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明太祖朱元璋是刘邦的铁杆拥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3 19: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人赵翼在他的《廿二史割记》中记载“明祖行事多仿汉高”。他认为明太祖朱元璋是汉高祖刘邦的铁杆粉丝。他的待人接物、治国理政的思想都是仿照刘邦的。

不得不说赵翼的观点很有见解,刘邦确实有很多值得朱元璋学习与崇拜的地方。刘邦虽然是个亭长,但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个穷亭长,和普通老百姓没太大区别。后来他凭着一介布衣,与众多出身贵族的秦末义勇军领袖逐鹿天下,最终在长安称帝,开启了汉家四百年。如此巨大的成就,怎能不让同样出身贫寒的朱元璋羡慕和敬仰?还有一点,他们的出生地很近,一个是凤阳(朱元璋),一个是沛县(刘邦)。按照元朝的行政区划,这两个地方都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的管辖之下。从广义上说,他们是老乡。所以朱元璋在心理上对刘邦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在家乡崇拜这位古代伟人很正常。

当然,朱元璋对刘邦的崇拜也与大臣们时不时的暗示和引导有很大关系。朱元璋刚起兵时,兵少,随时有被吞并的危险。李善长来投敌,朱元璋问他天下何时定。李善长读了很多诗书,对历史的了解当然比当时基本上是个半文盲的朱元璋熟悉得多。他敏锐地从出生的地方为朱元璋找到了突破口。他说:公濠产,距沛不远,法汉高所为,天下不足定也!李善长的意思是让朱元璋效仿汉高祖刘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李善长的话也隐含着另一层意思:你就是当代的刘邦!

朱元璋的偶像崇拜之一就是爱读《汉书》。据统计,在《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直接阅读《汉书》的地方有八处,与大臣讨论西汉历史的次数多达四十一次。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元朝湖广省平章县的政治官员郭云兵败被俘,被解往朱元璋处。这时,朱元璋正在那里读一本《汉书》。看到郭云的到来,他也不废话,问道:“你识字吗?”郭云回答:“识字!”朱元璋把书递给郭云,说:“你来读吧。生于郭云的知识分子,读《汉书》当然是小菜一碟,而且这个“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朱元璋边听边点头,郭云读完之后喜出望外,当场给了郭云一个卫指挥金事的高级官职。

朱元璋崇拜刘邦,他也常常以刘邦自居。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喜欢把手下与刘邦的文臣武将对应起来。据记载,朱元璋从来不直呼刘基的名字,而称他为“老先生”,而且经常在前人之后称赞刘基,说他是“吾子房也”。子房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朱元璋这样说,那是有心要把刘基比作张良。他把丞相李善长比作萧何,还写进了册封李善长为国公的制文里,“褒称甚至”。此外,朱元璋还把大将徐达比作韩信。

所有的粉丝都一样。不自觉地维护偶像高大的正面形象是他们的“职责”。朱元璋也不例外。一次,朱元璋认为刘邦听从张良之言销毁六国印,是一件大好事,并得意洋洋地说:“高祖闻一善言,即能感悟,如此安得不兴?”侍从大臣对朱元璋的看法颇不认同,立刻举出了他自己心中的偶像,说唐太宗也很不错。谁知,闻听此言,朱元璋当即一片阴沉,说道:“太宗常有自矜自恕之心,此则不如汉高也!”连对千古明君唐太宗都不感冒。

在治国方针上,朱元璋也是刘邦的坚定粉丝。刘邦登基之初,面对满目疮痍的社会,朱元璋亦步亦趋,“与民同息”。刘邦即位之初,对宫殿进行了大修,朱元璋也模仿,在南京大兴土木,“宫殿金碧辉煌”;刘邦把全国各地的富户都搬过来,充实长安和关中,巩固基础。朱元璋还把天下富民搬到应天府。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学会了举一反三,“14万江南富民迁居中都(凤阳)”,希望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让家乡的百姓富裕起来。这也是报答生他养他的家乡父老的一种方式。

在朱元璋的所有国策中,杀功臣是向刘邦学习最明显的一招。汉初刘邦因为中央权力弱小,不得不分封一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为王。由于这些人与刘邦不同姓,历史上称为“异姓王”。中央政权稳定后,刘邦开始对付这些不同姓氏的异姓王。除了长沙王吴锐因国家偏远、地理位置重要而没有被清理之外,所有不同姓氏的王都被驱逐,或死或逃。其中,梁王彭越的下场最惨,被剁成肉酱,基本成了饺子馅。

