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从精准到智慧: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20 19: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网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覆盖面非常的广,里面内涵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利用好这些思政元素,通过教学设计和课程思政的建设可以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和思想进行很好的引领。高校教师为了实现中国现代文学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必须做到精准和智慧思政相结合。首先,精准思政是要实现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大学生思政教育目标相契合,其次,智慧思政是要求高校及其教师通过构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思政体系,以达到智慧思政的教育目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课程思政强调高校及教师在传递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学生思想和价值层面的引领与启发,让学生对外界有正确的认识。换言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求知,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既要求知,又要求真。就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言,高校教师要主要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着手。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开设的一项专业的基础课程,在语言教育专业课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在育人方面,尤其是学生思想价值和道德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又慢慢地凸显出来。一些高校及其教师在该门课程思政教育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与此同时,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的现代革命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中国现代革命史是无数革命烈士和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奋勇牺牲、艰难探索出来的历史。高校及其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加强课程的思政建设,为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保驾护航。

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有效的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文学在表现审美的过程中会使人们的意识形态相互渗透和感染。因此,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感悟,以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接受中国现代文学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价值引领。现代文学课程的育人目标和思政课程的育人目标大体是一致的。由于大学生是年轻一代的主要群体,更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因此,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健康的精神风貌和正确的物质观、人生观、世界观是现代高校及其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和古代文学不同的是现代文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现代性,研究内容表现为中国化。正是由于中国现代文学具有以上特点,使得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独特性。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表现为,首先是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文史观,对中国文学史上的各种现象有着正确的认识;其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感悟,能够感知文学艺术的美;最后是培养学生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使学生具有爱国情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课程思政和现代文学课程在情感目标的实现上都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课堂教学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就现代文学课程而言,其本身具有的特点和审美方式上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认识。文学艺术的魅力在于能够改善人性,把人类生活提高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能够促使人们实现其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因此,文学教育是以一种无声的、潜在的、感性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发现美、热爱美、求真向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倾听、感悟文学作品的方式、从而实现情感的熏陶、进入更高一层的精神境界。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智慧教育的理念呼之欲出。智慧是具有价值指向的实践活动,指向人类良好的、明智的生存方式。因此,智慧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更应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尽管近年来各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不断转变,但是社会上对于人才的教育质量的要求却在逐年递增,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的品质,关注人才的个性发展和智慧培养。因此,在智慧教育的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应充分将思政元素融入该门学科的教学体系当中。任课教师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应有准确的认识,精准地把握文学作品内的政治和文化素养,从而为大学生构建一个相对理想的课程思政的智慧课堂。例如现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正如艾青描述的那样“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郭沫若的爱国情怀在他的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诗集《女神》一直延续到话剧《屈原》。教师在讲授现代文学作品时,通过对以上实例的生动讲解和分析,不仅可以诠释诗人、作家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可以将这种情怀深刻地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愫,真正发挥文学作品的思政影响作用。

智慧课堂是通过师生智慧互动的方式产生的,在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彼此增长了智慧。一方面,教师要通过智慧课堂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中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助手和引导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和讲台的圣人,而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教师以生动的现实故事,在课堂上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文化自信,让学生从情感方面深度认同教师讲授的课堂思政理念。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优势,整合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科学技术实现课堂的智能化,线上和线下教学方式进行结合,将静态的课堂转变为动态的学习过程,重塑课堂生态。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对该门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利用和整合。例如课程中反映社会背景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立足教学实际,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社会生活去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真实的体验来追溯历史、体会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从而反思当前。另外,不同的教材对课程内容的安排顺序上会有所不同,有些教材会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的进行内容规划。而有部分教材则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来设计内容,教师在选择教材及设计教案时。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应积极转变教学方法,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思考教学方法的变革,注重思政教育形式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教授曹禺的《雷雨》时,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对作品去揣摩作品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人物的心理。对于一些有争议的简介则可以采取辩论的方式,让同学们各抒己见,真实的表达各自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又让学生的思想和认识得到进步交流与提高。

科技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过转变认识,积极提升自我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利用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效果。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采取案例式、讨论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还应借助各种网络教学平台、社交平台、投影设备、音频资源等辅助教学,争取将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融入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使得学生的专注度降低,但同时也给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优势,就必定能让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文学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然而智育为本德育为先,由此可见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和价值观方面的培育至关重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策略将融入日常的教学内容中,高校及教师应充分重视思政元素的开发,在每一堂课程中实现精准思政和智慧思政。教师要充分掌握课程与精准、智慧思政之间的契合点,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中国现代文学的智慧课堂。

课题名称: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20:18: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新时代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兰州文理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为例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2024-02-29 09:04:00
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全国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建设论坛举办
...民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郝孟佳)5日,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全国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建设论坛在京开幕。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全国研讨会
2023-06-06 14:25:00
...英国文学史》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英国现代文学》《英语文学前沿理论》入选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立项建设名单,《商务传译》被列入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
2023-01-17 05:06:00
...性质”提出明确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求将课程思政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
2023-06-10 15:47:00
...地,为我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适应时代需求
2023-04-24 09:07:00
...对中职生的认知。打造“三层次多维度”课程体系,突出思政观“新六艺”中的“礼”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乐”即以高尚的艺术陶冶学生心灵;“射”即通过专业技能训练、体
2023-12-05 10:05:00
...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天然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大思政课”是高校对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守正创新,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一体化工程
2023-06-27 06:35:00
...被全校党团组织采用;包括“志向与抱负”在内的中小学思政、文化专题20多个,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端口前移,从娃娃抓起,促进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影响到数百所中
2024-01-20 19:00:00
在数字化浪潮中谱写设计人才培养华章
...的实战经验,增强了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 高度融合 以思政引领为内涵学院以党的建设为指导,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党建和思政工作模式,助力人才培养质量
2024-03-27 10:23: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