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
□盘州市第一小学 蒋海琼
群文阅读通过阅读多篇文章,以点带面,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扩大学生阅读面,提升阅读速度从而拔高学生阅读能力上有重要作用,可谓是益处多多,是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群文阅读培养学生浓厚阅读兴趣
在有效落实群文阅读教学后,学生在不觉中就养成了看同类文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民间故事这一单元学习中,学生深深沉醉于数篇精炼短小的民间故事中,对民间故事一类文章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趁着他们这股热乎劲笔者又向其推荐了《中国民间故事》、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欧洲的《列那狐故事》等中外著名民间故事读本,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慢慢感知中外民间故事迥异的风格,给足时间阅读后,在笔者所教的班举行讲故事大赛,经过认真阅读,孩子们有了厚实的积累,比赛中,精彩的故事和生动的肢体语言齐飞,让人移不开眼,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将那满肚子的民间故事倾吐出来,一张张能言善道的小嘴将民间故事里的一草一木都绘于人前,一个故事结束,小听众们仍意犹未尽,总会有学生从一旁跳出来,在故事原基础上补充、丰满故事内容,合力创造更精彩的作品。此时,老师投去的赞赏目光若被那机灵的“小脑袋”察觉,那表达欲望更是不受控制地“膨胀”。因此,将群文教学的深度价值挖掘出来,以读促讲让学生们不但有话说、想说还能说得好,这种在群文教学中滋生的阅读欲望,随着一本本好书慢慢生根发芽。这样,读书在活跃的思维碰撞中成为一件让学生感到放松快乐的事,表达则成为一件让人期待的事。
二、群文阅读激活学生的创作思路
在群文阅读民间故事之后,学生们仍意犹未尽,兴趣盎然,大家都想自己创编故事,于是笔向同学们抛出了一个问题——在牛郎织女这则故事里,老牛会对牛郎说话,那同学们想想这是一头普通的牛吗?如若不是,这头非同一般的牛是何来历呢?凭借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进而开始创作。
一学生撰写的文章是《神牛》,大致内容是有一位神因为想获得预知未来的能力便偷吃了一颗玉皇大帝的炼丹药,因此遭到惩处被扔下凡间变成了牛,因偷吃了丹药,神牛便能预知牛郎未来的妻子。该学生跳动的思维闪烁在文章的各个环节,譬如牛是怎样由神降格为牛的,先是在散步时不经意间偷听到炼丹大师要炼制一种能预知未来的药丸献给玉皇大帝,这神仙一听便心动了,虽在内心中知晓不对但仍然没能抵挡住诱惑,于是决心偷取丹药,没曾想触碰了隐藏的密室机关,警报声响起,神仙当即被天兵天将捉拿,玉帝大怒,直接将其扔下天庭,贬为牛。
学生的创作思路非常新颖,情节构思引人入胜,奇妙的点子接连不断,在结束“老牛”的神话创作之后,学生们还想创作其他神话。其中一位写七仙女下凡,将自己也“位列仙班”,细笔勾勒天庭的生活,又讲述诸位姐妹下凡缘由,将小仙女拟定计划忽悠王母逃出天庭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奇趣无穷,绝不亚于一些书刊中的小故事。学生们的智慧在群文教学中被激活,自然生发出一个个精彩有趣的民间故事。
三、将群文阅读中所得写作方法切实转换为习作能力
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所习得的写作方法,再作文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写作主题是舐犊之情,结束完《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3篇文章的教学,笔者又设计了群文阅读。读之前的文章,议题是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揣摩细节帮助我们体味作者思想感情,进而能将深沉的父母之爱描写逼真。学完之后,学生对此类文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将所习得知识转换为学生实际写作能力,教师开始“父母的深沉之爱”主题写作让生进行写作。
笔者班上一名学生在《母爱填饱我的肚子》这篇文章中将生活中的小片段提取成了一个动人心扉的故事。这天,老师通知孩子郊游,但孩子返回家中时,却空无一人,来不及沮丧,这场盼望已久的郊游早已把头脑冲昏,在没带足食物的情况下就忙不迭地出发了。路程过半,同学们中途歇息,香喷喷的食物从一旁张扬又放肆地刺激着他饥饿的肠胃。小小男子汉的自尊心却让他只能干坐在一旁眼巴巴地流口水,这如此郁闷的空气里,远方隐隐传来一个声音。抬头,只见母亲那飞快奔跑的身影。近了,近了,只见那手牢牢抱着饭盒呢!“傻儿子,傻儿子,我不来你能有饭吃吗?”母亲一边张着嘴喘气一边大着声对该学生说,这便是那填饱肚子的充实的母爱吧!那风中狂奔的身影穿梭着浓浓的牵挂,那紧捧饭盒的双手喂养着年幼的“我”,是母亲的爱填饱“我”的肚子。
另有一篇文章——《我的第3名》同样久久弥留于心田。该文叙述了学校的一次诗歌朗诵比赛,一名怀孕8月的妈妈挺着大肚子给自己的孩子做后勤工作,老师们让家长回去,她笑着说没事。写这篇文章的学生以平实质朴的语言细致描写了妈妈来时的细节,真挚的情感涌动在生动感人的细节里不经意间就直入读者心扉,十分感人。
具体是这样描写的:“妈妈穿着黄色的长裙,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袋子,挺着一个8个月大的肚子,稀疏的头发扎成马尾,我看到后忙接下妈妈手中的袋子,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扎发的皮筋,还有我忘带的水杯、手表。”
妈妈挺着一个大肚已是十分不易,又加上繁重的东西,从小作者对母亲形象的细节刻画中就可看出这是一位多么挂心孩子的母亲,真真是应了那句“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一篇篇小作文,将抽象的慈母之情深写得具体可感,孩子们在注意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的同时还能运用精彩准确的语言加以表现,实属可贵!同时这样的文章对于孩子也富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会换位思考,也就能体谅父母的难处、慢慢懂得理解,写作架起了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桥梁,孩子主动走向桥头的父母,在回望中成长,在前行中成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只要关注如何教,更要注重如何在教学中育人,教师要将个人的教育精神化为雨露融入风中,润物无声,把群文阅读习作好方法转化为实际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提升,那么生动、活泼有氛围感的文章自然就呼之欲出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31 09:45:3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