对于这一于己有利的“治国良策”,粉丝朱元璋当然会不遗余力地效仿。洪武十三年(1380),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开始大杀功臣。十年后,蓝玉案爆发,朱元璋再次挥舞屠刀,一大批功臣成为刀下亡魂。根据朱元璋自己的统计,他在胡惟庸一案中杀了三万多人。蓝玉案规模较小,但有15000多人丧生。经过这两次大清洗,“于是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很明显,朱元璋在杀功臣中并没有学到偶像行动的精髓。刘邦杀功臣是没错,但他杀的都是给自己功臣割地的诸侯,范围仅限于不同姓氏的君王。为了保证国家的完整和皇权的巩固,他不得不这样做。而且刘邦杀功臣也是有选择性的。虽然一度把萧何关进监狱,但很快又被释放,继续做他的宰相。其他功臣,如陈平和周波,刘邦都没有碰他们。

因此当发生诸如诸吕篡权之类大变故的时候,汉朝中央政府还是有足够的力量去消灭它的。相比之下,作为粉丝的朱元璋就有些鲁莽了。看看他的杀手名单:蓝玉、傅友德和冯胜。这些都是效忠了他几十年的老部下,但也都被消灭了。冯胜被赐死,傅友德被逼得手刃二子,蓝玉下场更惨,竟被剥皮渲草。可怜的李善长,七十七岁了还被押上刑场,与全家一同人头落地,令人唏嘘不已。

粉丝学偶像,要么是学不会,要么是学多了。朱元璋显然属于后者。他的“灭功臣计划”执行得很彻底。结果,在他的儿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孙子建文帝环顾宫廷,惊讶地发现整个宫廷都没有有用的人,最后以悲惨的结局收场。虽然皇帝的皇位仍在朱氏皇族手中,但毕竟不是朱元璋所托付的人。不知道朱元璋会不会后悔为自己盲目学习偶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3 2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邦和朱元璋为何要大肆的清除功臣们
...大一统王朝中,出身最低的皇帝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刘邦是不入流的小吏,早年更是个游手好闲的街头混混,朱元璋家里是数代贫农,本人还因为生计做过和尚和叫花子。除了出身最低
2024-06-22 14:37:00
秦始皇汉太祖唐太宗明太祖,谁的综合能力最强?
...千古一帝,分别是: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统一持续数百年的春秋战国大乱世,结束了奴隶制社会,让华夏进入封建帝制社会,后世
2023-07-07 10:58:00
中国历史上三位名副其实的太祖:刘邦、赵匡胤与朱元璋
...最后捡了一个“世祖”的名头,把太祖让给了成吉思汗。朱元璋被尊称为“太祖”,这个含金量要元朝刘邦。刘邦的职位虽然入不了秦朝的编册,但好歹也是享受着朝廷俸禄的。可朱元璋,那就是一
2024-02-07 11:21:00
刘邦称高祖,朱元璋称太祖,终于分清高祖和太祖的区别了
...彩的应该就是两个人,第一个是汉高祖刘邦,第二个就是朱元璋了,两个人都是苦出身,各自开辟了大汉王朝和大明王朝,称呼也分别为汉高祖和明太祖。可此时的问题来了,两个人同样都是开国帝
2024-10-21 10:59:00
明太祖朱元璋评论汉太祖刘邦一共有五次:《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14:汉高起自布衣,能以宽大驾驭群雄,遂为天下主。汉高祖皇帝以百姓之身起兵,以宽宏大量驾驱群雄,所以成为天下之主。这
2024-07-15 21:08:00
刘邦李渊是高祖,赵匡胤朱元璋是太祖,两者有何区别?
...来就是:宋太祖英武圣文神德皇帝赵匡胤。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合起来就是: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
2023-07-14 16:21:00
...“太祖”而自己死后只能称“高祖”了。我们就拿刘邦和朱元璋两个皇帝来说,他们都是白手起家的皇帝,按理说都该称“太祖”。然而,刘邦却称作“汉高祖”,朱元璋却称作“明太祖”。其实,
2024-06-08 06:54:00
开国皇帝中,为何刘邦李渊是高祖,赵匡胤朱元璋是太祖,有何区别
...武圣文神德皇帝,这个人就是赵匡胤。明朝的第一任皇帝朱元璋,他的庙号叫太祖。他的谥号特别长,说的是“开天辟地、行道立规、开创纪元、至高无上、大圣大贤、至神至灵、仁爱文雅、义举武
2024-11-04 11:06:00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功臣,刘邦,朱元璋非要对功臣们赶尽杀绝呢?
在中国的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是三位声名赫赫的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但三位开国之君的处事方法并不相同,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称帝后却能善待所有的开国功臣,建菱渊阁
2022-12-13 17: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