泛宣传、广泛发动、广泛组织,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农田水利设施治理积极性,真正实现“要我修水利”向“我要修水利”的转变。群众自发参与治理2800余人次,疏通沟渠近80公里,营造了全镇群众齐参与、共建设的良好氛围。
在“管”上谋创新,多措并举提质效
高位推进“强部署”。积极打造以农业园区为中心,五大村级片区为节点的“1+5”辐射带动体系,推行“清单化”管理,将全镇6条主要河道及其支渠,划分为14大段84小段198个点位,实行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村干部三级包段制度,做到责任落实到岗、具体到事、精准到人。
科技赋能“优监管”。依托秀水镇基层治理智慧化管理中心和“云上秀当家”小程序,实现18个村主要河道、水库及大型山坪塘有效监控。利用微信群开展维护农田水利建设“随手拍”活动,实时掌握水利设施使用情况,及时维护、修缮破损的农田水利设施16处。
联农带农“助增收”。探索构建“镇+村、组、经营主体+农户”的“1+3+N”利益链接机制。由镇党委政府综合统筹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任务,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吸纳和调动经营主体出资维护,享受水利设施便利生产条件,村集体经济组织优先承接维护任务,村小组细化分配、抓好落实,引导村民担任“水管家”,参与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建设、设施维护,获取劳务费用。带动4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产生经济效益达80余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供稿:安州区秀水镇 潘孝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