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犯人为什么不关在监狱而是要流放?原因让人意想不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1 14:39:00 来源:戏说三国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是,在古代犯人为什么不关押在监狱,而是要流放在千里之外,关进监狱,监狱里头还不得供他吃,供他喝,监狱属于官府,官府属于国家,所以里头吃的东西,都是国家国库出的,要说是个明君的天下,他还要轻徭薄赋,那么国库里的来源就少了,所以像这种属于额外付出的,国家能省就省;其实发配是劳改的最早方式!古代设立监狱的初期就已经有配属劳动改造了。

古代犯人为什么不关在监狱而是要流放?原因让人意想不到

这主要是因为物资生产不足的时代,犯人需要吃喝费用,看管犯人也得吃喝费用,这些肯定不能由国家出了。在虞舜时代,发明监狱的司法首领皋陶就提出了部门独立,都得自己劳动自力更生。在社会建立初期,只有都城有建立监狱,各地人犯法就会全部送到都城去,然后由监狱总长安排任务带领干活。一般就是打扫卫生,劈柴烧火,开荒垦林,耕田犁地。但是随着都城发展的越来越完好。

古代犯人为什么不关在监狱而是要流放?原因让人意想不到

都城里没这么多活给这些人干了,于是才有了发配这个词,为的是把人发配到需要有这些事可以做的地。由于古代生活环境恶劣,像边疆地区很少有人愿意去,而国家往往又需要派遣部队驻防。就需要有人去做屯垦,这时候犯人就是最好的方式。所以发配也有另外一个说法,充军。小编就和大家说到这里了,喜欢的点击加关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古代犯了罪为何不全部关进监狱,而是将他们发配边疆?
...了重罪人,在五刑中,流刑是仅次于死刑的酷刑。发配和流放的区别如今,我们看一些古装剧的时候,总会看到某人犯了大错,被免了死罪,判了流放或者发配之刑。流放指的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
2023-05-13 19:17:00
古代为何不监禁犯人,而选择流放艰苦的边疆?
...肉刑的残酷性和不人道性,开始寻求更温和的刑罚方式。流放作为一种刑罚手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二、流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流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在那个时候,流
2024-04-28 21:33:00
...“刑莫惨于此”,这种刑罚自秦汉时就有了,不过当时被流放的大多是犯事的贵族,宋朝时开始正式入律。首先,古代同样有徒刑,也就是坐牢,而发配属于流刑,这是两种不同的刑法。一般来说,
2023-08-17 13:53:00
清朝为什么选择宁古塔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
...的气候让人胆战心惊。顺治年间,右绍瞻大学士方公干被流放于此。他道:“人说黄泉道上,到了宁古塔,十个黄泉都不怕!”可见这里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囚徒们都会死在这里,没有一丝的生命
2023-03-19 12:06:00
清朝皇帝为何把罪犯流放宁古塔?这个神秘的地方有何来历
...座高塔,它只是一座城的名字。宁古塔是清廷用来关押,流放犯人的所在。宁古塔旧城就在如今的黑龙江安宁县,西海林河南岸的旧街镇。因宁古塔地处偏远地区,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寸草不生,
2023-09-12 11:48:00
“狱”最初是指什么?在古代监狱的别称
...同时严禁囚犯越狱,唐律规定,囚犯有不服判罚逃走的,流放两千里,如果有强行越狱的,以死论处。唐朝还规范了刑具的使用,对于刑具的规格进行了统一,按照罪犯的罪行大小轻重加以不同的刑
2023-04-17 09:14:00
在清朝灭亡后,关在宁古塔的重犯去哪儿了
流放是古代五大重大刑罚之一,主要是用来惩戒那些严重违法犯罪的人。在许多清宫剧当中,皇帝在对犯人进行定罪的时候通常都会说要将人流放到宁古塔,那么这宁古塔到底是什么地方呢?宁古塔并不
2024-04-25 19:38:00
他几个月就进监狱,长大后带领西汉走上巅峰
...切,都要感谢当初那位基层官员丙吉的善良。当初,谁也想不到那位监狱中的婴儿竟能成为日后大汉的皇帝,丙吉的举动,仅仅出于个人的正义和良知。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建功立业的万户
2023-06-16 09:28:00
1992年泰森入狱:与中年女狱警交往,趁天黑约会,私生活很混乱
引言在遇到德西蕾之前,拳王泰森可能永远也想不到他会被指控强奸。当时朋友奥伊正开车带他兜风,一通电话打断了他们愉快的旅程。电话是打给奥伊的,奥伊接完电话后,脸肉眼可见地变黑了。奥伊
2023-04-21 16: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